本文目录一览:
白毫银针与云南白毫的区别?
1、白毫银针是福建特产的白茶(六大茶类之一);云南白毫是云南大叶种茶叶制作的绿茶。
2、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3、白毫银针•白茶•全萎凋及半萎凋
【简介】福建特有的一种名茶,源自福鼎县,现主产地集中在福鼎、政和两地。是全国白茶之魁首。宋代已纳为贡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别称】白毫银针,也称银针白毫,因成品茶由芽梢所制成,满披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故又名白毫或银针。
【外形及品饮】 ⑴其满披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白茶味温性凉,健胃提神,祛湿退热,常为药用。⑵其独有特色,叶片外形芽肥大毛毫显;色泽银灰色;望之如披上熠熠闪光,味甘醇厚;香芳清芬;汤色杏黄。在冲泡后,芽尖向上,继而慢慢下沉;叶条竖立杯中;犹如初春盛发的嫩芽,蔚为奇观,使人心旷神怡。古时,流传颇广的一句话,就是“嫁女不慕富豪家,只问茶叶与银针”。可见白毫银针珍贵之处不逊任何名茶。
4、云南白毫以南糥白毫最为有名。勐海南糯白毫•绿茶•烘青—条形烘青
【简介】创制于1981年,因产于世界“茶树王”所在地——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南糯山而得名。
【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身披白毫,香气馥郁清纯,滋味浓厚醇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经饮耐泡;饮后口颊留芳,生津回甘。
【采制】烘青型绿茶。一般只采春茶,3月上旬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主要工艺分摊青、杀青、揉捻和烘干四道工序。南糯白毫采自云南大叶种,优良品种的芽叶肥嫩,叶质柔软,茸毫特多,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成份。
白毫的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三厘米许,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观也使人情趣横生。茶在杯中冲泡,即出现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芽芽挺立,蔚为奇观。 冲泡白毫银针的茶具通常是无色无花的直筒形透明玻璃杯,品饮者可从各个角度欣赏到坏中茶的形色和变幻的姿色。冲泡时
白毫银针的水温以70℃为好,其具体冲泡程序如下:
备具:多采用有托的玻璃杯。
赏茶:用茶匙取出白茶少许、置于茶盘供宾客欣赏干茶的形与色。
置茶:取白茶2克,置于玻璃杯中。
浸润:冲入少许开水,让杯中茶叶浸润10秒钟左右。
泡茶:接着用高冲法,按同一方向冲入开水100—120毫升。
奉茶:有礼貌地用双手端杯奉给宾客饮用。
品饮:白毫银针冲泡开始时,茶芽浮在水面,经5—6分钟后,才有部分茶芽沉落杯底,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
犹如雨后春笋。约10分钟后,茶汤呈橙黄色,此时方可端杯闻香和品尝。 白毫银针知识介绍: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称白毫。因其成品多为芽头,全身满披白毫,干茶色白如银,外形纤细如针,故得高俏雅名。白毫茶是属于仅有的白茶品种中之极品。它同君山银针齐名于世,历代为皇家的贡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银针成品茶芽肥壮,满披白色茸毛,色泽鲜白,闪烁如银,条长挺直,如棱如针,汤色清澈晶亮,呈浅杏黄色,入口毫香显露,甘醇清鲜。
白毫银针营养分析: 白毫银针的“活性酶”普遍高于其它茶叶的一倍。还有多酚类,维生素B1.B2.烟酸、叶酸、维生素E、维生素K和维生素C,儿茶素、25种氨基酸、茶氨酸及多种矿物质等,都比其他茶叶含量丰富。
白毫银针补充信息: 1. 对于白毫银针的药效,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有很好的说明:“太佬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产者性需凉,功同犀牛,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即同金等)”。 白毫银针在海外也被视为珍贵。
2. 白毫银针的采摘十分细致,要求极其严格,有号称“十不采”的规定,即:雨天不采、露水未干时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菜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
3. 白毫银针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制成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约一寸,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冲泡后,香味怡人,饮用后口感甘香,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观也使人情趣横生,茶在杯中冲泡,即出现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芽芽挺立,蔚为奇观。
4. 白毫产于福建省福鼎县太姥山麓。地处中亚热带,境内丘陵起伏,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8.5℃,年均降水量1660毫米左右;红、黄土壤,土质肥沃,实为宜茶之地。主要种植福鼎大白茶。
5. 清嘉庆初年(1796年之后)始制作银针白毫,以有性茶树群体菜茶的壮芽为原料;从1885~1889年间,改以福鼎大白茶和政和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而以台割更新后萌发的第一批肥壮春芽最为理想。一般在三月下旬至清明节采摘肥芽或一芽一叶,然后进行初制加工。
白毫银针的介绍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属白茶类,是白茶中的珍品,有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白毫银针由福建省的汉族茶农创制于1889年,产地位于中国福建省的福鼎市和南平市政和县。其外观特征是: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三厘米许,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观也使人情趣横生。茶在杯中冲泡,即出现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芽芽挺立,蔚为奇观。银针性寒凉,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在华北被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1。
茶中的银针与白毫银针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
银针属于
黄茶
,产于
湖南岳阳
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
君山银针
。素有
雅称
“
金镶玉
”。
白毫
银针属于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省的
南平市
政和县
、
松溪县
、
建阳市
和
宁德市
福鼎市
,属有
中国十大名茶
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
茶王
”之美称。
茶叶外形不同
君山银针全都是由
芽头
制作而成的,所以茶身会有种布满了各种
毫毛
的感觉,而且看起来色泽也很鲜亮。
白毫银针
则是由鲜叶茶芽制作而成的,制成后的成品茶,形状会呈现现针形,而且白毫也非常密,颜色白得就像银一样,所以白毫银针的名字就由此得来。
茶的口感不同
君山银针茶
茶汤为橙黄色,茶味虽然也比较甘醇,但是就算是放置很久味也依然不会变。白毫银针冲泡后品尝茶味醇和,清鲜的香气充满着嘴巴每一处
白沙绿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一、焚香礼圣,净气凝神。
唐代撰写《茶经》的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点燃一柱高香,以示对这位茶学家的崇敬。
二、白毫银针,芳华初展。
白毫银针是茶叶珍品,融茶之美味,花香于一体。白毫银针采摘于华茶1号、华茶2号明前肥壮之单芽,经萎凋、低温烘(晒)干、捡剔、复火等工序制作而成。这里选用的“白毫银针”是福鼎所产的珍品白茶,曾多次荣获国家名茶称号,请鉴赏她全身满披白毫、纤纤芬芳的外形。
三、流云佛月,洁具清尘。
冲泡白茶可用玻璃杯或瓷壶为佳。我们选用的是玻璃怀,可以观赏银针在热水中上下翻腾,相溶交错的情景。用沸腾的水“温杯”,不仅为了清洁,也为了茶叶内含物能更快地析放。
四、静心置茶,纤手播芳。
置茶要有心思。要看杯的大小,也要考虑饮者的喜好。北方人和外国人饮白茶,讲究香高浓醇,大杯可置茶7-8克,南方喜欢清醇,置茶量可适当减少,即使冲泡量多,但也不会对肠胃产生刺激。
五、雨润白毫,匀香待芳。
茶,被称为南方之嘉木,而白毫银针,披满白毫,所以被我们称之为“雨润白毫”。先注沸水适量,温润茶芽,轻轻摇晃,叫做“匀香”。
六、乳泉吲水,甘露源清。
白毫银针的特点是什么?
原创 | 义芳君说茶
1.
白毫银针,堪称福建白茶的“扛把子”,算得上是白茶品类里高贵典雅、富有艺术气息的品种。
远眺一片绿雪翻飞,近看恰似一位位绿衣仙子银装素裹,故而古代呼之“绿雪芽”,今素有“茶中美女”之美称。
要想真正认识白毫银针,那还得从它的历史、品性、品饮价值入手。
2.
在六大茶类里,白茶虽小众,但白毫银针的闪亮出场也并非一年两载的事情。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嘉庆年间,它就由勤劳的闽北茶农创造出来,并且由于原料优质,均采用上等芽头精制而成,在当时就已经具备高端茶的属性。
清末,白毫银针已是当时除红茶之外,远销欧美的另外一种“名贵”的中国茶。
是日,义芳君在厦门博物馆展厅里看到了从瑞典“哥德堡号”沉船上打捞出水的经广州出口的福建白毫茶,隐约可见即是白毫银针。
历经百年,静静躺在博物馆里,依稀见证了当时的出口盛况。
躺在厦门博物馆里的百年白茶
3.
白豪银针采用福建白茶典型加工工艺精制而成,采用接近自然的萎凋工艺,起到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的作用,故毫香毕现,滋味鲜醇。
明朝文学家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曾这样记载:“生晒茶沦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这里的“旗枪”指的正是白毫银针,也指出了白茶的工艺特点“生晒”。
如此,精制而成的白毫银针,外观上呈现标准的“一旗一枪”,给人壮硕有力的观感。
按照采制标准,白毫银针一般都是精采自大白茶茶树的鲜嫩芽头,肥壮硕大,营养物质聚集,白毫绵密细布,裹着一颗娇嫩的绿心,着实令人春心荡漾。
这也是白毫银针赢得“茶中美女”美称的外在原因。
注水后,白毫银针在水中上下翻滚,汤色呈淡淡的杏黄色。随着袅袅上升的热气,一股鲜嫩的毫香喷涌而出。
汤水入口纯净爽朗,鲜嫩的毫香非常明显,自带一股高雅清鲜之感,就像是一位披着绿衣白沙的女子宛然漫步于波面如镜的湖边,清新自然干净。
白毫银针入口的鲜爽,绝不仅仅只在于这一口“鲜”,还多了一口来自嫩芽精制而成所特有的柔滑甘甜,这是一种不苦不涩的醇,非常难得。
而毫香过后则是特有工艺带来的清冽花香,细细幽幽,钻入鼻尖,沉入心底,令人舒畅。这种和风细雨式的温润感,真的很像一位随性的女子给人的如沐春风般的感觉。
因此,白毫银针特有的女性柔性美不仅在于形,也在于色香味。
自然日晒萎凋
4.
此外,白毫银针由于特有的工艺,世所公认的茶叶中保留了大量的天然活性酶,一些保养品开发商不约而同地把白毫银针当作是制作高端保健品的原料之一。
当然啦,我们古老的中医自然不会把这等好东西给遗忘了。在中医学上,白毫银针一直是一味难得的退热祛暑解毒的“良药”。
在闽东茶区,人们外出干活,常常冲饮一壶随身携带。而在东南亚一带,以往人们一般在药店才能买到白毫银针,人们把它的功效看得与犀牛角一样重。
难怪白毫银针素来就一直被人们所喜爱,口感清雅,滋味清芬,令人过喉难忘!
本文由义芳君原创撰写,每日分享茶文干货。想了解更多茶知识,欢迎私信义芳君。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