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大沁白茶1842是什么意思
- 2、大沁白茶1842怎么样
- 3、在茶店怎么挑白茶
- 4、白茶是红茶还是绿茶
- 5、茶|学茶记(第一篇)
大沁白茶1842是什么意思
大沁白茶的口感特点
大沁白茶成立于2014年,其茶园属于政府租赁茶园于1971年开拓,至于有49年树龄,50%菜茶(用于做贡眉),30%华茶一号,20%华茶二号,属于老树级别,茶园采用有机管理,3000亩茶园。
大沁白茶1842怎么样
大沁白茶1842怎么样。
大沁白茶成立于2014年,其茶园属于政府租赁茶园于1971年开拓,至于有49年树龄,50%菜茶(用于做贡眉),30%华茶一号,20%华茶二号,属于老树级别,茶园采用有机管理,3000亩茶园。
相信喝过这个白茶的对它都不陌生。直接开汤,从头到尾,香气都不显,香气与茶汤融合得不错,初段是微微的木质香,尾段是淡淡的粽叶香,茶汤干净,柔润,茶汤淡而不薄,耐泡度不错,可以泡10道左右。这个茶青选用的茶青等级还可以,有梗但不老,叶也不是那种粗老叶,这也使得它的茶汤滋味比较均衡细腻,没有那种粗老感。
在茶店怎么挑白茶
在买白茶时,有三个步骤是必然要做的,且一个都不能少。依次是看外观、闻香气、品滋味。
看外观,主要是看白茶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颜色是否自然、正常。
所谓的外观要如何要求,就是指茶叶的名称和品级要相符合。
如,白毫银针的外观,必然是肥壮的芽头,密披白毫,带有一旗一枪的外观特征。
又如,白牡丹的外观,是一芽一叶或者是一芽二叶的外观特点,带有细长的叶片,叶片背面带有密集的白毫。
而寿眉,一芽三叶、一芽四叶,是它的外观特点,且带有粗大的茶梗,芽头细小。
熟知这些外观要求,才能买到等级相符合的茶。如我们买的是白毫银针,那它总不能有一芽一二叶的特点吧。
至于新白茶的颜色,根据季节细说。
春白茶(春天采的茶),它的颜色主要以鲜绿色、嫩绿色、墨绿色等绿色系为主。
从白毫银针、白牡丹再到春寿眉,它们的颜色都是绿的,如同春天的主色调一般,满眼翠绿,看着极为舒服。
若是当年制作好的春白茶颜色发黑、发红,那都是工艺不到位影响的,如渥堆。
春白茶要是没有及时摊晾,茶渥堆在一起,必然会使茶叶颜色发生巨大变化,最为直观的,就是颜色变黑、变红。
遇到这类白茶,需提高警惕,小心购买。
秋白茶,它的颜色较为复杂、丰富些,且秋天不同节气,茶叶的颜色稍有差异。
秋白茶,比较有特色的几个季节茶:立秋寿眉、白露寿眉、寒露寿眉。
不同节气,颜色稍有不同。
立秋寿眉和白露寿眉的颜色较为接近,主要是五彩色。常见颜色有:古铜色、黄褐色、褐色、黄绿色、墨绿色、翠绿色。
寒露寿眉的颜色,比较整齐,颜色主要以墨绿色为主,间或会出现一些黄褐色、黄绿色、古铜色等,但比例较少,整体颜色看起来,没有立秋寿眉、白露寿眉那么丰富。
闻香气,主要是闻新白茶的香气是否清爽,是否有异味。
新白茶的香气,是要舒服的,干净的,没有刺鼻的气味。这些是一款新白茶最基本的要求。
若是要买茶品质更高的白茶,那我们选的白茶,必然是鲜爽气足、花香馥郁、毫香浓郁的茶,且香气还要持久。
品滋味,目的简单,就是看白茶是否有苦涩味,茶汤是否甜润、甘醇、醇厚、柔和。若是茶汤不苦不涩,甜润、甘醇、稠滑,那就属于高品质的白茶。
在冲泡时,还要注意茶叶的冲泡次数,通常高品质的白茶,至少能冲泡8-9次。
白茶是红茶还是绿茶
白茶既不属于绿茶也不属于红茶。
白茶属于六大茶类,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是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产自福建省福鼎、政和等地。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采摘的标准不同,因鲜叶原料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4种。其中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极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选购白茶的小技巧:
1、不要只顾“茶名”。
古树,老树这几年很火,以至于白茶也别人为的冠上了古树,老树概念,市面上有些商家就打着古树白茶,老树白茶,老丛白茶的旗号卖白茶,而且价格便宜,可是茶叶在冲泡出来后的口感却是差强人意。
2、不要被外包装迷惑了眼睛。
现在的市场上茶叶的包装可谓是千奇百怪,而许多的茶友在购买茶叶时,会很关心包装袋中茶叶的品质,这时就会选择一些外表看起来华丽的茶叶。
有些茶叶的外包装十分华美是因为为了迎合现在人们在送礼时的“爱面子”的心理,跟茶叶的内在品质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3、不要看地名买茶叶。
自从太姥山高山白茶成名以后,很多茶友一看到白茶包装上署名“太姥山”,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这些所谓“太姥山”牌高山白茶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年份丰富,从2010到2016年,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结果,茶友们买回去一喝,不仅汤水水味明显,而且有些白茶除了药香,就没有任何滋味了!真正成年的老茶滋味是有层次,口感非常丰富的。
茶|学茶记(第一篇)
23--茶山的传说
据说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山,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就在普洱府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在六大茶山,诸葛亮留下了很多遗种作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府志古迹》中就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镘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撒,因以名其山。莽枝、革登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
22--品评茶
21--饮茶温度
20--种茶
19--茶味之苦涩
18--药性
17--汤色
16--碧螺春
15--绿茶
绿茶是指粗加工过程中,鲜叶经贮青或摊放,然后用锅炒杀青或蒸汽杀青,揉捻或做形后炒干或烘干或烘炒结合的茶叶。绿茶在初加工过程中,首先高温钝化了酶的活性,阻止了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保持了绿茶“清汤绿叶”的特征。
平时我们所熟知的绿茶, 也就那么几种, 湄潭翠芽、都匀毛尖、西湖龙井、碧螺春等。 那么绿茶到底分几类呢? 又是如何来分的呢? 下面就带你整理一下。 首先: 绿茶的分类根据杀青与干燥方式的不同, 分为炒青绿茶、 烘青绿茶、 烘炒结合型绿茶、 晒青绿茶、 蒸青绿茶。
炒烘结合绿茶,指在初加工过程中, 干燥工序有烘有炒, 且对于茶叶品质的形成烘和炒的贡献率各居50%。 此类茶, 一般是杀青(或揉捻)后炒干做形, 然后烘干。 外形比全烘干的茶叶紧结, 比炒干的茶叶完整。 多用于新创绿茶。
14--冲泡明前茶
13--空心芽
12--茶氲
11--春茶
春茶,茶树在越冬后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时间上主要以立春后到谷雨节前,这段时间采制而成的茶叶大体上称为春茶。通常在5月底前采制而成。越冬芽经过了一冬的休眠和养分积累,有机物质十分充足,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春季茶芽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它的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
开春以来,各地各类茶园已开始春茶采摘的忙碌中,但武夷岩茶根据它的生长环境、气候、制作工艺等因素,要清明过后,等到谷雨,才能摘采。正如《茶疏》有讲,“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好茶不怕晚,经得起等待。
明前茶不仅要求汤绿,味鲜,香气馥郁,而且还要求形美,龙井茶的干茶外形要“扁”、“平”、“直”,碧螺春干茶外形要“卷曲成螺”、“满披白毫”等等。
俗话说:“明前茶,贵如金”️,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乍暖还寒,茶树生长缓慢,发芽数量有限,因此明前茶产量低,故尤为珍贵,我国茶区分布辽阔,各地气候不同,茶叶开采时间也有差异。
明前茶的概念只用于长江流域的江南茶区。靠北的一些茶区,如山东要到清明时茶树才发芽,而南边,如云南在清明时节新芽早已长成绿叶。并且明前茶一般指绿茶,其他茶类不存在明前茶之说。
春茶自造始开尝,色味甘新气氛馥,自古以来,春茶广受追捧。为什么春茶如此好喝呢?因为茶树经过秋冬的休养,营养物质积累,茶叶内含物往往是一年中最丰富的,芽叶肥壮,叶质柔软。同时早春气温较低,有利于茶芽中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的积累,春茶的滋味鲜爽醇厚,苦涩味少,并且香气馥郁春天,饮一杯春茶,感受一下春天的滋味。
10--龙井
最早的西湖龙井,都是纯手工炒制的。一个“炒”字,其实蕴含了很多信息,龙井的光滑扁形,鲜爽高香,靠的全是手上功夫。“三年青锅,五年辉锅”,炒制西湖龙井茶没有十来年的磨炼是不行的。
正宗西湖龙井的产区地理范围涵盖杭州市西湖西面东起虎跑、茅家埠,西至杨府庙、龙门坎、何家村,南起社井、浮山,北至老东岳、金鱼井的168平方公里的区域,周围山峦重叠,树木葱郁,溪泉淙淙。
不是所有的龙井茶都能叫西湖龙井,传统认知中能称之为西湖龙井的,原料主要生长在龙井、翁家山、杨梅岭、满觉陇、梅家坞五个村,杨梅岭、茅家埠有一些,产量少。这些在现在被称为西湖龙井一级产区的地方,每年的产量大约在20万斤,每人买二两茶,也仅够一百万人尝鲜。
2010年杭州市对《条例》进行修改,明确目前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由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负责管理和保护。
一级保护区为:东至南山村,西至灵隐、梅家坞村,南至梵村,北至新玉泉。一级保护区内其中比较为茶友们所熟知的村名山头有:龙井村、狮峰山、云栖、虎跑、翁家山村、满觉陇村、杨梅岭村、双峰村、茅家埠村、九溪村、梅家坞村、梵村、灵隐社区等。
西湖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之外的区域为二级保护区,分布在龙坞乡、留下镇、转塘镇和周浦镇等。
9--普洱茶
8--陈年岩茶
7--古树茶
了解一些茶叶的历史和现状,很多地区的老茶树,因为出芽时间晚、产量低、芽形不好看等种种原因,被市场摒弃,被茶农摒弃,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大家砍掉了老茶树,改种良种茶,不管是浙江龙井的群体种,还是四川的老川茶,亦或是其他茶叶产区,老树越来越少了,不知道是否有一天,满山都是高产好看但滋味不够醇厚的良种茶时,寥寥几株老茶树是否会被当做活化石,专门设置成一个小保护区,只可远观,再也进不了寻常人家的杯里。
6--茶的海拔
5--茶皂素
4--茶香
一般说来,茶汤的温度高时,香气比较活泼,所以无论欣赏干茶的香。或是浸泡之后欣赏“叶底”的香,或者茶汤表面散发出来的香,都要趁热闻之。但由于组成香气的成分太多、太复杂,有些香气在高温的时候挥发得最旺盛,或表现得最叫人喜欢,有些香气则要在温度稍降后表现最好。
香的含量多时,挥发的延续性比较长;香的组合完整时,闻起来比较立体感。茶香在不同的温度下,还会显现不同的类型,这也提供茶质量鉴定的重要参考数据,有人说:冷了还香的茶,是好茶。
人们常说茶香四溢,其实刚采摘的鲜叶中,芳香物质只有60-70种,而且多为青草气。通过茶叶加工,许多香气成分被释放出来,增加到500-600种,香型才变得丰富多彩。伴随着沸水注入,茶叶舒展,幽幽的茶香飘扬而来,满室生香。
绿茶会放出嫩香、清香、花香等香气,
红茶放出嫩香、花香、果香、甜香、松烟香等香气
乌龙茶有花香、果香、韵香、火香等香气
白茶有毫香、清香、甜香等香型
黄茶有嫩香、清香等
黑茶则有樟木香、荷香、陈香、药香、木香等香型
3--白茶
白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自然天成”。它不炒不揉,工艺极为简单,茶青几乎没有变化。白茶有按品种、嫩度来分的。市面上的白茶商品,大多数是按采摘原料的差异分为三种。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有时也有贡眉。也正因为原料的差异,决定了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的价格天壤之别,白毫银针由于是娇嫩的芽头所制,所以自然价格也要傲视群芳。
白茶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宋徽宗《大观茶论》之中,但真正对于现代意义上的白茶发源地,却是在福鼎、建阳、政和三地争议之中形成的,只不过,现在客观上福鼎已经为确立白茶原产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历史上来讲,仍没有足够多的实证,可以证实白茶发源于这三个地方的任何一地方:意即,每个地方都在表达自己的独特优势,却都不能生成完全没有争议的共同认知。就目前的认知而言,学界的普遍认知有下面这几个方面: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建。(无论是三地的任何一地,都同属福建,所以这个大众共同的认知。)从白茶的发展史来看,是先有小白、再有大白、后有水仙白。(如果这一结论成立,那么,白茶最初的原产地是在建阳,既非福鼎亦非政和)。
2--茶毫
在冲泡绿茶时,尤其是以芽尖为主的芽茶时,会发现干茶上面附着着白色或金色毫毛,泡茶时茶汤上也会浮起小茸毛。这些茸毛都是来源于茶树的嫩梢,可称之为茶毫。茶毫是茶叶幼嫩和优质原料的标志,是评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茶毫多代表茶叶等级嫩度够。
1--水透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