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六妙白茶黄印7188和7288什么区别
年份不一样。
7288六妙黄印,等级:贡眉一级,年份:2018年,净含量:300g,零售价:¥666/饼。7188六妙黄印,类型:紧压贡眉,2017年一级贡眉。
如何区分白茶种类?
随着白茶的越来越普及,这几年,白茶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业内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说的就是老白茶的好。这个季节天气干燥,很多人都喜欢喝点老白茶。
随着白茶的普及,在新、老白茶之间,更多的人选择了老白茶。
而老白茶都有哪些好处?老白茶怎么选?老白茶怎么泡?老白茶又有何迷人之处?
目录
1市面上的白茶种类?
2哪种白茶适合存老了喝?
3老白茶和新白茶,到底哪个好?
4几年的老白茶最好?
5老白茶怎么泡才最好?
一
市面上的白茶种类?
按采摘原料区分,可将目前市面上的白茶分为三种:
白毫银针:用肥大芽头制成,色白如银,形状如针。毫香浓,滋味鲜爽。
白牡丹:一芽二叶,二叶抱心,色泽灰绿。香气清纯,鲜甜甘爽。
寿眉:有时又称贡眉。用一芽二三叶制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
白毫银针,喝的是它的鲜;
白牡丹,喝的是它的甜;
寿眉,喝的是它的醇。
二
哪种白茶适合存老了喝?
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采摘的原料是由嫩到老的,也并非是越嫩越好,只是风味各异。而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适合趁鲜喝。
原料较粗老的寿眉,更适合陈放成老白茶的,也就是平时常说的老寿眉。
寿眉芽少叶多,还带有一些茶梗。老叶和茶梗的内含物质更加丰富,非常利于转化。此外,茶梗还能给茶饼增加一些空隙,利于茶的呼吸,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寿眉就这样随着时间慢慢变老。
三
老白茶和新白茶,到底哪个好?
新白茶叶色灰绿,滋味甜爽鲜美,香气中带着一缕草木的清新气息和淡淡的花香。
在储存的过程中,汤色变深变红,原本的一点生青气消失不见香逐渐演变成了荷香、枣香,甚至药香,滋味醇厚,口感饱满带甜。
新老白茶的口味相比较,各有特色,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老白茶的好,主要还是体现在茶性方面。
新白茶比较凉,清热降火、祛暑解毒特别适合。在存放的过程中,性质慢慢由凉转平,由平转温。老白茶性质温和,更适合广泛人群品饮。
白茶由新变老的过程中,时间起的作用跟中药炮制有些类似。通过各种炮制工艺可以改变药性,比如炙、煨、炒、煅。但是对茶,我们交给时间。
四
几年的老白茶最好?
存放三年以上的,通常可以被称为“老白茶”。
七到十年的老白茶转化良好,自然滋味佳,但这样的茶一般比较紧缺,且价格不低。三到五年的老白茶已经不错了。
至于二十年以上的老白茶,不仅真实性有待考证,且茶叶并非越老越好,一些内含物质可能在长时间存放下降解,让品质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年份越长,价格越高,这是由仓储成本、时间成本、市场稀缺性等因素决定的。
不必太过于纠结年份,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和合适的价格就可以了。
五
老白茶怎么泡才最好?
老白茶耐泡是公认的,慢慢泡个十多泡都没问题。但冲泡已经不能完全激发出老白茶的精华,煮饮会更加浓醇。
老白茶可以先冲泡到五次左右,置入耐热玻璃壶或者陶壶,煮开之后调成小火,慢煮两分钟,根据个人喜好的浓淡调整茶量和时间即可。
煮出来的老白茶,喝起来醇香十足,有淡淡的枣香或者药香,喝完感觉温暖、舒畅,有如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下那般幸福与恬静。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此文章为英德姐妹茶庄的懂茶妹整理发布,转载请说明,特此声明!】有任何问题直接留言或加懂茶妹交流哦~
喜欢喝茶和懂茶是两回事,喜欢并不代表一定懂,你爱喝茶,那么请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确挑选茶买茶,正确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种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会自然的懂你
2018年的白茶值钱吗
值钱。2018年的白茶值钱,500元一斤。市场上的贡眉茶有便宜的几十块钱一斤,稍好的有300元左右一斤的,当然还有更贵的。而且贡眉白茶其实也还会根据品质分等级,如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不同的等级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具体的还是要看自己的选择。
茶的采摘顺序?
茶叶如何合理采摘?掌握季节如何分批采摘?
茶叶是饮料,特别讲究品质。茶叶品质好坏决定于制茶原料和加工技术。原料好次,首先要看茶树品种的好坏;其次要看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和管理制度;最后还要看采茶技术是否合理。茶叶采好采坏,不但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而且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也影响制茶成本和整体的经济效益而其中茶叶品质的好坏,受采摘的影响最大。
由茶树营养芽萌发而成的新梢,是营养器官。叶子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重要场所。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碳水化合物,供应茶树各器官的营养,人们从茶树新梢上采下一部分“芽叶”,势必影响一部分营养器官降低光合作用,影响有机物质的形成,有碍茶树的生育。所以茶叶采摘既要采叶又要留叶。
新梢在一年中受各季节自然条件的不同影响,芽叶生育极不一致,性状不一,有大有小,有嫩有粗,有长有短,内含成分也各有异,变化大,伸缩性广,它并不象大田作物的谷粒或果树的果实,有很明显而固定的收获对象,一俟成熟便可采收。人们采收“芽叶”,因采期不同,采法不同,就有不同性质的芽叶,从而影响茶树生育,影响当时或后期的产量和品质。采得粗大,新梢上留叶少,产量虽然较高,但品质大幅度下降,得不偿失。
1. 合理采摘的作用在同一地区,同一茶树品种,同一树龄,加工同一茶类,因采法不同,留叶不同,所得到的产量和品质差异很大。不合理的粗摘滥采,造成茶叶品质下降,影响内外销市场,对长期生产也极为不利。因此,茶叶采摘必须因地、因树、因茶类而制宜地进行合理采茶,才能克服或缓和采茶过程中各方面的矛盾。
就国内外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对于比较多的茶类而论,合理采茶的原则:采下的芽叶,能适应某一茶类加工原料的基本要求3通过采摘,能够持续不断地优质高产高效,并且能借以调节一季一年与比较长期的产量品质之间的矛盾;通过采摘,能不断促进茶树新梢萌发,有利于茶树正常生长,增加树冠上新梢的密度和强度,有利于增加采收次数,延长采期并能借以调节茶树生长势,促进茶树生长健壮,延长经济年龄能够适当兼顾同一茶类,不同等级或者不同茶类的加工原料能借以调节当地采制劳力的安排,提高劳动生产率。
总之,合理采茶是在一定条件下,在有较好栽培管理各种采叶茶园上,通过人为采摘,能够显出比较长期的良好的综合作用,能够适当调节茶叶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矛盾和茶树生育各方面的矛盾,能获得持续高产优质的制茶原料取得以较高效益,采留结合,产量与质量并举,长短兼顾为目的的一种良好的采茶制度。
2.采茶技术合理采茶应抓好如下技术环节:
(1)按茶类要求严格标准采茶叶品质标准首先决定于采摘标准,使茶叶加工原料符合品质要求。
采摘标准是依生产茶类、茶树生长状况,当地气候和新梢生育特点来确定的。我国制茶种类多,同一茶类又有很多等级,采茶标准很不一致。但大体上可分为细嫩采适中采和成熟采三种标准。
细嫩采标准是指茶芽初萌,或嫩梢开展1-2嫩叶时掐采,所采下的细嫩芽叶多数制成特级名茶。
适中采标准是当前中外红绿茶最普遍的标准,较好的是从新梢上采下一芽二叶,较次的为一芽三叶和细嫩对夹叶。成熟采标准依茶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采制乌龙茶须待新梢成熟,顶芽已成驻芽,叶片大部已展开,采下一个驻芽和2—3叶片,或34叶片。采制边销茶、砖茶的原料,俟新梢充分成熟,基部已木质化时进行割采。
(2)依树龄树势重视留叶养树种茶是为了采收量多质优的芽叶。采茶是目的,养树是手段,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叶。茶树采叶与留叶依树龄树势的不同而有差别。
幼年茶树处于培养时期,应以养为主,不宜强采,一般在第二次定型修剪后,树高达40—50厘米,新梢生长将至成熟时,开始打顶养篷采。骨架初步形成后,春季留一二真叶,夏季留一真叶,秋季留鱼叶采。
壮年茶树树冠强壮的以采为主,采养结合。一般春秋留鱼叶,夏留一真叶或前秋留一真叶;或全年留鱼叶,在每季末期,酌情留若干叶片在树上。
老年茶树的采摘留叶视树势强弱,衰老程度而有不同,树势好的按壮年茶树的采法进行,树势衰老的春夏季留鱼叶采,秋季集中留养不采,积蓄养分养树,或春季留鱼叶采后进行重剪或合刈,更新复壮树冠。更新茶树的采摘,初期以培养为主,一季或一年不采,采留情况视修剪时期和修剪程度而异。
(3)掌握季节分批多次采茶树具有多年、多季和多批采收的特点,每季每批的采收都要不失时机,及时按标准采下,特别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更要注意。一般茶园有10—15%新梢达到标准,就应开始采摘。茶树芽叶由于着生部位不一致,萌芽有先有后,所以按标准采就是要分批多次采。分批看天气和茶树实际情况而异。春茶一般隔2-3天采一批;夏茶每隔3-7天采一批;秋茶隔67天采一批。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