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眉树叶,贡眉一芽几叶

yanqitea 2022-11-29 贡眉 110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白茶与道

by流苏

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而然” 的。道家饮茶追求自然之意,在茶道中常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亲近与融合。

白茶的制茶工艺顺应天时、顺应自然,其传统工艺就是日晒。

日晒是我们老祖宗保存食物的方法,从南到北,从国内到国外,大家都喜欢把食物放在太阳下晒干,以备日后食用。最美貌的日晒场景当属婺源篁岭的晒秋、红红黄黄绿绿,配上山间的美景,当真是绝色。

可晒成干保存的东西真的很多:

北方秋天晒萝卜干、芸豆干、土豆干、花生、玉米、茄子干......

江南一带晒辣椒、柿子、笋、枸杞子、山楂、花椒、红薯......

云南晒各种蘑菇、花、各种草药.....

韩国把大米也拿来晒着吃,曰今夏米......

这样总结一下,发现只要不是像菠菜、茼蒿那种绿叶菜,其它的蔬菜水果都可以晒干保存。

而且,晒干了的菜吃起来别具风味儿......

经常听有人说生病了的人要经常出去晒晒太阳,会好得快。太阳光本身就是一种能量,我们吃的食物,基本上都是由阳光、水分、泥土的养分转化而来,夹裹着能量与营养,使人阳气上升,变得气血充盈。

日晒过的植物也具有奇迹般的疗愈力,神农氏尝百草,以茶解毒,估计也是用的充分日晒后的白茶,估计那么早的远古是没有人会对茶叶又炒又揉吧

《道德经》云“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有道之人在处事上采取无为而治的做法,实施无言的教化。

“无为而治”就是不作为,不折腾,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再大的事都跟炖鱼一样,鱼在锅里炖的时候别总翻腾,翻腾多了,鱼零碎了,滋味儿也搞没了。

中华民族是个好吃的民族,对各种食材都琢磨得非常到位,恨不得研究出千百种吃法。茶叶也是如此,就这么一片小树叶,被做成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普洱茶.......工艺上各种晒青、炒青、摇青、凉青、蒸青、揉捻、干燥、半发酵、全发酵,总之各种折腾.......

白茶呢,就是不折腾,即不炒也不揉,也不发酵。所以白茶是最本真的一种茶,保持真我的面目,在岁月里慢慢成长,慢慢醇厚。

《道德经》云:“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万物最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最简单的,经过衍化后变得复杂。

都说白茶工艺简单,就是把茶叶采摘下来,太阳晒晒干就可以喝了,它是很简单!这么简单的工艺做出来的茶喝着都一样味儿吗?真的可以在市场上随便买一款白茶就拿来喝吗?真的是不能,让我们来详细研究下,看一看白茶化简为繁的功力。

论产地

大的产地有福鼎、政和、建阳、松溪

小的产地在主要产区福鼎就有点头、白琳、太姥山、磻溪、管洋......除了这种地理上的地域划分,还有台地茶和高山茶,种植茶和荒野茶,荒野茶又分茶园边的荒野和深山老林的荒野。

产地决定了茶叶内涵物质的多少,在云雾缭绕、水木清华的高山荒野里长出来的茶叶和在平地车马川流的路旁长出来这种茶叶滋味儿完全不同,茶叶的营养价值也差别很大。

论树种

生产白茶的树种包括福鼎大白茶、大毫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建水仙、传统的小菜茶,市面上常见的就是福建大白茶和大毫茶两种,云南古树用白茶工艺制作的月光白,其口感和滋味儿和福鼎白茶做出来的口感大相径庭。

其实,云南古树所产的白茶并不能称为白茶,真正意义的白茶,必须是特定树种(如前所述)生产的茶叶才叫白茶。

  论等级

白茶品类里最好的是白毫银针,就是芽头,又分为小米针、荒野银针,普通银针,其次是白牡丹又分牡丹王、高级牡丹、一级牡丹、二级牡丹,说白了就是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区别,然后是贡眉和寿眉,就是一芽三四叶了,也有的没有芽。贡眉,指的是小菜茶树种的叶片,寿眉指的是大白茶和大豪茶的叶片。小菜茶的叶片品质更优良些,不过产量稀少。

论工艺

工艺有传统工艺和新工艺白茶,传统工艺是日光萎凋,炭火烘焙。新工艺白茶在茶叶萎凋过后会进行轻度的揉捻,人工帮助白茶根据干燥度和温度进行轻微地堆积发酵。主要是用来制作寿眉。

论香气

白茶的香气是被讨论最多的,也是白茶魅力所在。有的专家品评白茶的香气有30种,其实日常品茶主要的香气就是毫香、蜜香、花香、果香、粽叶香、枣香较为常见。

白毫银针主要是毫香和清香、白牡丹香气比较高扬,会有兰香、栀子香、竹香等,寿眉的香气主要是粽叶香、枣香.....,香气是个很复杂的东西,跟茶叶的品质、品种和工艺息息相关。

通常荒野白茶香气会比较复杂,它们生长的环境是属于多植被共生,曾经有好友给了我一小袋荒野寿眉,一打开全是迷人的樟树香气。

植物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它的香气的类型,靠海边近的茶叶会有种抹茶味儿,如果茶园周围的植物早春开了花,它的气味就会融入树叶中,这个就跟在梅花上采雪水煮茶是一个道理。

对于天天喝都要入口的白茶,为了健康着想,你首先得弄清楚:

它是纯料茶还是拼料茶?

是台地茶还是高山茶?

茶园是人工除草的还是打了除草剂的?

是日晒的还是机器制茶?

工艺上和仓储上是精雕细琢还是粗制滥造?

是自然老化茶还是做旧老茶?

......

搞懂了上述问题的话,你再来仔细辨别

自己喝的茶叶里,

有没有清冽的阳光味儿

有没有清雅的花香味儿

有没有不良的发酵味儿

有没有下雨天萎凋不及时的闷味儿

有没有仓储环境不好发出的霉味儿

有没有火大了烘培出的火气焦气

有没有出现隐隐的酸味儿......

不同产地、树种、等级、年份的白茶,构成了千姿百味儿。白茶之味,足够用余生慢慢品鉴。

喜欢白茶的人每年都会买些新茶,喝点、存点,比如我最喜爱白牡丹,新茶来了,喝上几泡就收起来了,对于女士来说,新茶好喝是好喝,还是过于寒凉了。

过一年就再拿出来喝点,看看具有鲜爽滋味儿的氨基酸含量一年的变化。各种香味儿每一年的差别会有点儿不一样,年头久了以后醇厚的口感开始提升了,开始酝酿出来其他的变化……

每年拿出不同产地、不同山头的同年份茶叶,对比着喝,约上三五好友一同品评,人生滋味,不外如是。

像晒干的树叶是什么茶

寿眉,属于白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省福鼎市、政和县、松溪县等地。寿眉不揉不炒,只需要经过天然的萎凋即成,因其外形似寿星的眉毛,故名寿眉。优质寿眉毫心显而多,色泽翠绿,汤色橙黄或深黄,叶底匀整、柔软、鲜亮,叶张主脉迎光透视呈红色,味醇爽,香鲜纯;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至一芽二、三叶,要求含有白毫。而大部分寿眉是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优势茶树品种的一芽四、五叶或开面茶或粗老茶为原料,结合白茶加工工艺制成的白茶。

福鼎白茶,按照传统意义上来讲是可以分为四种: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关于这四种茶的划分,其实是按照白茶采摘的顺序来划分的。白毫银针采摘的时间最早,以芽儿为主;白牡丹在银针之后采摘,有芽有叶;贡眉和寿眉则是最后采摘的叶片较多且有茶叶梗。其中,贡眉是先于寿眉采摘,品质会优于寿眉,但产量相对会少些。

贡眉和寿眉经常会被人们称作为粗老茶,因为寿眉叶多芽少的特点,使得寿眉的产量基本上占据了福鼎白茶的一半。而在福鼎方言中寿眉被称作为粗婆茶,在物以稀为贵的社会里,寿眉好像从来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寿眉因为产量较高,故而寿眉价格也相对比较低。

而从外观上看,寿眉的成茶就像是一堆晒干的树叶,没有一点儿的特色毫不起眼。自古以来以价取物、以貌取人都是非常不可取的,对于寿眉来说更是如此。寿眉虽然叶多芽少,但是口感却丝毫不差,而陈年寿眉泡出的茶汤色泽明丽,还有一股药香,醇厚顺滑令人沉醉其中。

寿眉由于茶叶较粗,故而茶梗也比较多,殊不知这正是寿眉最大的特点。因为寿眉中茶梗比较多,故而可以使茶饼中空隙增加。另外,茶梗的通气特性也使得茶饼内部的茶叶可以接触到微量的空气,这使得茶饼内外部都能够慢慢陈化。正是因为这样,寿眉在白茶中陈化速度最快,陈香最浓。

寿眉是白茶的一种,所以白茶所具有的功效,寿眉也全部都具备。寿眉茶功效如同犀牛角,有清凉解毒,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在越南是小儿高烧的退烧良药。寿眉因为产量较高不受人们的珍视,也正是因为这样造成了寿眉价格低,在白茶品类中属于末流。但是真正懂茶的人讲究的一个品字,他们看重的是茶的质感和内涵,不以貌取人,不以价格评好坏。而寿眉的内敛、低调、深藏不漏的特性,不也正是很多人为人处事的真实写照吗?

福鼎白茶为什么看起来像干枯的树叶,而且茶叶香味不大!(人家门前晒的,我买了点。)哪位大侠说一下怎么...

你被骗了!!!我也买过……去旅游买的,试喝的时候是先苦后甜……结果买回家发现根本没什么味道……

而且白茶的特色是看上去茶叶像发霉的表面有很多白点点……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