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福鼎特产有哪些
福鼎特产有哪些
福鼎山海联盟,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有被誉为中国名芋“槟榔芋”、世界奇果“四季柚”、茗中名茶“大白茶”等等。下面是关于福鼎特产有哪些的内容,欢迎阅读!
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原产于福鼎太姥山。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二三五八——二二五七年)有一0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
福鼎白茶具有地域唯一、工艺天然和功效独特等特性,是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珍品。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
陆羽《茶经》据“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得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结论,告诉我们茶起源于远古。无独有偶,福建太姥山地区也流传一个相类似的神话传说:说尧时有一0,居才山(今太姥山)种蓝,见山下麻疹流行,便教人用茶治病救人,由此感动上苍,羽化成仙,后人尊其为“太姥娘娘”,并向她学习种茶。剥去传说的神话外壳,并从现实中寻找与传说相合拍的现实证据,不难印证传说的真实性,从而获得传说所承载的太姥山先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真实信息。店下马栏山和白琳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太姥山一带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活动,后人也考证出太姥娘娘其实就是神话了的母系氏族年代闽越地区部落联盟首领,或者说是当时古人类集群的代表性人物;1957年福建茶树良种普查时,就发现从太姥山区有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存在,而且传说中太姥娘娘—并得道升天的地方便有绿雪芽古茶树,福鼎大白茶、大毫茶也是从太姥山中移植出去的,这些都说明太姥山先民们完全有机会在太姥山区发现茶;太姥山区民间自古就有将晒干的茶芽(即“针茶”)收藏,用于治疗麻疹的验方,进一步说明茶最初是作为药用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远古时代,以太姥娘娘为代表的太姥山先民同以炎帝神农为代表中原古人类一样,发现茶并用茶治病。
福鼎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福鼎市现辖行政区域。
福鼎芋
据史料记载,福鼎芋在福鼎市栽培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福鼎芋属天南星科魁芋类,又名福鼎槟榔芋,八十年代香港市民把福鼎槟榔芋称为"福鼎芋",并沿用至今,以区别于其他槟榔芋。福鼎芋长期在我市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水土条件下,借助特殊的母岩、母质、土类、土层厚度、肥力和土壤养分、质地、酸碱度,以及独特的管理方法,经不断地选育与提纯复壮,由原有单个母芋(可食用的地下球茎部分)0。5公斤左右,发展到2—3公斤,最大可达6公斤,并形成了独特的风味与体大形美的外观。其母芋呈圆柱形,长度30—40厘米,直径12—15厘米,形似炮弹;表皮棕黄色,芋肉乳白色带紫红色槟榔花纹,易煮熟,熟食肉质细、松、酥,浓香可口,风味独特,食不厌口,营养丰富。由于母芋全部在表土层以下生长,免受外界污染,因此属于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经福建省农林大学测定,鲜芋淀粉含量25—26%,蛋白质8。5—9。1%,含水量64—66%;经全国食品工业产品质量检测福州站和江苏理化测试中心测定,干基内含蛋白质7。26%、脂肪0。68%,淀粉76。6%,灰分2。29%, 粗纤维1。37%。每100克干基含维生素C60毫克,维生素B20。74毫克,钙62。8毫克,磷107毫克,铁3。28毫克,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6。74%。
福鼎芋在烹调上可以炸、煮、蒸、炒,作粮作菜皆宜。用福鼎芋粉为原料烹调的"红鲤藏泥"、"太姥唐塔"、"太姥芋泥"、"芋虾包"、"菊花芋"等系列名菜,列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和钓鱼x国宾馆的国宴佳肴,受到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及外宾的赞赏;鲜母芋可以雕刻成开矿各异的花样,蒸熟后即为色、香、味、形俱佳的宴上名菜;加工生产的"纯福鼎芋粉"、"奶油芋粉"、"多味烤干片"、"福鼎金元片"、"油炸芋片"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成为福鼎市主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福鼎芋耐贮性好,鲜芋供应期达半年以上,近年由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前收获,延长贮藏期,基本上可达到鲜母芋周年供应市场。为延长市场供应期,还可以加工成各式各样的芋粉、干芋块、速冻芋泥、芋块,作为制作冰淇淋、高级糕饼、香芋酥的优质原料。
福鼎芋以质优、珍贵、稀有而占领国内外市场,并以其特有的外形、品质、口感倍受消费者青睐。先后荣获轻工部和福建省人民0食品工业名优新特产品和工业品博览会优秀奖、武夷奖、铜牌和银牌奖。1983年在"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专厂建设展览会"上展出,受到国家外经贸部高度赞誉,并发给"出口产品、品质优良"荣誉证书;1990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福建省闽东老区扶贫成果汇报会"及1991年在北京农展馆召开的"全国菜蓝子工程展销会"上展出,均受到中央领导和广大来宾的好评;1997年在福建省农业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福建省农业名特优新畅销产品";2000年被福建省0授予"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福鼎坚持以特色立业,把福鼎芋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抓,在规模生产、科学种植、提高质量、深化加工、市场营销、争创品牌等方面做好文章,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力争把这个特色产业做大,把优质品牌打响。
福鼎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原产于白琳村。成品外形条索紧结纤秀,白毫多呈橙黄色,毫香鲜爽愉快,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叶底红亮。
白琳工夫主产地白琳镇位于福鼎市中部,陆地与点头、磻溪、店下、秦屿,以及柘荣县乍洋等乡镇相邻,水路主要通八尺门内海。
工夫红茶发端于福鼎白琳,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传承至今有250多年的历史。据清乾隆己卯年(1759)任福宁知府李拔编撰《福宁府志》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可见,至少清乾隆时期,白琳就以产茶而著称,并受到地方主要1的关注而载入史册。福鼎早在唐代就有记载种茶的史料,唐代陆羽《茶经》记载:“永嘉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据考证,这里所称白茶山即指福鼎为白茶产地,主要分布在白琳、点头、磻溪、巽城、店下和桐山等地。其中白琳、磻溪和点头是福鼎境内三大茶叶主产区,自清代以来,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为原料,产制红茶,取名“白琳工夫”,名声大噪,远销东南亚及西欧各国。
工夫红茶发端于福鼎白琳,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传承至今有250多年的历史。据清乾隆己卯年(1759)任福宁知府李拔编撰《福宁府志》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可见,至少清乾隆时期,白琳就以产茶而著称,并受到地方主要1的关注而载入史册。福鼎早在唐代就有记载种茶的史料,唐代陆羽《茶经》记载:“永嘉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据考证,这里所称白茶山即指福鼎为白茶产地,主要分布在白琳、点头、磻溪、巽城、店下和桐山等地。其中白琳、磻溪和点头是福鼎境内三大茶叶主产区,自清代以来,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为原料,产制红茶,取名“白琳工夫”,名声大噪,远销东南亚及西欧各国。
桐江鲈鱼
鲈鱼又称花鲈、与长江鲥鱼、黄河鲤鱼以及太湖银鱼并称为“四大名鱼”。
鲈鱼主产于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但以福建福鼎产的桐江鲈鱼品质为优。
桐江鲈鱼生长在福鼎市桐江与东海的交汇处,在2007年的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福建闽威实业集团与中国工程院、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研究所雷霁霖院士对接了花鲈生殖调控与室内人工育种技术,大大提高了鲈鱼的品质,肉质十分鲜美。
鲈鱼体扁侧而长,背厚,肚小,口大,下颌长于上颌,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体背为青灰色,腹为白色,背和背鳍上有小黑斑点,鳞小,背鳍两个,稍分离,前背鳍为硬棘,后背鳍为较条,尾鳍叉形,鲈鱼肉坚实呈蒜瓣状,刺少,味鲜美,也是西餐常用鱼之一。鲈鱼鳔可制鱼肚。
福鼎桐江鲈鱼,体型修长而侧扁,背部隆起,是中西餐常用鱼之一。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鲈鱼性甘温,有益筋骨、健肠胃、加快愈合伤口之功能。鳃性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鲈鱼味甘、性平,入肝、脾、肾三经。具有加快愈合伤口、健脾、补气、益肾、安胎之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桐江鲈鱼历史悠久,在明代时期与黄河鲤鱼、长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鱼”。《福鼎县志》载:鲈鱼是福鼎主要鱼类品种,也是特色水产品之一。《福鼎风物志》载:据说福鼎能够立县,与这鲈鱼还有着莫大的关系。相传乾隆二年(1737年)三月乾隆皇帝下江南,偶遇鲈鱼羹后赞不绝口,并下令要年年进贡。福鼎坊间流传,正是因为乾隆皇帝对桐江溪鲈鱼的极力赞赏,回朝后特下赦令,乾隆四年(1739年)福鼎由霞浦县划出,始置福鼎县。桐江鲈鱼作为产自福鼎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桐江的名贵水产,在福鼎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鱼类资源,而是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伴随着桐江溪静静流淌,在福鼎的发展史上留下不可或缺的一笔。
桐江鲈鱼主要分布于福建省福鼎市行政区内的十一个乡镇(办事处、开发区)的海淡水水域,包括:山前、桐山、桐城街道办事处和贯岭镇、前岐镇、点头镇、白琳镇、佳阳乡、龙安开发区、店下镇、沙埕镇等;桐江鲈鱼地域范围是桐江溪流域和桐江溪入海口至沙埕港口以内的海淡水流域,介于北纬27°09′— 27°22′之间、东经120°11′— 120°25′之间,流域长度50多公里,流域面积达1275平方公里。 鲈鱼生产总面积7666公顷,总产量6000吨。
太姥山绿雪芽茶
太姥山“绿雪芽”,是驰名中外的名茶。
绿雪芽,俗名“白茶芯”,形状纤细柔软,毛茸茸的,呈银白色,又叫“银针”、“白毫”。它的次品叫“旗枪”:因为叶子如旗,芽尖似枪。这种茶,是一芽一叶采下来制成的。
绿雪芽是佳树。它不但可以饮用、药用,传说过去人们用鸿雪洞那株老茶的根雕凿成茶杯,不用茶叶,热水一冲,便有绿雪芽茶的味道。出远方的人,用它作小碗,途中倘若遇到黑店、坏人暗下毒药,那碗很灵验,即刻现出黑色的瘢痕来。
鸿雪洞上那株绿雪芽茶,是太姥山脉绿雪芽的始祖。传说它是尧时太姥山才堡村的穷家女子蓝姑培养的。她因避难栖居太姥山中岩洞庵里,一天偶尔走到鸿雪洞上,发现荒草丛中,有株与众不同、亭亭玉立的茶树。她锄掉荒草,给树培土,并用鸿雪洞口的丹井水浇灌。春去秋来,那茶长出绿雪似的晶莹碧透的叶芽。她采叶芽制茶,叫“绿雪芽茶”。
这茶,用山泉水来泡,就格外清甜、芬芳。每当穷苦的才堡村父老悄悄来探望她,她都用绿雪芽茶来敬乡亲。品尝过的,都赞不绝口。一年,才堡村中穷人孩子患麻疹,幸亏她施舍了绿雪芽茶,救了不少人命。因此,人们便称它为“仙茶”了。蓝姑乐善好施,便把这茶传给山下穷人栽种。岁岁萌芽,绿雪芽茶遍野皆绿了。
春花开了又谢,秋月圆了又缺,过了好多年后,蓝姑仙去了。人们很感念她,每当夜深更静,山月皎皎,大家在传声谷呼唤她。这声音传到天上,蓝姑听了很感动。于是,每年七月七日,她在望仙桥上与人们会面一次。
这天,她驾五色龙马,衣袂飘飘,环佩叮当,面如芙蓉,细眉弯弯,很是慈祥。
此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在鸿雪洞旁,为她造了石墓,白云寺上,为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遗像,并尊称她为“太姥娘娘”。至今,每年三月清明,还有人把新采的绿雪芽,用红漆供盘盛着,放在她遗像前祭奠她哩。
锅边
福州风味小吃丰富多样,其中锅边,方言又称“鼎边糊”,已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听到“鼎边糊”3字,也会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了家乡的美景。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在铁锅里盛上蛤、香菇、虾米、葱、黄花菜及配料熬成的清汤,点着火,待铁锅上方四周烤热后抹上花生油,再将预先备好的浓米浆均匀泼在铁锅内缘四周,烘干后铲入汤中,稍煮片刻即成。刚出锅的鼎边糊白脆薄润,汤清不糊,食之细腻爽滑,清香可口。
福州人几乎家家都会做鼎边糊,每到中国农历立夏时节,福州市民与郊区的农民都要做鼎边糊过夏。因为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糊,不仅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尝。像涮鼎边糊一样,“一纹(涮)就熟”,借以联络感情。
福鼎四季柚
福建省福鼎市行政区域内1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
独恃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条件和200多年不断地科学选育、适应和进化,形成了福鼎四季柚特有的品质.其果实呈倒卵形,单果重750—1500克,果皮黄绿色,油胞细而平滑,气味芳香,皮薄籽少,果肉瓣若银梳,肉似白玉.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和国家轻工业局食品质量监督检测福州站测定,柚果组织脆,嫩、细,化渣,甜酸适度.可溶性固形物9一13%,果汁率41.0—44.3%,转化搪7.8—9.3%,含酸量0.7—0.9%,维生素C35一63mg/100g,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药用和保健价值。
福鼎四季柚果实大小适中,素有高贵,团圆、吉祥之誉,象征花好、月圆、人寿之意,是祈求美满幸福的珍贵信物,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四季柚文化已成为福鼎文化宝库的一支奇葩,以四季柚为主题的诗词、歌曲、题词、文章、民间故事等丰富多彩。香港金陵书社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仙柚传奇》一书,收集了四季柚在福鼎的传奇故事30余篇。
福鼎绿茶
绿茶是一种珍贵、高尚的饮料,饮绿茶是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审美且具有艺术性的行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
对于绿茶的各种有益于人身心的功效,古今中外的说法很多,我国唐代刘贞亮的“十德”说法比较全面。他将饮茶的益处归为: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太姥绿茶除了含有其它茶叶固有的营养成份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国内外医学研究证明,长期饮用太姥绿茶可以显著提高体内脂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葡萄糖的肠吸收,分解体内血液中多余的糖份,促进血糖平衡。太姥绿茶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太姥绿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利于人体健康,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
房山区白茶有限公司?
福建畲依茗白茶有限公司是2017-03-06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永德小区42号。福建畲依茗白茶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982MA2Y1WTGXG,企业法人郑为铨,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福建畲依茗白茶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茶叶种植、生产、销售;茶具、工艺礼品销售;农产品、茶青收购;批发兼零售预包装食品;茶文化传播;农业科技开发、推广、应用;园林绿化;观光农业开发;对茶产业的投资;自营和代理进出口业务;互联网信息技术咨询;网站建设;国内各类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文化艺术活动组织,企业营销策划;食品信息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福建畲依茗白茶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福建畲依茗白茶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沁圆号普洱茶丨喝白茶?究竟是“云南白茶”还是“福鼎白茶”?
近年来,白茶凭借俏丽的外形和清爽的香气逐渐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茶品。而其中两个地区品种最为引人注意,一个是福建地区的白茶品种,因其独特精细的制作工艺加上前期福建其它产品的宣传而走红,一个就是云南当地的白茶品种,独特的地理气候孕育出的奇特品质也使得它在茶界占有一席之地。
但其实现在很多人虽然常喝白茶,可能够分清楚福建和云南品种差异乃至品质特点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福鼎白茶
谈到茶叶的区别,其实首先要说的就是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福鼎白茶具有地域唯一、工艺天然和功效独特等特性,产自福建一带。俗语有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福建最具代表性的白茶品种是福鼎当地的“华茶1号”或者“华茶2号”,福鼎地区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年相对湿度高达80%,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和冲积土,PH值普遍在5.0左右,大部分的土壤适合茶树生长。且福鼎当地白茶品种为小叶种茶。
中医药理证明, 白茶具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欧美国家对白茶进行的深入研究发现,相比其他茶类,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类,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人体免疫力细胞的干扰素分泌量增加5倍等作用。
云南白茶
云南当地近来大热的景谷大白茶,可以算得上是云南白茶的高品质代表了,毕竟曾作为“白龙须贡茶”进贡朝廷。此茶原产地为云南景谷县秧塔村,不同于别的茶树品种,秧塔大白茶芽叶均满披白毫,且芽头尤为肥壮,最长可长至成人手指两个指节。当地海拔1600米,亚热带季风气候,且茶树周围生态环境保护极好,因此茶树通常较为高大。目前《云南山头茶探秘》上记有现存古树约为1000棵。
在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由一位“每天吃六碗米,使九斤半锄头”的陈六九去江迤(即澜沧江)边做生意,在茶山坝发现白茶种,便偷偷地摘得数十粒种籽,藏于竹筒扁担中,带回秧塔。
先种在大园子地,经数年培育,成长很快,而后扩种到周围十四块茶地,曾达三、四亩面积,年产三、五担茶。
白茶的工艺
传统工艺制作的白茶能喝到“阳光的味道”,因为整个制作工序不炒不揉,鲜叶采下后要让茶青吸饱太阳光,这些全靠制茶人手工操作;虽然看上去挺简单普通的工艺,实际操作过程却不能有半点马虎,别的茶类加工过程中,如果此环节不太完美,在其它环节还有弥补的机会;白茶却只有萎凋和干燥,两步成茶,这对制茶人的经验要求是非常高的。
福鼎地区白茶由于叶片较薄,通常萎凋时间在八小时左右,然后烘干干燥,因此成茶颜色绿白,冲泡有淡淡花蜜香,且汤色持续金黄,叶底柔韧泛绿披白毫。而云南大白茶因为叶片肥厚,通常萎凋时间为2天左右,此品种含水量较高,叶质表皮疏松,易与外界交换,所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慢慢萎凋实际已经开始有些发酵,程度甚至接近红茶。因此花蜜香更为浓郁,且冲泡汤色会由金黄慢慢转为淡橙红再变为金黄色,叶底也明显发红,都是发酵度更高的表现。
那么用云南大叶种制作的白茶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汤色汤清水扬,通透泛金圈的茶汤,没喝就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其次、入口香甜清爽,无苦涩味。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丰富,但因白茶的加工工艺简单没有对茶叶细胞壁进行破壁,故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类等有效物质析出较慢,使得苦涩味几乎没有。这样的茶口感属于大众口感,很多人都喜欢喜欢。
还有, 云南白茶 耐泡度好 ,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口感相对平和中正,没有起伏的口感,每一泡茶汤都是清香宜人,甚至有越泡越好喝的感觉。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相比普洱茶,白茶就如一股清流般,独树一帜,口感清甜,无论是口感轻重的茶客,偶尔一喝都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是一种不错的喝茶之选。所以说,福鼎白茶跟云南白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加上适合自身的工艺,造就出了不同的味道, 福鼎的白茶清爽细腻,久存有淡中药香,云南白茶芽肥毫重,鲜香甘醇,越存发酵的香味越明显,温和可人。
由此可见,可以从白茶的地理位置区域性、树种、大小叶种,内含物质等方面考量,而一杯好茶,也可以从茶的原料、制作工艺、仓储环境、口感滋味等几个维度来评判,如此看来,这和普洱茶的特性也相差无异,那么白茶是否能达到“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也需要我们用时间来见证这一切。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