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白毫银针属于什么茶?
白毫银针属于白茶类,为白茶中的佼佼者也是价值最高的白茶。
白毫银针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所产,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银针白毫原料采摘标准为春茶嫩梢萌发一芽一叶时即将其采下,然后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剥出的茶芽均匀地薄摊于水筛上,勿使重叠,置微弱日光下或通风荫外,晒凉至八、九成干,再用焙笼以30-40℃文火至足干即成。
毛针经筛取肥长茶芽,再用手工摘去梗子,并筛簸拣除叶片、碎片、寻质等,最后再用文火焙干,趁热装箱。
扩展资料:
白毫银针的制法特殊,工艺简单,制作过程中,不炒不揉,只分萎凋和烘焙两道工序,其中主要是萎疝和晾干,使茶芽自然缓慢的变化,形成白茶特殊的品质风格。具体制法是:采回的茶芽,薄薄地摊在竹制有孔的筛上,置微弱的阳光下萎凋、摊晒至七、八成干,再移到烈日下晒至足干。
也有在微弱阳光下萎凋二小时,再进行室内萎凋至八、九成干,再用文火烘焙至足干。还有直接在太阳下曝晒至八、九成干,再用文火烘焙至足填。在萎凋、晾干过程中,要根据茶芽的失水程度进行调节,工序虽简单,要正确掌握亦不易,特别是要制出好茶,比其它茶类更为困难。
赞美白毫银针的诗句
1. 关于白茶白毫银针的诗句
关于白茶白毫银针的诗句 1. 描写“白茶”的诗句,有哪些
1、留官莫去且徘徊,官有白茶十二雷。——宋朝:晁说之《赠雷僧》 。
诗句释义:请不要离开太快, 停止流浪了一会儿, 我有白茶 "四明12雷霆" 请品尝。这句话告诉作者, 希望朋友们不要离开太快的感情, 愿意用珍贵的茶让他品尝。
2、白茶诚异品,天赋玉玲珑。——出自宋朝刘学箕的《白山茶》。
诗句释义:白茶确实是世界上罕见的异国情调茶, 就像上帝给法国玉器的精致和美丽一样。这句话是对珍贵白茶的赞美。
3、白茶照人冰雪同,红茶烧空猩血红。——宋朝:刘学箕《醉歌》。
诗句释义:白茶汤颜色冰清可以反映在像冰雪一样的身影中, 红茶汤干燥过度后离开茶就像鲜红的血。这句话显示了白茶和红茶汤的颜色差异, 也反映了作者对茶汤的仔细观察。
4、“破暑黄梅雨,清神白乳茶。”——宋朝:释师一《偈颂七首》。
译文:打破炎热的天气可以依靠黄梅雨带来凉爽,想清醒心灵却依靠白茶。这句话表明作者喜欢白茶,觉得白茶有清爽的头脑,清醒而自觉的作用。
5、“白茶亦数品,玉磬尤精明。”——宋朝:徐月溪《山茶花》。
译文白茶也分为档次,陈年好白茶就像玉石一样珍贵。这句话表明,笔者对待白茶是一种追求,希望能在一年中品尝到老白茶。
2. 描写“白茶”的诗句,有哪些
1、留官莫去且徘徊,官有白茶十二雷。
——宋朝:晁说之《赠雷僧》 。 诗句释义:请不要离开太快, 停止流浪了一会儿, 我有白茶 "四明12雷霆" 请品尝。
这句话告诉作者, 希望朋友们不要离开太快的感情, 愿意用珍贵的茶让他品尝。 2、白茶诚异品,天赋玉玲珑。
——出自宋朝刘学箕的《白山茶》。 诗句释义:白茶确实是世界上罕见的异国情调茶, 就像上帝给法国玉器的精致和美丽一样。
这句话是对珍贵白茶的赞美。 3、白茶照人冰雪同,红茶烧空猩血红。
——宋朝:刘学箕《醉歌》。 诗句释义:白茶汤颜色冰清可以反映在像冰雪一样的身影中, 红茶汤干燥过度后离开茶就像鲜红的血。
这句话显示了白茶和红茶汤的颜色差异, 也反映了作者对茶汤的仔细观察。 4、“破暑黄梅雨,清神白乳茶。”
——宋朝:释师一《偈颂七首》。 译文:打破炎热的天气可以依靠黄梅雨带来凉爽,想清醒心灵却依靠白茶。
这句话表明作者喜欢白茶,觉得白茶有清爽的头脑,清醒而自觉的作用。 5、“白茶亦数品,玉磬尤精明。”
——宋朝:徐月溪《山茶花》。 译文白茶也分为档次,陈年好白茶就像玉石一样珍贵。
这句话表明,笔者对待白茶是一种追求,希望能在一年中品尝到老白茶。
3. 形容白茶的句子有哪些
形容白茶的句子如下:
清香悠悠白牧丹
闻香品茗如八仙
老白茶中生叶味
神韵精髓陶亦然
北苑灵芽天下精,要须寒过入春生,故人偏爱云腴白,佳句遥传玉律清。
太姥山古有白茶,今呼白毫银针,新者性凉,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共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国之白茶和天下。
家乡的白茶山是女神的山
遥远的天庭,一定有太姥娘娘
慈爱的目光,和善良美丽的传说
源远悠长 啜饮一口白茶
就推开了山乡层层铺展的绿
采茶女沿着淡淡的茶香行走
双手翻飞 天地偌大的琴键之上
单芽,一芽二叶,三叶
白茶不炒不揉,在名叫萎凋的意境里
倾诉清醇的爱情 茶是水的知音
水是茶最诗意的舞台
竹炉汤沸,客来茶当酒的寒夜
凝脂拢翠的茶芽 一咏三唱
展开烟一样轻灵薄透的神情
仿佛春天的芬芳,破土而出
4. 有关福鼎白茶的诗
8月的广州骄阳似火、热情洋溢,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号"不远万里前来重访,这是中外经贸和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作为广州市欢迎"哥德堡号"访穗庆祝活动之一的"第七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也倍受中外媒体的关注。为此,福鼎市政府作为全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的故乡,也于日前应邀组团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在商贾云集的广州市南方茶城内举行了"福鼎大白茶新闻发布会",福鼎市委常委蓝旋飞、许丽斌代表福鼎市委、福鼎市人民政府向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各界来宾、中外媒体记者宣传、推介曾经享誉北京茶文化节、入选"奥运五环茶"的福鼎大白茶。
广州市茶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对福鼎大白茶寄予厚望,给以了很高的评价,并即兴赋诗一首赠予福鼎大白茶。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副教授、博士后袁弟顺先生根据大白茶的特点和特殊保健功效作了深入浅出的专业性讲解。
福鼎市有关领导声情并茂的精彩推介和专家学者关于大白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与自然品质的独特见解,博得了会场内中外来宾的一阵阵喝彩。 在茶博会各项活动中,福鼎大白茶的品质借助"哥德堡号"魅力得以一展风采,与云南普洱、浙江龙井以及我省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国内名茶一道在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面前,在中外媒体的关注下,得到全面的,淋漓尽致的展示。
大白茶以其滋味醇厚甘甜,香气清爽纯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期间,组团参加此次活动的福鼎市有关领导在福鼎广州商会茶叶界企业家的陪同下参观了规模宏大的南方茶城,还一一走访了茶城内几家有代表性的福鼎籍规模企业。
座谈中,福鼎市有关领导与异乡创业、不忘桑梓的企业家们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大白茶知名度,提升品质、价位,从而做活、做强、做大福鼎大白茶进行了一番探讨,企业家们也就福鼎大白茶在广东及其港澳地区的发展前景提出建设性的见解。 福鼎,是蜚声海内外的国家著名茶树良种"华茶1号"、"华茶2号"和茶中珍品"福鼎大白茶"(白毫银针、高级白牡丹)、"太姥绿茶"(莲芯、绿雪芽等)、"白琳工夫"的原产地;还是全国著名的绿茶、花茶、白茶的主产区,也是中国白茶出口的主要基地,为全国十大产茶地之一、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2006年6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白茶之乡"称号。
福鼎大白茶是我国的历史名茶,是我国最早的白茶,被称为"茶叶活化石",也是最早出口欧美的茶类,早在清代就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大白茶原料采自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山麓国家级"华茶1号"、"华茶2号"的茶树良种。目前,已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记和国家工商商标认证;并且福鼎大白茶制茶工艺自然而特异,不炒不揉,保留了丰富的活性物质,具有出色的药理功能和保健作用。
国外医学研究表明,白茶提取物能促进人体T细胞干扰素分泌量增加五倍以上,可提高身体免疫力。得到英国权威杂志《最佳营养学》推荐--"多喝白茶有益健康",可见其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保健优。
5. 形容白茶好喝的词语
老白茶
1.白茶概说
1.1白茶为中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是最古老、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素为茶中珍品,民间遗传“三年为药,七年为宝。”
1.2白茶属自然轻微发酵茶。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银白色故称“白茶”。因制法独特不炒不揉,尽可能地保留了天赐养份,因而越来越深得世人青睐。
1.3 白茶的发现和被饮用早于绿茶2000多年,上古时代人们运用自然凉晒制草药的方法藏储茶叶,也是今天传统白茶所延续的制茶工艺。其工艺自然而特异,以福鼎大白茶为原料经日光萎凋和文火足干,形成了形态自然、芽叶完 整、茸毫密披、色白如银的品质特征。
1.4 白茶因采摘制作标准不同而分为太姥银针、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老白茶、新工艺白茶。
1.5 1982年福鼎白茶(白毫银针)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位居全国十大名茶之列。
1.6 2010福鼎白茶(太姥银针)入选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世博十大名茶”。
6. 白豪银针茶的基本介绍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是属于仅有的白茶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种中的极品,同君山银针齐名于世。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段烟火气耳。”可见白茶的品种之优异。“白毫银针”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的成品多为芽头,全身满披白毫,干茶色白如银,外形纤细如针,所以取此雅名。
白毫银针创制于1889年,是现代白茶的创始者。白毫银针的鲜叶采摘标准为春茶嫩梢萌发的一芽一叶,将其采下后,要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
君山银针和白毫银针有何区别?
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的。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近年多称白毫银针,按制茶种类分,属白茶类。它与宋代《大观茶论》中记述的白茶,以银线水芽为原料制成的“龙团胜雪”饼茶和现代的凌云白毫、君山银针等茶不同,它们的原料先经蒸、炒杀青,属绿茶或黄茶类
采制白毫银针的茶树,每年秋冬要加强肥培管理以培育壮芽。翌年采制以春茶头一、二轮的顶芽品质最佳,到三、四轮后多系侧芽,较瘦小。台刈更新后萌发的第一轮春芽特别肥壮,是制造优质白毫银针的理想原料。夏秋茶茶芽瘦小,不合白毫银针原料的要求,一般不采制白毫银针泡饮方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经揉捻,茶汁不易浸出,冲泡时间宜较长。一般每3克银针置沸水烫过的无色花透明玻璃中,冲入200毫升沸水,开始时茶芽浮于水面,5-6分钟后茶牙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悬浮茶汤上部,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望之有如石钟,蔚为奇观。约10分钟后茶汤泛黄即可取饮,此时边观赏边品饮,尘俗尽去,意趣盎然。
银针性寒凉,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在华北被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名列第二。
君山银针采摘开始于清明前三天左右,直接从茶树上拣采芽头。为防止擦伤芽头和茸毛,盛茶篮内衬有白布。芽头要求长25-30毫米,宽3-4毫米,芽蒂长约2毫米,肥硕重实,一芽头包含三、四个已分化却未展开的叶片。雨天不采、露水芽不采、紫色芽不采、空心芽不采、开口芽不采、冻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瘦弱芽不采、过长过短芽不采,即所谓君山银针的“九不采”。
君山银针属芽茶,因茶树品种优良,树壮枝稀,芽头肥壮重实,每斤银针茶约2.5万个芽头。君山银针风格独特,岁产不多,质量超群,为我国名优茶之佼佼者。其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清纯,滋味甜爽,叶底嫩黄匀亮。根据芽头肥壮程度,君山银针产品分特号、一号、二号三个档次。
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时,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坚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观,最多可达三次,故君山银针有“三起三落”之称。最后竖沉于杯底,如刀枪林立,似群笋破土,芽光水色,浑然一体,堆绿叠翠,妙趣横生,历来传为美谈。且不说品尝其香味以饱口福,只消亲眼观赏一番,也足以引人入胜,神清气爽。根据“轻者浮,重者觉”的科学道理,“三起三落”是由于茶芽吸水膨胀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头比重瞬间变化而引起的。可以设想,最外一层芽肉吸水,比重增大即下降,随后芽头体积膨大,比重变小则上升,继续吸水又下降……。如果亲身考察一下君山银针冲泡的情景,能起落的芽头为数并不太多,且一个芽头落而复起三次更属罕见。这种现象在其它芽头肥壮的芽茶中出偶尔可见,但都不及君山银针频繁。可见君山银针的芽头肥壮程度是出类拔萃的,这也是它品质上的一大特点。
君山银针于1956年国际菜比锡博览会上,因其质量优良,被誉为“金镶玉”,并赢得金质奖章。其售价也创我国当今名优茶之最。
君山银针制造特别精细而又别具一格,分杀青、摊凉、初烘、初包、复烘、摊凉、复包、足火八道工序。历时三昼夜,长达70多小时之久。
杀青:在20℃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100-120℃)后低(80℃)”,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青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摊凉: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扬簸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未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烘。
初烘: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掌握在50-60℃,烘20-30分钟,至五成干左右。初烘程度要掌握适当,过干,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仍青绿,达不到香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色泽发暗。
初包:初烘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每包1.5公斤左右,置于箱内,放置40-48小时,谓之初包闷黄,以只促使君山银针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为君山银针制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叶不可过多或过少,太多化学变化剧烈,芽易发暗,太少色变缓慢,难以达到初包的要求。由于包闷时氧化放热,包内温度逐升,24小时,可能达30℃左右,应及时翻包,以使转色均匀。初包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当气温20℃左右,约40小时,气温低应廷长。当芽现黄色即可松包复烘。通过初包,银针品质风格基本形成。
复烘与摊凉:复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即可。若初包变色不足,即烘至七成干为宜。下烘后进行摊凉,摊凉的目的与初烘后相同。
复包:方法与初包相同。历时20小时左右。待茶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好为适度。
足火:足火温度50-55℃,烘量每次约0.5公斤,焙至足干止。
加工完毕,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黄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次之。
白毫银针能存放多长时间
3年。
白毫银针可存放多年,一般来说存放3年时间是最合适的。白毫银针也能久存。它不像绿茶,需要低温冷藏在冰箱里,需要开封及时喝完,需要“趁鲜喝”。反之,长期储存白毫银针,不能放冰箱,开封后也能再重新密封回去。因此,就不存在“必须1年之内”喝完的说法。但话又说回来,想要长期收藏白毫银针,还存在诸多前提条件。
第一,白茶的含水量必须达标。白茶含水量的高低,关乎茶叶的储存期限,以及未来是否能够良好陈化按照国家标准,白茶的含水量最多只能存在8.5%,不得高于这个数值。一旦超过标准,就很容易导致变质或发霉。尤其是白毫银针,它的加工更具难度,想要让干度达标可不容易。原因在于,白毫银针的芽头很饱满。这虽然是件好事,代表营养充足,元气满满,可与此同时,也是增加了制作的难度。白毫银针的芽头不仅仅是一层,用手捏,能感受到中间是实心的,鼓鼓胖胖的。如果把它剥开,会发现中间呈现出的是笋壳状结构,可以足足剥出5-7层。想要做到不损伤内质的同时,又内外都干燥,并达到国标中的规定含水量,其实是很难的。需要极为高深的技术,才能完成。因此,可不是人人都能做银针,人人都敢做银针的。而唯有含水量达标,足够干燥的白毫银针,才能经得起长时间储存。否则,没做干的白毫银针,体内多余的水分,会在将来与空气中的氧分子发生不良反应。久而久之,不仅生成了其它的怪物质,还把茶叶中原本的芳香物质和滋味物质通通消耗掉,转化掉。到时候,就不再是越陈越香,而是越陈越“淡”。所以,一款白毫银针能不能长期储存,含水量是生死线。
第二,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仓储条件。不论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还是寿眉,储存万变不离其宗。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缺一不可。仓储不用心,白茶品质再好,也只能功亏一篑。干度达标,且存茶的地方足够干燥,不管存多少年,都不会生出怪味。反而,在良好的陈化环境下,完成了岁月所赋予它的使命,陈化出更耀眼的品质。
为什么‘’白毫银针‘’如此珍贵,受到广大品茶者的喜爱?
第一个原因,有利于我们的减肥。现在减肥越来越成为我们所有人热爱的事情,那么从自己饮食习惯中改变或者是改善是人们都希望的事情。那么白毫银针被人们所喜爱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白毫银针有很好的减肥功效,能够促进我们身体中的脂肪分解,降低我们的脂肪含量,让我们的身体变的轻快一些。
第二个原因,有利于我们缓解夜盲症。我就很不愿意吃胡萝卜,但是自己在晚上的时候,视力是比较弱的,所以补充维生素A就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重点,所以找到了白毫银针,白毫银针也是还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我们补充维生素A的来源之一。要是你也不喜欢吃胡萝卜,那么选择白毫银针泡水喝就可以。
第三个原因,清热解毒。我们喝茶除了是因为好喝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于茶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好的帮助,白毫银针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将身体中的毒素排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