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白茶的煮法的正确方法 怎样煮白茶
- 2、福鼎白茶正确煮法是什么?
- 3、福鼎白茶正确煮法
- 4、煮白茶的正确方法
白茶的煮法的正确方法 怎样煮白茶
1、先烧开一壶水,将备具、茶具清洗干净;
2、然后将5g白茶投入壶中,茶与水的比例为1:100,然后调至温火,盖上壶盖,温度在100℃;
3、待茶水沸腾,气从壶嘴而出,大约5分钟左右,有醇厚的茶香溢出,然后将茶壶取出,关火后将茶汤滤入公道杯,最后分倒至茶杯品饮。
福鼎白茶正确煮法是什么?
福鼎白茶正确煮法:
1、量的控制:白茶淡些好喝,一般150毫升的水用3至5克的茶叶。
2、温度的控制:水温要求在90到100摄氏度。
3、冲泡时间控制: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白茶饮用的注意事项:
1、白茶不宜太浓:
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水温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2、适量饮用:
(1)白茶性寒凉,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中性者,随时饮用都无妨,而胃“寒”者则要在饭后饮用。但白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刺激胃壁的。
(2)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老年人更不宜太多。饮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
(3)这里还要给大家提个醒,肾虚体弱者、心动过快的心脏病人、严重高血压患者、严重便秘者、严重神经衰弱者、缺铁性贫血者都不宜喝浓茶,也不宜空腹喝茶。否则可能引起“茶醉”现象。
3、适时饮用:
茶还要择时而饮,不宜盲目饮用。俗话说:“饭后茶消食,午茶长精神。”饭前与临睡前这段时间,就不宜饮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白茶
福鼎白茶正确煮法
福鼎白茶的正确煮法:
1、先冲泡再煮
煮福鼎白茶,一般不用干茶来煮茶,而是用冲泡过后的茶叶来煮茶。先将白茶投入到茶杯里面,冲入开水洗茶,再冲入开水冲泡。冲泡的茶也是可以喝的,冲泡三四次后,就可以用冲泡过的茶叶来煮茶。
2、用沸水煮茶
正确煮福鼎白茶的方法是,用沸水来煮茶,也就是说先要煮水。将冷水注入茶壶之后,就启动开关煮水。注意注入冷水之后是不投茶的,水开之后,看到水里面冒出如鱼眼大小的泡泡之后,再投茶。
3、投茶
将茶叶投入之后,再盖上茶壶盖子,继续煮茶。煮茶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一到两分钟,待到茶壶里面的茶汤颜色看起来像胭脂色了,就可以熄火,将茶倒入公道杯里面。当然,现代的电茶壶一般是看不到茶汤颜色的,那就看时间就好了,一两分钟就熄火。
4、注意煮茶的温度
煮福鼎白茶最忌讳的就是,水开之后来不及将火关掉导致水满出来,所以一开始注入的水不要太满,还要及时调整温度,一般投入茶叶之后,煮茶的温度要稍微调低一点,最好用小火煮茶。
福鼎白茶的历史渊源
唐代陆羽著的《茶经》引用隋代的《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据陈椽、张天福等茶业专家考证,白茶山就是太姥山。说明早在隋唐,白茶就已出现。
明末清初周亮工莅临太姥山,为福鼎大白茶母茶树题诗:“太姥山高绿雪芽,洞天新泛海天槎。茗禅过岭全平等,义酒还教伴义茶。”现鸿雪洞中留有摩崖石刻。
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火气耳。况作人手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色也。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田艺蘅所述的,正是白毫银针的制法——生晒,制作禁忌不用手直接接触茶叶,制作的功力不足茶叶的香气就会受损,白毫银针泡在瓯中,条条银针直立,汤色鲜明。
煮白茶的正确方法
煮白茶的正确方法:洗具、投茶、出汤。
1、洗具
煮泡白茶前,首先选用紫砂壶或者其它瓷器的茶壶,这样可以更好的吸收茶香,以提升口感,用开水冲洗茶壶内外,或者放在开水里泡洗,以去除茶壶里的杂味,还能达到温壶的效果。
2、投茶
在茶壶里倒入适量的水,水量是以茶壶的三分之二处为准,用小火慢慢加热,直到水煮沸后放入3~5g的茶叶,盖上盖子后煮泡一分钟,将茶汤倒掉,可连续进行2~3次。
3、出汤
进行洗茶后,重新加水焖泡3~4分钟左右,直到颜色慢慢发生变化,将泡好的茶汤分别倒入公道杯中,在茶壶里留一点就可以了,之后连续冲泡几次,以此感受品茶的最大乐趣。
白茶的生长环境
1、光照要求红、橙光生长最好;光质要求:光和速率在相同光量子通量密度下,红光蓝橙光黄光绿光;海拔高度上升时,光和速率下降。
2、水分要求年降水量大于1300mm,生长季节月降水量大于120mm。新梢生长最适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土壤湿度应在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上。
3、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底无黏硬磐层;PH4.5~6.5;有机质含量丰富,并含有一定量的速效氮、磷、钾及各种矿质营养元素。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