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茶友来信: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口感有什么区别
1.白毫银针,白牡丹,同一棵茶树不同时期采摘的茶,本质相同,只是因为采摘的时间和采摘标准不同,所以不论是从外形还是口感还是价格上来看,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别。
2.白毫银针,
采时只在新梢上采下肥壮的单芽,这样采摘的单芽肥壮重实,质量上乘。有的采下一芽一、二叶,采回后再行“抽针”即以左手拇指和食指轻捏茶身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把叶片向后拗断剥下,把芽与叶分开,芽制银针。
3.一芽一叶大白茶可以抽60%-63%,即一般每斤一芽一叶的茶青可以摘下茶芽(连短梗)约4两,单叶6两。每5-7斤茶青约可晒制1斤银针成茶,这就是银针如此之珍贵的原因之一。
4.如果采摘不及时,采一芽二、三叶的茶青,则芽小、梗长,剥叶后须将过长的梗再行摘除,这样每斤茶青约可摘下芽与叶各半斤。抽针法采摘的银针虽然外观粗大,但欠重实。
5.白牡丹,对鲜叶原料的要求十分严格,一般是采茶芽和一芽一叶初展以及一芽二叶初展的细嫩芽叶。要求采得早,采得嫩,一般在清明前后开采。白牡丹一般能够采摘至谷雨前后。
6.因为采摘的时间和要求都不同,所以在注定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口感会有差别。
7.白毫银针全部由芽头制成,所以口感更加鲜爽,啜一口茶汤,会觉得茶汤中的鲜爽感十足。感觉就是满满的氨基酸在里面。
8.等到采摘白牡丹的时候,叶子已经抽出,采摘的时候会带有一芽一二叶,所以白牡丹的茶汤会觉得更加醇厚,除了有白毫银针的鲜爽感,还有花香,并且茶汤滋味会更加醇厚,且有层次。
这就是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从口感上的基本区别。
白毫银针放几年最好
根据研究测试表明,白毫银针存放七年最好,白毫银针新茶的口感是比较平淡,有点接近绿茶,存放三年后的香气逼人,此外口感逐渐顺滑,如果存放七年更能感觉到香气清甜和入口顺滑,绝对是最佳品饮时期。值得一提的是白毫银针长期储藏存放时要注意选择干燥无异味和避光的地方,这样茶的口感才会好。
白毫银针放几年最好
1、存放几个月
新的白毫银针存放几个月后,青涩的味道还是比较重的,自然清凉,但味道有独特的清香和甜味;这个时候可以尝尝,再决定看,是否需要继续存放。
2、储存3-5年
白毫银针贮藏3-5年,青涩味基本褪去,内在品质稳定。此时呈现出甜美醇厚的温度,营养物质也得到更多转化。黄铜和有益菌含量丰富,所以此时的白毫银针保健价值非常好。
3、储存7-10年
存放7年多的白毫银针,基本完好;在7-10年的陈酿过程中,内在物质开始慢慢进入转折点,茶味温和,味道纯正,药香明显,药用价值高,值得一饮。 .
其实白毫银针最好存放几年。这个问题仍然取决于每个人的品味和爱好。对于饮用,自然是最适合存放3年的;但是对于爱茶和发烧的人来说,最好保存10年,药用价值明显,收藏价值也很高。但建议不要超过二十年,毕竟任何东西都有保质期。
白毫银针如何长期储藏
1、保存白毫银针的含水量:
白毫银针的成分非常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产生化学变化,也就是所谓的茶变。如果要储存白好银针,首先要检查白好银针的含水量。含水量越低越好。检查方法是用手指轻轻捏一下。如果是粉状,说明含水量低,可以储存。反之,应尽快饮用,不宜长期存放。
2、保存白毫银针存放的地方:
很多人把茶叶装在锡罐里封好,然后用塑料袋封好放冰箱,这也是一个好办法。密封后放入冰箱或冰柜,温度控制在零至-5度,此法可长期保存。
3、保存白毫银针存放的容器:
存放白毫银针的容器应该是锡瓶、瓷罐和彩色玻璃瓶。接下来要使用锡罐、木盒、竹盒等,最后是塑料袋和纸盒。存放茶叶的容器应干燥、清洁、无异味。茶叶装入容器后,应置于干燥通风处,不得置于潮湿、高温、不洁、暴晒的地方。
白毫银针可以泡几泡
其实白毫银针和其他茶叶的冲泡方法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以一杯茶可以冲泡的次数和其他茶叶差不多。 基本上泡两三遍就不会再泡了。 因为再泡一次就没有味道了。 但泡完茶后,不需要直接扔掉。 茶是可以吃的,虽然会有点苦,但是喝茶的人其实是直接吃茶的。
白毫银针属于什么茶?
白毫银针属于白茶类,白毫银针简称为白毫,主产于福建政和、福鼎两地,是采用大白茶、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通过传统工艺加工制作而成,加工时不炒、不揉,只经过萎凋、烘焙干燥而成。
银针白毫原料采摘标准为春茶嫩梢萌发一芽一叶时即将其采下,然后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剥出的茶芽均匀地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勿使重叠,置微弱日光下或通风荫外,晒凉至八、九成干,再用焙笼以30-40℃文火至足干即成。
也有用烈日代替焙笼晒至全干的,称为毛针。毛针经筛取肥长茶芽,再用手工摘去梗子(俗称银针脚),并筛簸拣除叶片、碎片、寻质等,最后再用文火焙干,趁热装箱。
扩展资料:
采制白毫银针的茶树,每年秋冬要加强肥培管理以培育壮芽。翌年采制以春茶头一、二轮的顶芽品质最佳,到三、四轮后多系倒芽,较瘦小。台刈更新后萌发的第一轮春芽特别肥壮,是制造优质白毫银针的理想原料。夏秋茶茶芽瘦小,不合白毫银针原料的要求,一般不采制。
白毫银针的采摘十分细致,要求极其严格,规定雨天不采,露水未乾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号称十不采。只采肥壮的单芽头,如果采回一芽一、二叶的新梢,则只摘取芽心。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