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茉莉银毫和茉莉银针哪个好
茉莉银毫和茉莉银针哪个好?
两者都属于茉莉花茶,我觉得不存在哪个好,看个人口味喜好了
茉莉银毫在茉莉花茶中应属于中、高档茶,是一种“加工花茶”。它的制作工艺主要是拌和与堆放:茶坯和鲜茉莉花均匀拌和(拌和条件:茉莉花要有七、八成开,堆放组成的工序。在堆放过程中茉莉花吐出的香气,会周围的茶坯所吸收,茶坯便成为具有浓烈花香的花茶。“有的窨花过程中间还要增加一道通花工序,当窨堆温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即将窨堆扒开散热降温,然后再收堆继续窨制”。当香花不再正常吐香时,便开始起花,即用筛分方法将花渣与茶坯分开。有的配花量极少,或香花形态与茶坯相似,就不起花。起花后的制品含水量若超过8-9%,就必须及时复火降低水分。窨坯复火后冷却再窨花一次,称为二窨,经过反复的窨制才可完成。
而茉莉银针的历史更加悠久,在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茉莉银针,直至现在,茉莉银针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茉莉银针是采用福建茶区里面的白毫银针的早春鲜叶,经过烘青之后制作成绿茶茶胚,再和茉莉鲜花窨制成的。
茉莉银针则是用茉莉花采摘之后,和白毫银针的茶胚一起经过六次窨制而成。茉莉银针条索紧细,外形如细针,满身披满毫毛。
白牡丹和白毫银针哪个好喝
1、白牡丹属白茶类,它以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的一朵朵白牡丹花,故名白牡丹。
2、白毫银针,也称银针白毫,因成品茶由芽梢所制成,满披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故又名白毫或银针。
以上两者,都属于六大茶类的白茶。
白茶特征——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
3、茉莉白毫和茉莉银针,是以绿茶做原料,茉莉花为花胚经窨制而成。主要是前者茶叶白色茸毛显现,而后者似针状且白,故得名。说到底是商家随意而起的名字。
4、但是白茶两者是不可随便起名字的,主要由工艺决定了的。
5、花茶,是任何一种原料茶叶经有香味的花窨制后,全称花茶。
6、花草茶,是没有原料茶叶的,而仅是有香味的花朵经工艺制得。
哪种白茶最好
个人认为白毫银针最好。白茶按品种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新工艺白茶五种。其中白毫银针的价格是这五种之中最贵的。白毫银针在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列第二位,1990年在河南信阳举行的全国第二、三次名茶评比会上,又两次评为全国名茶。还创制了白毫银针的系列产品,有银钩、银猴、银球、银龙等新的名优茶。1992年银钩被评为福建省名茶,名列第一。既然被列为名茶,那么它一定有它自己的独特口感喽!
同为白毫银针,为何价格相差悬殊?
白毫银针,取初春时节肥壮的芽头,色如白银形似金针。一般以福鼎大白、福鼎大豪、政和大白茶为原料,主要产地为福鼎和政和两处。制作一斤白毫银针,大约需要2000多个芽头。漂亮的外形,优秀的品质,存储的价值,让白毫银针成为众多茶友的心头好。
产地小、采摘标准高,可以想象白毫银针的价格自然不会低。但是让人奇怪的是,市面上的新茶白毫银针,有些要超过2000元/斤,有些才不到1000元/斤。为何差距会如此悬殊呢?
当然,有茶友会说,每种名茶都会如此,比如西湖龙井,头春采摘和雨后采摘的价格必然差距悬殊;又好比金骏眉,真正桐木关野茶制作和梅占金骏眉自然无法比较。
其实严格说起来,白毫银针可不是这种情况。白毫银针已经是福鼎/政和白茶中的一个采摘标准,或者说一个等级;而且但凡称自己为白毫银针者,基本都是指采用大白茶制作的,且产地标注基本在福鼎周围几个县市。
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的价差呢?对于买家又能不能做出分辨?
第一, 产地不同
这里说的产地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产地确在福鼎或周围地区,但有些为高海拔产区产茶,有些为普通产区产茶;有些为荒野茶,有些则是人工种植的台地茶;有些是在原产地中的核心产区地块,有些则是周边辐射地区。
如果是福鼎和政和的不同工艺,还比较好辨认;如果采用相同工艺,对于茶友来说,确实比较难分辨。虽然网上有些帖子给出了各种方法,但是需要建立在对福鼎白茶足够了解,对茶的认知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
第二种是品种属于大白茶,但产地并不在福鼎及周边地区。产地在哪?不好说,有些在云贵地区,也可能在其他地方。总之经过试验,在这些地区同样适合大白茶生长。这种白毫银针,因为产地不是常规操作,实话实说的认可度低,教育成本高。大多也就当作福鼎的茶售卖了。
重要的是,只要喝的人道行不够深,可能一斤喝完也不知道此茶并非福鼎所产。这样的茶,即便采摘标准足够高,价格也会低很多。并不是说这种茶不好,只是与福鼎白茶比起来,价格低很多。
第二, 在白毫银针中也有不同等级
即便同为白毫银针,也有米针、普通银针和拨针的区别。米针是指芽头最小,采摘时间最早的银针,米针形如雀舌,内含氨基酸含量高,陈化价值最大。在所有银针中,米针的采摘标准是最高的,产量低,价格高。
拨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自然条件的影响,下雨错过的最佳的采摘时间,只能采摘牡丹王,但是白牡丹的价格要低于白毫银针,经济效益受到影响。茶农迫不得已,采摘后将芽头外的部分拨除。另一种情况是茶商为了经济利益,将牡丹甚至寿眉的叶子拨除,只留银针,当做白毫银针售卖。
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毫银针实际上是按照白牡丹的标准采摘,价格自然相比于米针要低一些。关于不同等级的白毫银针,在外形上可以做出简单辨认。
第三, 制作工艺
关于这一点非常好理解,每种茶大致都是如此。即便是相同等级的鲜叶,也有工艺好与不好的区别。有些是因为制茶师傅经验问题造成的,当然如果是高等级的白毫银针的鲜叶,都会是非常有经验的师傅细心制作。毕竟越是好的成茶越能卖上高价。
但是,会因为一些外在因素,比如天气等,影响最终的成品质量。这样,即使是一个工厂的出品,也会有三六九等,有些定价高,有些定价低。
工艺上的差别,非常容易反映在茶汤的滋味中。如果是工艺上的小瑕疵,大多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分辨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是非常明显的工艺问题,会明确反映在茶汤当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