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谁知道云雾茶和白毫银珍的详细资料?
云雾茶
云台山的云雾茶,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跻身于太湖碧螺春、南京雨花等名茶之列。古时候悟正庵的僧人每年精心采制,只得二、三斤,秘不示人,视作珍茗,招待贵宾。具有“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驰名遐迩。清海州知州唐仲冕也把它当作茶王“龙团风饼。”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海州榷茶之所。”榷茶是历代政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买的措施。宋景德二年 (1005 年 ) 朝廷向贩售海州茶叶的茶商发布征税诏书,因“海州茶善而易售,故入钱之数厚于他州。”另据《金史》载广四年三月 ( 章宗承安年,公元 1199 年 ) 于淄、密、宁、海、茅州,各置一方造新茶,依南方例,每斤为袋,值六百文。” 1921 年“树艺公司”产的云雾茶以其品质获南洋劝业会奖.目前,云雾茶的产地宿城的种植茶田计 300 亩,年产量达 200 担,云台山濒临黄海,气候温暖湿润。时常晓云末散,海雾又起。“云雾山中出好茶。”青翠欲滴的茶树经常笼罩在云雾山中,气温低,温差小,湿度大,芽叶柔嫩,焙炒时要节制锅温,抓、焙、搓、翻,全靠手上功夫。制成的茶大小匀整,条索蜷曲,形似细眉,而且蜂毫无损,色泽绿润,纯净可爱。
云雾、雨花、碧螺春同为江苏三大名茶,从上表可以看出云雾茶的氨基氮含量比碧螺眷、雨花茶少些,而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最高,这是形成滋味鲜浓的重要因素。
云雾茶的品茶方法也别具一格,沏茶时,最好先倒半杯开水、温度掌握在 80 ℃ 一 90 ℃ 之间,不加杯盖,茶叶刹时舒展如剪,翠似新叶。须臾,再加二遍水,在清亮黄绿的茶液中,似有簇簇茶花,茵茵攒动。品之,滋味醇厚,清香爽神,沁人心脾。每次续水,都不要待喝干再续水,而要当杯子中的水剩下四分之一的水时就续水,这样,虽多次冲泡,仍醇香绵绵。
1980 年,全省品茶会议上,连云港的云雾茶同南京的雨花茶、苏州的碧螺春、无锡的二泉银毫,列为江苏四大名茶。经化验,云雾茶的茶碱、茶丹宁、维生素的含量较高,有兴奋、强心、清火、收敛、利尿、消炎、杀菌等功用。适量饮用,能恢复精神神疲劳、增进记忆,使人意惬神清,并能帮助治疗腹饱胀闷,消化不良等症。揉晒的生茶可保存十年以上,年代愈久,疗效愈佳。近年来,连云港的云雾茶在广州交易会上重新出现,受到日本、新加坡和欧美一些国家热烈欢迎和赞赏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是我省特有的名茶,源自福鼎县,现在产地主要集中在福鼎、政和两地。政和县在1889年选育繁殖了政和大白茶茶树品种,随即也开始了用该品种产制白毫银针。福鼎所产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产制的白毫银针称“北路银针”。政和所产的白毫银针称“南路银针”。
白毫银针,也称银针白毫,因成品茶由芽梢所制成,满披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所以又名白毫或银针。
白毫银针的采制有其独特之处,原料均采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的春茶嫩梢一芽一叶,整个初精制过程,既不同于绿茶杀青、揉捻,也不同于红茶发酵、揉捻。
白毫银针的成品茶,芽头肥壮,满披白毫,挺直如针。福鼎白毫,茶芽茸毛厚,白色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白毫,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白毫银针的形、色、质、趣是名茶中绝无仅有的,实为茶中珍品,品尝泡饮,别有风味。品选银针,寸许芽心,银光闪烁;冲泡杯中,条条挺立,如陈枪列戟;微吹饮辍,升降浮游,观赏品饮,别有情趣。
白毫银针饮用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寒凉,具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有“功若犀角”之誉。瓯美茶商也用于掺入高级红茶,以示名贵。
白毫银针早在清光绪16年(1891)已有出口外销,近年也有销往港、澳地区及美国、德国等国。
白毫银针作为珍品,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列第二位,199O年在河南信阳召开的全国第二、三次名茶评比会上,又两次评为全国名茶。近年来还创制了白毫银针的系列产品,有银钩、银猴、银球、银龙等新的名优茶。1992年银钩被评为我省名茶,名列第一
中国排名前十的名茶有哪些
中国排名前十的名茶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铁观音、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祁门功夫、武夷岩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君山银针。
1、西湖龙井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西湖龙井茶区位于三面环山的自然屏障的独特小气候中,自古是文人墨客留恋之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赞美诗句。
2、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清朝名茶,属绿茶烘青类。长期以来人们用“名山产名茶”的观点,推断黄山毛峰系明朝黄山云雾之后称。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3、铁观音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
4、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
5、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产于河南大别山区的信阳市(主要集中在山区),因条索紧直锋尖,茸毛显露,又产于河南信阳,故取名“信阳毛尖”。1958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6、祁门功夫
祁门红茶,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所以生叶柔嫩且内含水溶性物质丰富,又以8月份所采收的品质比较佳。
7、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8、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十大经典中国名茶之一。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
9、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具有相当长历史的中国名茶,创制于1900年。太平猴魁在1912年南京南洋劝业会和农商部陈列优质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及“万人品茶”专用茶等荣誉,20世纪30年代曾在玻利维亚等国展销,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太平猴魁又被评为全国十大中国名茶之一。
10、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黄茶中的珍品。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故得其名。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了君山茶。后梁时已列为贡茶,以后历代相袭。
小隐于茶——喝茶即是隐身法
两年前冒出创办”茶小隐”的念头时,我们都不懂茶。那会儿,我还在负责一本不成功的杂志的收尾工作,十多年在媒体和出版行业干下来,觉得很疲惫。几位好友状况类似,有的做图书、有的做广告,都干到管理层,却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没了兴致。因此,当我说不如开家茶叶店时,大家的反应都很踊跃。
老老实实在职场里待了十几年,我不再想“做大事”,而想做一件踏踏实实的“小事”,几个人就可以完成。我还想离原来的行业远一点,还能借着做这件事,到处走动,体会风土民情。于是自然而然想到茶。
我和许多人一样,每天上班都会泡点茶来喝,但几乎不了解,也不知道去哪里买合适的茶,碰到什么喝什么。如果能从“为自己找到性价比高的好喝的茶”出发,帮助和我们一样的城市人群,找到实在的好茶,还能分享寻茶过程中风土的故事,这样的定位,应该有需求。为此,我先做了一次贯穿浙南、武夷山一直到潮州的旅行,通过朋友的介绍,走访当地茶园。初步接触种茶、制茶后,感觉心里有了底,于是在二零一二年六月,开了“茶小隐”淘宝店。
“茶小隐”这个名字,是当时的合作伙伴之一起的,是“喝茶就是隐身法,可以在纷繁的日常生活中隐身片刻”的意思,有点像个人名。茶小隐最初的合作伙伴是四个人,现在主要是我和@小刺猬洋 在运营。我负责走茶山,找到合适的茶农和供应商、确定品种、拍照上架及部分事务。有时发完货从库房回家,腿脚提起来都觉得沉重,会对以前老工人下班想喝两口放松下的心情,感同身受。
茶小隐的口号是“简单好喝的茶”。在我们决定卖茶、学习茶的同时,茶道、香道、学古琴等风气也飞快地兴起。但我们的初心并非是为老茶客、玩家和追求风雅的群体找茶,而是希望在各个茶类,都能找到买得起、喝起来舒服、背后也有用心的茶人的茶。年轻人聊天,都愿意去咖啡馆而不是茶馆,或许是茶的面貌太严肃、太端着,甚至太神化。流行的种种“必备”之下,有时只是商家的炒作。如果把茶像奢侈品一样,贴在身上当作品味的标签,就和茶的本意越来越远。
我们觉得,茶和葡萄酒、咖啡,无论在种植、制作和滋味构成上,都有众多类似之处。然而葡萄酒和咖啡都是让人兴奋、活跃的饮料,茶却能让人放松、宁静下来。这正好也是西方和东方的不同。我们希望更多年轻人开始了解茶、欣赏茶。不需要复杂的道具和仪式,只需要对茶有基本了解,有一只盖碗或壶、几个杯子,掌握不同茶类基本的水温、出水时间,就可以随时随地喝到让你身心愉悦的好喝的茶。
我们最初选品,走的是性价比路线。随着走访的茶区越来越多,遇见的好茶越来越多,也逐渐增加了一些中高价位的选品,和产量很小的小品种、限量版的茶。但是,不要卖得太贵,即使最贵的品种一般人也能承受得起,初心不能忘。比如我们最贵的一款茶,是杭州西湖龙井茶王唐小军的极品龙井,为拍卖会特制,初制后五个工人要干整整一周,才能从五十斤两万多级别的斗茶中,一片片挑选出完美碗钉状的一斤这种极品。去年一斤在杭州拍了十八万,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但是喝过这道茶,可以迅速建立“什么是龙井”的概念。
每年清明前后,市面上龙井满天飞,却很少有人喝到眼前一亮的。因为种植环境、采摘要求、制作都变了,纯手工辉锅几乎不复存在,掌握制作要领,用心做茶的茶农也少。没喝过好龙井,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这种茶会名列十大名茶之首。它是太好的标本,因此我们和唐老师商量,分装成三克一袋,花两百多体会一次最顶级龙井“貌似无味,实乃至味”的风范,大多数人还是能接受的。
茶的品质,固然首先赖于风土,但最终打动人的,还是人和茶的关系。走了这么多茶山,我的感觉是脱离做茶的人,谈论茶是没有意义的。尊重土地、热爱茶的人,不管多么偏执,他制出的茶必定有特点。比如在云南景谷秧塔村种茶的文艺青年唐望,自己胼手抵足七年,从完全不懂茶,到做出令人惊叹的“花针”(把茶花和白毫银针压制在一起的小茶饼)、“赤兔”(滇红茶)、“月光白”(白茶)。
还有一辈子都在和茉莉花茶打交道的陈成忠叔叔,他的人生目标就怎么把花的灵魂彻底灌注到茶叶的身体里去,平素温言谨语,一说起窨花便眉飞色舞。
如果说唐望的茶,是用纯净的心做纯净的茶的代表,陈叔的茶,就是老一辈人孜孜以求的传统福州茉莉花茶“冰糖甜”的余香。这样的茶人和他们的故事,在我们的茶品介绍里,都可以读到。固然,这些故事对卖茶有帮助,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成为这个年代为数不多、认真做茶的茶人,和喝茶的人之间的桥梁。随一缕茶香聊起茶人的故事,茶是不是也会更生动起来呢?
一年多下来,茶小隐周围出现了一批朋友,基本如我们所预想,他们多是爱茶,而没有时间深入了解茶的城市中青年。通过我们的脚步和眼睛,他们读到遥远的茶山中发生的事,对茶的感情也逐步深厚起来。他们经常会说,小隐你推荐的肯定没错。和这些顾客之间建立的信任感,我想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和动力吧。为了大伙儿,也得继续找好茶啊。
整理:李清河
图片提供:陈若云、茶小隐
2014-03-30
全国16到24岁青年失业率升至19.9% ,如何解读这一数据?
下岗、失业、毕业季混杂在一起,听起来社会的齿轮生锈了,还在滚动,发出刺耳的声音。 这一世,无论你如何失败,只要工作还在。 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是很深。 美国人的理解比我们深刻得多,因为他们在几百年前就进入了商品社会。 汽车可以支付各种账单,如果没有,那就什么都没有。那么,如果我们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只要上985或211,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吗? 让我们从结论开始,不,而且 100% 不能。 近日,网上爆出的周杰事件刷屏。 截了几句周杰朋友圈最火的一句话。 大家仔细了解一下很多高中生去外省读好大学,但都回家进了烟草、电网之类的,如果你回家没有下落,你就在北京上海 广州深圳和成都。这是一个如此深刻的观察。 现在,去一线城市的人其实是没有安全感的,有背景有资源有人脉。 完了懒得和你们这些普通人挤血了。
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失业率调查数据可以追溯数据显示,我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到以来的19.9%的新高。 此外,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83万人。 当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3%; 流动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5%,其中农业户籍流动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1%。 31个大城镇的调查失业率为5.6%。 全国企业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48.0小时。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将升至6.1%,青年失业率将达到18.2%的新高。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看似有所回落,但青年失业率为19.3%,将继续创历史新高。 19.9%不超过20,这个数据是什么意思? 这相当于每 100 名青年有 20 名灵活工人。 我周围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失去了工作。 不仅仅是35岁以上,还有老员工和年轻员工。 也有刚加入公司,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学校。 也有工作了三四年,即将进入晋升期的。
受突发因素影响,就业压力加大,但此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保持下降趋势,25-59年就业形势 -olds 一直保持稳定。 对于16-24岁年轻人失业率持续上升的现象,付令辉解释说,毕业季,大量年轻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工作,推高了年轻人的失业率。 年轻人的失业率很高。 一方面,疫情影响了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尤其是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此外,年轻人在求职时往往会进入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现实与预期大相径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傅令辉介绍了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其中,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9.9%,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3%。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呈逐月上升趋势。 数据18.4%,数据19.3%,数据19.9%,再创新高。
恐怕你可以学习,即使是名校的研究生,也不会认为进入我单位那么容易。 这个人当年靠的是自己的阅读能力,看不起我们这些靠父母养的。 社会会教他做人。 如果你认为他很聪明,你会想在他说话的时候骂他。 你非得骂他傻,他还在说真话,你还是无话可说,他的高中同学和名校研究生多可怜。 努力了大半辈子,就被这样的渣男挡了,因为我初中没有吹捧渣男。已按要求删除了过于敏感的内容。 看来是周公子早早得手,破了这个秘密。 我现在已经完成了七套房的目标。 最后一套是签订的合同,尾款是一年前付的。
这间套房是位于 11 楼的小型高层。 我买了9楼,东区901。 我使用所有品牌名称。 前两天去省政府开会,办公厅主任开玩笑说你带了欧米茄和苹果,出去玩也无所谓,来的时候还是简单点 这里。 我说好,改天我就换,跟风,然后换比亚迪上班,哈哈。 我的一些哥们姐们上班的时候真的很低调。 他们开宝马X3s、X5s等,但下班后出去玩就开保时捷和法拉利。 他们的实力不允许他们低调。 喝了20万斤的茶,白毫银针,饭后喜欢和朋友同事聊生活,喝茶。 希望初心还在,衣服不如新,人不如旧。
周其实是个诚实的孩子,公开说真话,揭露秘密。 国资中发财致富的人很多,豪门阔绰。 最可悲的是,大多数人让思想政治老师愚弄了他们几十年。 我家很有钱。 在南昌绿地琉森小镇,我买了一套五层的比耶,总面积500多平方米。 当时,购买它的成本超过500万。 据我妈说,这套别爷已经涨到1000多万了。 如果您购买此套装,您将获得两个停车位。 出了门,就看到地铁站了。 别涧区的位置真的很好。 隔壁的领导据说是江西省某市的副市长YHL。
刚和领导吃完晚饭,路过大学。此时,学生们在晚上自习下课后仍在努力学习。 作为年轻人,我们有什么资本和资质? 每当我不想取得进步时,我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继续努力,艰苦的生活只是让普通人维持了只能称得上平庸的生活。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是,打工的人真的赚的不多,赚的多的是参与分配的人,然后福利最大的获得者往往是不守规矩的人 并利用规则,等待他们的好处得到他们的手。 之后,他们开始制定规则,让大家遵守,以确保自己的利益。
茶艺和茶道入门有哪些?
一、喝茶的目的
为什么喝茶?这是个问题
我想许多人都会有不同的回答,这种完全私人化的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标准答案。不管是喜欢味道也好,还是喜欢形式也罢,都没什么关系,只要您高兴,就好
但是我想先在这里强调一下,茶只是一种相对健康的饮品,不是保健品,更不是药品,假如有某种健康问题,请去正规医院诊治,然后遵医嘱,不要把茶视为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假如喝茶真的如传闻那样,能解决诸如三高、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这些问题中的随便一个,得诺贝尔奖的就应该是中国的茶商,而不是屠呦呦了
茶叶的相关知识
1、概述
茶树大约发源于距今600-700万年前的中国云贵川地区,是山茶科山茶属的下属植物,茶树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发展和人工培育,至今已经有许多品种,在《中国茶树品种志》中介绍的审定品种、地方品种、珍稀品种共计367种。
所谓茶叶,就是这些茶树鲜叶经过加工之后的产品
中国利用茶树鲜叶的历史悠久。
2、分类
现代的茶叶分类方法是由安徽农大的陈椽教授与70年代确立的,分为基本茶类、再加工茶和代用茶
基本茶类,主要是按照加工方式进行分类,共六大类:
绿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 洞庭碧螺春(江苏苏州)
白茶:白毫银针(福建福鼎、政和)
黄茶:君山银针(湖南岳阳)
青茶(乌龙茶):安溪铁观音(福建安溪) 武夷岩茶(福建武夷山)
红茶:祁红(安徽祁门) 正山小种(福建武夷山)
黑茶:六堡茶(广西梧州) 普洱熟茶(云南)
再加工茶是指在基本茶类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的茶叶,比如茉莉花茶,就是在绿茶的基础上窨花之后加工出来的。
代用茶是指非山茶科下属植物制成的类茶产品,比如苦丁茶、菊花茶等
3、味道
茶叶中明确的呈味成分主要有三类:生物碱(苦)、多酚(涩)、氨基酸(鲜)
而泡茶的过程,就是要将干茶中这几种呈味成分恰当的溶入到水中,以取得浓度合适的茶汤品饮,但是由于受茶树品种、原料等级、加工方式、储存时间等因素影响,使得成品茶中所含的呈味成分数量和比例差异很大,所以,不同的茶需要采用不同的冲泡方法,才能获得适合的茶汤。
ps:茶汤中甜味来源现在的研究还不明确,曾经的研究认为主要是游离糖,但游离糖在茶叶中含量极少,对于茶汤滋味的影响有限,现在也有研究认为,部分有机酸和氨基酸组分也和甜味感受正相关。
4、等级
茶树鲜叶主要以成熟度划分等级,一般认为,鲜叶越嫩等级越高。所以,市场上茶叶价格,在渠道、产地、采摘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单芽头>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不过至于味道,还要看个人喜好,未必和茶叶价格完全对等。
三、准备工作
1、购买茶具
a、白瓷盖碗一个 参考单价10-50
b、白瓷杯数个 参考单价2-10
c、玻璃公道杯一个 参考单价10-30
d、滤网一个 参考单价1-5
e、随手泡一个 参考单价150-300 (可选件)
f、鸡翅木茶盘一个 参考单价 200-500 (可选件)
g、茶巾一块 参考单价2-10 (可选件)
h、茶夹一个 参考单价1-5 (可选件)
i:茶拨一个 参考单价1-5 (可选件)
对于一个新手而言,暂时买这些东西就够用了,其实主要用的就是前面四个
虽然随手泡写的是可选件,但如果家里没有类似于电热水壶这类方便烧水的器具,还是建议买一个,当然了,如果实在不愿意买,在燃气灶上烧开水,然后灌进暖壶里作为泡茶用水,也不是不能接受。只是以后如果想要更好的泡茶,则对于水温的控制要有所要求,随手泡会更方便些
如果不买茶盘的话,总费用不超过500,如果不买随手泡的话,总费用也就100-200,大多数人应该都可以接受吧
2、环境
没什么特别要求,有个能放下上面那些东西的桌子就行了
3、茶叶
分两种情况
a、已经有自己喜欢的茶叶了,那么就从这种茶叶开始就好
b、还没有自己喜欢的茶叶,个人建议,从红茶开始
之所以选红茶,主要是因为这个味道比较容易被普通人所接受,而且相对来说,较低价格红茶的口味也不错。喝100-200一斤的红茶,应该不会成为大多数人的负担(200元/500g计算,一次用量5g,一斤茶能泡100次,算上水,平均成本和大多数市售瓶装饮料差不多)
四、泡茶
对于泡茶来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茶叶中的呈味物质,以合适的浓度溶入到水中(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将茶叶中的香气成分挥发到空气中,不过对于入门者而言,这个可以先不用考虑)
在泡茶过程中,则是通过控制投茶量、加水量以及出水时间来控制最终的茶汤浓度(其实还有另一个影响因素水温,不过对于入门者来说,这个因素可以先不考虑)
泡茶中的一切操作都是为控制茶汤浓度服务的
泡茶大致流程如下(以红茶为例)
1、温杯
包括盖碗和茶杯,主要目的就是让茶具具有一定的温度,以利于茶香挥发
部分人会在温杯后,将茶叶置于盖碗内,盖上盖后上下摇几下,然后开盖闻干茶香气
如果说的矫情点,就有点像部分西餐菜品在上菜时要求碟子的温度类似
不过其实对于入门者来说,这并不是必须的一个步骤,直接将茶叶放在盖碗里泡也可以
2、洗茶
这是一个有许多争论的步骤,有人建议将“洗茶”改成“温润泡”,但是我这里还是沿用了大家说的最多的名字
以目前茶叶精制水平来说,“洗”茶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茶叶中的杂质早已在精制过程中剔除,而农残又无法洗掉,所以就卫生而言,洗已经没什么意义,不过有部分老茶,的确会有呈味物质难以有效溶出的问题,因此,通过洗这一过程,让茶叶在水中充分舒展,以利于后面几泡茶中呈味成分的溶出,就使得洗这一过程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不过有两种茶不宜洗
其一是绿茶,由于其茶树品种以及制法的原因,使得绿茶中呈味成分有限,如果还要洗茶浪费一部分的话,对于品饮来说,会有所损失
其二是芽茶,就是由较嫩原料制成的茶,由于茶芽细小,内涵物质浸出速度快,所以没必要洗茶
3、置茶
从放茶的容器中将茶叶置于盖碗内,主要是根据控制置茶量,根据盖碗容量,大概3-5g,如果有天平、电子称之类的量一下当然好,没有也没关系,大概就是手抓一小撮那么多,刚开始时候原则是宁少勿多,少了如果嫌不够浓可以通过延长浸泡时间来改善
4、冲泡
水烧开,倒进去就好,什么高斟低斟不用考虑,别烫着就行,刚开始时不用追求一定要倒满水,大概八、九分就好,不容易烫手。洗茶的话倒完水立即出,就像之前谢掌柜视频里的那样。之后将滤网置于公道杯之上,第一泡大概浸泡10-15秒出汤,以后每一泡延长10秒左右。到了4、5泡以后,如果继续冲泡,则需要延长更长的时间
关于出汤时间并不绝对,主要还是要看个人口味调整,我个人口味偏淡,所以出汤速度相对比较快
5、品饮
先闻香、后品茶,茶汤温度降低,会使得茶香变得不明显,所以需要趁热闻香,然后品饮茶汤,没必要非得像许多老茶友那样,喝的跟漱口似的,可以让茶汤在口腔中稍作停留,然后正常咽下就好了,感受下茶汤在口腔中留下的感觉以及咽下后舌根两侧和喉咙的感觉
如果茶叶本身品质不坏,而且冲泡得当的话,口腔以及喉咙不会有类似刀刮的涩感
可以根据当前茶汤的口感,来调整下一次出汤的时间,如果浓了就适当缩短一些,淡了,适当延长一些。
喝过茶汤后,还可以拿起盖碗的盖,闻闻茶香。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