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称赞茶油的诗句
1. 关于茶油的诗句
关于茶油的诗句 1.描写油茶的诗句有哪些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食后,曾为油茶赋“芳香滋补味津津,一瓯冲出安昌春”的诗句。
清代雍正皇帝到武陟视察黄河险工,知县吴世碌以油茶进奉,雍正食之大喜,称赞“怀庆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媲美”。
1. 油茶茶科,油茶属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 ;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
2. 分布范围:
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贵州等地。
从长江流域到华南各地广泛栽培,是主要木本油料作物。长期栽培,变化较多,花大小不一,蒴果3室或5室,花丝亦出现连生的现象。海南省800米以上的原生森林有野生种,呈中等乔木状。
3. 生存习性:
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突然的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
4. 繁殖方式:
油茶以种子、插条或嫁接繁殖。为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多采用插条或嫁接育苗,然后进行栽植造林,最适造林季节是立春到惊蛰,也有在10月份进行的。直播造林以冬季最好。
2.描写土茶油的诗句,经典语句
解答:
土: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油:
《送人归黔府》
司空曙
伏波箫鼓水云中,长戟如霜大旆红。
油幕晓开飞鸟绝,翩翩上将独趋风。
3.山茶花,山茶油的诗句
描写山茶花的诗句:
1、吐丝心抽须,锯齿叶剪棱。
2、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
3、来从山堑侧,开称画檐牙。
4、花近东溪居士家,好携樽酒款携茶。
5、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树红。
6、山花又晚出,旧不闻图经。
7、黄香开最早,与菊为辈朋。
8、日丹又其亚,不减红带鞓。
9、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10、犹爱并山茶,开花一尺盈。
11、影薄谁停绣,香清似煮茶。
12、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13、翠翼高攒叶,朱缨澹拂花。
14、苍然老树昔谁种,照耀万朵红相围。
15、玉皇收拾还天上,便恐筠阳无此花。
16、几多轻敛态,月动夹窗纱。
17、花深嫌少态,曾入苏公评。
18、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
19、山花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
20、名誉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
21、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22、白茶亦数品,玉磬尤精明。
23、迩来亦变怪,纷然着名称。
关于山茶油的诗句:
早在2300年前,我国民间就有采摘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的传统。据公元前三世纪《山海经》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其 “员木”即指油茶树。因其稀有的资源和对人体健康的特殊功效,历来为皇家指定进贡品,在明清时期尤为盛行,在当时享用山茶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据史料记载:楚汉之争,汉高祖刘邦受伤,行至武陟食茶油,食之伤愈体健,遂封为宫廷御膳。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食后,曾为油茶赋“芳香滋补味津津,一瓯冲出安昌春”的诗句。清代雍正皇帝视察黄河险工,知县吴世碌以油茶进奉,雍正食之大喜,称赞“怀庆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媲美”,并传旨广开油茶馆,油茶由此声名远扬。
以上供参考。
4.请问古代有没有专门咏茶油的诗歌
古代的没听说。现代的倒有
茶油之都漫咏三首
马笑泉
油茶树
抱子怀胎藏大异,
农民状貌命亦同。
忍得千载风雨苦,
笑看今朝万岭荣。
油茶花
素颜不染凡花艳,
月貌经霜韵更清。
酿就心头一捧蜜,
来偿人世种植情。
茶油
色似黄金香似桂,
千锤百叩现真形。
养颜祛病长生药,
籍在东方山海经。
5.描写油茶的句子
1、酥油茶也是藏族群众祭神待客的礼仪物。
敬神以酥油和茶为佳,待客则茶酒并重。待客时,全家排在门前,向来客敬一杯酒。
献一条哈达,即是最高的礼节。而送别亲人时,则背着酥油茶送到车站亲人上车后,还要敬三次茶,喝完才能上路,取吉祥如意、一路平安、万事大音之意。
在川滇藏区,酥油茶还是年轻人恋爱的介质,流行在该地区的“茶会”,可以说是一次公开的集体恋爱,最为农牧区的年轻人所喜爱。……2、酥油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
藏区人民最喜食牦牛产的酥油。产于夏、秋两季的牦牛酥油,色泽鲜黄,味道香甜,口感极佳,冬季的则呈淡黄色。
羊酥油为白色,光泽、营养价值均不及牛酥油,口感也逊牛酥油一筹。酥油滋润肠胃,和脾温中,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颇高。
……3、酥油是藏族人民用手工工艺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奶油。提取的方法既简单又别致:先将鲜奶加温煮熟,晾冷后倒入圆形木桶中,桶中装有与内口径大小一样的圆盖,中心竖立木柄,下安十字形圆盘,打酥油者紧握本柄上下捣动使圆盘在鲜奶中来回撞击,直到油水分离。
这个过程就叫做“打酥油”。……4、酥油茶为什么要“打”?这是因为酥油茶的制作既简单,又复杂:将砖茶或沱茶捣碎放入锅中,加水熬煮,几度开沸后,撒少量土碱、催出茶色。
再将沸开的茶水,倒进碗口粗、半人高的酥油筒里,放进适量的酥油、盐巴,抓住筒中的木杵,上下搅动,轻提重压,反复数十次,使油脂与茶水充分融合,变成了色味香俱全的酥油茶。如果不是这样打制,把酥油扔进茶锅里,用明火烧煮,就会油茶分离,非常难喝。
……5、雪白的羊奶里,不能落进半点的尘土,我和乔畔的爱情里,不能有一点的假意。捣啊捣,捣啊捣,捣啊捣,捣啊捣,一棍一棍要落实,不能有半点的杂念与私心。
捣啊捣,捣啊捣,捣啊捣,捣啊捣,倘若不爱那个骑马的人,就不要走出毡房笑脸相迎!……6、藏乡的酥油茶便是其中一朵奇葩。酥油茶是藏乡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种饮料,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礼仪、祭祀等活动不可或缺的用品,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刚进藏的汉族干部,要适应高原环境,首先要过生活关,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能不能喝酥油茶。……7、用酥油茶待客,是藏族的古老传统,也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西藏茶道”。
我在藏民的家里看到,主妇献上哈达请客人落座后,会从色彩艳丽的藏箱里取出珍藏的瓷碗,仔细擦拭干净,放到客人前面的茶几上,然后捧来早已备好的酥油茶壶,轻轻摇晃几次,使油茶均匀,倒茶时,壶底不能高过桌面,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喝茶前,要用无名指沾茶少许,弹洒三次,奉献给神、龙和地祗。
……8、酥油茶你知道吗?这可是藏族人民最爱喝的饮料呢!它具有极高的热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顿爽。甜甜咸咸的,有浓浓的奶香味,是美味可口的饮料。
有趣的是,喝酥油茶还有个规矩呢!一般是边喝边添,不一口气喝完,但对客人的茶杯总要添满;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里的茶添满,客人就摆着,告辞时再一饮而尽。这就是藏族的喝茶规矩,你也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9、不喝酥油茶,怎么算是到过西藏呢?于是捧起碗酥油茶吃药般大口灌下去,哗!登时一股夹带着奶香茶香的暖流直透五脏六腑,温润惬意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
我觉得可口,便又连喝了两大碗酥油茶,原先的饥寒苦乏顿时消散无踪,通体舒适。由于是热饮,那股骚膻味倒没多大感觉。
吃完藏餐后我再细细品尝那股淡黄色的酥油茶,感到茶味咸味奶油味适中,口感很好,多喝无妨。不知不觉中,竟把那一暖水瓶酥油茶都喝完了。
……10、在藏区,一般藏族群众早上都要喝上几杯酥油茶才去劳动和工作。到藏族同志家中作客,也会得到酥油茶的款待。
热情好客的主人会拿出家中最好的酥油茶,恭恭敬敬地捧到客人面前,客人不能轻易拒绝,至少要连喝三碗。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喝酥油茶的规矩,一般是边喝边添,每次不一定喝完,但对客人的茶杯总要添满;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动茶杯,如果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里的茶添满后,你就那么摆着,告辞时再一饮而尽。……11、在西藏,人人离不开茶,天天离不开茶,那里的“茶文化”情调浓郁得难以化解。
茶在西藏并非仅仅是饮料,它曾是乌金货币,是西藏神话传说里的生命树,是唯一能与经书珍宝放入佛像体内的圣物,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是与俄罗斯的面包和盐一样的待客珍品。 ……12、女主人送过来一把硕大的铜壶,把手的黄铜映着亮光,酥油茶在粗瓷大碗四周泛起一层浓浓的泡沫,微甜,微咸,茶叶很粗,以粳为主,此时此地却赛过安溪的铁观音,阿里山的乌龙,滋润,妥帖,温暖,安逸。
清冷冷的月光,照在冒着腾腾热气的茶碗上,像极了一幅失落在民间灶台后墙的名家写意。月色里隐约可见海拉尔河,左一弯,右一曲,从远古来,向未知的远方蜿蜒而去。
……13、鱼儿离不开水,藏民离不开酥油茶。在严寒缺氧的高原雪域,一个民族能够生存下来,已经是一个奇迹。
而酥油茶既能驱寒暖身、止渴充饥,又能补。
山茶花,山茶油的诗句!请各位帮忙,有急用!!
描写山茶花的诗句:
1、吐丝心抽须,锯齿叶剪棱。
2、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
3、来从山堑侧,开称画檐牙。
4、花近东溪居士家,好携樽酒款携茶。
5、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树红。
6、山花又晚出,旧不闻图经。
7、黄香开最早,与菊为辈朋。
8、日丹又其亚,不减红带鞓。
9、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10、犹爱并山茶,开花一尺盈。
11、影薄谁停绣,香清似煮茶。
12、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13、翠翼高攒叶,朱缨澹拂花。
14、苍然老树昔谁种,照耀万朵红相围。
15、玉皇收拾还天上,便恐筠阳无此花。
16、几多轻敛态,月动夹窗纱。
17、花深嫌少态,曾入苏公评。
18、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
19、山花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
20、名誉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
21、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22、白茶亦数品,玉磬尤精明。
23、迩来亦变怪,纷然着名称。
关于山茶油的诗句:
早在2300年前,我国民间就有采摘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的传统。据公元前三世纪《山海经》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其 “员木”即指油茶树。因其稀有的资源和对人体健康的特殊功效,历来为皇家指定进贡品,在明清时期尤为盛行,在当时享用山茶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据史料记载:楚汉之争,汉高祖刘邦受伤,行至武陟食茶油,食之伤愈体健,遂封为宫廷御膳。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食后,曾为油茶赋“芳香滋补味津津,一瓯冲出安昌春”的诗句。清代雍正皇帝视察黄河险工,知县吴世碌以油茶进奉,雍正食之大喜,称赞“怀庆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媲美”,并传旨广开油茶馆,油茶由此声名远扬。
以上供参考。
关于茶的分类
============================================
科名:山茶科Theaceae
学名:Camellia japonica Linn.
英名:Common Camellia
别名:曼佗罗树、薮春、山椿、耐冬、山茶、晚山茶、茶花、洋茶
科名:山茶科
花语:理想的爱·谦让
产地与习性:产中国,湖南、浙江、江西、广西、四川及山东;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为常灌木或小乔木。喜半阴、忌烈日。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始花温度为2℃。略耐寒,一般品种能耐-10℃的低温耐暑热,但超过36℃生长受抑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以5.5~6.5为佳。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为春梢,于3~4月开始夏梢7~9月抽生。花期长,多数品种为1~2个月,单朵花期一般为7~15天。花期2~3月。
形态特征:株高约15m。小枝黄褐色。叶互生,深绿色,卵圆形至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花径5~6cm,有白、红、淡红等色;花瓣5~7枚。
用途:性味苦、微辛、寒,无毒。花为收敛止血剂,主治肠胃出血,鼻衄,咳血及子宫出血。红茶花为吐血红崩要药之一,亦治肠风下血;白茶花治白带。
[编辑本段]【山茶油】:
山茶果实可用于榨油,油色晶莹亮黄,香气浓郁,有”香茶油“的美誉,是上好的植物油,脂肪含量低,可用于防治高血压,美国心脏协会在对现代饮食的研究中发现:中国南部尤其是广西巴马田东、江西婺源、浙西山区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低,在历史上都是长寿之乡。芬兰和美国最高。唯一显著差别是其居民摄取的脂肪类别不同。以山茶油为主要脂肪来源。现代医学证明:山茶油能防止动脉硬化以及动脉硬化并发症、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肾衰竭、脑出血。
*促进消化系统功能:
山茶油能提高胃、脾、肠、肝和胆管的功能,预防胆结石,并对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此外山茶油还有一定的通便作用。大量研究已证实:山茶油为特征的饮食是能降低胆固醇水平的健康饮食。
*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
山茶油能提高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人食用山茶油后,体内的葡萄糖含量可降低12%。所以目前山茶油已成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最好食油。
*强化骨髂系统功能:
山茶油能促进骨骼生长,促进矿剂的生成和钙的吸收。所以在骨骼生长期以及在防止骨质疏松方面它也起重要作用。
*预防癌症:
由于山茶油中的脂肪酸有抗氧化物作用,并含有微量元素,因此它能防止某些癌变(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子宫癌)。
*防辐射作用:
山茶油在被发现有增强防辐射的功能后,就被用来制作宇航员的食品。
优秀的婴儿食品
根据其成分和可消化性,山茶油是最近似于人奶的自然脂肪。
*抗衰老:
实验表明,山茶油含有的抗氧化剂维E,能防止脑衰老,并能延年益寿。
*保护皮肤:
山茶油含有维生素E和抗氧化成分,因此它能保护皮肤,尤其能防止皮肤损伤和衰老,使皮肤具有光泽。 山茶油是最典型的单一不饱和油脂。它是一种保持山茶口味、香气、维生素和性质的天然汁液。是唯一从木本植物果中榨取后能直接食用的植物油。山茶油主要成分为油酸,其含量高达 75%左右,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 和其它抗氧化剂。每克山茶油含9卡路里热量。
无数研究表明,单一不饱和油脂(山茶油)对人体健康最有益,因此人们应多食用这种脂肪,少食用其它如饱和油脂(动物脂肪、椰子油和棕榈油)和多聚不饱和油脂 (种子油)等脂肪。
[编辑本段]【山茶品种】
可分为3大类,12个花型:
1、 单瓣类:花瓣1~2轮,5~7片,基部连生,多呈筒状,结实。其下只有1个型,即单瓣型。
2、 复瓣类:花瓣3~5轮,20片左右,多者近50片。其下分为4个型,即复瓣型、五星型、荷花型、松球型。
3、 重瓣类:大部雄蕊瓣化,花瓣自然增加,花瓣数在50片以上。其下分为7个型,即托桂型、菊花型、芙蓉型、皇冠型、绣球型、放射型、蔷薇型。
繁殖与栽培:1用扦插、嫁接、压条、播种和组织培养等法繁殖。通常以扦插为主。
================================================
油茶 1、食品—油茶
阆中街坊上的人,早上起来,就习惯于到小店去吃碗“油茶馓子”。
其做法是:先将白米打碎为细粉,放入锅中加清水搅成稀浆糊状,然后加热,文火慢煮,待米糊煮熟粘勺子时,加入少许糖汁水,使之变为深黄色,便可起锅入碗。
做馓子:先用盐水和面,将面和好后,在上面抹一层薄薄的菜油,用湿毛巾搭上,让其自然发酵,夏天发十分钟,冬天发一小时左右。面发好后,将面盘成粗藕节般的大条,再发酵十分钟,又将其盘为小指头粗的小条,用干米粉扑面后,右手握起小条,左手捏小条一端作纺车状运行,将小条绕成更细的面圈,然后将面圈套在两根长筷子样的竹签上,再将面圈拉细绷直下锅用油炸,炸至面圈变硬之前,翻转竹签将其扭成梳子状,待成金黄色时,即可起锅备用。兑碗时先将油茶舀入碗中,再加上捏碎的散子,同时加上切成小块的大头菜、捣碎的花生米、椒盐、葱花、红油等,即可上席供顾客享用。
2、饮料-油茶
侗、瑶、汉等族饮料。将茶叶用油炒,然后加水煮熬,沸开后滤出茶叶渣,即成油茶。食用时,要配以调料和副食。参见“打油茶”。回族食品。是荞麦面和糯米粉加牛油或羊油混合而炒的一种炒面。食用时用开水搅拦成糊状。多作早餐。著名的有武陟油茶等。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
3、担担油茶
原料配方:大米400克红辣椒面10克糯米100克生姜25克标准粉250克葱花25克菜油150克苏打粉3克芝麻150克干淀粉25克腌大头菜50克鸡蛋15个川盐75克麻油15克花椒5克
制作方法
1.锅内放清水3千克,烧开后放入10克姜块,一根生葱(挽结),水沸撇去浮泡,捞去葱、姜,然后将锅端离火口10分钟,再将磨好的大米,糯米粉搅入水中。锅再置旺火上烧开,移放微火上煨熟成油茶糊。
2.标准粉500克放盐5克、苏打3克,加清水200克,调匀揉好,静置1小时,再搓成条状,刷上菜油,盘条发汁。锅内放菜油烧至七成油温时,将发汗后的面扯成50克重的节,拉成细如麻绳的线条,卷曲入油锅炸成油茶馓子。
3.菜油下锅烧熟后,分别舀入花椒粒、辣椒面中,制成椒油、红油。芝麻炒熟擀成细面,大头菜剁面细粒,生姜15克剁成末。
4.吃时,先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散(每碗1个),再将油茶糊舀入碗中与蛋液和匀,放盐、芝麻面、椒油、红油、麻油、姜末、大头菜粒及葱花,油菜湖面上放入捏碎的馓子。
产品特点
味咸鲜香带辣,宜早点、夜宵,冬季食之尤佳。
[编辑本段]4、植物-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Abel
英文名:Oil Camellia
科名:山茶科 Theaceae
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
形态特征
茶科茶属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 ;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叶部含有花黄素、茶碱等,是医药工业的原料。木材可做小型农具。
油茶树高达4~6米,一般2~3米。树皮淡褐色 ,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长3-10厘米,宽1.5-4.5厘米,。花顶生或腋生,两性花,白色,直径6-9厘米,花瓣倒卵形,顶端常二裂。蒴果球形、扁圆形、橄榄形,直径3-4厘米,果瓣厚而木质化,内含种子。种子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状,有光泽。
==========================================
至于你说的清茶花是什么我并不清楚
希望我的回答你看后会有帮助
平日长坐办公室可以泡些求什么来喝,女生?
喝菊花茶清热解毒、降火
菊花茶,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经过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菊花茶起源于唐朝,至清朝广泛应用于民众生活中。
菊花起源于中国,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达到3000以上,是我国种植最广泛的一种传统名花,除了做园林观赏外,以药用菊花和茶用菊花占较大比例。根据记载,唐朝人已开始有喝菊花茶的习惯。
主要菊花茶品种
杭菊和胎菊
杭菊主要产于浙江桐乡等地,这些产地的质量也最优,其朵大瓣宽,白色或黄白色,中心黄色,气清香、味甘微苦,特别适合居家做茶饮用。杭白菊肉质肥厚,味道清醇甘美,特别适合泡茶饮用,与枸杞同服可增强养肝明目的作用,是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的护眼良方。杭菊中又以胎菊为优,即未完全开发的杭菊花蕾,香气浓郁,口感清甜。需要注意的是,杭菊中的胎菊虽然是最受欢迎的,市场上假冒产地、农残超标,细菌超标,杂质、碎末多,硫熏等问题严重,饮用容易引起不适。质检部门在对市场上的胎菊进行的抽检中多数都存在问题。研究表明胎菊(花蕾期采摘)的感官品质优于朵菊(全菊期采摘),且其各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也显著高于朵菊。杭白菊更适于在花蕾期(胎菊)采摘饮用,饮用菊市场对胎菊的热捧有其科学性。
亳菊
亳菊产于安徽亳州,阴干入药。花朵较松,容易散瓣是亳菊的重要特点之一。亳菊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如果您不慎得了风热感冒,不妨取亳菊与冰糖代茶饮。夏季还可将亳菊与大米一起煮成粥,可预防中暑。1760年《百草镜》载有亳州产有白色的菊花,据此,亳菊栽培至少有240年。亳菊产地在亳州东南沿涡河两岸。20世纪90年代后,亳菊集中分布在亳州辛集、大寺一带,以大寺的怀楼栽培最为集中。
怀菊
怀菊主要产于河南北部,同滁菊功效相似,也擅长平肝明目。怀菊是"四大怀药"之一产于河南沁阳(怀庆)、博爱、武陟、温县一带。古代木草多认为河南是药用菊花的地道产地,河南的药用菊花可能栽培最久,早期的邓州黄、邓州白可能是药用菊花后期选育出来的品种的始祖。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已有服用怀菊出现过敏的报道,因此饮本品时一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服。
杭白菊
杭白菊又称甘菊,是中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一种品种。经现代医药理证明:其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以菊汤沐浴,有去痒爽身、护肤美容的功能。
国家分类标准:
特级:花型完整,花瓣厚实,花朵大小均匀;无霜打花、霉花、生花(蒸制时间不到,造成不熟晒后边黑的花)、汤花(蒸制时锅中水过多,造成水烫花,晒后成褐色的花);入水泡开后花瓣玉白,花蕊深黄色泽均匀;汤色澄清,浅黄鲜亮清香,甘醇微苦。
一级:花型基本完整,花瓣较厚实,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5%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白,花蕊呈黄色;汤色澄清,浅黄清香,甘微苦。
二级: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7%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灰白,花蕊浅黄;汤色澄清、浅黄较清香,甘微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