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白毫银针,谁给详细介绍一下啊?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是属于仅有的白茶品种中的极品,同君山银针齐名于世。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段烟火气耳。”可见白茶的品种之优异。“白毫银针”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的成品多为芽头,全身满披白毫,干茶色白如银,外形纤细如针,所以取此雅名。
白毫银针是我省特有的名茶,源自福鼎县,现在产地主要集中在福鼎、政和两地。政和县在1889年选育繁殖了政和大白茶茶树品种,随即也开始了用该品种产制白毫银针。福鼎所产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产制的白毫银针称“北路银针”。政和所产的白毫银针称“南路银针”。
白毫银针创制于1889年,是现代白茶的创始者。白毫银针的鲜叶采摘标准为春茶嫩梢萌发的一芽一叶,将其采下后,要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
白毫银针纯用肥芽制成。产地不同,制法和品质略有差异。福鼎银针早时亦称“北路银针”。采制时选凉爽晴天,将鲜针薄摊于萎凋帘,置于日光下曝晒,待含水率达10-20%时,摊于焙笼上(烘心盘用薄纸垫衬,以防芽毫灼伤变黄),用文火(40-50℃)烘至足干。白毫银针亦称“南路银针”,鲜针摊于水筛上,置于通风场所,晾至含水率20-30%时,移至烈日下晒干。晴天也可先晒后风干。毛茶经拣剔好为精茶,复火后趁热装箱。
白毫银针的成品茶外观茶芽肥壮,形状似针,白毫批覆,色泽鲜白光润,闪烁如银,条长挺直,茶汤呈杏黄色,清澈晶亮,香气清鲜,入口毫香显露,滋味因产地不同而略有不同:福鼎所产银针滋味清鲜爽口,回味甘凉;政和所产的银针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白毫银针的采摘标准为春季的嫩芽初发之时,一芽一叶,甚至只是一芽。白毫的品质特点是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味清鲜爽口,汤色呈浅杏黄色。
白毫银针源自福鼎县,现在产地主要集中在福鼎、政和两地。政和县在1889年选育繁殖了政和大白茶茶树品种,随即也开始了用该品种产制白毫银针。福鼎所产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产制的白毫银针称“北路银针”。政和所产的白毫银针称“南路银针”。
白毫银针的采制有其独特之处,原料均采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的春茶嫩梢一芽一叶,整个初精制过程,既不同于绿茶杀青、揉捻,也不同于红茶发酵、揉捻。
白毫银针的成品茶,芽头肥壮,满披白毫,挺直如针。福鼎白毫,茶芽茸毛厚,白色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白毫,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白毫银针的形、色、质、趣是名茶中绝无仅有的,实为茶中珍品,品尝泡饮,别有风味。品选银针,寸许芽心,银光闪烁;冲泡杯中,条条挺立,如陈枪列戟;微吹饮辍,升降浮游,观赏品饮,别有情趣。
白毫银针饮用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寒凉,具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有“功若犀角”之誉。瓯美茶商也用于掺入高级红茶,以示名贵。
白毫银针早在清光绪16年(1891)已有出口外销,近年也有销往港、澳地区及美国、德国等国。
白毫银针作为珍品,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列第二位,199O年在河南信阳召开的全国第二、三次名茶评比会上,又两次评为全国名茶。近年来还创制了白毫银针的系列产品,有银钩、银猴、银球、银龙等新的名优茶。1992年银钩被评为我省名茶,名列第一。
白毫银针的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宫山上的一口龙井旁有几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有一户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刚、志诚和志玉。三人商定轮流去找仙草。这一天,大哥来到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老爷爷告诉他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上山时只能向前不能回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阴森恐怖,但忽听一声大喊“你敢往上闯!”,志刚大惊,一回头,立刻变成了这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志诚接着去找仙草。在爬到半山腰时由于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找仙草的重任终于落到了志玉的头上。她出发后,途中也遇见白发爷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等话,且送她一块烤糍粑,志玉谢后继续往前走,来到乱石岗,奇怪声音四起,她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终于爬上山顶来到龙井旁,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开花结子,志玉采下种子,立即下山。回乡后将种子种满山坡。这种仙草便是茶树,,这便是白毫银针名茶的来历。
名茶鉴赏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珍品。因其成茶芽头肥壮、肩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而得名。主产地有福鼎和政和,尤以福鼎生产的白毫银针品质为高。白毫银针外形芽壮肥硕显毫,色泽银灰,熠熠有光。汤色杏黄,滋味醇厚回甘,冲泡后,茶芽徐徐下落,慢慢沉至杯底,条条挺立。白毫银针性寒,有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
清清爽爽冷泡茶(云南白毫银针冲泡实验)
白茶尤其是白毫银针,往往加工原料细嫩,芽叶兼具,白茶汤色清透,滋味鲜爽,有所谓“毫香蜜韵”的感受往往非常突出,这是种非常清爽的感受,通常我们描述白牡丹的香气为一种类似黄瓜的瓜类香气。
白茶冲泡无论功夫泡或者简单丢一点茶叶到杯中,其味道都不会苦涩,可谓简单。但许着重感受其“毫香蜜韵”。另一方面,白茶也可以用冷水冲泡,直接投入矿泉水瓶中即可,其清爽感受更强,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添加蜂蜜或是冰糖,也同样是别样的感受。
如何选茶:冷泡茶应尽量选择含磷量较低的低发酵茶,与福鼎产白毫银针不同的是,云南产白毫银针是用当地大叶乔木树原料制成。口感层次丰富,茶汤鲜活度高 。只经过日光直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未经过发酵,茶碱不易释出,可减轻对胃的刺激,冷水冲泡尤为适合。
如何冷泡:茶叶2-4克(白毫银针、凤凰单丛都可以)、纯净水瓶,茶叶量可依据个人喜好增减。放置1到2个小时即可饮用。
冷泡实验
材料准备:矿泉水瓶,白毫银针4克(为了模拟日常冷泡的随意场景,我们直接投茶到矿泉水瓶里)
①投茶后,白毫银针均浮于水面逆时针轻轻摇晃,让茶针充分浸润
②半小时后,测试口感:茶香初显,但还是水是水,香是香,彼此融合不够
③1小时后,测试口感:汤色已经显现出杏黄色,香气都较之前有所加重,而且是典型的水含香,但还是滋味略薄
④2小时后,口感测试:口感鲜纯甘爽,毫香明显,回甘强烈,从舌尖到喉都有一种甜丝丝的蜜韵。
(我试了放在冰箱里,好喝到和太阳肩并肩!)
白毫银针是什么香味 看完就明白了
白毫银针的香味是比较特别的,对白毫银针不了解的人很难说出白毫银针的具体香味,因为太不好形容了,下面介绍白毫银针是什么香味 看完就明白了。
白毫银针是什么香味
白毫银针,它的香气会随着年份而变化。
当年刚刚做好的银针,它的香型主要有三种。
1、毫香
毫香,是白毫银针的主旋律,亦可称之为品种香。
毫香,很多人说闻不出来。
其实不然,毫香是非常好辨认的,当大家刚刚打开包装,扑鼻而来那种干爽的香气,便是毫香。
烫壶温杯,马上投茶,盖上盖子,静置十秒,而后揭开一条缝隙,迎面而来的似干芦苇的香气,亦是毫香。
2、花香
白毫银针的花香,有些特殊,它并不属于非常张扬的一类,而且也无法说出它的具体香型。
比栀子花香,它淡一些。
比茉莉花香,它大气一些。
比兰花香,它高雅一些。
比桂花香,它甜一些。
若是要说具体花香,那真的是一个综合体!
3、鲜笋香
鲜笋香,通常出现在尾调上,像是一个配角,默默无闻。
鲜笋香,给人的感觉就是鲜与爽,闻着特别通畅。
陈化多年的白毫银针,它的香气,也有三类。
1、毫香
2、药香
3、稻谷香
与当年的新茶相比,老茶白毫银针,它的药香更夺人眼球。
白毫银针的药香,并不是那种苦苦的中药的香气,而是比较清爽的某种草药香。香气不会刺鼻,也不会让人心生反感。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白毫银针越陈化,它的药香越浓郁。
白毫银针茶的泡法
在家里制作自己的白毫银针茶很简单,所以这里是如何充分利用每一杯!
第1步:将一壶水放在炉子上煮沸,然后搁置4-5分钟(理想温度为华氏170度)。
第2步:将2茶匙的茶叶加入茶壶或茶壶。
第3步:将温水倒在茶叶上,冲泡3-5分钟。
第4步:应变叶子和温暖。
第5步:不要用沸水冲泡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小知识
白毫银针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所产,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银针白毫原料采摘标准为春茶嫩梢萌发一芽一叶时即将其采下,然后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剥出的茶芽均匀地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勿使重叠,置微弱日光下或通风荫外,晒凉至八、九成干,再用焙笼以30-40℃文火至足干即成。也有用烈日代替焙笼晒至全干的,称为毛针。毛针经筛取肥长茶芽,再用手工摘去梗子(俗称银针脚),并筛簸拣除叶片、碎片、寻质等,最后再用文火焙干,趁热装箱。
白毫银针年份不同价格不同
一般情况下,白毫银针有三年、七年和十年之分。保存完好且保存时间长的白毫银针,价格也相对昂贵。三年的白毫银针,价格大约在500元钱一斤左右。七年的白毫银针,价格通常是800元钱左右一斤。而保存有十年以上的优质白毫银针,价格就要上到2000元钱一斤左右了。
白毫银针的样子是怎样的?味道是怎样的?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是我省特有的名茶,源自福鼎县,现在产地主要集中在福鼎、政和两地。政和县在1889年选育繁殖了政和大白茶茶树品种,随即也开始了用该品种产制白毫银针。福鼎所产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产制的白毫银针称“北路银针”。政和所产的白毫银针称“南路银针”。
白毫银针,也称银针白毫,因成品茶由芽梢所制成,满披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所以又名白毫或银针。
白毫银针的采制有其独特之处,原料均采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的春茶嫩梢一芽一叶,整个初精制过程,既不同于绿茶杀青、揉捻,也不同于红茶发酵、揉捻。
白毫银针的成品茶,芽头肥壮,满披白毫,挺直如针。福鼎白毫,茶芽茸毛厚,白色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白毫,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白毫银针的形、色、质、趣是名茶中绝无仅有的,实为茶中珍品,品尝泡饮,别有风味。品选银针,寸许芽心,银光闪烁;冲泡杯中,条条挺立,如陈枪列戟;微吹饮辍,升降浮游,观赏品饮,别有情趣。
白毫银针饮用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寒凉,具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有“功若犀角”之誉。瓯美茶商也用于掺入高级红茶,以示名贵。
白毫银针早在清光绪16年(1891)已有出口外销,近年也有销往港、澳地区及美国、德国等国。
白毫银针作为珍品,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列第二位,199O年在河南信阳召开的全国第二、三次名茶评比会上,又两次评为全国名茶。近年来还创制了白毫银针的系列产品,有银钩、银猴、银球、银龙等新的名优茶。1992年银钩被评为我省名茶,名列第一。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