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白茶文化很有意义,如何更深地了解它?
- 2、自创茶艺文案分享(1):何似在人间
- 3、很有诗意的茶艺解说词
- 4、小白毫茶叶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 5、白毫银针属于什么茶?
- 6、白茶茶艺表演整体设计中有哪些优点
白茶文化很有意义,如何更深地了解它?
何为茶文化?茶文化就是以茶为载体的一些文化现象,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现象或者说是文化特征具体指什么呢?其实,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诸如茶诗、茶经、茶画、茶书、茶谱、茶学、茶道、茶艺、茶联、茶具、茶德、茶精神、茶故事等等都属于茶文化。而白茶文化的具体呈现也是如此,表现为一系列的文化现象。这里我们了解一下时下流行的白茶中白毫银针的冲泡茶艺。
白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三个等级,白茶的冲泡茶艺也相应地根据等级呈现出略有不同的手法。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极品,它的外形特点是茶芽纤长细嫩,浑身披满白毫。冲泡白毫银针时需注意:水温85度左右即可;注水时,水要沿着杯壁冲入,不可直冲茶芽。以盖碗为例,冲泡白毫银针时的茶艺过程为:
1、温具。即用沸水烫洗茶盏。温具的作用一方面起到杀菌清洁的作用,表示对茶客的尊重;另一方面,沸水烫洗过的茶盏温度较高,投入茶叶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茶叶的香气,使茶客摇盏闻香时,有更好的体验和享受。
2、投茶。如果是独自品茶,投茶量的多少可根据个人喜好;如果是待客,投茶量一般来说最多为盖碗的三分之一;在无法掌握投茶量的情况下,通用秘诀是宁少勿多,多则苦涩。投茶后有个摇盏闻香的过程,这就是茶道的品鉴赏了,属于精神层面的艺术享受。
3、润茶。润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洗茶。润茶要快速出汤并弃之不饮,就像我们洗茶一样,要将洗茶的水倒掉。洗茶一方面是为了冲洗掉茶叶上有可能残留的农药成分,同时也将制茶过程中的微量灰尘洗去。润茶不仅仅是洗茶,它还兼具了醒茶的功能,也就是说,通过洗茶将沉睡的茶叶唤醒。
4、注水。将沸水晾至85度左右时,沿着盖碗边缘低低且缓缓地注入,注意不可直冲茶叶。至于85度是个什么状态,最好是根据个人体验来定。现在的家用养生壶上都有温度显示,水沸以后关闭电源开始计时晾水,5分钟看一次,8分钟看一次,以后就知道大概的时间了。
5、出汤。注水后5秒立即出汤。出汤时注意一是要快,二是要尽量沥干茶汤。每次出汤后,可稍稍打开茶碗的盖子,使热气散发。白毫银针是十分耐冲泡的,可以根据汤色和滋味来决定冲泡的次数,一般来说可冲泡5次以上甚至10次而汤色犹在。
白茶以盖碗冲泡白毫银针的茶艺过程到此结束,下面就可以喝了。喝茶是个雅致的事情,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着急的原因,一般不建议作“牛饮”状,慢慢地小口喝最好了,这个美其名曰“品饮”。白茶文化是迷人的,白茶文化的意义表现在各个方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只要用心感受就好。
自创茶艺文案分享(1):何似在人间
主题名称:何似在人间》
表演者:**
主题文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回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东坡先生这首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之思,表达的细腻深沉。人们常说“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如果要用一盏茶去阐释这词里的人生,我想白毫银针是最好不过的了。
我选用的这款白毫银针来自福鼎磻溪青龙山,那里常年云雾缭绕,原生态的茶园坚持不使用农药化肥,孕育出白茶最贴近自然的独特品质。自然萎凋,不炒不揉 ,轻微发酵个,避免过多的人工干预,呈现出最接近茶叶本身的鲜甜口感。
观赏白毫银针轻灵隽秀的身姿,遥想“起舞弄清影”的潇洒飘逸,品味其鲜甜淡远的滋味,顿生“何似在人间”的超然物外。
茶品:白毫银针
服饰:白色茶服
音乐:王菲《水调歌头》伴奏
器具:盖碗、茶则、茶匙、水盂、香炉、茶席花 器、水壶
表演程序:自我介绍—闻杯洁具—赏茶—置茶—注水—润茶—注水—奉茶—结束
很有诗意的茶艺解说词
解说词:
本次茶艺表演主题是夏日的清凉,2020年的开始让人惊慌失措,在高度的配合和无比的信任中我们从紧张的状态恢复平静。
本次选茶为古树白毫银针,茶叶壮硕,白毫长密,由春天茶树新生的嫩芽制造,极其珍贵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以此为此次疫情做隐喻。起伏后的平静就像此茶冲泡出的干净透亮的茶汤,细细品尝,轻轻抚慰,给人带来身心双重的平静和清凉。
设计思路:
本次选择的茶具为琉璃盖碗和茶则,玻璃公道,莲花杯托和莲花汝窑水盂,喻意内外澄澈、净无瑕秽;经历过风浪后的内心淡然坦荡如砥且透亮。
选曲为平静的喜悦,一如白茶的味,没有普洱的霸气凛冽,没有红茶的甘醇爽滑,一口品饮,皆是本味,带来的也是沁入心田的喜悦。
茶席选用藏青色和嫩青色搭配,营造出一种沉稳中有张力的感觉。藏青色为底,嫩青在上,结合琉璃盖碗、绿植,似大地孕育万物,一切生机始于此。整体呈现清雅的感觉,呼应白茶不炒不揉,既有绿茶的鲜香,却又能于常温下保存,有后发酵的空间。看似清雅恬淡却不失一分内涵。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经历纷纷扰扰,有时这些甚至笼罩在了心间,得不到一丝的宽慰,但是也许就真的只要一碗这样的茶汤,它似清泉般轻柔干顺,有着盈盈毫香裹挟着淡淡花香,就这样轻轻抚慰,给燥热紧闷的心带来由内而外的清凉。
冲泡流程:
煮水:使用天然泉水,显出古树银针的清甜甘冽。
温杯:用开水温杯,增加盖碗、公道等泡茶器的温度,凸显银针香气。
赏茶: 古树银针,采用头春古树原料制作而成,芽头肥壮
闻茶: 干茶有淡淡花香,和微微毫香
出汤; 出汤时注意沥尽,否则会影响下一泡茶汤滋味。
分汤:将公道杯中的茶汤从左到右依次分如品茗杯,注意七分满。
奉茶:敬奉香茗,请诸位茶友共同品饮。
品茗:入口花果香馥郁,毫香,茶香层次丰富,回甘清冽绵柔
小白毫茶叶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白毫茶冲泡方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经揉捻,且白毫披身,茶汁不易浸出,冲泡时间宜较长,冲水后一般过5、6分钟茶芽才会慢慢沉底,约须过10分钟左右饮用,才能尝到白茶的本色、真香、全味。
白毫茶很适合用于茶艺表演。“银针白毫茶艺”,这是一套文士茶茶艺,它与禅茶茶
白毫茶
艺一样有味,同时也与禅茶一样较难理解。
器皿选择
水晶玻璃杯4只,酒精炉一套,茶道具一套,青花茶盒一个,茶盘一个,香炉一个,香一支,茶巾一条。
冲泡过程
冲泡白毫茶的茶具通常是无色无花的直筒形透明玻璃杯,品饮者可从各个角度欣赏到坏中茶的形色和变幻的姿色。冲泡时白毫茶的水温以70℃为好,其具体冲泡程序如下:
备具:多采用有托的玻璃杯。
赏茶:用茶匙取出白茶少许、置于茶盘供宾客欣赏干茶的形与色。
置茶:取白茶2克,置于玻璃杯中。
浸润:冲入少许开水,让杯中茶叶浸润10秒钟左右。
泡茶:接着用高冲法,按同一方向冲入开水100—120毫升。
奉茶:有礼貌地用双手端杯奉给宾客饮用。
品饮:白毫银针冲泡开始时,茶芽浮在水面,经5—6分钟后,才有部分茶芽沉落杯底,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
犹如雨后春笋。约10分钟后,茶汤呈橙黄色,此时方可端杯闻香和品尝。
白毫银针属于什么茶?
白毫茶是属于仅有的白茶品种中之极品。
白毫银针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所产,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银针白毫原料采摘标准为春茶嫩梢萌发一芽一叶时即将其采下,然后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剥出的茶芽均匀地薄摊于水筛上,置微弱日光下或通风荫外,晒凉至八、九成干,再用焙笼以30-40℃文火至足干即成。
扩展资料:
产地不同,制法和品质略有差异。福鼎银针早时亦称“北路银针”。采制时选凉爽晴天,将鲜针薄摊于萎凋帘,置于日光下曝晒,待含水率达10-20%时,摊于焙笼上(烘心盘用薄纸垫衬,以防芽毫灼伤变黄),用文火(40-50℃)烘至足干。
白毫银针亦称“南路银针”,鲜针摊于水筛上,置于通风场所,晾至含水率20-30%时,移至烈日下晒干。晴天也可先晒后风干。毛茶经拣剔好为精茶,复火后趁热装箱。
采制白毫银针的茶树,每年秋冬要加强肥培管理以培育壮芽。翌年采制以春茶头一、二轮的顶芽品质最佳,到三、四轮后多系倒芽,较瘦小。
白茶茶艺表演整体设计中有哪些优点
焚香礼圣,净气凝神。在白茶茶艺表演开始之前,通常都要点燃一炷高香,以示对唐代撰写《茶经》的茶圣陆羽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2、白毫银针,芳华初展。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极品,它将茶的美味与花香融于一体。而福鼎所产的白毫银针更是极品中的极品,曾先后多次荣获国家名茶称号,它全身满披白毫、外形纤纤芬芳。
3、流云拂月,洁具清尘。白茶的冲泡以选用玻璃杯或瓷壶为佳。之所以选用玻璃杯,是因为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保留白茶的原汁原味,同时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茶叶在冲泡过程中的微妙变化。用沸腾的水温杯,不仅为了清洁,也为了茶叶内质物能更快地浸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