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白茶是从哪一年开始压饼的?
白茶开始压饼,是2008年到2009年之间的事情,而且是从普洱茶借鉴过来的。
白茶压饼,主要是为了节省空间,对茶叶本身的品质并没有什么促进作用,反倒是处理不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同等重量、不同等级白茶的体积,如果换算成一定比例大概是——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之比为1:1.5:3。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这两个等级,本身所占的空间并不算大,也因此无需压饼。而寿眉的叶子比较粗,尤其是干茶,很占地方。寿眉是最早用来的压饼的白茶。
白茶注意事项
白茶用量,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老年人更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饮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
肾虚体弱者、心动过快的心脏病人、严重高血压患者、严重便秘者、严重神经衰弱者、缺铁性贫血者,无论是何种茶叶,都不宜喝浓茶,也不宜空腹喝茶。否则可能引起“茶醉”现象。
白毫银针与武夷岩茶很少压饼的原因是什么?
白毫银针这种名贵的茶叶很少有出现压饼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压饼会有损这些茶叶的形状。让这些茶叶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要知道只有完整的白毫银针在水中冲泡,才能展现出这种茶叶的魅力,同时也能更好的体现出这种茶叶的价值。
白毫银针是在春季白茶树开始进行生长时,第1波长出来的茶叶。白茶树经过一整个冬季的修养,在春天的时候这些采茶工人就会对这个叶子进行采摘同时把这些茶叶带回家进行挑选。那些经过茶艺工人精心挑选的银针,首先需要进行自然晾晒。当彻底晾干之后,再由这些工人对其进行风干,去掉茶叶中的水分之后,把这些茶叶收藏起来。要想得到好的茶叶,必须要经过非常复杂的加工才可以。经过加工好的茶叶在泡的时候,总能让人们喝到鲜爽可口的茶叶水。
但是这种茶叶其实并不建议压饼。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种制造工艺会损害白毫银针的茶叶形状。要知道白毫银针的外形辨别度是非常高的,在众多茶叶中很容易被人一眼认出来。白毫银针的芽头非常的肥壮,并且还有一片小鱼叶。在茶叶上还有非常浓密并且分布非常均匀的小白毫,从远处望去就像是糖霜一样。就是因为白茶银毫的这种特征,所以才让这种茶叶在所有茶叶中有着独特的特点,让世人可以看到它独有的魅力。
只有完整的摆好引针在玻璃杯中冲泡,才能让人们看到茶叶最美的形态。因为白毫银针在经过复杂工艺之后,每一根都是非常肥壮的,并且泡在茶里的时候会随着水温上下浮动,从远处看就像是跳舞的精灵。可以说这种茶叶有着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同样品质也是非常不错的,所以这种茶叶往往都是非常名贵的。而人们购买这种茶叶,就是为了想要欣赏这种茶叶在玻璃杯中的形态。如果压饼的话,则会把这种茶叶的形态损坏掉。
12年5月做的茶饼 为福鼎老白茶 至今8年 可以卖到多少钱一斤?
能卖到500元一斤。
白茶,属微发酵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我国六大茶类之一。
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柘荣、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因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白牡丹、寿眉、贡眉四种产品。
品尝方法
1、观色:白茶鲜叶越嫩、越饱满,白化程度越强,制成的干茶越显金黄,品质越高,越显尊贵。
2、闻香:嫩香是大山坞白茶的特色之一,无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的茶汤,嫩香越浓,越持久,品质越高。
3、赏奇:用95摄氏度左右开水冲泡,切勿加盖,至三分钟后,观白茶舒展,还原呈玉白色,叶片莹薄透明,叶脉翠绿色,叶底完整均匀、成朵,似片片翡翠起舞,颗颗白玉卧底,汤色嫩绿明亮,此时,白茶的独特性状达到至纯至美。
4、品评:待茶汤凉至可入口时,细细品味,滋味鲜爽,唇齿留香,进入最高境界。
5、添水:待茶汤饮至茶杯的三分之一时,添加开水再饮,一般冲饮三次为宜。
注意事项
白茶的科学饮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饮用白茶,不宜太浓,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水温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白茶性寒凉,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中性者,随时饮用都无妨,而胃“寒”者则要在饭后饮用。
饮用白茶的用具,并无太多的讲究,可用茶杯、茶盅、茶壶等。如果采用“功夫茶”的饮用茶具和冲泡办法,效果当然更好。
白茶用量,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老年人更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饮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不宜空腹喝茶。否则可能引起“茶醉”现象。
白茶宜常饮,不宜间断。白茶的保健作用属细水长流,不可间断,否则,难以起到功效。华陀在《食论》中提出了“苦茗久食,益思意”的论点。茶还要择时而饮,不宜盲目饮用。俗话说:“饭后茶消食,午茶长精神。”饭前与临睡前这段时间,就不宜饮茶。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