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闷泡?,白毫银针闷泡比例

yanqitea 2023-03-31 白毫银针 189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白毫银针放多久才好喝 白毫银针可以用沸水冲泡吗

白毫银针属于六大茶类白茶中的一种,也是国内比较知名的茶叶,有茶中“美女”、“茶王”的称号。白毫银针可以多放一段时间再喝,这样味道会比刚制作好的要更好一些。那么白毫银针放多久好喝呢?可以用沸水冲泡吗?

白毫银针放多久才好喝

白毫银针有三个存放期,根据存放时间的不同,其品质特征也不同。

1、成品制作好的2~3个月。这个时候的白茶,青味重,水味重,性凉。但是,也有白茶独特的毫香甘甜。在这个时候,品饮白毫银针是为了 “试茶”。品尝一下,看看是否值得后期存储。

2、3年之后。这时,白茶的青味慢慢的退去,内质趋于稳定沉淀,香甜醇滑逐渐显现。这时的白茶,清甜甘香,醇滑细腻。茶性由原来的寒凉,向温润转变,体质偏热的人群,也可以品饮了。

3、7~10年之后。白毫银针进入稳定的定型期。是其品质特征表现最好的时期。这时的白茶,滋味醇厚甘甜,香气纯正,茶汤饱满温润,药用价值非常高,老少皆宜。

白毫银针可以用沸水冲泡吗

白毫银针茶芽纤细鲜嫩,不少人对于白毫的冲泡水温建议90~95度以上,但其实用沸水冲泡也是可以的,甚至会更好。不用担心被泡熟,因为白毫银针外观有丰富的白毫重重保护,唯有沸水冲泡,内含物质才能冲破白毫的保护释放滋味,让茶汤变得鲜香甘醇。

如果冲泡白毫银针用八九十度水温的话,茶汤虽甜度较高,但毫香、鲜爽度不足。当然耐泡度也会有所增加,但是牺牲了白毫银针最特有的香气,其他方面再突出也是得不偿失的。重点是控制好出汤时间,冲泡白茶最忌长时间坐杯闷泡,一般前三回泡秒出即可,三四泡后可以适当延长出汤时间。

另外白牡丹、贡眉、寿眉类白茶也是可以用沸水冲泡的。

白毫银针怎么分好坏 看干茶

白毫银针的干茶应该芽形完整,锋苗挺直;尤其是精制后的更是外形均匀,色泽一致,干茶如银似雪,有淡淡的毫香,新茶会有淡淡清香,略有青草气。

一般的白毫银针芽头瘦长,条索松散,且有茶类或非茶类夹杂物,青草气过于明显。

看汤色

冲泡后依年份增加颜色呈:淡黄色、杏黄色、深黄色等不同颜色,且汤色要清澈明亮。质量欠佳的会表现出不清澈、有浑浊之态。

闻香气

冲泡后的银针,新茶会有毫香和清香,略带青草气(不会特别明显);有年份的银针会有毫香和甜香,有的还会有杏仁香。

尝滋味

银针冲泡后滋味鲜爽甘醇,有淡淡毫香,有的精制的还会有花香,生津明显;质量欠佳的青草气明显,滋味苦涩度会较重,有的还会有粗重或杂味之感。叶底

看叶底

银针的叶底,因为吸水而变的肥壮挺拔,外形匀齐,色泽因年份增加呈嫩绿微黄、深黄微褐等颜色,鲜活柔软、有弹性。如果出现芽头呈红黑色,是工艺问题或品质不良的表现。

相关新闻

白毫银针虽是嫩芽,但其身满披白毫,嫩芽更是像竹笋一样,由芽壳一层层的包裹着,约有六七层。只有100度的水温才能冲破那身白毫,浸出白毫银针特有的毫香味,让嫩芽中那种鲜爽滋味得以释放。就算是用100度水温冲泡在三四泡后拨开芽头,里面的毫心通常还是白的,也就是说还没有泡透!不要怀疑白毫银针的耐泡度。

白毫银针冲泡呈现出的品质特点是什么?

其茶嫩度较高,芽肥壮挺,银白雪亮且富于光泽,净度较高,且不含老梗、老叶,香气为毫香浓郁,汤色杏黄、杏绿,且清澈明亮,滋味甘醇浓厚、清甜爽口。

白毫银针的采制要求十分严格,民间素有“十不采”的说法,即: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统称“十不采”。

白毫银针注意事项

品饮老白茶,宜用大肚紫砂壶,用90度开水温润后用100度开水闷泡,45秒-60秒就可出水品饮。假如能使福鼎泉水泡制,再好不过。

宽敞的大肚壶使芽叶纵情舒展,将叶面和芽头上披着白毫的滋味充沛发出。进程显得那样活力无限,意趣盎然。那股香气和沁入心脾的蜜神韵道自然甘醇,是茶实质的香气。好像置身于原始森林,嗅着林中新鲜的气味,心境也自然清闲,宁静致远。

为什么白毫银针太干燥香气出不来

除了温水泡茶,闷泡坐杯也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一款优质的白毫银针,具有丰富的芳香物质。那些芳香物质的沸点有高有低,要是在冲泡的过程中,水温不够高的话,就不足以让高沸点的茶香释放出来。部分芳香物质无法释放,就会导致泡出的白毫银针香气弱。香气本身就属于容易消散的物质。当茶与水接触开始,香气物质就已经开始释放。要是在泡茶的过程中,出汤时间过慢,就会使得芳香物质在盖碗中消散不见。这样一来,就无法感受到白毫银针丰富的茶白毫银针,作为白茶界的翘楚,自是光芒万丈。

取一泡2020白毫银针,这款被无数老茶友错认为头采米针的白毫银针。将纯净水烧沸后,注入盖碗中,迅速合盖出汤。盖子上氤氲着清新的鲜笋香,接着是清莹的毫香,再接着是温柔缱绻的花香,诸多香气娉娉婷婷跃至盖上。拿起玻璃公道杯观察茶汤,莹白的汤水中,悬浮着细密的白毫,看着那数量颇多的白毫,仿佛在看一堆营养物质。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