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送礼珍品,收藏白毫银针

yanqitea 2022-11-21 白毫银针 195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白茶中的太老银针是出自哪里?为何它被称为极品?

白茶按照原料品种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还有寿眉。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白毫银针分为特级和一级两个等级。我们在市场上会看到有些银针被称为“ 太姥银针”,以标榜其品质优异,这是商品名称,不属于国家标准分类。

太姥银针简单来说是指产于太姥山的白毫银针,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太姥银针是白毫银针茶叶中的一个用产地来命名的白茶品种。白毫银针是福鼎白茶中的极品,太姥银针则是白毫银针的商品名称。

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银针外形芽头肥壮、根根匀齐、挺直如针、满披白毫、色泽如银,原料中的优质独芽,汤色淡黄明亮,有天然馥郁毫香,滋味鲜醇清甜。

白茶现在一般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这么几种。而白毫银针,他根据产地不同,产于福建福鼎的称之为北路银针,而产自南平政和的则称之为南路银针。其中,太姥银针就是属于北路白毫银针中的一种。

太姥(mu)山,是福建福鼎的一座名山,相传太姥娘娘在这边种植白茶治疗麻疹,救治了很多小孩,这座山因此得名。而太姥银针,也就得名于这座太姥山,是一个用产地来命名的白茶品种。

福鼎白茶,是属于白茶中的珍品,白毫银针,是福鼎白茶中的极品,而太姥银针,是白毫银针当中的新品牌,是根据传统“白毫银针”的工艺,采用优质的芽头,精心制作而成,可以说是白毫银针当中的极品,品质当然也是上好的。

太姥银针是极品白毫银针中的极品,是根据传统“白毫银针”的工艺,选取高海拔,采自明前顶芽,芽头肥壮、根根匀齐、挺直如针、满披白毫、色泽如银,单芽长在2.7cm以上,每百克单芽数不多于3200枚之优质独芽,经摊晾、萎凋精心制作而成,汤色淡黄明亮,有天然馥郁毫香,滋味鲜醇清甜。

太姥银针产自于福建福鼎,它隶属于白茶种类,精选蕴育于太姥山麓的国优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华茶1号)、福鼎大毫茶(华茶2号)的明前单芽。

太姥银针是白毫银针茶叶中的一个用产地来命名的白茶品种。白毫银针是福鼎白茶中的极品,太姥银针则是白毫银针的最新品牌。因此太姥银针也属于白毫银针白茶。

银针茶沐浴高山云雾,具有味甘温和,助消化、益脾胃、降血压、保护心脏、防癌、去腻等功效。银针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儿 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在夏天或容易上火的季节,每天喝一杯银针,可以清热去火,调节身体的酸碱度,喝纯正的白毫银针不仅味道好,效果更好。

为什么有人说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珍品?

因为白毫银针是中国茶叶中的特殊珍品,一般地区并不常见,也很难采集。白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在北宋种植的。茶色如银雪,香气清新。茶汤清淡甘甜,回味无穷。白茶最显著的特点是富含氨基酸,尤其是茶氨酸含量高。它不仅能改善成品茶的香气和新鲜度,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健康。特别是老年白毫具有防癌、防癌、防暑、解释和治疗牙痛的功能。

由于茶树品种和采摘鲜叶的标准不同,白茶分为芽茶和叶茶。白芽茶是一种轻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一种特殊珍品。具有芽形完整、体饱满、香味鲜、汤色黄绿清澈、清淡甘甜的特点。

白毫银针属于白毫茶,是白毫茶中最好的一种。它是由一个饱满的芽和一片叶子组成的。茶上覆盖着白毫,直如针,白如银。清香甘甜,清淡的杏黄汤。白牡丹属白叶茶。它以其干茶、绿叶混银好、绿叶混芽酿制而得名,恰似牡丹初开。工美茶也是一种白叶茶,具有许多优质工美花蕾,色泽绿,汤色橙黄或暗黄色,香味浓郁,口感干,叶底灰绿色而明亮。

但白毫银针采摘时间较短。从春分到每年年底,白毫银针的采摘时间在每个月底结束。4月初,进入白牡丹采摘期。因此,摘取银针是迟早的事。每年,采茶的姿势甚至比高考前的复习还要紧张。所有的茶农和采茶工人都像织布机一样工作。

白毫银针是什么茶?

白毫银针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创制于1796年,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白毫银针,创制于1796年,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

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约三厘米。

白毫银针,谁给详细介绍一下啊?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是属于仅有的白茶品种中的极品,同君山银针齐名于世。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段烟火气耳。”可见白茶的品种之优异。“白毫银针”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的成品多为芽头,全身满披白毫,干茶色白如银,外形纤细如针,所以取此雅名。

白毫银针是我省特有的名茶,源自福鼎县,现在产地主要集中在福鼎、政和两地。政和县在1889年选育繁殖了政和大白茶茶树品种,随即也开始了用该品种产制白毫银针。福鼎所产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产制的白毫银针称“北路银针”。政和所产的白毫银针称“南路银针”。

白毫银针创制于1889年,是现代白茶的创始者。白毫银针的鲜叶采摘标准为春茶嫩梢萌发的一芽一叶,将其采下后,要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予以剥离。

白毫银针纯用肥芽制成。产地不同,制法和品质略有差异。福鼎银针早时亦称“北路银针”。采制时选凉爽晴天,将鲜针薄摊于萎凋帘,置于日光下曝晒,待含水率达10-20%时,摊于焙笼上(烘心盘用薄纸垫衬,以防芽毫灼伤变黄),用文火(40-50℃)烘至足干。白毫银针亦称“南路银针”,鲜针摊于水筛上,置于通风场所,晾至含水率20-30%时,移至烈日下晒干。晴天也可先晒后风干。毛茶经拣剔好为精茶,复火后趁热装箱。

白毫银针的成品茶外观茶芽肥壮,形状似针,白毫批覆,色泽鲜白光润,闪烁如银,条长挺直,茶汤呈杏黄色,清澈晶亮,香气清鲜,入口毫香显露,滋味因产地不同而略有不同:福鼎所产银针滋味清鲜爽口,回味甘凉;政和所产的银针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白毫银针的采摘标准为春季的嫩芽初发之时,一芽一叶,甚至只是一芽。白毫的品质特点是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味清鲜爽口,汤色呈浅杏黄色。

白毫银针源自福鼎县,现在产地主要集中在福鼎、政和两地。政和县在1889年选育繁殖了政和大白茶茶树品种,随即也开始了用该品种产制白毫银针。福鼎所产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产制的白毫银针称“北路银针”。政和所产的白毫银针称“南路银针”。

白毫银针的采制有其独特之处,原料均采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的春茶嫩梢一芽一叶,整个初精制过程,既不同于绿茶杀青、揉捻,也不同于红茶发酵、揉捻。

白毫银针的成品茶,芽头肥壮,满披白毫,挺直如针。福鼎白毫,茶芽茸毛厚,白色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白毫,汤味醇厚,香气清芬。

白毫银针的形、色、质、趣是名茶中绝无仅有的,实为茶中珍品,品尝泡饮,别有风味。品选银针,寸许芽心,银光闪烁;冲泡杯中,条条挺立,如陈枪列戟;微吹饮辍,升降浮游,观赏品饮,别有情趣。

白毫银针饮用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寒凉,具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有“功若犀角”之誉。瓯美茶商也用于掺入高级红茶,以示名贵。

白毫银针早在清光绪16年(1891)已有出口外销,近年也有销往港、澳地区及美国、德国等国。

白毫银针作为珍品,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列第二位,199O年在河南信阳召开的全国第二、三次名茶评比会上,又两次评为全国名茶。近年来还创制了白毫银针的系列产品,有银钩、银猴、银球、银龙等新的名优茶。1992年银钩被评为我省名茶,名列第一。

白毫银针的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宫山上的一口龙井旁有几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有一户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刚、志诚和志玉。三人商定轮流去找仙草。这一天,大哥来到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老爷爷告诉他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上山时只能向前不能回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阴森恐怖,但忽听一声大喊“你敢往上闯!”,志刚大惊,一回头,立刻变成了这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志诚接着去找仙草。在爬到半山腰时由于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找仙草的重任终于落到了志玉的头上。她出发后,途中也遇见白发爷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等话,且送她一块烤糍粑,志玉谢后继续往前走,来到乱石岗,奇怪声音四起,她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终于爬上山顶来到龙井旁,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开花结子,志玉采下种子,立即下山。回乡后将种子种满山坡。这种仙草便是茶树,,这便是白毫银针名茶的来历。

名茶鉴赏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珍品。因其成茶芽头肥壮、肩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而得名。主产地有福鼎和政和,尤以福鼎生产的白毫银针品质为高。白毫银针外形芽壮肥硕显毫,色泽银灰,熠熠有光。汤色杏黄,滋味醇厚回甘,冲泡后,茶芽徐徐下落,慢慢沉至杯底,条条挺立。白毫银针性寒,有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

白毫银针是什么茶类 关于白毫银针简介

1、白毫银针是属于白茶类,并且是白茶中的珍品茶叶。入口毫香显露,甘醇清鲜。常喝还能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

2、白毫银针,创制于1796年,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