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首日芽?
- 2、白茶有哪些品种?
- 3、白茶包括哪几种,白茶有哪些?
- 4、著名的白茶有几种?
什么是首日芽?
不是所有的白毫银针都叫首日芽。首日芽是白茶中品级最高的,一年仅3天左右的采摘时间,每500g茶需纯手工采摘约30000次,而在每7万颗的芽头中,仅有3万余颗有资格成为首日芽,产量十分稀少,喝的就是“限量”。
白茶有哪些品种?
白茶因茶树品种、叶片采摘时的标准不同,主要品种分为以下五种,首日芽、白毫银针、白牡丹形状像花,品种很好、天山白、寿眉。产量最高,市面上大多数是寿眉,其中品种好一些的称作是贡梅。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我国的传统名茶之一。制作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白茶的外形芽毫完整,毫香清鲜,茶汤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白茶选购时候要选叶片鲜嫩的、饱满的,制成的干茶颜色金黄,品质才好。
白茶工艺制作
过程为萎凋、烘干,相对于其他茶类来说,白茶不经过杀青或揉捻,只经过萎凋和干燥两个大环节,但是白茶制作,并非简单事情,需要控制好萎凋时间、温度萎凋程度等,如阴雨天气还会采用复式萎凋的方式进行制茶。
而白茶饼的主要制作流程有:返潮、称重、蒸软、包揉、压制、烘干这些流程。从流程上来看,白茶饼的制作过程也有烘干这一个步骤。且和散茶的烘干有些类似。压好的茶饼,取出来,连着外面的布袋子,装进烘干机,用低温烘干。
烘干需要的总时间是72小时,每15个小时停一次,让茶饼充分冷却,排出水分,再进行下一次烘干。
白茶包括哪几种,白茶有哪些?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通称银针,又叫白毫,是属于仅有的白茶品类中的极品,同君山银针齐名于世。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火气耳。"由此可见白茶的品质之出色。"白毫银针"这个名字的来历是由于它的制成品多以芽头,全身满披白毫,干茶色如银,外观纤细如针,因此取此雅名。
2.白牡丹
白牡丹茶,是在我国白茶名苑中的另一珍稀品种。因为它的绿叶夹着银白色的毫心,样式宛如花朵,冲茶后绿叶托着嫩芽,犹如牡丹的蓓蕾初放,因此而得名"白牡丹"。
3.贡眉(寿眉)
贡眉,有时候又被称作寿眉,是白茶中产量数最多的一个品种,其产量约占到了白茶总产量的一大半以上。它是指菜茶茶树的芽叶做成,这类用菜茶芽叶制成的毛茶叫作"小白",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以前,菜茶的茶芽曾经被用于制作白毫银针等品类,但过后则改成"大白"来制作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而小白就用来制作贡眉了。
白茶在我国并非范围广生产的,它在一般的地域性十分罕见。白茶在我国的主要产地在福建,包括有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县。在我国生产白茶现在已经达到两百余年,最初是由福建福鼎县开创。福鼎县有一种非常的高品质茶树叫作“福鼎大白茶”,在茶芽叶上有着密密麻麻的白茸毛,是做茶叶难能可贵的好材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制造出白茶。在过后,更为出现了月光白茶、牡丹王、金花白茶等新品类。
著名的白茶有几种?
5种。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创制于1796年,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
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约三厘米。
2、白牡丹
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品项,主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市和宁德市福鼎市,是中国福建省历史名茶。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
3、贡眉
贡眉,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品项,主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南平市的松溪县、政和县、建阳市、建瓯市、浦城县等地,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项,其产量约占到了白茶总产量的50%以上。
贡眉以菜茶茶树芽叶制成,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
4、新工艺白茶
新工艺白茶简称新白茶,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原中国茶业公司福州分公司(现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和福鼎有关茶厂为适应港澳市场的需要,于1968年(或说1965年)研制的一个新产品,现在已远销欧盟及东南亚国家及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5、寿眉
南山寿眉茶的采制技术特点是:嫩采精拣,工艺不繁,技术精湛,连续操作,一气呵成。主要工艺分摊放、杀青、搓条显毫、煇锅四道工序。清明至谷雨前是寿眉茶采摘的黄金季节。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芽长1.5~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特级干茶需采6万个左右芽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毫银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牡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贡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工艺白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寿眉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