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单丛茶的杏仁香型 肉桂香型有哪些

yanqitea 2023-01-30 行业资讯 435 0
A⁺AA⁻

成叶长11.1厘米,宽3.3厘米,披针形,叶面平滑,叶色绿,叶身稍背卷,叶质中等,叶脉分明,侧脉11对。叶尖渐尖,叶齿粗、浅、利,有29对,叶缘波状。春芽萌发期在惊蛰后,春茶采摘期在清明后3-7天,发芽密度中等,芽色绿,无茸毛。春梢长15厘米,着生叶数4-5片,节间长2.5厘米、每年新梢生长3轮次,10月中旬为新梢休止期。盛花期11月中旬,花量中等,结实率低.

成茶外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微带黄褐;具有中药材肉桂的香味,香气清新纯正;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甘滑。

单株产量高,年产干茶13.5斤。1997年春茶8.5斤,1998年4月10日采制茶叶8.3斤,1999年4月12日制作8.2斤,2000年4月11日采制春茶8斤。

团树叶

团树叶,又名飞来燕。因成叶形似团树之叶而得名。又据说昔年创村时,风水先生称此山形胜似飞翔之燕,凑巧创村后,在该山上发现一株茶树,采制成干茶的色、香、味俱佳,特别是滋味似肉桂香味,村民和嗜茶者赞叹不已,故命名为飞来燕。

该茶树生长在海拔约800米的凤西管区址后村村前的茶园里。据说树龄260年。树高3.9米;树姿半开张,树冠幅3.67×4.38米,地面茎围1.07米。分枝密度大,最低分枝高度30厘米,成叶长10.8厘米,宽4厘米,叶形长椭圆,叶尖渐尖,叶面平滑,叶色绿,叶身平展,叶质硬脆。

叶脉十分明显,主脉粗大,侧脉12对;叶齿粗、浅、利,有36对,叶缘波状。春芽萌发期在春分前7-8天。芽色浅绿,无茸毛。春梢长5.4厘米,着生叶数3-4片,节间长2厘米。春茶采摘期在清明后7-8天。每年新梢生长2轮次,9月底起为新梢休止期。盛花期在11月上旬。花冠直径3-3.6厘米,花丝112-156枚,花量中等,结实率低。

单株产量较高:年产干茶6市斤。成茶条索紧结、硕大、沉重、灰褐色、油润;香气清高持久;汤色橙黄明亮;具有肉桂香味和独特的山韵。耐泡。该茶树因白蚁侵入和蛀心虫为害,于2006年冬死亡。

郁金花

原名肉桂香,因茶汤的滋味近似中药材肉桂的气味而得名。

该茶树生长在坐西向东的凤鸟髻山山腰,海拔896米的凤北管区官头冶村东的茶园里,系管理户文别墅的先祖从凤凰水仙品种群体中选育出来的。树龄已有200多年,树高4.65米,主干茎围周长0.99米。距地面0.56米处分为两大丫,树冠5.06×4.91米,树姿亭亭玉立,像一支美丽的郁金花朵,十分惹人喜爱,故改名为郁金花。分枝密度中等,叶片生长上斜状,成叶长9厘米,宽3.4厘米,着叶数4-5片。春茶萌发期在春分后,采摘期在谷雨前,年新梢生长2轮次。10月为营养芽休止期。近年来,花果较少。单株产量较高,年产干茶10市斤左右。

品质最大的特点是有肉桂香味和独特山韵,耐泡。《中国茶叶》杂志1998年第二期刊登“关于广东省高香型乌龙——肉桂香香气组分报告”指出:肉桂香是高香型乌龙茶系列中的一种,其外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微带黄褐,干香清香纯正,内质香气清高浓郁、甜长,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甘滑,耐冲泡。山韵风格突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良高香型品种。

又据张天福等报道:福建产武夷肉桂奇香,是当代武夷岩茶中的“新贵”。而潮州产高香型乌龙茶的肉桂香单丛茶,其香韵突出,冲水泡饮,异香扑鼻,也是一个难得的优良名丛。

《中国茶叶》杂志1998年第2期刊登署名戴素贤、陈栋、郑如钦、谢赤军、李启念等人关于广东高香型乌龙茶—肉桂香香气组分的分析报告:报告中指出:“广东省高香型乌龙茶,根据其香气似某种自然花香,有十大香型之称谓。其实都应归入凤凰单丛名丛范畴。

它们以各自独特的风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肉桂香高香型乌龙茶是其中的一种,其外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微带黄褐,干香清新纯正,内质香气清高浓郁、甜长,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甘滑,耐冲泡,山韵风格突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良高香型品种:”报告中说:“为探讨肉桂香单丛茶香气的化学本质,(他们)应用GC/MS法,分析了它的挥发油香气化学成分,从中鉴定出了43种香气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是橙花叔醇、呵噪、芳樟醇、植醇、香叶等12种化合物,约占总组分的77.67%,是肉桂香单丛茶的赋香基础。

而较为突出的是本名丛橙花叔醇与吗噪的含量最高”。报告中特别强调地指出:“骆少君等曾报道,福建乌龙茶中的毛蟹品种,其橙花叔醇含量很高,是毛蟹的特征赋香物质。本试验采用的样品从凤凰单丛中选育而来,属单丛系列,跟毛蟹有所区别,但其香气组分中,也以橙花叔醇的含量为量多。”

据张天福等报道,“福建产武夷肉桂奇香,是当代武夷岩茶中的潮州产高香型乌龙茶的肉桂香,其香韵突出,冲水泡饮,异香扑鼻,也是一个难得的优良名丛。”报告中又说:“供检测的肉桂香乌龙茶样来源于潮州市凤凰镇西春北溪村,由陈宝民提供……。”

1998年4月26日笔者专程登门采访,陈宝民因外出不在家,便访问其大哥(陈宝国)。他说这个茶样是1996年春茶时宝民挑选的。原母树名叫团树叶,生长在凤西庵仔地方,据老祖母(即曾祖母)说,此树龄已有100多年,但老祖母已去世80年了,折算起来,树龄是200多年。树干分三哑,1956年枯死二極,1963年取枝条杆插,成活10多株,1982年种植在北溪村唇后,生长很茂盛。1996年春采制后,就送到华南农业大学戴素贤教授那里进行香气组分检测,结果很好。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