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老白茶里面的枣香,到底藏着哪些秘密?这三点可得细看了
《1》
小时候馋甜。
那时候,即使是路边挂在树上,发育不均的小红枣,也能勾起渴望。
红枣挂满枝头,最是好看。
点点深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和柿子一样,都是秋天到来的征兆。
当红转为深红,便是秋天到了。
这个季节,家中必然有一碗冰糖甜汤等候。
无论是降燥、还是习俗,甜蜜的滋味,倒成了历久弥新的童年记忆。
桃胶、白木耳、莲子、雪燕、以及一颗颗饱满圆润的小红枣。
食材热热闹闹地炖上几个小时,加点椰汁冰糖,作为点心或者早餐都是极好的。
红枣,是这一碗软糯中最好吃的一味。
吸饱了汤水的红枣,轻轻吮破一点皮,甜甜的绵软的汁水果肉,一起入口。
甜、香、绵,没有什么滋味比这更妙的了。
枣香,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冰糖甜汤内转移,来到了一壶老白茶的茶汤内。
枣香,也是老白茶的特殊香气之一。
然而,关于这枣香的奥妙,却并非那么简单。
《2》
枣香诞生地——老寿眉
白茶随着采摘时间的不同,诞生的品类也截然不同。
一旗一枪的白毫银针,一芽一、二叶的白牡丹,一芽三、四叶的寿眉。
而枣香,这一味神秘的香气,并不是所有白茶品类都能够拥有的。
那么,是谁摘得桂冠?
答案便是寿眉。
寿眉,粗枝大叶,粗犷的外形,很难将它与清甜的枣香联系在一起。
但枣香,确确实实是寿眉所独有的惊喜。
白毫银针,早春的时节采摘,只取芽头,没有叶片的存在。
对于白毫银针而言,最丰裕的香气,当是毫香。
少了叶片中芳香醇类物质的帮助,枣香,根本没有诞生的条件。
而白牡丹,虽然比白毫银针多出一两叶叶片,但白牡丹,输在一个嫩字。
嫩,是白牡丹的优点,却是枣香诞生的缺陷。
正是因为枝叶柔嫩,白牡丹才有清鲜的花香和草木鲜香。
但也是因为嫩,枣香的诞生物之一,即果胶,在白牡丹的叶片上含量极少。
就此,枣香成为生长期最长的寿眉的宝藏。
寿眉,一芽三、四叶,无论春寿眉还是秋寿眉的生长时间,都远远长于其他品类的白茶。
清明节后,气温逐步升高,叶片为了抵御热度,生出了一层果胶物质。
顺着温暖的天气,茶叶内部的芳香醇类物质积累的速度更快。
而秋寿眉,经过整整一夏的休 养生 息,茶叶的生长极快。
秋寿眉的叶片厚度,更厚,茶梗更粗。
宽大的身形,为枣香的出现定下了更深厚的基础。
果胶、茶多糖,在寿眉叶片的含量愈高,枣香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寿眉的茶叶品质愈高,枣香便愈容易出现。
但,枣香,虽是寿眉的专属,但还需要寿眉进行多一道工艺——压饼。
《3》
枣香只出现在茶饼中
散茶工艺下的白茶,只经历萎凋烘干,鲜少出现枣香。
但经历多一道工艺的寿眉茶饼则并非如此。
压饼,需要将原本干燥易碎的散茶重新蒸软——
等到白茶的芽叶和茶梗恢复柔韧,便可以在干净的布袋内进行包揉。
这个过程中,叶片中的果胶物质流出,成为茶叶之间的粘合剂。
一方面,溢出的果胶方便压饼和定型。
另一方面,这些甜润的成味因子释放的香气沉淀,铸成枣香甘甜。
因此,饼茶的形态,加上寿眉的原料,才是出现枣香的基础。
枣香馥郁,是寿眉茶饼的专利。
那是隐藏在它粗犷叶片下的奥秘。
它的茶梗较为粗大,叶片舒展,储存了较多的芳香物质。
这些芳香物质,散成香气后层层叠叠,变化多端。
更妙的是,比起花香为主的其他白茶,它独有一种独属于成熟谷物的香气。
压饼包揉茶叶的过程,使得藏在粗枝大叶中的果胶物质溢出。
寿眉茶饼中的果胶物质,遍布茶叶表面。
随着时间陈化,茶饼新生出的或是蜜饯,或是甜枣的馥郁香气。
须知,茶叶中的糖类和果胶物质主甜味。
包揉和烘干,茶叶的细胞结构受到外力的影响破裂,甜蜜,因此成为饼茶的新参与基调,在陈化过程中愈发明显。
一饼内质丰厚、工艺到位的寿眉,在陈化三年左右,能摸到枣香的门槛。
想感受枣香的曼妙,需要选好寿眉茶饼。
《4》
枣香:真假枣香之分。
枣香,曾与老白茶的药效一般,是优质白茶的标志。
然而,枣香的真实气息和出现的条件,传着传着,就变了样。
要知道枣之一物,便有千万种形态:红枣、青枣、山东大枣、脆枣……
枣香,更是千姿百态:生枣香、熟枣香、枣肉香、枣皮香……
再看看茶友对枣香的幻想——
“越老的白茶,枣香越是浓!”
“枣香,该是甜腻的!”
很多茶友嘴上提及的枣香,自动与甜腻的蜜饯金丝枣香对上等号的。
再不济,枣香,似乎也该是水果枣的酸甜香气。
但这种甜腻和酸甜,真的是白茶的枣香么?
事实并非如此!
老白茶中的枣香,更像是山东大枣,上锅干蒸,散发的微甜带燥的香气。
这种香气,成熟,甜蜜,妥帖,果实成熟后的气息满溢。
这种香气,更像干果香而非水果香。
枣香,侧重的是枣香的“香”,而非枣香的“甜”。
在枣香的世界中,甜是点缀,微清微甜,温暖入人心。
真正的枣香,在干茶香上已经十分明显,沉郁,绵密。
打开一整箱茶叶,感受到团体陈化而出的香气,此时的枣香,如同一张网。
浓郁枣香扑面而来,绵长悠久,秋日的成熟气息一览无遗。
而茶友口口声声提及的枣香,往往并不明显。
它们的枣香,需要凑近了,紧紧地巴着深嗅——
沉闷,浓重,甜腻,嗅闻,甚至带着微微的不适感。
枣香如此,真是品质优秀的老白茶应有的香气么?
自然不是,这些“枣香”黏腻的老白茶,往往是做旧茶!
只有渥堆发酵后的怪异气息,摇身一变,才会是如此诡异的枣香!
真假枣香之分,可要感受仔细,切莫上当!
《5》
枣,是秋天的丰收象征。
枣,也是最能撩动人馋虫的甜蜜果实。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先生的笔下,枣香的诱惑,能让人上树千回。
老白茶枣香的诱惑,则是让无数人茶友前赴后继,追寻那一抹甜蜜的气息。
思念那甜润的香气,撬饼煮茶,一气呵成。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
新茶季,刚到手的白茶应该怎么存才好?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白茶,近年来茶叶市场上的黑马。因其具备长期存放的特性,与普洱茶分庭抗礼,成为茶叶收藏品的新宠。
说到白茶,必然要喊出那响亮的口号:“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正是白茶能够陈化的特点,才让白茶异军突起,成为一众新老茶客的最新选择。
今年春茶季,白茶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涨价”、“上市”,一度成为茶圈热搜词。
比这两个关键词更值得关注的,是白茶的保存。
平时买茶的茶友,多数没有像茶农一般专业的仓储设备,要做到恒温恒湿,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茶友,选择把白茶存在公寓楼、住宅当中。
茶友X先生问:家里存茶,该存在哪里?
诚然,家庭存白茶,要成为新一轮的关键词。
在搞清楚家庭存茶的正确方式前,先搞懂几个关键问题。
《2》
为什么要存白茶?
关于存白茶这件事儿,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但总结来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存白茶,可感受变老后的滋味
第二类:白茶越老越值钱,越老越稀缺
第三类:被做旧老白茶伤害过,自己动手存茶,可保证老茶的滋味
第四类:存白茶,是一种情怀,老白茶见证的是岁月
第五类:白茶变老后,有独一无二的保健功效
不论是哪一种目的,存白茶,势在必行!
白茶存放后有什么特点?
要说白茶保存后的特点,可总结为三点。
1、外观颜色变深
如同人老了之后会长皱纹,出现老年斑一样,白茶变老之后,也会有外观上的变化。
最明显的,当属白茶颜色变深。
就像一个老物件,在时光的打磨下,终究还是会褪去稚嫩的颜色,转而被深沉所替代。
若是您瞧过新茶和老茶的模样,就会发现,差别还真是不止一点点。
2、出现药香、枣香等特殊香气
经过转化后的白茶,会出现药香。这也算是老白茶的典型特征之一。
老白茶的药香,不刺激,类似于福建人夏天都会喝的凉茶,是金银花、夏枯草、艾草的综合香气。
这种香气,在新茶身上是难以寻觅到的。
老白茶除了药香,还有枣香备受期待。
但并非所有的老白茶都会出现枣香,只有一些高品质的寿眉饼上才会有枣香出现。兴许是经过压制后,寿眉中大量的果胶物质释放出,参与后期的转化,才有了如此甜蜜的香气。
3、老茶汤水更为醇厚
如果说新茶的时期的稠厚感已经让我们惊喜万分,那老白茶的汤水,只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要给老茶的醇厚感打分,那绝对是满分!
变老后的白茶,如一首老歌,越听越有韵味。又如一坛老酒,越老越醇。
这些细节上的改变,也难怪我们愿意为老茶买单。
白茶存多久好喝?
存白茶的最终目的,还是用来喝!
存多久好喝?并没有一个明确答案。白茶的不同阶段,喝起来味道不同。
第一阶段,白茶刚做好
刚做好的白茶,鲜爽感是最强烈的时候。若是喜欢白茶的鲜爽味以及浓郁的花香,新茶做好时,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阶段,白茶做好半年后
经过半年的陈化,白茶的花香更为丰富(香气浓度远高于刚做好的白茶)。此时的白茶,经过修复,香气、汤水都达到了最好的状态。
第三阶段,陈化一年后
陈化一年的变化,更具内涵。
如2017年的白毫银针,经过一年的陈化,汤水变得更加温润,如陌上翩翩君子,直教人红了脸。
在香气方面,鲜爽感渐渐收敛,好似一个毛头小子,经过社会的历练,也变得沉稳了。
此阶段喝茶,定会让你刮目相看。
第四阶段,陈化三年后
变老的白茶,一定不容错过。经过三年的考验,白茶的青涩全然褪去,蜕变成了一款沉稳的茶。
药香丰盈,花香丰富,汤水柔和、爽滑、醇厚,是老白茶的特点。
了解了这些,接下来好好说说,家庭存茶,该怎么做?
《3》
家庭存茶,放哪?
住宅能存茶的地方,实际上并不多。有太多的环境,是不适合存茶的。
首先要排除几个场地。
1、阳台
2、厨房
3、有人居住的卧室
这几个地方,都不适合存白茶。
阳台,阳光直射,夏季温度高,会加速白茶的变质,不适合存茶。
厨房,水汽、异味的来源,也不能保存白茶。
有人居住的卧室,也会产生异味(香水味、烟味等)和水汽(呼吸作用,冬天加湿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白茶的存放。
排除过后,剩下能存茶的地方,也不多。
其中,优选无人居住的卧室。
没有人居住的卧室,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是书房。
将白茶保存在这两个地方,可最大程度远离异味和水汽。
选好白茶保存的地方后,还有几个细节要做到位。
1、保存白茶,一定要离墙离地。
做到这一点很简单,拿个木架子或者是小板凳,把纸箱放在凳子上即可。
2、保存白茶,避免强光直射。
3、【三层包装法】
这保存白茶的标配,塑料袋、铝袋、纸箱缺一不可。
具体做法:把白茶放在铝袋中,密封好。然后再套一层塑料袋,密封好。最后放进纸箱里保存,同样要密封好。
按照这种保存方法,才能存出好茶。
《4》
家庭存茶,不比专业的仓储环境,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会影响白茶的品质。
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最大程度避免白茶和这些不良因素接触,尽可能地挑选符合保存条件的房间。
家庭存茶,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规避水分、异味、强光、强氧等因素,同样能存出符合条件的茶!
最后再友情提醒一遍,适合家庭存茶场地:书房、无人居住的卧室!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福鼎寿眉好喝吗?
饮茶,如同品味美食,同样讲究色香味形。识茶如识人,好的条索会给人好的第一印象,惹人喜爱。然而,如同人不可貌相一般,一款茶也不能只用外表的俊秀来判断它的优劣。观外形虽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品一品它的滋味。
不识寿眉的人,会被它散乱的外表所吓倒。这难道不是干枯的树叶,也能算的上是“茶”?这种“张牙舞爪”的样子会泡出好喝的茶汤?
一系列的疑问接踵而来。
我们见到的寿眉大多压制成饼,饼茶不占空间方便储存,对于视觉的冲击感也并不强烈更易让人接受。但寿眉就是寿眉,我们应该知道它原来的样子,不加修饰的自信。寿眉的自信并非没有原因。
首先,相对于外表俊秀的白毫银针,寿眉有芽有叶,内含物质更加丰富。储存多年之后,可以转化出不一样的味道。可泡可煮,更多选择。
其次,对于大多数茶友而言,寿眉的价格更让人接受。饮茶之道是众生平等的,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有资格喝上一杯好茶。而寿眉便是这普度众生的自然之物。粗茶也可以细饮,寿眉恰恰就是这种不一样的冲泡方式可以喝出不一样味道的好茶。
寿眉,采摘一芽两三叶,也有春茶与秋茶之分。春寿眉口感更加鲜爽清新,花香毫香更明显。虽说采摘时间较白毫银针与白牡丹晚一些,但喝上一口,仍旧是春天的味道。选择这款寿眉,是因为它的产区、工艺和最终呈现的滋味。
茶,非常讲究出身。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赋予一款茶本来的味道,这种味道是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无法完全改变的。这款寿眉,同我选择的其他白茶一样,产自福鼎白茶的核心产区之一的管阳镇。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高海拔赋予了茶特殊的气息和回味。
这款寿眉看上去虽然粗野,但仍有粗壮的芽头,这是许多寿眉饼所不具备的。加上通过传统工艺制作,茶的味道有了很好的保障。
当然,如若说缺点也是有的。因为采摘时间较晚,天气开始变热,太阳比较烈。茶没有做到翠绿的外表,略微有些棕褐色,外观并没有100%的漂亮。好在经过了一年的自然陈化,叶片的颜色在正常变色。随着时间的沉淀,希望这种遗憾被可以被弥补吧。
刚刚陈化一年的寿眉还属于新茶的行列,更适合冲泡,茶汤橙黄明亮,没有丝毫杂质。滋味鲜爽清香,有隐约花香。耐冲泡,可以喝上10道水以上。
寿眉的好处是,对于冲泡技巧完全没有要求。可以按照泡茶的一般原则,快速出汤,也可以闷泡,并不会影响他的口感,只是会带来不一样的口腔体验。
对于喜欢收藏白茶的茶友,也是非常适合,价格便宜,可以看到本来的样子,产区优质,工艺无明显缺陷。藏上几斤,在漫长的时间中,感受岁月带给它的变化。
而我更喜欢把它置于手边,随手抓上一撮,投入杯中,不必小心翼翼,只需品尝最后的滋味。无论是潮湿闷热的午后,还是凉爽的夜晚,都是好的选择。
白茶的保存方法
白茶怎么储存最好:短期储存的白茶,可准备一个牛皮纸袋,然后将白茶装入牛皮纸袋中,挤掉袋内空气,然后封好口,放在干燥无异味处保存即可;需长期存放的白茶,可用铝箔袋将白茶装好后密封,外层再套一层塑料袋,挤掉袋内空气,最后放入纸箱 内,安置在阴凉处保存即可。
白茶这怎么储存最好:
纸箱、铝袋、塑料袋三层包装密封法。用遮光的纸箱,以五层瓦楞纸厚度的纸箱为宜,再加上密封的铝袋、塑料袋。
将铝袋、塑料袋分别系紧后,放入纸箱之中,用胶布将纸箱进行密封。
最后再将纸箱隔墙离地放置,三层包装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白茶的三层包装方法,主要为三层包装,分别都需要进行密封,缺一不可。在长期存放过程中,还需要减少对白茶的开箱翻扰。
这样一来,白茶才能在舒适的环境中,静静的发生着转化。
日常存茶注意事项:
1.取完用完茶之后,要及时的封口
取茶完毕之后,需要及时的将茶饼放回茶饼储存的袋子里。要是在空气中等待的时间稍长一些,茶叶吸收了水汽之后,就变得潮湿。
受潮的白茶,不论是在香气,还是在滋味上,都略有逊色,品质自然就下降了。
2.适量取茶,用多少撬多少
茶饼冲泡和散茶不同,步骤上,需要先将饼茶撬开之后,方能取茶称茶。出于方便上的考虑,有茶友会将茶一次性撬完之后,全部放在一块儿。
但实际,这样的方式,对于茶叶风味的保留,并不适用。将茶饼一次性全部撬开之后,茶叶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受潮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而且茶饼被撬开之后,茶香的聚集,也会受到影响。茶香易散不易聚,将茶饼全部撬开,与保持茶叶的口味不利。
撬过的饼茶,要是有一段时间不喝,要放回原来的箱子一饼茶,茶友们要是打定主意要在短时间内饮用。
那么放在专门存放饼茶的密封袋里,短期储存也可以。
可要是茶饼已经被撬过,又长期不喝,建议将茶长期放回“三层包装”当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