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白茶怎么泡好喝,我喝的是福鼎白茶,怎么觉得那么难喝啊?
- 2、白茶老白牡丹为何喝起来发酸,干茶闻起来也有点酸
- 3、福鼎白茶泡法
- 4、福鼎白茶这个品牌的茶叶怎么样?价格如何?
- 5、福鼎白茶和政和口感上有哪些区别?
- 6、福鼎白茶喝起有青草味怎么回事?
白茶怎么泡好喝,我喝的是福鼎白茶,怎么觉得那么难喝啊?
如果你喝的是真正的鼎福白茶,就不应该会难喝。
因为中国的6大品茗茶:黑白红绿青黄中的白茶,真正的原产地就在宁德的福鼎市。而且福鼎市也不是都产茶,也就是那四个镇:管阳,点头,磻溪,白琳。
至于别的地方,比如说福安,政和,甚至云南等地也产白茶,但质量和福鼎的白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一定是冲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白茶的种类:
其实白茶在中国的茶叶里面算是比较低调的一种,而且种类也比较少,无非就那4种:寿眉,贡眉(有的分类会把它直接算在寿眉里),牡丹,白毫银针。因为它属于不揉不炒的微发酵茶,所以香气淡雅,茶汤颜色也比较淡,口感比较鲜醇甘甜,入喉清爽。
因为我也不知道你喝的是哪种茶,我就把这4种茶的特点都说一下,然后再说冲泡。
首先是寿眉,寿眉的发酵程度是最高的,所以它的味道特别醇厚,也相对来说比较浓郁。好的寿眉能品出明显的枣香,并带有微微的药香。所以很多人喜欢喝这种茶,而且它价位较低,可以当做白茶的入门茶。
其次就是贡眉。贡眉的特点就是口感特别鲜醇,而且茶汤的颜色相对来说也比较黄,呈明显的橙黄色或者土深黄色。喝贡眉你能明显的感觉到嗓子非常舒服,舌尖萦萦绕绕的都是那种鲜美。
然后是牡丹。牡丹但我就喝过两次,冲泡之后不光香气特别芬芳,在杯中也像刚刚开的小花朵一样。好的牡丹已经非常贵了,喝的人一方面是爱它的味道,另一方面也是喜欢它的形态。
最后白毫银针。最好的白茶,质量最高,最稀少,我们大老总喝的就是这种。前面几种白茶都有叶片,唯独它是真正的芽头。所以一根一根的像针一样,表面的白毫染上一层银色。咱老百姓是别想了,身家没有个大几千万上亿,我估计也喝不起。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新茶由于各种物质溶解的快,如果闷泡个三五分钟,这就导致融入茶汤中的物质达到极点。
而老茶则不同,老茶的溶解方式是循序渐进的,其中以老寿眉最为突出。老寿眉的药味儿最重,也最为温和,它是一定要煮着喝的。
白茶老白牡丹为何喝起来发酸,干茶闻起来也有点酸
有问题的茶,别喝了。白牡丹应该花香、药香,口感甘甜。酸味应该是存放不当,变质了。
福鼎白茶泡法
福鼎白茶冲泡方法:备器,选用120容量白瓷盖碗,投茶5g或8g;水温,根据茶叶老嫩程度来掌握,不宜低于85度;冲泡,温杯洁具后,加盖冲泡,前三泡快速出汤,第四泡十秒出汤,依次递增。
冲泡福鼎白茶,一般选用120容量的白瓷盖碗,搭配5g或者8g的投茶量。对于紧压型的白茶,可以用茶针或茶刀,从茶饼的里层顺着茶叶本身的形态纹路慢慢撬取下来,每次喝多少便撬多少。
不同时期的老白茶的特点
1、一年茶
因为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刚制作出来的白茶,口感更似绿茶,但是比绿茶清爽,茶性较寒凉。香气清新鲜纯,有类似豆浆的香味;汤色浅黄明亮,汤感爽口请锐,如清泉甘露,滋味相对平淡,清纯。
2、三年药
存放了三四年的白茶,茶性质已经发生变化。存放得当的白茶,在两三年里,茶叶内部成分已经开始发生变化;青气褪去,汤色加深,由浅黄变到杏黄或橙黄。新白茶有甜香和毫香,毫香蜜韵,而存放三四年后的白茶往往会有荷叶香,香气已渐趋醇和,入口顺滑,滋味渐柔,茶性也由凉渐转平和。
福鼎白茶这个品牌的茶叶怎么样?价格如何?
福鼎白茶这个品牌的茶叶很好,价格比较便宜。
2007年,福鼎市政府搭台唱响“福鼎白茶”品牌戏,许多茶企把白茶市场纷纷把目光盯向国内市场,大批茶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快白茶的发展。2014年,福鼎市生产白茶的企业有几百家,使白茶产量逐年增长。
白茶的产量一直受气侯和场地的制约,年生产量不上千吨。1962年,福鼎白琳茶厂王奕森等茶技师们,研制室内热风萎凋制作白茶,茶叶在室内人工萎凋方式,使白茶生产不受天气影响,产量有所增加;但白茶一直专门外贸出口创汇,以致于国内许多人都不认识福鼎生产的白茶。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
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 “荼”的注解,用“槚、茗、蔎” 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福鼎白茶和政和口感上有哪些区别?
说两者各有特点是对的,但是就我个人的感受,白茶的特点就是绒毛问题了吧。身披白毫,使用简单的萎凋和干燥两道工艺在老道的制茶师手上就可以得到地道的白茶成品。冲泡的之后,按照不同的鲜叶原料和工艺的茶产品会有不同的外形和内质。从口感上我们拿寿眉和白牡丹这两类来做了解。一般市面上寿眉采用的鲜叶原料没有白牡丹好,产的量也比较大,可以说是很普遍的。因此要比较口感,比较推荐2年以上的存储条件比较好,这样口感和香气都会跟当年的有比较大的不同,所以寿眉饼做存储是很不错的选择,买进的时候价位相对比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给人惊喜。冲泡的之后,我们先不说口感,因为实际的冲泡方法和冲泡条件会影响到最后的口感,但是香气一定跟没到年份的寿眉以及白牡丹或者小白茶甚至白毫银针是完全不同的,那种香通常带有一点药香味混合着微薄荷的感觉。原谅我的文字没办法表达到位。如果需要实际感受,建议在第一泡“醒茶”的时候,把茶汤直接倒到白瓷杯中进行暖杯,然后倒掉直接用鼻子闻茶杯的时候就能比较好的感受到(寿眉醒茶是比较必要的,因为长达3年甚至更长的存储期,茶的内质在第一泡之后会被“唤醒”,更容易渗透到第二泡的茶汤中,而第一泡也比较容易去除附着在茶表面的杂质,最后一个理由应该是对客人的尊重,当然第三点是我听他人说起,我本人并不认可这种理由,感觉他还是比较形式主义的说头)。汤色会因为你冲泡的时间,水温,茶的贮存状态等等原因会不一样,如果要一个比较美的状态我个人认为是浅橙黄。这种颜色配合白色的瓷杯是比较好看的。有很多人说各种等级的寿眉冲泡后汤色会不同,我觉得不大准确,大多数我们比较容易把控的是冲泡时间和茶量,汤色会随着冲泡的人的手艺和控制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品质好坏,我想消费者更关心的是香气和滋味。这个放这里如果展开,内容也会比较多,而且个人的理解差异也会很大,就不多说了。
说说白牡丹,多的不说,到了这个等级比较重要的是芽的状态,毫心要比较多,绒毛要厚密,叶要幼嫩,这种是好的。另外我再顺带提一下毫心的颜色我一般不作为判断白牡丹好坏的标准,主要是因为这个颜色会因为存储的条件而会有比较大的不同,特别是光照以及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不然你就直接看谁毛多,毫心比重大谁就好,当然年份因素这里并没有考虑进来。因为对白茶来说,年份越久越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白茶是轻微发酵的茶。它保留了比较大的水分并且内在保留活性的酶和其他物质,在存贮中会发现长时间的持续化学变化,这会带来很多意外的结果,通常就是表现为福鼎白茶喊的宣传口号: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当然我不否定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但也不太注重这种养生的口号是否具有普遍的效果。但是对口感和香气的影响是很真实的。
另外需要提一点,白茶通常当年的口感都会比较涩,另外香气中我们比较关注的“毫香”也会比较弱,并不是没有毫香,主要是会被“青草味”盖住。什么是青草味呢?这是当年的或者存储年份不够的茶都会有的一种鲜叶原料的味道。并不说这种味道不好,而是相对我们极希望能品味到的“毫香”来说,它并不算是好的气味。而毫香顾名思义就是白毫的气味。
具体是什么气味,我就没办法说清楚了,在冲泡的时候除了可以看到有一些白毫在汤面上,并且可以闻到那种特别的味道,那是跟寿眉完全不同的味道。口感的对比,我也不说了,因为和寿眉是很明显不一样的,喝过就会明白。汤色跟寿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很淡的杏黄。另外冲泡的方式特别是时间长度跟寿眉也是不一样,这里我不展开,如果大家有机会可以自己尝试自己按照自己的口味要求来做尝试,无非就是投放量,水温,还有每一泡不同的冲泡时长这几个比较大的变量来控制和调整。
最后要说两点:1.如果有人跟你说,白茶能冲十几泡还有味道,那肯定是错的。因为冲泡次数会让滋味和香气有比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一定是越前面越好,大体是一个不对称的低到高,高又低的过程。
2.不同的原产地茶品质肯定有区别。福鼎白茶相对来说名气会比较大。福鼎大白茶原产地是福鼎点头镇附近的柏柳村;福鼎大毫茶原产地是福鼎点头镇汪家洋村。这两个地方出的茶一直都是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高级原料。当然现在市场不讲究地方的,因为这个标准也不是谁定出来的,只是历史上是这样的。如果你真要说哪里的茶好,福鼎当地的茶农多少对自己村里的茶山比较了解。
福鼎白茶喝起有青草味怎么回事?
福鼎白茶的“塑形”过程,全靠制作工艺当中的萎凋。并且只要有充足的时间,让鲜叶当中的水分进行有效蒸发。从而会让茶叶当中酶类物质增加,并转变成我们人体所需的葡萄糖与氨基酸等!在气味方面,就会形成我们常说的清草香与水果或花香!
只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萎凋,就不会出现青草味道!但只要出现萎凋环节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所谓青草味。并且青草味的福鼎白茶,在口感方面也会有麻与涩的感觉!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