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矮化的简单介绍

yanqitea 2023-01-06 茶叶知识 191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在山上每亩可以种植多少株【白茶】??

这要看你乍种了.也要看你以后的管理,是机械化还是靠人工.

机械化的话就要宽一点,人工可以窄一点.

以行距1.2米,株距0.3米,每穴2株,双排种植,约需6000株,每株0.1元约600元

以行距1.5米,株距0.3米,每穴2株,双排种植,约需5000株,每株0.1元约500元

矮化密植的话也可以行距1米,每穴2株,单排种植,约需4500株,每株0.1元约450元

"白毫"是什么?

【名称】:凌云白毫茶【类别】:绿茶类【产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乐业二县境内的云雾山【简介】凌云白毫茶,属于绿茶类。原名“白毛茶”,又名“凌云白毛茶”,因其叶背长满白毫而得名,素以色翠、毫多、香高、味浓、耐泡五大特色闻名中外,为我国名茶中的新秀。凌云白毫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乐业二县境内的云雾山中,以青龙山一带的玉洪、加尤两地的白毫茶品质最佳,产量最多。凌云白毫茶茶树品种独特,是乔木大叶种类型,芽叶密披茸毛,以白毫满身而得名。【茶区环境】凌云、乐业是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山区县,靠近云贵高原,地势高峻,峰峦起伏,树高林密,山泉遍布,溪流纵横,郁郁葱葱,云雾蒙蒙,日照适宜,漫射光多,气候温和湿润,春夏更是“晴时早晚遍山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冬不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19—23℃,年降雨量1700—1800毫米,茶树多生长在800—1500米的群山峻岭上,连片茶园多分布在峡谷溪间,土壤多为高原森林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适宜茶树生长。这里山岭重叠,峰峦起伏,土壤肥沃,终年云雾缭绕。【历史】《中国名茶志》记载:“凌云白毛茶为历史名茶,创于清乾隆以前,原产于凌云县。”《凌云县志》载:“凌云白毫自古有之(指茶树而言),玉洪乡产出颇多。”据《广西特产物品志》(1937年)载:“白毛茶,树大者高约二丈,小者七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而薄,皆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属野生。《广西通志稿》载:“白毛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七八尺,嫩叶如龙眼树叶而薄,故名,概属野生.【采制】凌云白毫茶采制标准严格,特级茶和1级茶的鲜叶以一芽一叶为主;2级标准为一芽二叶,不采露水叶、紫色叶、病虫叶。白毫茶炒制的主要工艺有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炒二青和炒三青)等四道工序。炒制方法有手炒和机炒两种。高级茶采用手工炒制。白毫茶炒制有四大特点:一是高温杀青,采用全扬炒和高抛炒法,行低扬后高扬高抛再抖炒,有利水分蒸发,避免闷黄;二是扇风散热,尽快驱除叶温,保持色泽翠绿;三是高温快速炒二青,锅温80—85℃,投叶量1000克左右,做到抖得高,翻得快,尽快蒸发水分,干度达七、八成干为适度;四是低温慢炒三青,锅温60℃左右,投叶量1500克左右,双手慢动作翻炒,以保持锋苗、茸毛完整。当茸毫披露,香气透发,手捻成末即为适度。【特点】经过精细采摘和加工后制成的白毫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形似银针,汤色嫩绿,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回味清甘绵长,有板栗香,叶底呈青橄榄色。色泽淡绿,茶身柔嫩,汤色清绿明亮。有助消化、解腻利尿。提神醒目等功能。【来历】南国有佳木,文人如是说。那佳木特指凌云白毫茶。 凌云白毫茶原名凌云白毛茶,《中国茶树优良品种集》称“凌云白毛茶”。《中国名茶志》亦称“凌云白毛茶”,《中国名优茶选集》称“凌云白毫”,当地人统称“凌云白毫茶”。20世纪末由凌云县申请注册的“八桂凌云”牌凌云白毫茶系列产品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为优质产品。 中国的云贵高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就是凌云白毫茶的故乡。 凌云白毫茶,一种有性繁殖的大叶种类、中生种小乔木。起源于白垩纪(地质年代的第四代??中生代的第三纪),由山茶亚属进化而来,生长在凌云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地带。 《中国名茶志》记载:“凌云白毛茶为历史名茶,创于清乾隆以前,原产于凌云县。” 《凌云县志》载:“凌云白毫自古有之(指茶树而言),玉洪乡产出颇多。”据《广西特产物品志》(1937年)载:“白毛茶,树大者高约二丈,小者七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而薄,皆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属野生。 《广西通志稿》载:“白毛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七八尺,嫩叶如龙眼树叶而薄,故名。概属野生。BR中国是茶的故乡,而桂西的岑王老山、青龙山脉一带是凌云白毫茶的故乡。目前我国属于栽培型的茶树品种有600多个,其中250多个栽培面积较大,已被国家审定为良种的有76个。 凌云白毫茶植株高大,最高达900厘米以上,树姿直立,分枝较稀,,叶片呈水平状或下垂着生。春芽萌发期在凌云为3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一芽三叶的百芽重平均为99克。始花期11月,盛花期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开花结实较少,果小,萼片毛多,成熟茶果绿色。 1964年,在凌云县玉洪乡双谋村枫香坪发现很多野生白毫茶熟,其中最大的一株树高996米,树幅638米,干径25厘米,叶长13.3厘米、宽4.7厘米。 直到2003年,在岑王老山、青龙山一带,沙里浪伏村、力洪乡那力村,玉洪乡九江、盘贤村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野生凌云白毫茶树。一些原茶树经过人工栽培,选育优化,逐步矮化,形成了如今的凌云白毫茶。

大红柑白茶是煮还是泡

大红柑白茶老茶煮新茶泡。

大红柑白茶煮还是泡都可以,但要视白茶本身特点而定。

新茶建议泡,而老茶建议煮,新茶芽头、叶片质地嫩,比较娇弱,经不起反复高温的折腾,叶片损坏,会导致茶汤浓烈易苦涩,容易出现焖熟味,而老茶耐煮,并且越煮越香。

大红柑(又名茶枝柑),原产新会区。树势强壮,树冠开张,较矮化,枝条密生细软发梢力强。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一张图读懂易武如今名声大噪的好茶产区

一直没能找到一份仅有易武茶区的详细地图,所以当我们想看易武村寨和茶山的具体分布时,能找到的都是各版本的古六大茶山图。又因是古六大茶山地图,所以易武部分往往稍欠详细,一些新近热门微产地,因前人制作地图时尚未成名,因而虽然如今名声大噪,但地图上难寻其位置。

1

漫撒老街

漫撒为易武茶区的旧称,这一旧称也反映了旧时茶区的中心,即漫撒老街。咸丰年间,漫撒附近村寨人口过万,建有颇具规模的关帝庙和石屏会馆。但在几场大火,加上后续易武的兴起之后,漫撒渐渐衰落,如今老漫撒在荒山林中,只剩些墙根残垣埋藏在杂草丛林中。

2

丁家寨

丁家寨为瑶族村寨,分上下寨。丁家寨茶农所管理和采制的茶地为弯弓和白茶园。

3

高山寨

高山寨居民为“香堂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高山寨的茶树在整个易武轰轰烈烈的茶树矮化运动中被幸免留下,因此高山寨有不少未被矮化过的茶树。

4

易武老街

易武老街位于今易武镇新街附近一山坡,初去易武的人必往之,也是不少普洱茶爱好者的朝拜之地。其历史可追溯到乾隆年间,因红河州石屏汉族人的迁入,汉文化随之进入。发展到光绪年至民国时期,易武老街茶庄林立,成为六大茶山的中心。至今,易武老街仍保留有数处老式房屋,其中车顺号、同兴号、元泰丰、福元昌为老字号旧址。

夜幕渐临的老街

5

弯弓大寨

其兴盛较漫撒老街还早,两寨相距很近。弯弓曾有过建筑得十分精美,且面积颇具规模的关帝庙;此外,当时由于有回族定居,弯弓还建有清真寺。如今弯弓大寨遗址还有石板街、残砖碎瓦嵌埋土中。

6

张家湾

旧时运往香港的茶,只要经越南莱州的,都必从张家湾出去,因此张家湾占据了地理上的优势。而除了地理优势,张家湾也出产好茶,且茶树品种丰富。以陈云号为代表的几家老字号曾在张家湾创办经营。

7

薄荷塘

目前易武价格最昂贵的微产区,由一周姓家族发现、管理,分上下茶地,其中下茶地部分古茶树被挂上标号牌,为薄荷塘核心古树,今年的鲜叶价格高达每公斤1800 元 。薄荷塘山高路险生态佳,无数的蝴蝶昆虫石斛多年不被打扰地悠然生活其中。好生态必出好茶,但烫手的茶地生态难以维系,薄荷塘也不例外。

从薄荷图塘标号10的大茶树上鸟瞰茶地

8

麻黑

通常说起麻黑的茶,大家都约定俗成指代麻黑自然村,而非麻黑行政村范围的茶,因此其面积范围并不大,为麻黑村四周山林中的茶,麻黑村则正好位于中心低地。麻黑村居民多为石屏后裔,自移居到易武开始,几代人皆以茶为生,因此近来不少人笑称麻黑的茶园因管理得太好而茶质平平,不少茶树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被矮化。石门坎为麻黑茶山范围内生态最佳、茶质最佳之处。

9

白茶园

白茶园为丁家寨瑶族发现管理,是丁家寨采制茶地中价格最高的, 今年价格为每公斤3000 元。本属于弯弓片区,因茶质出众有特色,而被单独划分出来。

10

茶坪

茶坪的茶树在2003 年左右被刮风寨瑶族兄弟进入开荒发掘,之后一直为刮风寨管理采制。最早为明代时期先民种植,多年放荒在深山中,被人遗忘。

茶农带领记者去茶坪

11

刮风寨

刮风寨为瑶族村寨,位于易武范围的最东边,与老挝接壤。其村寨附件原本无茶树,瑶族原本亦不种茶制茶。因近年人们对易武古树茶的热切探求,多年被人们彻底遗忘在深山中的野放茶树,在瑶族兄弟的惊人的深山荒野探寻下,又重新被人们发现和利用。比如茶王树、茶坪、白沙河等,都是瑶族兄弟深入山中,重新利用起来的茶地,也是目前易武茶区中第一梯队的价格不菲之茶。瑶族兄弟们的生活水平也因茶发生了质的改变,因此近来寨子周边亦种植了不少茶树,被称为“家边小树”。原本寨边无茶树、不以茶为生的情况随之改变。

12

白沙河

白沙河是刮风寨管理的几个茶地中价格最便宜的,但今年也在每公斤2000 元。白沙河的茶被茶客公认为滋味偏淡。

13

茶王树

茶王树是易武各产地中道路最险的,传说其茶地中有过树干粗得难以想象的茶树,因而得名“茶王树”。由刮风寨瑶族重新发现管理,是目前刮风寨采制茶地中价格最贵的,今年价格为每公斤3000 元。

寻访茶王树的路上

读者会发现地图中不少关帝庙,之所以特意在图中绘制出关帝庙,是因为它的存在,往往标志着一个村寨或是区域曾经兴旺过,而易武自古以来确实是一个茶兴则兴、茶衰则衰的地方,因此,建有关帝庙的地方,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曾经因茶而兴盛过的地方。像老大寨小房附近,老漫撒,弯弓大寨都曾有过颇具规模的关帝庙,弯弓大寨更因为曾有回民定居,还建有清真寺。而如今它们都淹没在荒山中,大多又因曾经历大火而消失得几乎了无痕迹。

还有一点需特意说明的是,易武产茶甚至产顶级好茶的村寨和区域,并非仅仅这张地图所绘之处。我们仅绘制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部分。

来源:茶道新生活  编辑:大桡

乔木茶与灌木茶有什么区别

中国茶是指山茶科山茶属的一种常绿木本植物,分为乔木型、灌木型和半乔木型三种。

乔木型茶树有高大的主干,能长到几米、十几米高,可以站在树上采茶。这种茶树多分布在云南茶区,其中很多是野生老树茶,直径可以达到几个人手拉手都环抱不住。

灌木茶比较矮小,主干和分支的区别不是很明显,我国江南茶区主要是这种茶树,也比较适宜茶园成片种植。

3

半乔木型茶树就是介于两者之间,例如云南有的大叶种茶树就是半乔木型,福鼎大白茶也是半乔木型茶。

4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不是台地茶就一定是灌木茶,在云南的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台地茶园,茶树高都不足一米,但这是乔木茶矮化了的结果,它们本身仍然是乔木型茶。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