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分别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
白茶主要产自福建省的政和和福鼎两地,虽说都是白茶,但互相之间还是有所区别,两地的白茶在有经验的茶友面前,一眼便能分辨出产地。为啥能一眼看出?这几点特征与大家分享一下。
先来看一组关于茶种的数据:
1、福鼎大白茶:小乔木,中叶种,叶形椭圆,芽叶颜色黄绿,遍布绒毛,一芽三叶一百颗芽头重63.0g。
2、福鼎大毫茶:小乔木,大叶类,叶形椭圆或近长椭圆,芽叶颜色黄绿,遍布绒毛,一芽三叶一百颗芽头重104.0g。
3、政和大白茶:小乔木,大叶类,叶形椭圆,芽叶颜色黄绿带微紫,遍布绒毛,一芽三叶一百颗芽头重123.0g,芽叶密度稀。
通过这组数据,咱们可以看出两地白茶的区别。首先是茶芽的颜色,福鼎白茶的茶芽均为黄绿色,而政和白茶的茶芽还有一些微紫色。
除了颜色,还有后面的重量,三个茶种的100颗芽头的重量不同,这里只是一个平均的数字,并不一定是这么重。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福鼎大白茶长得最为紧密,茶梗较短,所以轻。福鼎大毫茶较为紧密。而政和大白茶长得比较稀疏,叶片之间隔得远,导致茶梗较长,所以最重。
下面的实拍图对比更加明显:
上图中为福鼎与政和两地的寿眉,而图中福鼎寿眉等级较低,采摘时间比政和寿眉晚。
通过这几张两地寿眉的实拍图,对比可以看出,福鼎寿眉的芽叶密度并不比政和寿眉低。如此可以推断,同等级的白茶,政和芽叶是要比福鼎芽叶长势稀疏一些。
除了茶芽的长势,还有茶梗的不同,整体上而言,福鼎的茶梗会细一些,政和的茶梗会粗一些。
在制作工艺上,两地也有不同,主要在烘干这道工序中,政和白茶的烘干温度比福鼎白茶的烘干温度高。所以政和白茶颜色更深。当然,这是工艺导致的情况,所以用政和采摘的原料用福鼎的烘干温度在制作,自然颜色与福鼎白茶一样喽。从上面图片也能看出政和茶的干茶、叶底颜色比福鼎茶深。
说了一堆,最后总结一下两地白茶的区别:
1、芽叶的颜色不同,虽然均为黄绿色,但政和白茶带一些微紫色。
2、芽叶的密度不同,政和白茶比较稀疏。
3、茶梗长度与粗细有别,政和白茶芽叶的茶梗比较长、粗。
4、烘干工艺有别,政和白茶的烘干温度比福鼎烘干温度高,导致成茶后干茶和叶底的颜色比较深。
以上便是两地白茶的分辨点,两地白茶并没有谁优谁劣,高下之分,白茶都很好,不过用两地之间的茶相互冒充,这种行为就有些过分了。
白茶老白牡丹为何喝起来发酸,干茶闻起来也有点酸
有问题的茶,别喝了。白牡丹应该花香、药香,口感甘甜。酸味应该是存放不当,变质了。
福鼎白茶和政和口感上有哪些区别?
说两者各有特点是对的,但是就我个人的感受,白茶的特点就是绒毛问题了吧。身披白毫,使用简单的萎凋和干燥两道工艺在老道的制茶师手上就可以得到地道的白茶成品。冲泡的之后,按照不同的鲜叶原料和工艺的茶产品会有不同的外形和内质。从口感上我们拿寿眉和白牡丹这两类来做了解。一般市面上寿眉采用的鲜叶原料没有白牡丹好,产的量也比较大,可以说是很普遍的。因此要比较口感,比较推荐2年以上的存储条件比较好,这样口感和香气都会跟当年的有比较大的不同,所以寿眉饼做存储是很不错的选择,买进的时候价位相对比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给人惊喜。冲泡的之后,我们先不说口感,因为实际的冲泡方法和冲泡条件会影响到最后的口感,但是香气一定跟没到年份的寿眉以及白牡丹或者小白茶甚至白毫银针是完全不同的,那种香通常带有一点药香味混合着微薄荷的感觉。原谅我的文字没办法表达到位。如果需要实际感受,建议在第一泡“醒茶”的时候,把茶汤直接倒到白瓷杯中进行暖杯,然后倒掉直接用鼻子闻茶杯的时候就能比较好的感受到(寿眉醒茶是比较必要的,因为长达3年甚至更长的存储期,茶的内质在第一泡之后会被“唤醒”,更容易渗透到第二泡的茶汤中,而第一泡也比较容易去除附着在茶表面的杂质,最后一个理由应该是对客人的尊重,当然第三点是我听他人说起,我本人并不认可这种理由,感觉他还是比较形式主义的说头)。汤色会因为你冲泡的时间,水温,茶的贮存状态等等原因会不一样,如果要一个比较美的状态我个人认为是浅橙黄。这种颜色配合白色的瓷杯是比较好看的。有很多人说各种等级的寿眉冲泡后汤色会不同,我觉得不大准确,大多数我们比较容易把控的是冲泡时间和茶量,汤色会随着冲泡的人的手艺和控制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品质好坏,我想消费者更关心的是香气和滋味。这个放这里如果展开,内容也会比较多,而且个人的理解差异也会很大,就不多说了。
说说白牡丹,多的不说,到了这个等级比较重要的是芽的状态,毫心要比较多,绒毛要厚密,叶要幼嫩,这种是好的。另外我再顺带提一下毫心的颜色我一般不作为判断白牡丹好坏的标准,主要是因为这个颜色会因为存储的条件而会有比较大的不同,特别是光照以及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不然你就直接看谁毛多,毫心比重大谁就好,当然年份因素这里并没有考虑进来。因为对白茶来说,年份越久越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白茶是轻微发酵的茶。它保留了比较大的水分并且内在保留活性的酶和其他物质,在存贮中会发现长时间的持续化学变化,这会带来很多意外的结果,通常就是表现为福鼎白茶喊的宣传口号: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当然我不否定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但也不太注重这种养生的口号是否具有普遍的效果。但是对口感和香气的影响是很真实的。
另外需要提一点,白茶通常当年的口感都会比较涩,另外香气中我们比较关注的“毫香”也会比较弱,并不是没有毫香,主要是会被“青草味”盖住。什么是青草味呢?这是当年的或者存储年份不够的茶都会有的一种鲜叶原料的味道。并不说这种味道不好,而是相对我们极希望能品味到的“毫香”来说,它并不算是好的气味。而毫香顾名思义就是白毫的气味。
具体是什么气味,我就没办法说清楚了,在冲泡的时候除了可以看到有一些白毫在汤面上,并且可以闻到那种特别的味道,那是跟寿眉完全不同的味道。口感的对比,我也不说了,因为和寿眉是很明显不一样的,喝过就会明白。汤色跟寿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很淡的杏黄。另外冲泡的方式特别是时间长度跟寿眉也是不一样,这里我不展开,如果大家有机会可以自己尝试自己按照自己的口味要求来做尝试,无非就是投放量,水温,还有每一泡不同的冲泡时长这几个比较大的变量来控制和调整。
最后要说两点:1.如果有人跟你说,白茶能冲十几泡还有味道,那肯定是错的。因为冲泡次数会让滋味和香气有比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一定是越前面越好,大体是一个不对称的低到高,高又低的过程。
2.不同的原产地茶品质肯定有区别。福鼎白茶相对来说名气会比较大。福鼎大白茶原产地是福鼎点头镇附近的柏柳村;福鼎大毫茶原产地是福鼎点头镇汪家洋村。这两个地方出的茶一直都是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高级原料。当然现在市场不讲究地方的,因为这个标准也不是谁定出来的,只是历史上是这样的。如果你真要说哪里的茶好,福鼎当地的茶农多少对自己村里的茶山比较了解。
白茶是酸性还是碱性?
碱性。虽然大多数茶,如绿茶、普洱茶、乌龙茶等,其茶汤酸碱度的测定均呈弱酸性的,但它们经过人体胃肠道消化吸收后,在体内生成的是碱性物质,所以茶叶被认为是碱性的。
白茶简介: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是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基本工艺为晒青、萎凋、烘焙(或阴干)。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柘荣、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因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四种产品。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