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新秀,白茶新秀白大师

yanqitea 2023-01-04 茶叶知识 94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白毫是什么茶?

白毫茶,原名白毛茶,因其叶背长满白毫而得名,主产于凌云县四季云雾缭绕的岑王老山、青龙山一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凌云白毫茶以色翠、毫多、香醇、味浓、耐泡五大特色成为中国名茶中的新秀。1984年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之一。到2001年底止,该县白毫茶种植面积已达7.47万亩。

白茶的泡制方法?

白茶的冲泡,分为五个层面

其一,不同品类,不同泡法;

其二,不同年份,不同泡法;

其三,不同用具,也有不同泡法;

其四,不同需求(是重品饮,还是重保健),还有不一样的泡法;

其五,不同对象,泡法也不一样。

以下分别说明——

(一)不同品类,不同泡法。

1.白毫银针的泡法。

冲泡白毫银针,主要注意事项有二:其一,茶芽纤长细嫩,水温不宜过高,90度左右即可;其二,这种上好的白茶浑身披满白毫,冲泡时,热水不可直冲茶芽,应当沿杯(或壶)壁入冲,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即不会损伤茶芽品相,又不臻至于因为茶芽大量脱毫令茶汤变浊、而影响其汤色的美感。白毫银针茶形虽然纤小细嫩,因为茶芽肥壮丰腴,出汤时间较长,十分耐泡,即便泡至十道,汤色尤在,虽然口味淡了不少,但还是可以从中品到其余韵的。

冲泡白毫银针,还有一个秘诀,每回往外分茶汤,不可全倒空,应留汤底约三分之一,这样,续过新水之后,茶汤还能沿承原来韵味。

2.白牡丹的泡法。

白牡丹一芽一两叶,旗枪兼具,茶芽细嫩纤巧,茶叶粗犷豪放,水温不可过低,低则茶味难出,水温若是太高,则又会伤及茶芽,若配以玻璃茶具,则其水中倩影尽收眼底。所以,白牡丹的冲泡温度,最好控制在90—100度之间。

其它注意事项,类似白毫银针。

3.贡眉或寿眉的泡法

寿贡皆以茶叶为主,其形粗放,尽显古朴之风,其靓丽之处有三:其茶汤深红美艳,其滋味醇厚浓郁,其功效较为卓越。所以,冲泡白茶,水温可在100以上,而且可以多泡一会,这样,就会充分享受到其最美的部分。

4.新工艺白茶的泡法

新工艺白茶是白茶家族中的新秀,因其工艺特殊,其味浓醇清甘,近似闽北乌龙之“馥郁”,故,此茶以工夫法冲泡为宜。

5.老茶饼的泡法

老茶饼经压塑而生,较紧实,因存入时间较长,内部自然发酵起变化,茶味厚生独特,只有百度以上的水温,才能令其尽显本色。

(二)不同年份,不同泡法

1.新茶的泡法:新茶往往较嫩,干茶观感也新艳,所以最好浅泡,出水尽量快一些,这样能品到那种新茶之纯美。

2.老茶的泡法:

品饮老白茶,宜用大肚紫砂壶,80度水温,耐心等待1分半钟出汤。如果能使福鼎泉水泡制,再好不过。宽敞的大肚壶使芽叶尽情舒展,将叶面和芽头上披着白毫的滋味充分散发。过程显得那样生机无限,意趣盎然。那股香气和沁入心脾的蜜韵味道自然甘醇,是茶本质的香气。如同置身于原始森林,嗅着林中清新的气息,心情也自然悠闲,宁静致远。

什么茶叶送人好

若要送茶,就要先了解茶的个性:白茶自然纯朴、绿茶清新爽口、黄茶沁人心脾、清茶岩韵花香、红茶暖心驱寒、黑茶回干隽永。冬季送茶多以暖性、发酵茶为主,如普洱、黑茶、岩茶等。

茶等。

大红袍:岩骨花香、意境高远

大红袍喝的就是“岩骨花香”、意境高远。相对而言,喜爱喝大红袍的人大多情感细腻、喜爱兰花,以女士居多。

铁观音:清香型仍是主流

对于喝惯了信阳毛尖的人,再喝碧螺春、西湖龙井,就觉得滋味淡。于是,有人会认为,铁观音虽清香怡人,但后味淡了许多。清香型铁观音也有好坏之分,好茶能使嗓子清凉,喉韵足,而品质稍差的会出现挂喉现象。

红茶:市场需求扩大

传统红茶也具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如祁门红茶开发了不少新产品,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价位也随之提高。

绿茶:新秀安吉白茶

绿茶:新秀安吉白茶

与白茶不同,安吉白茶运用了绿茶的加工工艺,属绿茶类。称之为“白茶”,原因是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正常茶叶氨基酸含量在1%~4%,安吉白茶的氨基酸含量就可达到7%,喝起来鲜爽,有安神功效。从2008年至今,安吉白茶就成为绿茶中的新秀。

希望帮到你!

凌云白毫 是什么?

【名称】:凌云白毫茶

【类别】:绿茶类

【产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乐业二县境内的云雾山

【简介】凌云白毫茶,属于绿茶类。原名“白毛茶”,又名“凌云白毛茶”,因其叶背长满白毫而得名,素以色翠、毫多、香高、味浓、耐泡五大特色闻名中外,为我国名茶中的新秀。凌云白毫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乐业二县境内的云雾山中,以青龙山一带的玉洪、加尤两地的白毫茶品质最佳,产量最多。凌云白毫茶茶树品种独特,是乔木大叶种类型,芽叶密披茸毛,以白毫满身而得名。

【茶区环境】

凌云、乐业是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山区县,靠近云贵高原,地势高峻,峰峦起伏,树高林密,山泉遍布,溪流纵横,郁郁葱葱,云雾蒙蒙,日照适宜,漫射光多,气候温和湿润,春夏更是“晴时早晚遍山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冬不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19—23℃,年降雨量1700—1800毫米,茶树多生长在800—1500米的群山峻岭上,连片茶园多分布在峡谷溪间,土壤多为高原森林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适宜茶树生长。这里山岭重叠,峰峦起伏,土壤肥沃,终年云雾缭绕。

【历史】

《中国名茶志》记载:“凌云白毛茶为历史名茶,创于清乾隆以前,原产于凌云县。”《凌云县志》载:“凌云白毫自古有之(指茶树而言),玉洪乡产出颇多。”据《广西特产物品志》(1937年)载:“白毛茶,树大者高约二丈,小者七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而薄,皆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属野生。《广西通志稿》载:“白毛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七八尺,嫩叶如龙眼树叶而薄,故名,概属野生.【采制】

凌云白毫茶采制标准严格,特级茶和1级茶的鲜叶以一芽一叶为主;2级标准为一芽二叶,不采露水叶、紫色叶、病虫叶。

白毫茶炒制的主要工艺有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炒二青和炒三青)等四道工序。炒制方法有手炒和机炒两种。高级茶采用手工炒制。

白毫茶炒制有四大特点:一是高温杀青,采用全扬炒和高抛炒法,行低扬后高扬高抛再抖炒,有利水分蒸发,避免闷黄;二是扇风散热,尽快驱除叶温,保持色泽翠绿;三是高温快速炒二青,锅温80—85℃,投叶量1000克左右,做到抖得高,翻得快,尽快蒸发水分,干度达七、八成干为适度;四是低温慢炒三青,锅温60℃左右,投叶量1500克左右,双手慢动作翻炒,以保持锋苗、茸毛完整。当茸毫披露,香气透发,手捻成末即为适度。

【特点】

经过精细采摘和加工后制成的白毫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形似银针,汤色嫩绿,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回味清甘绵长,有板栗香,叶底呈青橄榄色。色泽淡绿,茶身柔嫩,汤色清绿明亮。有助消化、解腻利尿。提神醒目等功能。【来历】

南国有佳木,文人如是说。那佳木特指凌云白毫茶。 凌云白毫茶原名凌云白毛茶,《中国茶树优良品种集》称“凌云白毛茶”。《中国名茶志》亦称“凌云白毛茶”,《中国名优茶选集》称“凌云白毫”,当地人统称“凌云白毫茶”。20世纪末由凌云县申请注册的“八桂凌云”牌凌云白毫茶系列产品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为优质产品。 中国的云贵高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就是凌云白毫茶的故乡。 凌云白毫茶,一种有性繁殖的大叶种类、中生种小乔木。起源于白垩纪(地质年代的第四代??中生代的第三纪),由山茶亚属进化而来,生长在凌云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地带。 《中国名茶志》记载:“凌云白毛茶为历史名茶,创于清乾隆以前,原产于凌云县。” 《凌云县志》载:“凌云白毫自古有之(指茶树而言),玉洪乡产出颇多。”据《广西特产物品志》(1937年)载:“白毛茶,树大者高约二丈,小者七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而薄,皆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属野生。 《广西通志稿》载:“白毛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七八尺,嫩叶如龙眼树叶而薄,故名。概属野生。BR中国是茶的故乡,而桂西的岑王老山、青龙山脉一带是凌云白毫茶的故乡。目前我国属于栽培型的茶树品种有600多个,其中250多个栽培面积较大,已被国家审定为良种的有76个。 凌云白毫茶植株高大,最高达900厘米以上,树姿直立,分枝较稀,,叶片呈水平状或下垂着生。春芽萌发期在凌云为3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一芽三叶的百芽重平均为99克。始花期11月,盛花期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开花结实较少,果小,萼片毛多,成熟茶果绿色。 1964年,在凌云县玉洪乡双谋村枫香坪发现很多野生白毫茶熟,其中最大的一株树高996米,树幅638米,干径25厘米,叶长13.3厘米、宽4.7厘米。 直到2003年,在岑王老山、青龙山一带,沙里浪伏村、力洪乡那力村,玉洪乡九江、盘贤村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野生凌云白毫茶树。一些原茶树经过人工栽培,选育优化,逐步矮化,形成了如今的凌云白毫茶。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