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的叶先生,鼎叶福鼎白茶有限公司

yanqitea 2023-01-03 福鼎白茶 119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福鼎白茶四字是谁写的

从茶叶发展历史而言,白茶是最早的茶类。上古时代人们最初发现白茶的药用价值后,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进行储藏保存起来,用于祭祀、治病等备用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最早的白茶记载是田艺蘅所书的《煮泉小品》:“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一一清翠鲜明,尤为可爱。”描述的就是白茶的简单自然独特制作工艺。

有关白茶原产地的争论颇多,其中福鼎、建阳水吉、政和争议最为激烈,白茶制造历史已有200年,由福鼎首创,进而传到水吉,最后传到政和,白毫银针和新工艺白茶的发源地是福建省福鼎市。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此观点得到茶客和诸多茶叶界泰斗们普遍认可,更多可以参阅福鼎白茶共识内容。

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永嘉(今温州)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据茶界泰斗陈椽教授考证:“永嘉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系中国白茶原产地,白茶山是指有“海上仙都”美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鼎太姥山”;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更是清楚的记载:“太姥山古有白茶,今呼白毫,产者性寒凉,色香具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

万庆德茶小生的回答希望能帮到您!

福鼎白茶十大高端品牌是哪些?

福鼎白茶有七蒲茶业、万庆德茶产业、三山源茶业、天毫茶业、馥益堂、芳茗茶业、绿雪芽、天鼎茶业、福鼎白茶股份、品品香。

1、六妙福鼎白茶

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六妙”品牌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6年再度荣获中国茶业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中国茶业行业十佳成长型企业。集团下设安保中心、研发中心、生产中心、资源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子公司;

2、品品香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及出口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属下有多个加工厂和有机茶园基地,企业引进先进茶叶加工工艺和技术,引进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出口茶叶清洁化加工流水线设备。

3、福鼎白茶股份

福鼎白茶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素有“中国白茶之乡”、“白茶原产地”之称的古都——福鼎,是在福鼎市人民政府直接支持下,由福鼎市主要骨干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白茶专业经营企业。在福鼎市人民政府的授权下,公司获得了具有“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的“福鼎白茶”品牌特许经营权。

4、天毫茶业

福建天毫茶业优质的白茶原产地太姥山高山环境、名优的国家级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茶树)、自然简单独特的萎凋和烘焙,不炒不揉的加工工艺造就了福鼎白茶外表茸毫密披、天然素雅、内质毫香幽远、清甜爽口的独特品质和出色的药理功能及白茶保健功效。天毫牌福鼎白茶正作为中国白茶的代表品牌,正在统领中国白茶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5、天鼎茶业

福建省天鼎茶业有限公司以科研、培植、加工、营销为一体。公司在福鼎主产茶区白琳、点头、潘溪等地建立3000多亩茶园和生态茶园作为有机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产品有福鼎白茶、白琳工夫红茶、绿茶和白茶枕,公司在2012年8月被福鼎市人民政府授予为“市级龙头企业”及“福鼎市2012-2013年度农业产业化”荣誉称号。

福鼎白茶的历史是什么?

 福鼎白茶的历史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 ,原产于 福建福鼎、政和、松溪等地。

白毫银针 研究表明:

白牡丹

中国茶叶生产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白茶,我国利用茶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作药用,由于茶树萌发新芽有季节性,为了随时都能喝到茶叶,便将采集的 幼嫩茶叶晒干收藏起来,这便是最早的白茶,也是茶叶加工的开端。 《茶经》的记载 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到:“《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我国 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创始人、著名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陈椽先生在 《茶业通史》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 鼎(唐为长溪县辖区) ,系白茶原产地。1.宋代的白茶 宋朝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 (成书于 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 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 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 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 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 有之,但品不及。” 宋子安著《东溪试茶录》时,将“白茶”列为茶叶七个品种之首:“茶名有七, 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培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 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端,取其以为茶端,取其第二者为斗茶,而气味殊 薄,非食茶之比。” 2.明代的白茶 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 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这说明当时的制茶原料至少是一芽一叶,干燥用日晒,其鲜叶标准与制茶工艺可 认为是“现代白茶”制法的雏形。3.现代白茶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白茶起源于清代的福鼎。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 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具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 《福建地方志》和现代著名茶学家张天福教授所著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 究》一书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证实:在清嘉庆初年(公元 1796 年) ,福鼎人用 菜茶(有性群体种)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 约在 1857 年,福鼎大白茶茶树品种从太姥山移植在福鼎县点头选育成功, 柏柳由于福鼎大白茶,芽壮、毫显、香多,所制白毫银针外型、品质远远 优于“菜茶”,于是福鼎茶人于 1885 开始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制造 “白毫银针”,出口价高于原菜茶加工的银针(后来称土针)10 多倍。 约在 1860 年“土针”逐渐退出白毫银针的历史舞台。

福鼎白茶现今创始人是谁

福鼎大白茶发源人陈焕

《福鼎县志》记载

福鼎大白茶原产于福鼎太姥山。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二三五八——二二五七年)有一老母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到汉武帝时,派遣了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现今福鼎太姥山还留有相传是太姥娘娘手植的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树绿雪芽古茶树、太姥娘娘发现绿雪芽的山洞和浇灌绿雪芽的丹井。距今150多年前(约1857年),有柏柳乡竹栏头村(现为点头镇过笕村竹栏头自然村)陈焕把此茶移植家中繁育了福鼎大白茶。

《宁德茶叶志》记载

相传尧帝时,福鼎县太姥山上住着一位老母,曾遇仙人授以丹术后升天。西汉时,东方朔封太姥山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敕封老母为“太姥娘娘”。后人供奉香火,传说很是灵验。 福鼎竹栏头自然村有一孝子名陈焕,性至孝,但因地瘠,终年操劳,也难求得双亲温饱,深感愧对父母。时大年过,陈焕遂持斋三日,携干粮上太姥山祈求太姥娘娘“托梦”,指点度日之计。陈焕焚香礼拜毕,合眼睡去,朦胧之中,只见“太姥娘娘”手指一树曰:“此山中佳木,系老妪亲手所植,群可分而植之,当能富有。”次日,陈焕走遍山山岭岭,直至太阳落到西山头,果然在鸿雪洞中觅到一丛茶树。陈焕大喜,当即用随身带来的锄头,分出一株携回家中精心培植。百日后,果然生机嫣然,其茶异于常种,它就是今天的“福鼎大白茶”。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