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白茶的几种功效与作用
白茶的几种功效与作用
白茶的几种功效与作用,作为一种较为十分常见的中药材,不同的食物对人体产生的作用不同,同种食物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多吃能为人的身体补充营养,养生就看白茶的几种功效与作用。
白茶的几种功效与作用1
白茶的种类
白茶的初制工艺基本相同,主要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以及近些年为便于储存而出现的白茶饼。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因其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有“茶中美女”之美称。由于白毫银针鲜叶原料采自大白茶的肥芽,其干茶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在茶杯中冲泡时,芽芽挺立,蔚为壮观。冲泡后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
白毫银针一般采摘自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等大白茶或者福建水仙树品种肥壮芽头制成。传统上,在萎凋后的干燥环节,产自福鼎的银针在干燥一般采用烘干方式,称之“北路银针”。产自政和的银针,在正常气候下,干燥一般采用晒干方式,称之“南路银针”。
2、白牡丹
白牡丹外形呈自然叶态,芽叶连枝,两叶抱心绿叶夹银毫,形似花朵,故称白牡丹。白牡丹干茶叶色黛绿或墨绿,叶背芽毫显露,绿面白底,当地人也称“天青地白”,其叶面、叶脉与节间枝梗在色泽上有差别,呈“绿叶红筋”状,也称做“红装素裹”。内质上,有毫香,味鲜醇,汤色橙黄,清澈明亮,叶底浅灰,叶脉微红。
白牡丹原料采摘要求鲜叶嫩度适中,一般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主,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高级白牡丹则对鲜叶原料的要求十分严格,一般要求一芽一叶初展,要求采得早,采得嫩,一般在清明前后开采。
3、贡眉、寿眉
传统的贡眉是指用一芽二、三叶及小白(菜茶)制成的白茶,由于其外形较瘦小,形似眉毛而得名。贡眉形似白牡丹,但形体偏瘦小,叶色灰绿带黄。
寿眉是制作白毫银针时采下的鲜梢经过抽针后,剩下的嫩叶制成的成品。寿眉成茶不带毫芽,色泽灰绿带黄,滋味纯和,汤色杏绿,叶底黄绿。
4、白茶饼
白茶饼是近些年开始在市场上逐渐多起来的`紧压产品,其制作原料一般采用常见的白茶原料,如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及寿眉等,在精制中采取“蒸压”的工艺,压制成饼。因为生产工艺与传统散茶类似,故品质特点接近,但由于经过了加温蒸压的过程,口感较之散茶会更加柔和,且便于储存与运输。
白茶的功效
一、白茶功效之降火清热避暑
白茶的功效可以令人降火,让人清心解烦、安神定智、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特别是陈年新工艺白茶(陈年老白茶)的降火消炎、清热解毒功效尤其突出。专家建议:春天喝花茶,夏天喝白茶绿茶能防暑降温,秋天喝青茶,冬天喝红茶黑茶养胃。茶宜兼饮,不宜偏饮,白茶又宜常饮,不宜间断,从某种程度上说,白茶的防暑降温效果是最好的,白茶保健功效是需要长饮才有很好的保健效果的。
二、白茶功效之治风火、牙疼、退高烧
福鼎当地百姓自古就有白茶煮饮法用于治风火牙疼退烧治疗麻疹等疾,具体方法为:用清水投入10g陈年老白茶,陈三年以上为佳,煮至3分钟至浓汁滤出茶水,待凉70度添加大块冰糖或蜂蜜乘热饮用,常用于治疗嗓子发炎、牙疼、退烧、水土不服,这样的白茶水口感醇厚奇特。
三、白茶功效之利尿解毒
20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记载道:“神农尝白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为茶,唐陆羽《茶经》据此得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的结论。福建白茶中高含量的茶多酚中黄烷醇类化合物能够刺激肾血管舒张,增加肾脏的血流量,从而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使尿液中的乳酸获得排除,达到利尿排毒作用。
四、白茶功效之抗过敏反应
临床上的过敏反应可根据发病类型分为二大类四个分型:速发型(Ⅰ、Ⅱ、Ⅲ型)和迟发型(Ⅳ型)。过敏性皮肤炎,新生儿的临床发病率极高,约占20%~30%,青年期的发病率也量2%~3%以上。白茶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和特有的茶多酚是主要抗过敏活性成分,白茶还可以有效地减轻炎症部位的真皮浮肿,达到白茶保健功效抗过敏的作用。
五、白茶功效之养目
白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与干眼病,起到养目作用,特别适合是长期长时间面对着电脑办公人士和青少年保护视力,白牡丹茶被戏称为白茶中的舞娘、白茶娇子、女人茶。
此外,长期饮用白茶能让血糖保持正常水平,达到白茶保健功效的降血糖作用,而且能防止吸烟呼吸道损伤,白茶可以对吸烟造成损伤的DNA进行修复,白茶保健功效非常好,这是我们通过人体实验得出的结论,长年吸烟者应多喝白茶。
白茶的几种功效与作用2
白茶的成分
白茶的营养成分: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维生素类、叶绿素、胡萝卜素以及各种矿质元素。
白茶的保健成分:调节人体生理活动,恢复、维持、增进健康的机能,它能强化免疫、抑制衰老、预防疾病、恢复健康、调节体内生物节奏。如茶多酚(儿茶素类及其氧化物、黄酮类、酚酸类)、茶多糖类、茶氨酸、咖啡碱、抗氧化维生素类(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γ-氨基丁酸、茶叶皂苷和必需微量元素(锌、锰、硒等)。
白茶各种成分的功效
一、儿茶素类
1、抗氧化性:主要体现在清除自由基和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
2、抗菌作用:具有广谱抑菌作用。
3、增强免疫力:动物实验表明可以增强生物体内白细胞数量。
二、黄酮类
1、抗氧化性。
2、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心血管疾病。
3、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糖。
三、茶色素
1、降低血压、血脂,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产生。
2、抗菌抗病毒,预防龋齿等药理作用。
四、咖啡碱
1、舒张血管、兴奋神经中枢,促进血液循环。
2、预防高血压、头痛、心肌梗塞等药理和生理作用。
五、氨基酸
1、茶氨酸具有镇静、降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功能。
2、白茶中的氨基丁酸居六大茶类之首,具有镇静、降血压、降血氨、提高脑活力、促进乙醇代谢等作用。
六、维生素
1、白茶中的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和维生素C。
2、维生素B能抗脚气、辅助DNA修复、防止突变等功效。
3、维生素C具有防治坏死病、抗氧化等功效。
七、矿物质
1、矿物质对增强骨质、促进血红蛋白生成、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人抵抗力均有重要作用。
2、抗氧化、抗衰老和保护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3、其中氟在白茶中含量远高于其他植物,对防治老年骨质疏松有显著效果。
八、茶多糖
1、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减慢心率、抗炎、抗凝血、抗血栓、抗辐射等药理作用,增强机体自我保护能力。
2、具有降血压、抗高压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现今已有大量的研究认为饮茶可预防人体的许多疾病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包括益思提神、明目、抗氧化预防衰老、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防辐射、抗过敏等,但对茶应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茶不是“药”而是一种对人体有生理调节作用的功能性食品,通过饮茶提高人体对疾病的免疫性可以预防许多对人体有很大威胁的疾病,且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北苑灵芽天下精——政和白茶小记》
茶的世界丰富多彩!白茶更是茶界的一朵仙葩!要了解政和茶首先要了解北苑茶。北苑茶 是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最著名的御茶,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闽龙启元年(闽王王审知之子王延钧的年号,公元933年),建州建安县(今福建省建瓯市)有位茶园业主张廷晖,在凤凰山(今建瓯市东峰镇境内)经营方圆30里的茶园,因战事频繁,难以为继,就将茶园全部献给闽王,作为皇家茶园。茶园地处闽国北部,故称 “北苑御茶园” 。所产之茶称“ 北苑茶 ”,上贡闽国和后来的南唐。北宋时贡茶生产南移到北苑,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赵炅年号,公元977年)在凤凰山设漕司行衙,置北苑御焙(官焙),派漕臣督造北苑御茶。 北苑贡茶以龙凤图案的模具制作蒸青团茶,又称龙凤茶、龙团凤饼、建溪官茶等,先后有龙凤团、小龙团、密云龙、龙团胜雪等几十个品种。
民间私焙(壑源等) 也随之兴旺。鼎盛时期,有官私茶焙1336处。 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 说:“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诗人陆游赞誉为“建溪官茶天下绝”。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凤团茶,官焙衰亡,团茶向散茶演变。从五代至明代,北苑茶上贡四朝(五代的闽和南唐、两宋、元、明),历时458年,谱写了中国茶叶史上最璀为璨的一页。北苑贡品有龙团凤饼、胜雪、紫笋、雪英等等。 北宋名茶排行榜中有二十种名茶,白茶为第一。
北宋的白茶是什么茶呢?当然不是现在我们理解的,按照茶叶制作工艺来区分的 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贡这类白茶 。当时的白茶成品是经过蒸压制成的团茶,用茶模压制成圆形、菱形、梅花等等。有人说是白叶茶,安吉人说是安吉白茶。实际上, 白茶就是政和大白茶树芽叶制作的茶。
这是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 政邑知县蒋周南写的一首《咏茶》诗 ,述事甚详。从本诗中可以看出清初政和县(注:政和别号东和)产茶的盛况,连著名的北苑产区比之都要黯然失色。茶季到了,茶工雇佣一空,可能当时政和县山区无茶行、茶庄的设置,一筐筐的茶叶被茶贩运到武夷山市出售,名茶流失,使这位知县不禁生出无限感叹。从中我们也了解到了政和白茶的珍贵与受欢迎程度。
政和白茶,福建省政和县特产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政和白茶以中国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茶政和大白茶品种为原料,经政和县茶农特有的制茶技艺加工生产的,所产政和白茶具有鲜纯、毫香、凉爽的品质特征。不仅具有解暑、退热、降火、生津止渴功效,还具有降血压、解毒、止泄、杀菌、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功效。驰名中外,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
政和白茶原以菜茶品种的小芽为原料,清朝初年,政和铁山发现大白茶树种(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逐广为栽培,并以此为原料制出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白毛猴、莲心等多个优质白茶品种。
白毫银针 ,简称银针,又叫白毫,也被人多称白毫银针,按制茶种类分,属白茶类。政和白毫银针的成品茶外观茶芽肥壮,满披白毫,色泽灰绿,闪烁如银,挺直如针。茶汤呈杏黄色,清澈晶亮,香气清鲜,入口毫香显露,滋味清甜鲜爽,叶底:匀整,明亮 。白毫银针是茶叶珍品,采摘于政和大白茶明前肥壮之单芽,经萎凋、低温烘(晒)干、捡剔、复火等工序制作而成。是政和所产的珍品白茶,曾多次荣获国家名茶称号,请鉴赏她全身满披白毫、纤纤芬芳的外形。
白牡丹 的制造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但工艺不易掌握。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
关于政和白茶的起源有几个传说:
1.摇钱大白
2.银针姑娘
3.白牡丹茶的传说
这些故事和传说也是非常值得了解和细细品味的。对于我们认识白茶有非常大的助益!留待以后细细探索!
作为中国白茶重要主产区,政和县白茶渊源极深,可追溯到唐末宋初。 到宋代,政和已成为重要的北苑贡茶主产区,生产的银针茶备受推崇,被文人誉为“北苑灵芽天下精”。1115年(宋徽宗政和年间),当时的关棣县因进献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明朝,政和白茶产量已具相当规模,到了清朝时期,进入鼎盛。迄至清咸丰年间政和始有茶叶加工场所。《茶叶通史》载:“咸丰年间,福建政和有一百多家制茶厂,雇佣工人多至千计;同治年间,有数十家私营制茶厂,出茶多至万余箱”。特别是1879年(光绪五年),铁山村发现政和大白茶(一说在咸丰年间发现)并得以大量繁殖推广,勤劳智慧的政和人民利用政和大白茶为原料,制作的各色名茶相继问世,品质大幅度提高。
陈橼专著《福建政和之茶叶》(1943年) 述:“政和茶叶种类繁多,其最著者首推工夫与银针,前者远销俄美,后者远销德国;次为白毛猴及莲心专销安南(即越南)及汕头一带;再次为销售香港、广州之白牡丹,美国之小钟,每年总值以百万元计,实为政和经济之命脉”。民间流传“嫁女不慕官宦家,只询茶叶与银针”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对茶叶生产的扶持,政和县茶叶生产得到发展,茶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和县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绿色优势,茶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政和县传统主导产业。政和县内的石屯、东平、熊山等镇均是白茶的重要产区,分别种植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云六号等品种。
关于皇帝赐县名“政和”的由来有必要再说一下
“政和”的县名由白茶得来。 北宋时期, 建州府 (中心位于今建瓯市)制下有一个小县叫做 关隶县 。中国地形西高东低,而关隶县则是东高西低,一江春水向西流潺潺流去,关隶处在闽水源头,两岸风景秀丽,遍生名枞。宋代的皇帝都喜欢喝茶,朝廷的官员们发现闽北特别适宜种茶,所以在这一带开辟了北苑御茶园,关隶茶园是御茶园的东园。北苑有38个官焙,私培1336个,做出来的最好的茶要进贡给皇帝。那时候,政和县境内的感化里、长城里、高宅里、东平里、东衢里等等都是有名的茶焙。负责进贡茶叶的是福建转运使,他们常常四处打听,搜罗斗茶中胜出的茶品进献给皇帝,朝野上下斗茶之盛行一时。到了宋徽宗当皇帝的时候,茶叶生产和文化都达到鼎盛。因为皇帝好茶,各茶焙的制作工艺、茶叶品质、包装(那个时候用竹筐)一个赛过一个,一年胜过一年。
话说 徽宗皇帝 喜欢喝野生白茶制作的茶,那茶没有取名,因为茶叶上覆盖着一层白茸叫白茶,制出来的茶品也就叫白茶。野白茶很少,关隶县一些人家的茶园倒长着几棵,每年制出的茶也都送往北苑。原料品质好,但制作工艺总被福建转运史们挑剔来挑剔去,认为没有做到最好。公元1115年(宋徽宗政和五年)春天,关隶县茶焙又一次采下白茶嫩芽制造了一款极品—— 白毫银针 ,茶一出焙就在 斗茶 中取胜。由于以往的印象,送到北苑的时候被冷落在一边。那么这一款茶后来又怎么进的内廷?传说与蔡京有关。
历史上当过福建转运史的人大多是茶家,比如:蔡襄、贾青、郑可简、丁谓 。其中蔡襄还是书法家,他的书法和茶学影响了他的堂弟蔡京。蔡京与徽宗皇帝十分投合,两人都是书法高手。对于茶,蔡京不仅善于品饮,而且是茶叶经济专家。他先后对茶叶营销和税收进行了三次改革,第三次改革在政和年间,被称为 “政和茶法” 。“政和茶法”一实行果然很有成效,不仅促进了生产,而且增加了茶叶税收,皇帝非常高兴。把各地进贡上来的好茶分赐给众臣,或召集群臣共饮是徽宗皇帝的习惯,蔡京是陪同品茶最好的人选。蔡京老家在福建莆田仙游,对于自己家乡福建好茶再熟悉不过。
这一年,政和县有个姓陈的政和杨源人在宫里当太监多年,被恩准回乡省亲。政和五年春天,陈太监回到京师,捎了几饼在当斗茶中取胜的茶送给福建老乡、当朝太师蔡京。这位行家一看,此茶正是当今皇上曾经称道过的白茶,而且这几饼工艺精美绝伦,实在令人爱不释手。蔡京看茶饼的成色知道是新銙,又见其中一饼莹润可爱,隐约有幽香,断定是绝品。于是,把饼装入袖中,兴匆匆往内廷而去。好茶要有知音,才能得茶趣,爱茶的人都知道这一点。虽然老蔡这个家伙贯于逢迎拍马屁,本来早就被徽宗罢官“靠边站”了,后来投了皇上的爱好,送了好书画才得以复职的。但是在好茶上,蔡京的确是有眼光的高雅之人。在政和年五年这个春风和煦的下午,白茶的香气与醇厚悠悠然沁入肺腑,蔡京看到“老板”脸上露出了难以言传的喜悦。那是一个美妙的瞬间,“好茶……”天子似言非言,语调飘浮起来。既然是这样,蔡京就打算顺便做一做好事,给关隶县讨个赏赐。
“献茶的如今还住在驿馆里,人家可想着官家有没有赏赐呢。”蔡京故意这么说。
“哪里来的?”
“关隶县,福建路,如今在建州府治下。那茶与官家称道的壑源茶最近,正在官家的北苑地界上。”
“哦,那朕怎么没有听说过?”
“那方面来的茶,叫法都有规矩,或称建州茶,或称建溪官茶,所以官家并不知晓。”
“既是茶做得好,又是爱卿的老家,那么就依爱卿所订的‘政和茶法’,赐名‘政和’吧。”
赐名的事像一阵春风飞快地吹到了当地,关隶县官兵、百姓山呼“万岁”,口头、书信人人改称“政和”。 此时的天子却开始后悔了,他的年号改来改去,没有一个比得上“政和”。政通人和啊,哪朝哪代的皇帝不想如此?但是九五之尊,金口玉言,赐就是赐,也不好收回来。过了四年,徽宗皇帝终于依依不舍地改年号为“宣和”。政和县这个因茶而得来的县名一直沿用至今。“赐县名”这件事对于政和实在是值得欢庆的事。关隶,望文生义可以解释为关押奴隶,或者苦役犯的地方,所谓“氓隶之人”。 一旦改成“政和”就是天地悬殊,万象生辉了。政和因为茶,成了因茶得名的天下第一县,从此政通人和!
民间有一种说法是“一家女儿不吃两家茶”,说的是一个女儿不许两家的意思。 在这句民谚中,吃茶成了订婚的象征。而 清代文学巨著《红楼梦》的第二十五回 写道,王熙凤送给 林黛玉暹罗茶 时,开玩笑着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小说中的描写,也反映了茶在婚恋中的重要作用。
政和人甚至将男女青年订婚仪式称为“插茶”。 这个称谓反映了茶礼茶俗已深入茶乡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蕴含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
相传政和古时候有个名叫 茗香 的姑娘,她面容姣好,眉目清新得像雨水洗过的新茶;她脚步轻盈,活泼机灵得像是茶山上的小山麂;她歌喉婉转,歌声甜润得像红茶的绵柔回甘。最特别的是她常年在茶山上种茶,在茶坊里制茶,又生性嗜好饮茶,浑身上下时刻散发着茶味清香,香气清新持久,常常是脚步还没到,茶香袭人来,只要是闻到那股淡淡的茶香,人们就知道是 茗香姑娘 来了。
有一年天时不正,本该春雨绵绵的日子却旱得一滴水也不见落下,茶农都很焦急。传说政和县有一位名叫“银针姑娘”的美丽女茶神,守护着连绵的茶山,庇佑茶农们风调雨顺,茶树青青,而这位善良的茶神最爱听的是茶灯戏,所以人们常常在茶山唱茶灯戏给她听,请她保佑茶山有好收成。茶灯戏常常是一个生角和一个旦角对舞说唱,用优美的身段和动作,诉说男女爱情悲欢离合。它在政和县东平镇一带流传了几百年,当地的茶农们,特别是男女青年都爱唱。二月里,茗香姑娘和女伴们一起结伴上茶山唱茶灯戏,清歌敬茶神,祈盼年景丰 。“春呀春芽芽嘞,春风春雨采新茶。绿的是清明茶,红的是工夫茶,又长又白银针茶……” 姑娘们的歌声在茶山上飘扬,突然对山上传来浑厚响亮的对歌声: “绿的是清明茶,红的是工夫茶,又长又白银针茶。叫声我的妹呀,我的妹嘞,卖了新茶备嫁妆……” 茗香姑娘 偷眼一看,对面山上是邻村的后生青岩。他壮实魁伟,双肩宽厚得像是能扛起一座小山,他歌声热烈,能把寒冬的积雪融化。也许是因为他的眼睛比茶叶上的露珠还亮,也许是因为他的声音比茶山的清风还温和, 茗香姑娘 被深深地吸引了,她大胆地朝着翻山越岭走过来的青岩唱起了 《十二月采茶歌》:“正月里采茶是新年,绣鞋踏在青苔上……”,青岩热烈地回应:“二月里采茶龙抬头,阿妹南楼抛绣球” …… 他们从正月唱到了腊月,歌声越唱越响,情意越唱越长,就这样一对善良勤劳的青年相恋了。他们常常结伴上山松土锄草,双双采茶炒茶,因为爱情的滋润,茗香姑娘身上的茶香更浓了。
有一天,他们俩一起上茶山劳作,城里的恶霸高员外领着一帮家奴,带着一批金银珠宝赶到了茶山上。原来高员外看上了天生香气迷人的茗香姑娘,想要娶她做第五房的姨太太。他满心以为只要稍稍炫耀一下自己的财富,一个乡下穷苦茶农人家的姑娘一定会乖乖地跟他去享受荣华富贵,没想到他的求婚被茗香姑娘一口就回绝了。他一气之下就命令手下的狗奴才动手烧了茶山,锄倒茶树,想要断了茶农们的活路。
为了保住茶山,茗香姑娘悲愤地对高员外说:“别动乡亲们的茶山茶树。想要我嫁,我要先摆茶敬乡邻。”高员外满口答应“可以可以!”茗香又说:“我要宝钗插发髻!”高员外连连点头“没问题没问题,只要你肯定嫁,我一定打一支珍珠玛瑙镶金玉的宝钗送给你。”红茗香姑娘说:“那好,等到了我摆茶敬乡亲的那天,我当着大家伙儿的面戴上了哪只钗我就进哪家的门做哪家的人。”高员外满心欢喜地赶回家去叫能工巧匠打造镶金嵌玉的贵重钗子。
到了清明节前夕,茗香姑娘精心制作好了明前茶,她把左邻右舍,街坊乡党都请到了自家的大厅堂上,摆上了茶壶、茶杯、茶洗、茶垫,又用红泥小火炉生起了火,烧得一钵清水直冒蟹眼泡了,这才冲茶、刮沫、淋罐、烫杯、洒茶,为乡亲们敬上一盏盏色醇香浓的工夫红茶,这一切,她做得不慌不忙,高员外也带着一帮恶仆挤在厅堂里,盯着她左看右看,看得口水直流,心花怒放。等到乡亲们都品到了新制的明前红茶,茗香分别给高员外和青岩倒上了香茶。高员外得意洋洋地送上一支镶着七颗宝石的金钗,青岩送上的,却是一支不起眼的木钗,这木钗乡亲们一看就都知道是用茶树枝做成的。高员外以为自己送的宝钗十分贵重,一定能打动姑娘的芳心,就等着茗香姑娘把宝钗插上秀发,好迎娶她进门。没想到茗香姑娘看也不看宝钗一眼,落落大方地接过青岩手中的木钗当众插在头上,大声说:“我要嫁就嫁有情郎,黑心恶霸你休想!”乡亲们都为茗香姑娘喝采,大声嘲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高员外。高员外气急败坏地命令手下动手抢人,烧茶山,锄茶树。一时之间闹得沸沸扬扬,场面十分混乱。大家正在为茗香姑娘着急,为自家的茶山茶树担心,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飘缈的茶歌声“春呀春芽芽嘞,春风春雨采新茶。绿的是清明茶,红的是工夫茶,又长又白银针茶……”满山茶树上的新芽一枚一枚腾空飞来,像钢针一样刺穿了狗腿子的手掌,刺瞎了高员外的狗眼,刺得他连哭带喊地带着恶奴跑回了家,再也不敢来茶乡聒噪了。在乡亲们的欢笑声中,青岩和茗香手牵手幸福地站在一起向大家宣布:感谢茶神银针姑娘做媒结成好姻缘,今天就是我们订亲的好日子。在大家的祝福声中,期盼已久的春雨也来凑趣,浠浠沥沥地下了起来。
从那以后,政和茶乡的人们都把订婚称为“插茶”,在订婚宴上,新娘子都要为宾客敬茶,这样的习俗一直传到了今天。
“中国白茶之乡”——政和,茶香飘千载,浸润着人们的生活。" 政和白茶的高贵品格凝聚了青山绿水的厚爱。发扬白茶的品格再加上政和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政和会有一个欣欣向荣的明天,中国的白茶产业与茶文化也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闲暇之余,与家人朋友意思泡上一壶白茶,谈天说地,讲述闽北历史风物沧桑变化。我想也是人间美事一件。
如何辨别白茶的好坏
1、看外形
在购买白茶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茶叶的外形来辨别是否是好茶叶,那些肥壮的白茶为上品,叶子面积大肥厚的也是上品,至于芽看起来非常瘦小又稀少的白茶肯定是次品,质量没有那么好,另外白茶中的茶叶有的老嫩不均匀而且掺杂了咋也的茶叶也是质量差的次品。
2、看色泽
除了看白茶的外形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它的色泽来加以判断是否是上品,如果白茶毫色银白而且带有一点光泽,叶片上为翠绿或者带一点灰绿的肯定是白茶中的上品,如果叶子的颜色为铁板色,看起来黯淡无光的话那就肯定是质量差的,如果白茶的茶叶为黑色或者红色的话那就是极差了,绝对不能买这种。
拓展资料:
采摘标准:采集的大白茶单芽做出来的叫做银针,也叫做白毫银针,那些采集大白茶嫩梢芽做出来的叫做白牡丹,这种白茶的成品茶色与花卉牡丹一样,采自菜茶茶树的芽茶浇贡眉,它是白茶最受欢迎的一种,产量为白茶的一半以上。
参考资料:洛阳在线-如何辨别白茶的好坏和种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