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白茶怎样区分好坏
- 2、白茶有豆香味是好还是不好
- 3、新买的白茶是直接喝比较好还是存几年再喝呢?
- 4、不揉不炒的白茶,喝的到底是什么?口感怎么样?
- 5、新福鼎白牡丹只有花香没有豆香吗?
- 6、白茶放的年数久了真能转化出巧克力味吗?
白茶怎样区分好坏
1、嫩度:嫩度,就是看白茶中芽头盒嫩叶的叶质是否老嫩。而且在压紧的茶饼里,茶叶在没有冲泡的时候,是很难分辨出芽头和嫩叶的嫩度,而通过叶底却能很好的分辨出来。辨识出叶片的整体老嫩程度,可用眼睛观察,也可用手揉捏,手指揉捏,叶底软而柔则嫩。指揉叶片低质硬、松散、伏贴度低的表示叶质老。
2、色泽:色泽鲜艳的茶叶可以非常直观地判断一款茶的好坏,观察叶底的颜色,好的叶底必须是非常润滑的,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它的鲜活,润滑,饱满,好似富有生命力的感觉。
3、匀度:所说的匀度,主要是从老嫩、尺寸、厚度、色泽和破碎度来看。若比较接近,且大部分相同,则表明匀度好,反之则差。均匀度也可以确定是否有好或坏的茶匹配。
4、舒展度:最后,看看叶子伸展度的底部。白茶饼冲泡后,叶子自然会舒展开来。但是如果泡好茶后,茶叶的叶底完全摊开如纸,或收缩泡不开,这都说明白茶的工艺过程中缺少工序。
白茶鉴别的相关说明
茶客都喜欢揉搓茶渣叶片,这就是在观察茶叶的“嫩度”。新白茶高品质的白茶叶片经过一段时间的拉扯才会失去弹性进而被弄断。而品质不好的白茶茶叶稍微搓一搓就会出现破裂。老白茶保存的时间虽然久,但是好的老白茶经过轻微揉搓叶片是不会出现破裂的。
新白茶的叶底是最具有活性的,因为沉淀的时间不久,活性因子较多,所以高品质的白茶会快速在水中泡开,低品质的新白茶在加工生茶的工序中操作不正确,使得叶片中活性降低很多,在沸水冲泡过程叶片不会很容易的舒展。老白茶与新白茶不同,老白茶在时间的流失中它叶片的活性减少了,所以在沸水冲泡中舒展的要慢。
新白茶讲的就是“新”,经过一系列制作工艺被端上桌,白茶干茶仍然是明亮柔嫩呈现绿色光泽的。品质较高的白茶在沸水冲泡下,叶底的成色逐渐会转变为黄绿色,品质低劣的白茶,叶片所呈现出现的光泽会是暗暗的深绿色。品质好的老白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叶底会出现多种颜色,同时还会泛着光泽,而品质不好的老白茶叶片会是暗暗的黑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白茶 (茶叶类别)
白茶有豆香味是好还是不好
白茶有豆香味是好的,是白茶的鲜爽感。
喜欢喝白茶的朋友,一定对新白茶的滋味不陌生。如果说老白茶是隐居的老者,沉稳醇厚,那么新白茶就是初生的浪子,不拘而张扬。
不同个体对滋味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同样是鲜醇,每个人用来描述它的词语也有所不同。所以,豆香在白茶中同样存在,甚至还可能出现梅子香、杏仁香这些。除了豆香,因为白毫遍布,自然有明显毫香,耐泡度也非常好,可以算得上值得收藏的好茶了。
新买的白茶是直接喝比较好还是存几年再喝呢?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下,白茶基本都是2020的新茶,这时候的新茶一出,很多人开始考虑了,是现在买了新茶就直接喝呢还是放几年再喝呢?或者是直接买老白茶呢?这样的问题相信很多喜欢白茶的人都会思考到,大家都知道白茶存的时间越久,口感就更加的醇厚浓香,味道肯定是不错的,白茶是适合收藏,但是具体什么品种适合呢?你知道吗?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主要品种分为:首日芽、天山白、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人们比较常喝的就是白牡丹和寿眉,这两种的口感比较甘甜,清淡回甘,比较适合大众的口感,但是选择白茶的收藏的话,还是要根据自己喜好的口感来选择,当然首先保证的就是质量,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再选择喜欢的品种进行收藏。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趁新喝鲜甜味美,经过存放,会呈现微微葡萄酒香,毫味也会更加明显。贡眉和寿眉存放之后,汤色从浅黄到橙黄再到橙红,会出现梅子香、枣香和药香等。相对于价格还有长期储存的角度考虑下,寿眉还是比较性价比高,当然白牡丹也是不错的,所以这两个品种产量的还是比较高。
新买的白茶还是最好放置5个月以上再进行品饮,市场新出的白茶寒性比较重,水汽初褪,茶性重、茶气强,滋味有青涩也有饱满,但是不适合大众喝,还是等放上一段时间是比较好的。放置3-5年的茶这样的口感是比较有醇厚感的,而且茶性是比较温性的,茶中的水味也是褪尽,比较适合大众品饮。 所以从上面不难看出来,新买到的白茶要是着急喝的话,可以先放几个月再喝,要是买来就是为了收藏的话,可以多放几年,这一切还是看买白茶之前的考虑,还是看自己的思量。
不揉不炒的白茶,喝的到底是什么?口感怎么样?
白茶是所有茶类里最接近茶叶“原始”的茶类,通常都是简单萎凋后进行干燥,这样可以更好地保留下茶中的内质。白茶不揉不炒,所以更耐泡,性寒凉,消热解暑。
喝白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喝其“真”
白茶因为工艺简单,所以鲜叶的品质几乎决定了茶的品质,而在不同的陈化环境中,白茶的陈化表现出多样性,喝白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其真实性,或者说鲜叶的“出身”。
如果按照工艺来说,基本所有茶类都可以制成白茶,但之所以我们常说福鼎、政和,包括云南的一些白茶比较有特点,是因为其鲜叶的品质更高,更适合制作白茶。本文就以这三类茶为代表详细说明。
白茶的品种:基本是福鼎大白、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水仙、群体种菜茶,再就是景谷大白茶。
等级划分:也就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个等级。
产地:品质比较好的我认为在福鼎地区,其次是政和和云南以及其他地区。
2、喝其“滋味”
如果拿白茶与乌龙茶对比,白茶的香气可能没有那般高扬。但是对于白茶,在本味的基础上,会有比较多变的香气特征,这也是白茶让诸多茶友喜爱的原因之一。
这些香气甚至不会成为主味,但会成为其滋味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我们常见的香气类型主要有:清香、嫩香、毫香、花香、兰花香、果香、梅子香、花果香、豆浆香、蜜香、甜香、荷香、棕香、枣香、糯米香、药香、陈香、山野香、炭火香、木质香、枞香等等。
白茶滋味的构成除了香气之外,汤水的醇厚度也是一个关键指标,香气入水、汤水滑润、内含物质丰富都会让它的滋味更加迷人。而陈化只是一个变量,而未必说新茶就一定不如老茶的滋味更好。新白茶与老白茶各有特色,新白茶如出生的野子,还没有被驯服,滋味中多了大自然的香气;而老白茶则如隐世的老者,沉稳内敛,敦厚踏实。
经验告诉我,干茶看起来“精神头”更好的茶,普遍滋味也不错。
3、喝其“净度”
喝普洱的朋友对“净度”一定不陌生,而净度对白茶来说同样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衡量依据。新制出的茶,往往其内质的表达会略显“喧嚣”,但经过一到两周的缓和,就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状态中的“净度”便是指标之一,在陈化的时间里,不同时间段其“净度”会有区别,所以有很多茶并不适合长期存放就是这个道理。
净度包括一些苦涩、日晒味甚至茶汤清透度等维度,一些老茶还要看茶汤的滑润等。白茶,品的是一种自然的味道,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如其他茶类般鲜明的特点。白茶的滋味并不寡淡,相反,包含了鲜叶所处环境中味道。其中,似有青叶的香气,似有阳光的味道。
新福鼎白牡丹只有花香没有豆香吗?
喜欢喝白茶的朋友,一定对新白茶的滋味不陌生。如果说老白茶是隐居的老者,沉稳醇厚,那么新白茶就是初生的浪子,不拘而张扬。
白茶牡丹,集合了满身披毫白毫银针的鲜爽滋味与寿眉内质丰富耐冲泡的特点,算得上白茶中高性价比的典范。那么,新茶白牡丹,应该是什么滋味呢?
前几日,与茶友共同饮茶,喝了刚拿到手的2020年明前白牡丹,白毫遍布,滋味鲜爽。但是,朋友尝到滋味后露出了奇怪的神情,问“为什么我感觉这款白茶有一股豆香”?
的确如此,这款茶我已经非常稳定地喝了几年,也跟茶友们分享过,但这种面对面的品饮却还是第一次。豆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问了原因,朋友说“网上关于新白茶的描述多为花香,其他香气基本没听过。关于是否有豆香还有争论,是否正常”。后来在网上看了很久,发现的确如此。我喝的这款茶,豆香还是比较明显的。为什么呢?难道茶有不对?
带着疑问,我问到了制茶师那里。师傅是福鼎本地人,做白茶已经十几年了,多年前白茶的市场还并不被不好,他看好时机,与他人合作承包山场。山茶在福鼎白茶的核心产区之一管阳镇,海拔约700-800米。
这份茶,属于人工抛荒处理,虽不及野茶般珍贵,但在绿色健康的角度绝对算是过关。这份白牡丹,也是按照仅次于牡丹王的一级牡丹的采摘标准进行的。品种则是福鼎大白华茶一号。
对于山场和制茶师傅,我都没有任何怀疑,这些都没有问题。而关于一直以来我认为也再正常不过的“豆香”甚至“豆浆香”,到底对不对呢?
师傅说:喝的多了,自然有了评判标准,何必人云亦云。茶,有自身的品种香,也有周围山场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山场环境赋予茶的味道自然不一样,不会是千篇一律的花香。而工艺,则是将茶的特点展现出来的关键步骤。我们的茶按照标准的制茶工艺制作,没有问题。每年也是非常稳定的豆香,这还会有什么问题呢?
是了,山场不同茶的滋味自然不同,喝到的是什么味道就是什么味道。又何须追逐那一成不变的花香呢?而且,不同个体对滋味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同样是鲜醇,每个人用来描述它的词语也有所不同。所以,豆香在白茶中同样存在,甚至还可能出现梅子香、杏仁香这些。既然如此,放心品饮。
这款茶除了豆香,因为白毫遍布,自然有明显毫香,耐泡度也非常好,可以算得上值得收藏的好茶了。
白牡丹,一芽两叶,叶子翠绿,芽叶饱满身披白毫。似一朵牡丹初绽蓓蕾,淡雅高贵。存放一段时间,味道转化,开始出现药香、枣香,那是时间的味道,也是岁月的沉淀。抛荒白牡丹,可饮可存的好茶。
白茶放的年数久了真能转化出巧克力味吗?
有茶友说自己曾喝过带有巧克力味的白茶,且话语中充满了自豪的气息。若是不了解白茶的朋友听到这话,估计就相信了。但仔细一想,好像事情并没那么简单。我们熟知的白茶香气类型有毫香、花香、枣香等,但巧克力香却几乎很少听说。
众所周知,巧克力香是巧克力的代表香气。怎么看,巧克力与白茶很难扯上关系。不过鉴于茶友的言之凿凿,我们很有必要来研究一下白茶的巧克力味,它是什么产生的?或者说,白茶喝出巧克力味这事到底是言之有理还是无稽之谈?
白茶银针饼
01
什么茶会产生巧克力味
先不谈巧克力与白茶的奇妙关系,我们先来看看还有哪些茶会产生巧克力味,再拿这些茶与白茶做对比。事实上除了巧克力外,大麦茶、岩茶、红茶等都有可能会出现类似于巧克力气味。那么,为什么这几种茶都会产生巧克力味?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从制作工艺上寻找答案。
大麦茶并非传统茶类,它是用大麦制作的保健茶,有助消化的作用。一般是把大麦先炒一遍,然后把炒熟的大麦压成麦碴,这样大麦茶基本就大功告成,想要喝的话,就直接加热水或者煮就可以了。大麦茶除了有浓郁麦香,还会有一丝类似巧克力的香味。
大麦茶
而岩茶是属于半发酵茶,青茶一类,主要加工工艺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岩茶的工艺步骤很多,难度也很大,其中做青、揉捻和烘焙这三步很重要,很考验制茶师傅的手艺。若有些许差错,就会影响岩茶口感。值得一提的是,岩茶碳焙还讲究“三道火”,即使初焙、复焙、炖火。
第一次为了去水,第二次是为了去除茶叶的苦涩与霉味,最后一次锦上添花。而且岩茶的焙火工艺极为讲究,按照焙火的不同程度可分为欠火、轻火、中火、足火、高火、病火。当使用高火烘焙时,茶叶就会出现焦糖香。之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岩茶诞生了巧克力味,可能就是把岩茶的高火味、焦糖味误认为巧克力味。
武夷岩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加工工艺为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烘焙)。通常红茶的烘焙温度要在80度左右,属于高温烘焙,也会产生火工香。火工香说白了就是茶叶因烘烤温度过高而产生的焦香味,所以红茶和岩茶以及炒制的大麦茶都会产生这种类似巧克力气味,与其说是巧克力味,不说直接说是焦糖味。
红茶
02
为什么白茶不会产生巧克力味
既然红茶、岩茶会产生类似巧克力香气,那么白茶为什么不会?这是因为白茶工艺很特别,白茶也属是六大茶之一,虽在名气上不如老牌名茶“绿茶”“红茶”,但它在工艺上有自己的特点。白茶不炒不揉,只通过萎凋与干燥来制茶。
机器在揉捻红茶
除了白茶之外,其他茶类在加工过程中几乎绕不开揉捻或杀青。大家都知道,杀青与揉捻会破坏茶叶的细胞壁,可白茶的萎凋工艺则不会。
白茶进行日光萎凋
白茶细胞壁完好,所以内物质析出不快,往往前三泡都没啥味道,这也是白茶被认为滋味淡的原因。一般白茶不经过高温烘焙(干燥白茶的温度一般不会太高,比如日晒白茶,干燥(烘干)温度太高就会影响白茶的后期转化,毕竟不能把白茶做成红茶的样子),再加上白茶是微发酵茶,发酵程度低,不像岩茶、红茶的发酵程度很高,所以白茶几乎不会产生火工味或者焦香味。
焙火
既然白茶不会产生巧克力味,为何部分茶友会喝出来?其实这不会矛盾,在正常情况下,白茶是不会产生巧克力味,但在非正常下,白茶大概率产生。所谓的非正常就是指在后期存放过程中,白茶因受了潮而发霉变质,才产生类似巧克力的气味,也就是说,巧克力味其实就是霉味。
可是因受潮而产生的巧克力与真正的巧克力味有很大区别,真正的巧克力香气是闻着让人感到舒服的,是浓郁的甜香,而白茶的“巧克力香”闻着让人感到喘不过气,很闷,很压抑,好像茶叶长时间被泡在水中的味道,总之,第一感觉就是让人不舒服的异味。
除了巧克力味之外,白茶还会产生像“梅子味”的怪味,也是因为存储不好而产生的异味。白茶的气味很简单,比如像毫香、清香、果香、花香、陈香等,它们的特点就是好闻、清新、纯正。而白茶的“巧克力香”“梅子香”就一点不清爽了,这很不“白茶”,自然不该是白茶的气味。所谓的巧克力味、梅子味压根就是霉味。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