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刘海粟有没有在紫砂壶上刻字
- 2、紫砂壶从什么朝代开始流行??
- 3、江苏常州
刘海粟有没有在紫砂壶上刻字
刘海粟有在紫砂壶上刻字。近代的艺术大师中如刘海粟、朱屺瞻,冯其庸等都曾在周顺娟的壶上题诗作画。与造型大师韩美林、张守智的合作,更引领了紫砂的新风。壶型端庄明快,气韵生动,每件作品灵动间充满鲜明的个性特点。
紫砂壶的由来
宜兴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艺和器皿造型,雕塑,绘画,书法,文学,金石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从泥料质地到工艺流程,从紫砂科研到流派创新都有新的发展,名手有黄玉麟,裴石民,朱可心,顾景舟,蒋蓉,汪寅仙等。
其中顾景舟的紫砂壶作品线条流畅温顺,气势浑厚磅礴,勘称壶艺泰斗。历代紫砂名人,利用宜兴得天独厚的紫砂陶土,用灵巧的双手和聪明才智,赋之予艺术和灵感,创作出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生命的紫砂陶艺珍品。
近年来,著名书画艺术家刘海粟,李可染,唐云,程十发,韩美林等也都为紫砂作品自撰铭文,题诗作画,并自创新款,使紫砂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层次有了新的升华。清雅温厚内蕴隐者风度,或整体气格高古,雅致清绝令人不禁沉醉其中,深沉雄伟如古人。
紫砂壶从什么朝代开始流行??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此项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艺林。并以其独特的原料材质,精湛的手工技艺,古朴的自然色泽和百态千姿的造型艺术,在工艺美术苑林中独树一帜,异纷存彩、经久不衰。 由于宜兴独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其制品通称"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紫砂经过生产、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经久不衰。宜兴紫砂从明、清开始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其产品畅销国内外,日本也以紫砂为珍品而来华学习造壶技术。此外,宜兴紫砂茶壶更与中国茶同销欧洲,成为欧洲制壶的蓝本,足见宜兴紫砂的珍贵。 溯源宜兴陶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五千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开始在这个土地上制陶。我们宜兴陶瓷的特点是在历史上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五千多年来,不管什么朝代,宜兴陶瓷一直制,一直有。在宜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亡了吴国之后,就弃官隐退,带着美女西施乘一叶轻舟来到太湖之滨的宜兴定居,并以制陶为业。后来当地人尊奉他为陶业祖师,称他为"陶朱公"。当然,这仅仅是个传说。千百年过去了,作为陶都的宜兴,最为知名的是它的紫砂陶。可以说宜兴的紫砂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宜兴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艺和器皿造型、雕塑、绘画、书法、文学、金石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自宋代延至明正德(约十世纪至十六世纪),为紫砂陶初创时期 1976年,宜兴羊角山古窑遗址出土了大量紫砂陶残器。经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鉴定,这座紫砂古窑址的年代为北宋。1966年南京出土的吴经墓(明嘉靖12年墓葬)紫砂提梁壶一件,其紫砂造型,制作技法与羊角山宋窑残器的拼复件对比,完全一脉相承。宋代诗人欧阳修、梅尧臣等的诗作中,也都有关于紫砂茶具的诗句,明正德年间,见诸文献的记载的杰出陶工有金沙寺僧和供春。 2、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是宜兴紫砂的成熟时期 先有董翰,赵梁,元畅,时鹏"四大家",继有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家"。其中以时大彬最负盛名。其制壶技法一改早期的制法,完全改用槌片、围圈、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镶接成型法,是紫砂技艺上的一个飞跃。 3、明末至清代,为紫砂工艺的繁荣时期 明末至清雍乾年(十七世纪晚期至十八世纪初期),紫砂工艺向装饰纹样,花样图案造型发展。明末项圣思所作"桃杯"(现存南京博物院),制作技巧精细,形象完善,结构纤密,可谓砂器瑰宝。这一阶段最突出的代表为康熙晚期的陈鸣远,作品以技巧和创意见称。十九世纪早期紫砂风格有很大转变,关键人物是仕子学者陈鸿寿(号曼生),他对紫砂陶艺的贡献,是第一次把篆刻作为一种装饰手段施于壶上。清道光,咸丰年间,杰出的紫砂名手邵大亨,作品选泥精练,造型深邃,技艺高超,开一代纤巧糜繁之风,赢得盛誉。 4、近代和现代,宜兴紫砂到达鼎盛时期 从泥料质地到工艺流程,从紫砂科研到流派创新都有新的发展,名手有黄玉麟、裴石民、朱可心、顾景舟、蒋蓉、汪寅仙等。其中顾景舟的作品线条流畅温顺,气势浑厚磅礴,勘称"壶艺泰斗"。历代紫砂名人,利用宜兴得天独厚的紫砂陶土,用灵巧的双手和聪明才智,赋之予艺术和灵感,创作出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生命的紫砂陶艺珍品。近年来,著名书画艺术家刘海粟、李可染、唐云、程十发、韩美林等也都为紫砂作品自撰铭文,题诗作画,并自创新款,使紫砂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层次有了新的升华。 艺术特色1、种类特点 紫砂陶制作技艺举世无双,它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具体有紫泥、朱泥、本山绿泥等多种)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圆器)、镶接身筒(方器)或镶接与雕塑结合(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装饰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 宜兴紫砂陶品类众多,有壶、杯、碟、瓶、盆、文具雅玩、人物雕塑等等。其中的茶具为代表之作。宜兴紫砂壶,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点:因表里不施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所烹之茗,醇芳隽永,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越宿不易馊;泡茶沏以开水时,冬不易冷,夏不炙手;赏用日久,越安放细润,光洁古雅,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赞誉。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兼具,文化内涵与艺术表达形式的提高,使宜兴紫砂越出国境,饮誉世界。早在1962和1930年宜兴紫砂就分别在美国费城和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得金、银质奖,而今,宜兴紫砂世界更是人才济济,名家迭出,成绩卓著。 紫砂茶具以紫砂茶壶最为著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紫砂壶泡茶,不失茶的原味。因为紫砂陶壶气孔较大,吸水率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从而推迟茶叶变质发馊的时间。 宜兴紫砂陶土的品种繁多,因此我们所见的紫砂茶具的颜色也五彩缤纷。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紫砂泥的材质特点,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可塑性好;干燥收缩率小;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单独成陶;成品陶中有双重气孔结构;紫砂泥土成型后不需要施釉。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成品以茗壶为代表,其制器物件有光器(又分圆器和方器)、筋纹器和花器等不同的造型流派。紫砂器内外一般均不施釉,以纯天然质地和肌理为美。紫砂茗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有朴实的实用造型,也有奇巧的怪异造型,但总括起来分为以下几类:几何型、自然型(花素器)、筋纹器及水平壶和茶器等,在紫砂茗壶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中,几类造型的壶都有制造,但每个时期的主流却有所偏重不同的造型,艺术风尚及发展趋势。 2、烧制特点 宜兴紫砂陶的烧制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烧制紫砂陶器的窑炉在早期大多是龙窑。因为它的形状像一条龙卧在山坡上。在龙窑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开一个能往里放燃料的小洞,烧窑用的燃料都是松柴。 现在普遍采用的是倒焰窑和隧道窑。以煤、柴油、汽油和液化气为燃料。烧制紫砂陶器所需要的温度在摄氏一千度以上,就是所谓"千度成陶",温度高一点,烧出的陶器颜色就深一点,温度低一点,陶器的颜色就浅一点。只有靠较好的技术才能烧制出上等的紫砂陶器来。以前的龙窑是凭经验看。它的成品率低。现在科学发展了,用电炉,用煤气,它有控温的设备,它的温度掌握相差四五度吧。除了泥巴的问题之外,还有你做的之外,烧没问题。所以现代科学对烧的茶壶相对来说,比以前要好,温度掌握得均匀。你要什么温度,就有什么温度。 3、装饰特点 宜兴紫砂陶的艺术价值除了自身的色彩之外,还在于它的装饰艺术。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明清时候文人画的兴起以后,带动了中国紫砂的文化内涵。那个时候任伯年,吴昌硕,还有陈曼生,大家都知道的曼生壶。现在民间有这么一个说法,"壶在字贵,字以壶传"意思就是说一把好的壶,通过雕刻装饰以后,身价百倍。 紫砂陶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除了最常使用的陶刻之外,还有捏塑、彩绘、镶嵌、贴花、调砂、泥绘、印板等等。比如镶嵌就有色泥镶嵌、瓷珠、釉珠镶嵌、螺钿、玉石镶嵌、金银丝镶嵌等等。泥绘是用紫砂泥浆堆绘于壶坯上,有仙鹤、鱼以及人物等多种形状。印板是把所需要的装饰图案刻在以木、石、陶等为材质的一块平板上,把泥片放在上面拍打,这样所需要的装饰图案的就印在泥片上,然后再用泥片制作壶坯。在紫砂陶的装饰上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都应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装饰就是为了使我们的原来的造型,原来的器皿更美观,所以说这个装饰就要在美术上,艺术上要下一点工夫,你搞得不好的话,就不是美化而是丑化。有水平的人画龙点睛,一点哪,这个味道就出来了。像这一把壶,你就把竹叶搞得好多。就感觉乱了。三言两笔的看起来很精巧。 传承意义作为上品茶具,紫砂陶以其良好的透气性能使人尽享茶之色香味,由是紫砂器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相契合,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明代晚期以后,紫砂陶制作艺人经过长期探索,创造了陶刻、镶嵌(镶嵌金、银、玉石、色泥、螺钿、红木、瓷花等)、包锡、包漆、泥绘、粉彩、彩釉、珐琅彩、描余、浮雕、镂雕、绞泥、模印、贴饰等一系列装饰技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刻,它是诗文、金石、书画、篆刻艺术与紫砂制作技艺的完美结合,深符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标准,尤与文人阶层的审美情趣相吻合。因此,紫砂技艺一直富有实用和艺术鉴赏的双重特色。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紫砂陶器的生存空间、技艺特征、衍生谱系、传统文化内涵等方面,迄今仍呈现良好的状态。但是,由于紫砂制陶的原料是一种稀缺矿产资源,目前已被过度开发和滥用。再加上产业化的影响,紫砂制陶精品越来越少,杰出的紫砂陶制作技艺受到了严重冲击,如何传承这一优秀的民间手工技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江苏常州
要介绍?
概述
面积 4375平方千米
户籍人口 363.8万人(2008上半年)另计:至2007年底外来流动人口已达149.3万
邮编 213000
代码 320400
区号 0519
拼音 Changzhou Shi
市树 广玉兰
市花 月季花
机动车牌照:苏D
驻地 龙城大道1280号
区划 辖5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地理位置】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均穿城而过。处于北纬31°09′-32°04′、东经119°08′-120°12′。境内地势西南略高,东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地貌类型属高沙平原,山丘平圩兼有。南为天目山余脉,西为茅山山脉,北为宁镇山脉尾部,中部和东部为宽广的平原、圩区。
【行政区划】
常州市辖5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即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新北区、武进区,溧阳市、金坛市。市人民政府驻龙城大道1280号。
常州市 面积4180平方千米,人口349万人(2004年)。
天宁区 面积 67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邮政编码213003。
钟楼区 面积 71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邮政编码213002。
戚墅堰区 面积 31平方千米,人口 8万人。邮政编码213011。
新北区 面积 439平方千米,人口40万人。邮政编码213001。区人民政府驻河海中路。
武进区 面积1061平方千米,人口96万人。邮政编码213161。区人民政府驻湖塘镇。
金坛市 面积 976平方千米,人口54万人。邮政编码213200。市人民政府驻金城镇。
溧阳市 面积1535平方千米,人口78万人。邮政编码213300。市人民政府驻溧城镇。
* 此处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 *
【人口】
总人口357.4万,其中市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224.7万。(人口数为2007年底的新数据)
【自然灾害】
常州,历史上自然灾害也较多,如涝灾、风灾、冰雹、地震灾害等。
【气候】
常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属于长江下游地区,北靠长江,南临太湖,距海仅有一步之遥,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常州春末夏初时多有梅雨发生,夏季炎热多雨,最高气温度常达35℃以上,冬季空气湿润,气候阴冷。
历史文化
[编辑本段]
【历史背景】
延陵,作为常州历史上的第一个名称,具有永久的纪念意义。公元前547年,吴王余祭封其弟季札于延陵,从此常州就有了第一个地名。以延陵命名,是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蕴的。
【发展】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建邑立邦,始称延陵。别名龙城,系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置县。
西晋以后。向为郡、州、路、府治,城名多次更迭为毗陵、毗坛、晋陵、兰陵、常州、南兰陵、尝州、武进等。“常州”之名始于隋,此前称“郡”,此后至宋称“州”,元称“路”,明、清称“府”,均有辖县。
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等8县。清末,城内尚有一府(常州府)两县(武进、阳湖)治所。
1912年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解放初,常州专署辖常州市和无锡、江阴、武进、宜兴、溧阳、金坛6县;
1953年1月常州市定为省辖市,当年3月共辖6区;
1958年7月,镇江专区迁往常州,改称常州专区,常州属之。
【文化特色】
常州,别称“龙城”。自西晋起,常州一直是郡、州、府治所在地,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常州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和“孟河医派”饮誉全国。
民间工艺:
根雕、金坛刻纸、木梳、乱针绣、汉画砖刻屏、留青竹刻
风土民俗:
女回娘家"歇六月"
立夏时节尝三鲜
二月十二"花朝节"
二月初二"龙抬头"
冬至大如年
"岁朝春"与"踏双忙"
"送灶"与"接灶"
"三尸神"与掸檐尘
"马和尚过江"与"惊蛰闻雷米似泥"
【重要历史事件】
常州漕运
古常州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漕运"历史上占重要地位,上通京口,下行姑苏,河川纵横,湖泊密布,北环长江,南抱�湖,东南占太湖一角,襟江带湖,有仅次于太湖的芙蓉湖,形胜甲于东南,故常州成为"三湖襟带之邦,百越舟东之会"的交通枢纽。
从隋唐开始,大批漕粮运输接济北方时,常州成为转运赋粮中心,开始每年转运百数十万石,以后逐步增加到300万石,宋时最高达700万石,故常州有"自苏松至两浙七闽数十州往来南北两京,无不由此途出"的重要地理位置,是"贡赋必由之路"。唐元和八年(813年)常州刺史孟简为加强江南漕运,疏浚了孟渎(今孟河)于常州西北引长江水南接运河,以利漕运。宋代,在常州专门设立了江浙、荆湖、广西、福建路都转运使司来承办漕运。南宋淳熙(1174-1189年)年间,自宜兴北泾�湖至常州疏治了荆溪(今南运河),而成漕运通渠,自此宜、溧一带的漕粮船皆由此而运。明弘武二十六年(1393年)常州府就粮米实征533515石,占全国实征总数的2.16%,接近广西、云南两省征粮数的总和。明正统五年(1440年)为解决常州漕米储存,在武进怀南乡运河南建西仓,储武进县漕米,在阳湖东直厢运河南建东仓,储阳湖县漕米。在清代,常州仍是京师赋页最重的地区之一。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进全县共有糟白粮船120科艘,停泊在西门城外永丰里大王庙一带,后泊延至白家桥一带,直到道光初年。
15世纪30年代,江南大水,周忱到江南治水时,大兴围湖造田,堵江水以防涝。20年造田3.7万亩,使芙蓉、阳湖、临津湖逐渐缩小,以致消失,造成常州水源不丰,水位失调,使以湖水为主的常州变成了以江水为主,由于运河年久失修,长江流沙淤塞严重,北运漕粮的覆船沉没事故不断。到清朝后期,山东境内运河大部淤塞,漕粮无法从常州转运。道光五年(1825年)试航海道运漕成功,常州这个中转逐步东移无锡。从此专以海运,常州与运河漕运的二千多年历史才告结束。
城市规划布局与规模
[编辑本段]
历年来,常州市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此外还是福布斯最佳商业城市12名,中国城市竞争力前30,2003年被国务院批准建立特大城市,近年来正在为建设特大型城市而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2005年,建成区已经达到145平方公里。
2004年,常州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首批(为苏州/常州/威海三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包括下辖的金坛与溧阳两市)。
产业与交通
[编辑本段]
【资源】
常州宽广的平原圩区,土壤肥沃,河网密布,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适宜植物、动物生长。常见的裸子、被子植物门所属植物有1000余种,分属100多科。中药资源丰富,已发现1000多个品种可入药,其中紫苏、荆芥、半夏、苍术等植物类药912种,动物类药92种,矿物类药11种。有239种被国家和省定为大宗重点品种药,其中茅山苍术、兰陵(万绥)半夏、孟城荆芥为全国著名药材。常见的环节、软体、节肢、脊索动物门所属动物达200余种,分属13纲。可供食用的有蚌、虾、蟹、鱼、野鸡、兔等,可作裘皮的有黄鼬、豹猫、草兔、獾等,可保护农林业的有石龙子、杜鹃、啄木鸟、灰喜鹊、家蝠等。60年代起,人工养育蚌珠在农村兴起,武进市洛阳镇是全国有名的“珍珠之乡”。1995年全境有可耕地面积366.9万亩,人均耕地1.1亩,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
山区丘陵资源丰富,物产繁茂。山地构成的岩石,主要是石英砂岩、页岩、砾岩,其次为大理岩、花岗岩、玄武岩等,都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孟城的斧劈石,棱角分明,有白色、黄色纹路,以其制作盆景,具有雄。秀、险之天然美,被誉为“孟河独秀”。
境内有小煤矿分布,如武进的卜戈、厚余煤矿,金坛的儒林、茅山煤矿,溧阳的上黄、竹箦煤矿。溧阳境内有少量的铁、铜、锰等矿产。金坛已探明的盐矿储量162.42亿吨(氯化钠储量125.38亿吨),分布于60.5平方公里范围内。 1994年1月,茅溪盐矿建槽投产,将形成年产300万标卤(即30万吨固体盐)的生产能力,达到国家级大矿标准。
丘陵山区的峰峦、怪石、奇洞,也为常州带来了秀丽的风光。青龙山的青龙、白虎两洞,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伍员山有“伍牙飞翠”之美称;茅山的三宫五观、九峰三十六洞更为这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丘陵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植被,森林覆盖率达70%,溧阳有木本树260多种,活立木蓄积量60.96万立方米,被列为江苏省林特产重点基地之一。盛产毛竹、江竹、淡竹、石竹的南部山区,素以“竹海”著称,竹产量居全省第二。
常州还是全国重要的产茶区,金坛的茅山青峰、茅麓旗枪、方麓雀舌和雨花、银芽、红碎一号,溧阳的水西翠柏、南山寿眉、竹箦碧螺春等茶名闻全国,畅销国内外,金坛茅麓茶场还被定为国家级茶叶良种繁育场。
【产业】
常州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以经济发达、工商比翼而著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常州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业明星城市,以乡镇工业发达为时代特征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是全国最早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
如今,常州市以农机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汽车及配件制造业、新型纺织服装业四大支柱产业为龙头,带动电子信息、新型材料工业、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三大新兴产业的发展,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规模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60亿元(2007年为1880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21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4770美元。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地方财力显著增强。200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7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达到118.9亿元,增长25.2%。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交通】
常州水陆空交通便利,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312国道和沪宁、宁杭、常宁,沿江高速(常苏),常澄,锡宜等高速公路,以及江苏第2大机场,4D级民航常州机场,构成了常州发达的水陆空交通网。此外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常州站,沪宁城际铁路常州站,以及城市高架快速路网和筹建的4条轻轨线也给常州的交通增添亮色。
常州政府关注民生问题。2008年1月1日开通了快速公交(BRT),是江苏省内首个快速公交系统。另外城市公共交通发达,市区内100余条公交车大多可以享受空调车1元刷卡6折的优惠。是继北京以后全国第二个给与市民公共交通优惠的城市。让常州人切实感受到了方便出行。
观光游览
景点
天宁禅寺,号称“东南第一丛林”;红梅阁、东坡洗砚池、藤花旧馆、唐荆川墓、太平天国护王府遗址、圩墩村遗址、瞿秋白纪念馆、春秋淹城遗址,唐代天宁寺,南朝文笔塔,北宋苏东坡舣舟亭等。近年来,常州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推出了中华恐龙园、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金坛茅山风景区等。
特色美食
常州小吃既有本地传统特色、也有江浙等地风味,用料范围广泛,馅心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制作精细,享有盛名。
·加蟹小笼包
清道光年间,由小河沿浮桥南堍万华茶楼首创。其特点:蟹油金黄闪亮,肥而不腻,蟹香扑鼻,汁水鲜美,皮薄有劲,馅心嫩滑爽口,配以香醋、姜丝佐食,其味甚佳。
•大麻糕
常州大麻糕,是具有独特口感和风味的一种椭圆形大烧饼,也是常州人最喜爱吃的家常传统食品。制作时,选用精白面粉、优质芝麻、白糖、精盐等原料,经过和面、搅拌、揉搓、包馅、成形、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有咸、甜两种风味,供购者选择。合格的麻糕一出炉,香味浓郁扑鼻,色泽黄润而不焦,咸甜适度而不腻,香酥可口而不脆,色、香、味俱佳。往日,常州大麻糕多为当地人作早点食用。如今,经过改革创新,精心包装,外表美观大方,且便于携带,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
•蟹壳黄
蟹壳黄是常州地方风味小吃,俗称小麻糕,常与大麻糕相配作礼品用。其馅心有荠菜、葱油、白糖、明油豆沙等4种。其特点:形似蟹壳,色呈金黄,油多不腻,香脆酥松,糖馅甜醇,咸馅味鲜。
•鸡汤菜肉馄饨
鸡汤菜肉馄饨是常州特色小吃,有40多年历史。其特点:皮子滑爽,馅心香鲜,肥而不腻,味美可口。
•酒酿元宵
酒酿元宵是常州特色小吃品种之一,民间过春节时有吃元宵的风俗。100多年前,裴玉高在传统元宵中加上酒酿,始创酒酿元宵。其特点:团如玉粒,酒香四溢,风味独特,清甜爽口。
•银丝面
银丝面是常州特色品种,有30多年历史。配料讲究,操作工序严格,具有面细如丝,色白似银,柔软滑爽,富有韧性,下锅不糊等特点,为《中国小吃谱》收辑品种之一。
•芝麻糖
常州芝麻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相传早在唐代,当地人就开始饴糖、芝麻,制作生产一种形似麻团的芝麻糖,叫做麻团糖。至北宋末年,狼烟四起,金兵大举南侵。康王赵构从京师汴梁南逃,偏安江南,一味妥协求和,全不想收复北方失地。老百姓对此十分愤恨。当时有人曾作诗一首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以泄不满。常武地区的老百姓,则采用另一种形式来表达抗金收复失地的愿望。他们将圆球形麻团糖改制成火铳样的圆柱形,送给康王,以激励其抗金复国的勇气。至于康王赵构有无从中受到启发和得到勇气,不得而知,但是,常州芝麻糖从此做成圆柱形,沿续至今。
常州芝麻糖选料精细,制作讲究。要求芝麻沾满不露皮,两端封口不漏馅。糖层起孔不僵硬,味香甜酥不粘齿,色泽白亮很均匀,粗细长短一般齐,一斤刚好廿支。确实是居家旅游,馈亲赠友的好礼品。
•萝卜干
去过常州的人会说:"常州有一怪,萝卜干作下酒菜。"正宗常州萝卜干确实与别处萝卜干不一样,它精选常州西门外新闸出产的甜嫩实心红萝卜为原料,经过洗净切条,适度晾晒,再加入适量的盐、糖及多种辅料,精心腌制而成。由于选料精良,采用独特的腌制工艺,并配以风味别致的佐料。故常州萝卜干色泽黄里有红,咸而不朐,咸中微甜,香脆不辣,十分可口。况且价廉物美,携带方便。不仅是人们佐餐的小菜,亦可作下酒及茶余饭后的消遣食品。如果买到的是正宗常州产品,顾客一定会大饱口福。
•虾饼
有近200多年历史。清代文学家袁枚《随园食单》有载:"虾饼,生虾肉、葱、盐、花椒、甜酒脚少许,加水和面,香油灼透。"色呈金黄,外脆里软,香鲜可口。
•马蹄酥
清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占常州后,民间出现一种形如马蹄的油酥饼,意在歌颂太平军的功绩。马蹄酥选用精白面粉、棉白糖、豆油等原料制作,延用传统洪炉烘制。色呈金黄,香甜酥松。已收入《中国名点菜谱》。
•三鲜馄饨
馅心用虾仁、鲜青鱼肉、鲜猪肉制作,故称"三鲜"。馄饨皮以精白面粉拌入鸡蛋清轧制而成,馄饨汤用新鲜母鸡煨成鸡汤。馄饨皮薄滑爽,馅心鲜嫩,汤清味美。
•义隆素火腿
义隆素火腿创建于1932年,以制作净素点心而名闻于市。义隆素火腿是常州市义隆素菜馆的传统特色食品。本品选料精优,配方先进,采用科学的制作工艺流程,辅以多种天然名贵香料和天然色素精制而成。本品芳香干鲜、韧而柔软、味美爽口,切成薄片,淋上麻油,形似火腿肉,是佐餐、下酒、外出旅游之佳肴,也是馈赠亲友之佳品。1989年荣获中商部优质食品“金鼎”奖,是常州市十大名点之一。
•天目湖砂锅鱼头
天目湖砂锅鱼头:始创于江苏省天目湖宾馆,经江苏省特级名厨朱顺才近三十年的精心烹制,现已被誉为江苏最佳传统名菜,成为中国美食天地的一枝奇葩。烹制天目湖砂锅鱼头,选用天目湖水体中天然生养的大花鲢鱼头作原料,纯天然天目湖水为汤基,加上特有的烹调工艺加工而成,由于山清水秀的天目湖不仅周围山体绿色植被过滤了湖水,而且湖底为沙质而非淤泥,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天目湖水清澈甘甜,纤尘不染,故其中生长的鱼类也绝没有土腥味。因而,天目湖砂锅鱼头以其成品“鲜而不腥 ,肥而不腻”的优良品质倍受广大美食爱好者的赞誉。
常州十大名片
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中国常州;中华龙城 江南常州;季子故里 诚信常州。
1、经济名片:近代工业发祥地 现代装备制造城;
2、科教名片:银领摇篮 科教名城;
3、文化名片: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动漫之都 动感之城;
4、人物名片:常州三杰(瞿秋白 张太雷 恽代英)——从常州走出的中国红色领袖;
5、地域名片:东经120线——北京时间在常州——东8时区基准线东经120线唯一穿越城区的中国较大城市;
6、胜景名片:天宁寺、天宁宝塔——千年古禅寺 神州第一塔;
7、旅游名片:中华恐龙园——东方侏罗纪 中华恐龙园;
8、生态名片:天目湖——山水梦幻天目湖;
9、工艺名片:宫梳名篦——一切从头开始;
10、美食名片:特色餐饮——游遍神州 吃在常州。
常州旅游
[编辑本段]
常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近年来,常州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推出了中华恐龙园、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金坛茅山风景区等。常州,别称“龙城”。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建邑立邦,始称延陵。别名龙城,系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置县。自西晋起,常州一直是郡、州、府治所在地,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
【常州主要旅游景点】:溧阳吴楚农耕文化园 天目湖太公山 常州恐龙园 天目湖 常州天宁寺 红梅公园 常州亚细亚影视城 南山竹海 春秋淹城 南大街 东坡公园 中华曙猿馆 篦箕巷 常州横山桥镇 荆川公园 高静园 瞿秋白纪念馆 兰园 文笔塔 淹城博物馆 近园 武进阖闾城 张太雷故居 芦墅公园 莱蒙都会国际商业街区 青果巷 前后北岸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舣舟亭 圩墩公园 金坛龙山塔 金坛太平天国戴王府 横山白龙观 艺林园 顾龙山 溧阳 南杨桥 龙潭森林公园 延陵路 阳湖广场 滆湖 根艺馆 华罗庚纪念馆 张太雷故居 史良故居 赵翼故居 常州市博物馆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友好城市
[编辑本段]
1986年以来,已与意大利普拉托市、日本高规市和所泽市、荷兰梯尔堡市、澳大利亚赫斯特维尔市、毛里求斯博巴桑——荷津市等缔结了6对友好城市。
著名人物
[编辑本段]
自古以来,常州人杰地灵,名家辈出。有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季札,《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萧统,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陈济,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和思想家龚自珍。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
近现代直到当代,《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宝嘉(李伯元),“常州三杰”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一批政治领袖和革命家辉映史册;实业家盛宣怀、刘国钧,语言学家赵元任,数学家华罗庚,医学家吴阶平,书画大师刘海粟等名贯中外。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常州籍院士有56名。在全国位列第4。
旅游景点
[编辑本段]
天目湖 [常州]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于1992年4月,1994年7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度假区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江南历史名城 溧阳市境内,距市区仅8公里。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东临太湖,北望常州,西接南京,南连天目山脉,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距沪,宁,杭,苏,锡,常等大中城市均在80——230公里之间。其中距上海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虹桥机场约200公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00公里,常州机场80公里、杭州200公里,苏州158公里,沪宁高速、宁杭高速、锡宜高速、扬溧高速直通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便利的交通设施给天目湖的旅游开发带来了无限契机。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拥有天目湖山水园和天目湖南山竹海两大AAAA级核心景区,区内环境质量较高,周围被低矮起伏的丘陵山地所环绕,并被原始和人工植被所覆盖,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拥有动物164种,植物200多种,更以万亩竹海、千亩茶园而闻名。山青、水秀、茶香、鱼鲜、空气好构成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湖光山色风景独秀,碧水蓝天江南明珠”的幽雅意境,不仅使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成为动植物生息繁衍的乐园,而且给游客以“绿色仙境”、“返朴归真”的美妙感觉。
茶香、水甜、鱼头鲜构成天目湖三绝,是天目湖精华所在。湖区周围茶园茗香越岫,精制“沙河桂茗”、“南山寿眉”已成为国家和省、市名茶,在99昆名世博会被评为唯一无公害绿茶,并享有永久的冠名权。湖水保持天然山泉的纯度和矿物成分,经江苏省环保部门测定,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水源标准。湖中鱼类丰富,盛产特具风味的“砂锅鱼头”的原料大灰鲢。“砂锅鱼头”为天目湖一绝,构成天目湖独特的饮食文化,许多国家领导人和七十二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及夫人都品尝过此汤,并且赞不绝口,被誉为国宴鱼头。
在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为旅游中心区、度假休闲区、森林公园区、农业历史文化区、环境保护区和湖上娱乐区六个功能区。景区主要包括以“山水情、亲山水”为主题的山水园,以反映姜子牙辅助周武王兴周伐纣历史故事的太公山,以体现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享受农家生活的农家乐景区,景点主要有体现江南园林秀美与雅致的湖里山公园,全国唯一以宣传状元文化的仿古阁楼状元阁,揭开人类起源之谜的中华曙猿馆,展示五彩缤纷海底生物的海洋世界,体验当地民俗民风的乡村田园岛,品茶高雅茶文化的绣球岛,源于佛教四报恩理念的报恩禅寺,重温脍炙人口《游子吟》的德子亭,具有国际先进动感娱乐中心,领略真枪实弹刺激的射击城,体验曲径通幽的南山竹海,集旅游接待中心、自驾游集散中心、信息咨询中心于一体的百花广场等等。
接触自然,领略自然风光,体验乡土气息,参观民俗风光,天目湖己成为华东地区美丽的后花园。
目前,天目湖已形成规摸、颇具特色的集食、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欢迎您的到来!
中华恐龙园 [常州]
中华恐龙园坐落在常州新区现代旅游休闲区。园区一期投资3亿人民币,占地5…
南山竹海度假区 [常州]
南山竹海度假区位于江苏省溧阳南部山区,东距江苏宜兴各类著名溶洞20公…
淹城 [常州]
淹城位于常州市南面,距市区约七公里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
天目湖太公山风景区 [常州]
太公山风景区位于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是度假区内海拔最高的一个…
天宁寺 [常州]
千年古刹天宁寺雄踞常州东门外,前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后倚常州第一…
红梅公园 [常州]
红梅公园位于常州城区中心,占地37.44公顷,1959年8月,市政府以天宁林园…
溧阳 [常州]
溧阳位于江苏省苏南,地处长江三角州,属上海经济区。土地总面积1535平方…
常州亚细亚影视城 [常州]
常州亚细亚影视城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常州最繁华的延陵西路和怀德中路的交叉…
南大街 [常州]
南大街位于长三角要塞城市之一的常州市,为该市商业项目一号工程,体量6万…
常州横山桥镇 [常州]
横山桥镇横山桥镇位于武进市东北部。坐落于镇区内的横山原名芳茂山,晋右…
史良故居 [常州]
史良故居位于和平南路143号。史良,女,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解放后任…
近园 [常州]
近园又名静园、恽家花园,兴建于清朝的乾陵年间,座落在常州市长生巷的常…
瞿秋白纪念馆 [常州]
瞿秋白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瞿秋白纪念馆,是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
篦箕巷 [常州]
篦箕巷位于常州城西,是古毗陵驿所在地,当初它叫花市街,后来才改称篦箕…
华罗庚纪念馆 [常州]
华罗庚(1910-1985),金坛人,世界著名数学家。纪念馆内陈列有华罗庚部分…
东坡公园 [常州]
从文笔塔下来,出红梅公园南门,步行不多远就到了“东坡公园”,这是一处…
莱蒙都会国际商业街区 [常州]
莱蒙都会国际商业街区”是常州市重点旧城改造工程,占地面积10.2万平米,…
淹城博物馆 [常州]
位于常州市南约7公里,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