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茶经与福鼎白茶,简介陆羽和茶经

yanqitea 2023-01-01 福鼎白茶 180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福鼎白茶的历史是什么?

 福鼎白茶的历史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 ,原产于 福建福鼎、政和、松溪等地。

白毫银针 研究表明:

白牡丹

中国茶叶生产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白茶,我国利用茶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作药用,由于茶树萌发新芽有季节性,为了随时都能喝到茶叶,便将采集的 幼嫩茶叶晒干收藏起来,这便是最早的白茶,也是茶叶加工的开端。 《茶经》的记载 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到:“《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我国 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创始人、著名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陈椽先生在 《茶业通史》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 鼎(唐为长溪县辖区) ,系白茶原产地。1.宋代的白茶 宋朝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 (成书于 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 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 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 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 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 有之,但品不及。” 宋子安著《东溪试茶录》时,将“白茶”列为茶叶七个品种之首:“茶名有七, 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培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 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端,取其以为茶端,取其第二者为斗茶,而气味殊 薄,非食茶之比。” 2.明代的白茶 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 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这说明当时的制茶原料至少是一芽一叶,干燥用日晒,其鲜叶标准与制茶工艺可 认为是“现代白茶”制法的雏形。3.现代白茶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白茶起源于清代的福鼎。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 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具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 《福建地方志》和现代著名茶学家张天福教授所著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 究》一书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证实:在清嘉庆初年(公元 1796 年) ,福鼎人用 菜茶(有性群体种)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 约在 1857 年,福鼎大白茶茶树品种从太姥山移植在福鼎县点头选育成功, 柏柳由于福鼎大白茶,芽壮、毫显、香多,所制白毫银针外型、品质远远 优于“菜茶”,于是福鼎茶人于 1885 开始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制造 “白毫银针”,出口价高于原菜茶加工的银针(后来称土针)10 多倍。 约在 1860 年“土针”逐渐退出白毫银针的历史舞台。

福鼎白茶属于什么茶

福鼎白茶属于白茶,而白茶属于六大茶类,它的制作工艺最为简朴。

唐代陆羽《茶经》说道:“永嘉县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永嘉今属温州,东临东海,“三百里”应指这太姥山。所产“绿雪芽”在清代就被视为茶中珍品。

而茶界泰斗张天福在《福建茶史考》也说:白茶由福鼎创制,当时银针采自菜茶(闽东北的原生茶树种)树上鲜叶。福鼎大白茶种原产于太姥山,古老茶名绿雪芽约在1857年加以繁殖后,于186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成银针,便称大白。对采自菜茶者则称土针或小白。

详解白茶的茶类及其名字的由来

详解白茶的茶类及其名字的由来

详解白茶的茶类及其名字的由来,很多人都爱喝茶,在饭后或者闲暇之余来上一杯茶,可以说是心旷神怡,但茶的种类很多,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白茶是什么,现在分享白茶的茶类及其名字的由来。

详解白茶的茶类及其名字的由来1

1、白茶是什么茶

白茶是属于一种微发酵茶,是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也是由汉族茶农创制并传承至今的传统名茶。还有白茶还被誉为我国最天然、最古老及最健康的茶类呢。白茶性质属于凉性的,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降火的功效,白茶是茶中的“贵族”更是茶中的珍品。

2、白茶名字由来

首先白茶顾名思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白色的茶叶,有些茶叶有绿叶素所以是绿色的,那为什么白茶是白色的呢?因为是在清明前雨水比较多而阳光很少,此时茶叶刚刚长成,就被制成干茶,白茶没有经过杀青或揉捻,保留了芽叶完整的白毫,所以因它满披白毫,像银雪一样就被名为白茶。

3、白茶的分类

一种是根据白茶的采摘标准不同,人们把白茶分为芽茶和叶茶。采摘单片的'茶芽而制成的称之为“银针”,而采摘茶树叶片制成的则称之为“寿眉”,还有一种茶芽和叶片在一起的就称之为“白牡丹”。另一种是根据茶树的种类而分的:“大白”、“小白”及“水仙白”。“大白”即是采摘于大白茶树的茶叶,“水仙白”则是采摘于水仙茶树的茶叶,而一般福鼎白茶都成为“小白”。

详解白茶的茶类及其名字的由来2

依据成品茶的外观呈白色,故名白茶。六大茶类之一。白茶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此外,中国浙江的安吉白茶和贵州正安白茶因自然变异整片茶叶呈白色,不同于带有白色绒毛的一般白茶。

白茶,又称福鼎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顾名思义,这种茶是白色的,一般地 区不多见。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的,因此又称为福鼎白茶。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白茶是指一种采摘后,只经过杀青,不揉捻,再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白茶白毫显露。比较出名的出自福建北部和宁波的白毫银针,还有白牡丹。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

安吉白茶与福鼎白茶有什么区别 安吉白茶产地哪里

通常很多爱喝茶的人都知道,现在市面上茶叶的种类是非常多的,以至于很多人都分不清茶叶的品牌,那么我们便了解一下安吉白茶与福鼎白茶有什么区别?安吉白茶产地哪里?

安吉白茶与福鼎白茶有什么区别

1、产地不同:安吉白茶属于绿茶,主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而福鼎白茶属于白茶,主产于福建省福鼎市。

2、原料不同:福鼎白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个品种,茶树的品种为大白茶、水仙茶树、群体种等,制茶原料分为芽茶和叶茶。安吉白茶是采自“白叶一号”茶树的鲜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是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原料制成。

3、制作工艺不同:安吉白茶其制作工艺一般分为采摘、杀青、理条搓条、焙干、整理等。由于安吉白茶是绿茶,所以以清爽、鲜嫩为核心特色。由于工艺的不同,安吉白茶的保质期为12个月左右。而福鼎白茶坚持传统的制茶工艺,自然,简单,不炒不揉,只有萎凋、烘焙两道工序。白茶是越陈越香的,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长期保存。

4、口感不同:福鼎白茶,主要有饼茶、散茶两种。存放一年左右的头春白茶充满了春天的芳草香,入口鲜爽甜美,伴有春日的气息;三到五年的老白茶,满口的醇香伴随着时光的记忆,温暖且沁润。安吉白茶,有着绿茶最传统的“色绿、汤绿、叶绿”的特点。相比于白毫银针,安吉白茶形状类似凤羽。条形略微扁平,就颜色来说,总体为绿色,其间有些嫩黄色。其次最特别的地方,是安吉白茶在冲泡之后,舒展开的安吉白茶,呈现出玉白颜色。

安吉白茶产地哪里

安吉白茶原产地是浙江安吉县。安吉境内复杂的地形地貌,起伏险峻,气候温和湿润,小气候异常,深山峡谷云雾笼罩,山地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于山高、云雾密、竹林深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丛生着各种各样的野生茶树群落,馨味各异的地方名茶。唐陆羽(公元780年)著的《茶经》载:“浙西,以湖州上……生安吉、武康两县山谷”。早在1200年前唐代安吉县已列入全国八大茶区之一,盛名远扬。北宋皇帝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提到“安吉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崖林间,偶然生出。……生者不过一、两株,……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宋《天池记》载:“浙,天目山北,土人以茶为业,隙地皆种茶。”安吉产茶历史悠久,茶类资源丰富,名茶品种繁多,安吉白茶是集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为一体的茗中极品。2000年6月,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授予安吉“中国白茶之乡”荣誉称号。

安吉白茶的保质期一般是多久

安吉白茶保质期通常为6个月,保存方法得当的话也可以保存到18个月左右。散装的安吉白茶建议在2-3个月内喝完,若保存得当则可以延长至6个月内;罐装或者袋装的安吉白茶通常报纸期限在12个月,同样如果保存方式得当则可以保存至18个月左右。安吉白茶虽然名字中带有白茶两个字,但其并不是白茶,而是一种绿茶,是按照绿茶的加工标准制作出来的一种味发酵的茶叶。存放环境和注意事项与绿茶十分相似,即在密封、避光、低温的环境下保存最为得当。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茶叶密封保存在冰箱中,冷藏温度控制在5℃以下。

安吉白茶过了保质期还能喝吗

安吉白茶过期了不能喝。有些茶叶本身比较干燥,还经常会放在相对较潮湿的茶桌上,很容易吸水受潮,这种茶叶变质会比较快,若是超过了保质期,茶叶的性质发生了改变,那还是别喝了,身体健康第一。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等方面;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以上因素,则茶叶可延长保存时间而不变质,如果保存温度增加或没有封闭那么茶叶过期时间就大大缩短,所以茶叶多久过期的前提是保存,然后才是各类茶的保存期限。

福鼎白茶四字是谁写的

从茶叶发展历史而言,白茶是最早的茶类。上古时代人们最初发现白茶的药用价值后,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进行储藏保存起来,用于祭祀、治病等备用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最早的白茶记载是田艺蘅所书的《煮泉小品》:“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一一清翠鲜明,尤为可爱。”描述的就是白茶的简单自然独特制作工艺。

有关白茶原产地的争论颇多,其中福鼎、建阳水吉、政和争议最为激烈,白茶制造历史已有200年,由福鼎首创,进而传到水吉,最后传到政和,白毫银针和新工艺白茶的发源地是福建省福鼎市。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此观点得到茶客和诸多茶叶界泰斗们普遍认可,更多可以参阅福鼎白茶共识内容。

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永嘉(今温州)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据茶界泰斗陈椽教授考证:“永嘉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系中国白茶原产地,白茶山是指有“海上仙都”美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鼎太姥山”;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更是清楚的记载:“太姥山古有白茶,今呼白毫,产者性寒凉,色香具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

万庆德茶小生的回答希望能帮到您!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