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白茶采摘时间
- 2、白茶寿眉,哪个季节的最好
- 3、寿眉白茶什么季节喝好
- 4、白茶,寿眉是什么?
- 5、茶的采摘顺序?
- 6、新茶友如何分清春寿眉和秋寿眉?
白茶采摘时间
白茶正确的采摘时间是,每年的春分前后,大致是3月15日前后,上市时间是4月中下旬,如果说过完正月就春白茶就可以上市,那这样的白茶一定有问题,关于春白茶的采摘,我们也要分好几个时间点,春分、清明、谷雨
春分
春分是白毫银针的采摘时间,是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号左右,春分一过,天气逐渐暖和起来,白茶树上的茶芽开始先后冒出芽尖,也是采摘白毫银针的最佳时节,每年采摘白毫银针时间也是最短的,采摘时间10到15左右,也就是四月初清明节前结束,因采摘时间短、采摘难度大,故而白毫银针的产量低,价格也是最贵的,采摘下来的茶青经过萎凋和干燥之后,白毫银针上市时间在四月中、下旬。
清明
到了清明,白茶树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芽头上的叶片渐渐分离,有的芽头会出现一芽二叶的外观,这是采摘白牡丹的时间,与白毫银针相比,白牡丹采摘周期长一些,大约有15天左右,采摘时间为清明节后到谷雨前,白牡丹上市的时间为四月下旬或者五月初。
谷雨
春寿眉采摘时间长,产量大,在谷雨前后采摘,至立夏前结束,外观以一芽三叶或者一芽四叶为主,芽叶连枝,带有粗大的茶梗,价格也是最亲民的,上市时间一般在五月下旬。
说完采摘时间之后,我们普及一下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的外观和香型。
白毫银针,全是由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全身布满茸毛,色白如银,形状似针,所以称为白毫银针,香型以毫香、花香、青草香为主,口感清新、鲜爽、柔和。
白牡丹,外观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外形芽叶连枝,叶面呈青灰绿色,叶背满披白毫呈银白色,民间称之为天青地白,香型以毫香、花香为主,且花香清浅悠长,口感清甜醇爽、毫香足。
寿眉,外观狂野、粗糙,以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为主,寿眉的香型最丰富以毫香、花香、粽叶香、枣香(寿眉饼),全部能在寿眉中
白茶寿眉,哪个季节的最好
1、春季,春主生发,这个季节也是万物复苏、百花绽放的时节,这个季节以饮芽茶为宜,以白毫银针、牡丹王为最佳。新白茶茶性极寒凉,尤其不适合虚寒体质的人饮用。建议以三年以上的银针、牡丹王为最佳,芽茶具有更加俊美的外形和更趋柔和的口感,可以品味淡淡的甜滑、飘缈的茶香。
2、夏季,夏主生长,这个季节最为炎热,也是生长最旺盛的季节,由于气温偏高、水分流失相对较重,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芽叶兼有的茶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含物质,如果工作及生活环境以高温为主,消暑最好的饮品就是泡饮新白牡丹。如果是常吹空调的人,夏季宜饮老白茶,这样更有利于体内湿气的发散。这个季节一定注意,少饮凉茶,而多喝热茶。
3、秋季,秋主收敛,适宜进补,这个季节天气逐步凉,而饮茶也以温性为主,出于进补的需求,适宜饮一些促消化的白茶。在白茶的分类当中,以寿眉为佳,秋天最适合饮的白茶首选寿眉,茶叶相对偏粗老,而消食、解腻的作用也最佳。并且最好是泡饮三年以上的寿眉,不仅茶汤浓郁、香气弥漫,更有独特药香,不仅可以消食解腻,还有开胃健脾的特殊效果。
4、冬季,冬主收藏,适宜煮茶。天寒地冻时节,北方煮饮白茶可以给室内加湿、饮后降火去燥,滋阴健脾;南方煮饮白茶可以暖胃益气,缓解寒凉。煮饮的白茶可以选择老茶,从原料等级上选,以牡丹和寿眉为最佳,茶汤更加醇厚、浓郁,煮饮的方式可以让茶汤的涩度减淡,茶的滋味更加柔和。
寿眉白茶什么季节喝好
寿眉是所有白茶里,采摘季节最长的,横跨两季,在春季和秋季都有采摘。那春寿眉和秋寿眉哪个更好喝呢?
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吧,小陈茶事介绍过,春寿眉的外观,带有鲜明的春天气息,其颜色多为翠绿、墨绿,可见较为肥壮的芽头,茶梗细长,叶片小,叶背可见明显的白毫。
秋寿眉,看起来就是粗枝大叶,芽头细长,似牙签。叶片大,叶背白毫较少。茶梗粗大,整体颜色深,多为黄褐色、古铜色。带有浓郁的秋季色彩,大有叠翠流金之美。
春寿眉的干茶香,是明显的毫香,闻着似干芦花的香气。而秋寿眉的干茶香,是清冽的干芦苇香气,不似春白茶那般毫香充足。
冲泡后,香气差异更明显。似戏路完全不同的两个演员,一个天生适合热情如火的角色,另一个则适合清冷高雅的冷面美人。
春寿眉茶汤,给人最大感受,滋味浓郁,花香凸显,汤水稠滑,饱满。春寿眉,是俏丽若三春之桃
秋寿眉的茶汤,与花香给人的感觉如出一辙。汤水是清甜的、柔和的,甘醇的,茶汤醇厚感极强。若是要形容秋寿眉的气质,那便是:清素若九秋之菊。
白茶,寿眉是什么?
白茶有“一年茶、三年宝、七年灵丹妙药”之称,这几年特别流行。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是我国的特产,主要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采用这种茶片生产白茶)、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
茶的采摘顺序?
茶叶如何合理采摘?掌握季节如何分批采摘?
茶叶是饮料,特别讲究品质。茶叶品质好坏决定于制茶原料和加工技术。原料好次,首先要看茶树品种的好坏;其次要看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和管理制度;最后还要看采茶技术是否合理。茶叶采好采坏,不但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而且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也影响制茶成本和整体的经济效益而其中茶叶品质的好坏,受采摘的影响最大。
由茶树营养芽萌发而成的新梢,是营养器官。叶子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重要场所。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碳水化合物,供应茶树各器官的营养,人们从茶树新梢上采下一部分“芽叶”,势必影响一部分营养器官降低光合作用,影响有机物质的形成,有碍茶树的生育。所以茶叶采摘既要采叶又要留叶。
新梢在一年中受各季节自然条件的不同影响,芽叶生育极不一致,性状不一,有大有小,有嫩有粗,有长有短,内含成分也各有异,变化大,伸缩性广,它并不象大田作物的谷粒或果树的果实,有很明显而固定的收获对象,一俟成熟便可采收。人们采收“芽叶”,因采期不同,采法不同,就有不同性质的芽叶,从而影响茶树生育,影响当时或后期的产量和品质。采得粗大,新梢上留叶少,产量虽然较高,但品质大幅度下降,得不偿失。
1. 合理采摘的作用在同一地区,同一茶树品种,同一树龄,加工同一茶类,因采法不同,留叶不同,所得到的产量和品质差异很大。不合理的粗摘滥采,造成茶叶品质下降,影响内外销市场,对长期生产也极为不利。因此,茶叶采摘必须因地、因树、因茶类而制宜地进行合理采茶,才能克服或缓和采茶过程中各方面的矛盾。
就国内外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对于比较多的茶类而论,合理采茶的原则:采下的芽叶,能适应某一茶类加工原料的基本要求3通过采摘,能够持续不断地优质高产高效,并且能借以调节一季一年与比较长期的产量品质之间的矛盾;通过采摘,能不断促进茶树新梢萌发,有利于茶树正常生长,增加树冠上新梢的密度和强度,有利于增加采收次数,延长采期并能借以调节茶树生长势,促进茶树生长健壮,延长经济年龄能够适当兼顾同一茶类,不同等级或者不同茶类的加工原料能借以调节当地采制劳力的安排,提高劳动生产率。
总之,合理采茶是在一定条件下,在有较好栽培管理各种采叶茶园上,通过人为采摘,能够显出比较长期的良好的综合作用,能够适当调节茶叶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矛盾和茶树生育各方面的矛盾,能获得持续高产优质的制茶原料取得以较高效益,采留结合,产量与质量并举,长短兼顾为目的的一种良好的采茶制度。
2.采茶技术合理采茶应抓好如下技术环节:
(1)按茶类要求严格标准采茶叶品质标准首先决定于采摘标准,使茶叶加工原料符合品质要求。
采摘标准是依生产茶类、茶树生长状况,当地气候和新梢生育特点来确定的。我国制茶种类多,同一茶类又有很多等级,采茶标准很不一致。但大体上可分为细嫩采适中采和成熟采三种标准。
细嫩采标准是指茶芽初萌,或嫩梢开展1-2嫩叶时掐采,所采下的细嫩芽叶多数制成特级名茶。
适中采标准是当前中外红绿茶最普遍的标准,较好的是从新梢上采下一芽二叶,较次的为一芽三叶和细嫩对夹叶。成熟采标准依茶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采制乌龙茶须待新梢成熟,顶芽已成驻芽,叶片大部已展开,采下一个驻芽和2—3叶片,或34叶片。采制边销茶、砖茶的原料,俟新梢充分成熟,基部已木质化时进行割采。
(2)依树龄树势重视留叶养树种茶是为了采收量多质优的芽叶。采茶是目的,养树是手段,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叶。茶树采叶与留叶依树龄树势的不同而有差别。
幼年茶树处于培养时期,应以养为主,不宜强采,一般在第二次定型修剪后,树高达40—50厘米,新梢生长将至成熟时,开始打顶养篷采。骨架初步形成后,春季留一二真叶,夏季留一真叶,秋季留鱼叶采。
壮年茶树树冠强壮的以采为主,采养结合。一般春秋留鱼叶,夏留一真叶或前秋留一真叶;或全年留鱼叶,在每季末期,酌情留若干叶片在树上。
老年茶树的采摘留叶视树势强弱,衰老程度而有不同,树势好的按壮年茶树的采法进行,树势衰老的春夏季留鱼叶采,秋季集中留养不采,积蓄养分养树,或春季留鱼叶采后进行重剪或合刈,更新复壮树冠。更新茶树的采摘,初期以培养为主,一季或一年不采,采留情况视修剪时期和修剪程度而异。
(3)掌握季节分批多次采茶树具有多年、多季和多批采收的特点,每季每批的采收都要不失时机,及时按标准采下,特别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更要注意。一般茶园有10—15%新梢达到标准,就应开始采摘。茶树芽叶由于着生部位不一致,萌芽有先有后,所以按标准采就是要分批多次采。分批看天气和茶树实际情况而异。春茶一般隔2-3天采一批;夏茶每隔3-7天采一批;秋茶隔67天采一批。
新茶友如何分清春寿眉和秋寿眉?
随着春白茶不断的上市,茶友们的热情大概是好一阵儿都不会消停了,今天沐佩与朋友闲聊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春寿眉与秋寿眉如何区分,相信很多刚接触白茶的朋友也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今天我们就以春寿眉和秋寿眉为例,做一个对比,来看看这两款茶有何不同之处。
《一》春寿眉和秋寿眉外形不同。
春寿眉,顾名思义是春天采摘的寿眉,外形以一芽三叶或四叶,带有明显的茶梗,芽头较小,叶片较大。
秋寿眉,是秋季采摘的寿眉(立秋之后开始采摘),外形也是一芽三叶或四叶,但是茶梗比春寿眉梗粗、叶片肥厚有腊质感,对比二者的大小,春寿眉的叶片会更小,秋寿眉的更大也更厚。
《二》春寿眉和秋寿眉颜色不同。
因生长周期不同,春寿眉颜色以绿色为主,春寿眉生长周期短,还没经过强烈的光照,茶叶中的绿色含量高,所以整体看来叶片更绿。
秋寿眉生长周期长,经过夏季的强烈关照,茶叶中的绿色含量发生了变化,叶黄素、花青素都有了变化,经过日晒之后,秋寿眉的颜色比较丰富,有墨绿色、黄褐色、枯色。
《三》春寿眉和秋寿眉的香气不同
春寿眉的香气,以花香为主,伴有浓郁的青草香,有浓烈的鲜爽气。
秋寿眉的香气,也带有花香,但是浓烈度不及春寿眉,除了花香之外,秋寿眉带有木香、毫香、草药香这是秋茶的特别之处。
《四》春寿眉和秋寿眉的口感、茶汤不同
春寿眉的口感清新、甘甜。
秋寿眉的口感沉稳、醇厚。
春寿眉和秋寿眉的口感差别,主要体现在茶汤的稠度上,秋寿眉的生长周期长,内含物质积累的更加丰富一些,而春寿眉的生长周期短,内含物质的积累少,整体上汤水中的物质就少,所以春寿眉在口感上就没有秋寿眉口感醇厚,另外春寿眉和秋寿眉的茶汤也有区别,春寿眉茶汤以赤金色为主,秋寿眉的颜色以赤金色开始,会有琥珀色、橙色的变化。
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分辨春寿眉和秋寿眉根本不是难事,单从选择寿眉的角度来说,若你喜欢清新、香气高昂的白茶,那就选择春寿眉,若你喜欢醇厚、香气沉稳的白茶,那就选择秋寿眉。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