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白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白茶的冲泡方法介绍
1、杯泡法。这种方法适合一个人独自喝茶时使用,或是在办公室上班时为省时而使用,同时它还是白茶冲泡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首先将杯子用开水冲洗消毒,同时也能达到温杯的作用。接下来取来适量的白茶放入杯子里,切记不要放太多,这样白茶会舒展不开。最后倒入开水,静待茶叶沉浮,如此白茶便是泡好了。
2、盖碗法。碗盖法时绝大多数泡白茶的人都喜欢用的方法,因为它适用于老手与新手。首先将白茶置入茶碗中,用沸腾的开水冲泡,由于白茶不适宜长时间浸泡,所以需要进行多次茶汤出水,这样才能保证白茶的味道更清新脱俗。盖碗因为比较好操作即便是新手,在出水时速度也能比较快,另外还因为陶瓷类盖碗不会吸收茶香,能让白茶保持住原汁原味,所以此法颇受欢迎。
3、壶泡法。这种方法用的壶一般是品质上佳的紫砂壶,如此泡出的白茶更温润清香。泡的方法也很简单,准备好一个大容量的紫砂壶,放入适量的白茶,用开水冲泡。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紫砂壶性能好,用它泡出来的白茶不仅更清香,时间上也会更快。
白茶的冲泡程序
白茶的冲泡程序?
器——茶器
茶器的选择,是冲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冲泡茶具是否用对,将直接影响茶叶的口感。
市面上现有的茶器,琳琅满目。从茶壶到盖碗再到玻璃杯、煮茶壶,不免让人心生困惑:该选择哪种茶具?
茶具的选择,依据个人所需。
要想感受白茶的纯正风味,自然要选择不吸收汤水与香气的材质,如玻璃材质、白瓷材质,都不会破坏白茶整体特点。
至于紫砂、粗陶一类,因自身材质的特殊性,容易吸收气味,不是最佳选择。
若是对白茶品质没有过高要求,只是想要解渴,那茶具的选择更具随意性。
材料选择完毕,接下来是器型的选择。
冲泡白茶,是用茶杯、盖碗还是茶壶?
这要根据白茶年份选择。
若是冲泡的是新白茶,用白瓷盖碗、玻璃杯、白瓷杯均可冲泡。
而冲泡老白茶,最好是用白瓷盖碗或者是煮茶壶。
在日常冲泡白茶的过程中,村姑陈挑选出三款适合冲泡白茶的茶具。
第一,白瓷盖碗
白瓷盖碗,毋庸置疑要排在第一位,它太万能,既能冲泡新茶,又能冲泡老茶,散茶和饼茶的冲泡也可以轻松完成……简而言之,白瓷盖碗是一款“全能型”茶具。
第二,玻璃煮茶壶
煮茶壶的使用,比较有局限性。通常要有一定年份的白茶才能用来煮茶。而新茶,则与“煮茶”二字彻底绝缘。
煮茶壶,材质也很多,最适合的,当属玻璃材质。
说起来,玻璃材质煮茶,方便观察汤色、不会吸收香气,可保留白茶纯正风味。
第三,玻璃杯
玻璃杯的使用,同样与茶类的限制。
一般用作冲泡新茶最好,用 玻璃杯泡老白茶,则比较浪费,无法令茶叶中的内在物质被充分利用。
《3》
水——水质、水温
冲泡用水,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水质的选择,二是水温的把控。
明代熊明遇《罗芥茶记》云:“烹茶,水之功居大。”
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
这两段话,都表达了一个意思:泡茶,水很重要!用对水,茶性会借助水的力量充分显现出来,好上加好。如果用品质比较次的水,茶将会变得平庸,甚至品质直线下降。
故而,用水时,要格外注意水质。
水质,即水的整体质量。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
宋徽宗《大观茶论》谓:“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
泡茶用水,水质要符合五大要求。
1、清
2、活
3、轻
4、甘
5、冽
符合这些要求的水,将有助于茶性的发挥。泡茶用水,村姑陈给各位一些小建议:以山泉水为上,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为中,自来水为下。没有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请不要用自来水泡茶。
水温:以100℃为好
在冲泡新白茶时,有些茶友会纠结该用多少度水温冲泡,甚至有用85℃水温泡茶者。
其实,茶友们大可不必纠结,冲泡白茶(不论新老),均要使用100℃沸水冲泡。
好茶不怕沸水泡,经过沸水冲泡后,茶汤更有滋味,风味独特,茶香高扬。
《4》
量——投茶量
要想茶好喝,茶水比例也要控制到位。
在此,分享几个常用茶水比例。
1、用120毫升白瓷盖碗冲泡,投茶5克。
120毫升白瓷盖碗,使用频率较高,这个大小的盖碗,方便控水,适合3-5人饮用。
此容量下,投茶量不宜过多,选在5克即可。
2、300毫升作用玻璃杯冲泡,投茶2-3克。
玻璃杯泡茶,茶和水接触时间较长,在冲泡时,投茶量宜少不宜多,若是投茶量过大,茶水长时间接触,反而容易苦涩。
3、600毫升煮茶壶,注水400毫升,投茶3-5克。
用煮茶壶煮茶,要特别注意茶水比例。
煮老茶,茶和水同样会长时间接触,在此情况下,投茶量也要把控到位,不建议投茶过多,否则也容易导致茶汤过浓,反而影响口感。
《5》
汤——出汤
最后要与茶友们说的,自然是出汤时间。
出汤时间的快与慢,决定了茶汤浓度。
出水慢,茶和水接触的时间常规,白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会大量溶于水中,当这个浓度超过我们味蕾能承受的范围后,就会觉得茶汤的味道太浓烈,反而影响口感。
尤其是在冲泡高山茶时,它本身所含有的物质就十分丰富,若是还慢出水,物质释放过多,反而变得浓烈,大大影响喝茶体验。
冲泡白茶,在出水方面,要注重快出水。
第一冲至第四冲,注水后,不要犹豫,马上盖上盖子,倒出茶汤,前后最好能在5秒左右完成。
从五冲开始,若是味道稍淡,可延缓5-10秒再出水,但原则上还是以快出水为好。
《6》
将【泡茶】二字进行因式分解,无外乎由4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1、冲泡茶具
2、冲泡水温
3、投茶量
4、出水时间
泡茶时注意到这些细节,即可将茶泡的好喝。
如何冲泡白茶
冲泡白茶需好水。
茶遇到水,才是真正的被赋予了人生。
水将茶的滋味、香气绽放的淋漓尽致。
那么到底要什么样的水,才能让白茶大放光彩呢?
最好的当然是山泉水了。
山泉水远离城市,泉水清甜,都是大自然的味道啊。
用山泉水泡茶,能够让茶叶最好释放自己的魅力,展现白茶的光彩。
其次就是矿泉水了。
最最最不应该用的就是自来水。
自来水的水质容易受到当地的环境影响,大部分城市水质偏硬,会影响茶汤的风味。
更何况,经过出厂前经过氯气的消毒,并且经过层层管网的运输容易残留杂质与杂味,影响好茶的香气和滋味。
茶的滋味总是让人留恋,总是让人无法忘怀。
一杯好白茶,是需要好水来冲泡的,这样才能够让白茶能够展现真正的自我。
将清爽,甜香,顺滑,醇厚的滋味带给各位茶友们。
利用盖碗冲泡白茶。
因为盖碗不会影响叶片在冲泡的过程中舒展自己的身体,对于白茶来说,一个广阔的空间,才能够让它全方位展现自己的身姿。
茶友们泡茶应该都会先闻香吧。
那么利用盖碗泡茶,就更利于茶友们细细品味白茶盖香了。
盖碗聚香,拿起盖碗的盖子,凑近鼻尖,嗅着白茶香气,仿佛置身在茶园当中一样。
茶香香气扑鼻,令人沉醉其中。
盖碗就像一位无名英雄,守护着白茶,能够让白茶更好的释放香气。
白茶的香气总是能够让人愉悦,让人放松心情,更能够让人沉下心来细细品味。
白茶香气有很多类的。
有品种香,就是别人人称赞的毫香。
有地域香,这与白茶的生长环境息息相关。
有工艺香,这就得依靠制茶师傅的技巧经验了,味道拿捏到位,白茶会有丰富的香气。
有陈香,这是岁月的味道了。
出水时间很重要。
都说时间是金钱,那么对于白茶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啊。
当水与茶叶碰撞的那刻起,就注定它们相遇的时间很短暂。
在茶叶与沸水接触时间长,茶叶内的茶多酚和咖啡碱都会出来释放天性,茶汤就会显得苦涩。
白茶中的内质丰富,但也是有限的,冲泡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内质物全部跑出来,在之后的冲泡过程中,茶汤就会显得非常寡淡,索然无味,喝茶喝的就是滋味,得慢慢品。
在第一冲的时候将茶的内质冲泡干净,那这茶喝的也过于迅速了。
都不能细细品味白茶在每一冲绽放的不一样魅力。
快出水的白茶,从注水到出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7-8秒,这样才能更好的品味茶汤的滋味。
这就和前面说到的最好用盖碗冲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了。
利用盖碗冲泡能够更好很快的出水,减少茶叶与水接触的时间。
出水要尽。
盖碗中的茶汤一定要全部倒出,避免白茶与水接触的时间过长,导致后续冲泡,茶汤变得苦涩。
茶与水的比例
茶友们家里做菜会控制盐的数量。
泡茶也是一样。
水多了,泡出来没滋味,茶放多了,茶汤过于浓,滋味也不好。
小白的建议是5g干茶搭配上110毫升的水。
这样冲泡出来的白茶滋味就浓淡适宜,滋味万千。
就像小白前几天喝的2018春寿眉,它凝聚了太姥山上的自然精华与春天的清新明丽。
这款白茶身为寿眉,但却采摘于白牡丹的季节,拥有白牡丹馥郁的花香,又有寿眉的温润汤感,简直妙哉。
给白茶喝太多水,它也难受,难受不能最大程度绽放自己的美丽,让茶友们能够百分之百的欣赏。
茶友们泡茶的时候一定要将茶进行称重,这样才能泡出鲜美甘甜的滋味。
茶友们的心境对于泡茶来说也是重要的。
泡茶有条不紊,平和冷静,仿佛是在与白茶对话,与之精神交流。
这样才能泡出一杯好茶。
用上好水,拿上好茶,完美的茶叶与水的比例,最后用上白瓷盖碗。
将茶叶称重,放入盖碗中,将水烧开,以环壁注水的方式,冲泡茶叶,快出水,水尽。
慢慢拿起茶杯,喝上一口2018一级白牡丹,馥郁的花香在口腔中绽放。
冲泡白茶时,应该怎样注水?
冲泡白茶,是否需要快出水,全看白茶的内质。其中,优质白茶的丰厚内质,决定了优质白茶的冲泡,必须快出水。一句“优质”的评价,背后是茶叶内数不胜数的内物质,丰厚无比的水浸出物。尤其是高山白茶,作为优质白茶的代表,最能说明这一特点。
它的茶叶娇嫩而饱满,包含着丰富的物质。茶叶外部,是白毫细密,额外增添了不少丰沃的茶氨酸。这些内外的物质,都需要在沸水的点化下,才会逐渐融进茶汤,造就白茶的风味。
白茶深藏在芽与叶内部的养分物质,需要借助沸水的热力激发,方能得到更为精彩的释放。若是用温水泡白茶,对白茶带来的压力刺激,不痛不痒的,难以让其内质物得到真正的触发,只能带来茶叶表面物质的释放,泡出来的茶味,自然达不到最佳的状态。
这时候,七八十度温水泡出来的白茶,茶汤风味会有两大明显不足。品质好的白茶,内在的芳香物质,尤为丰富。但这些芳香物质,释放所需要的温度,有高有低,不尽相同。这时,若是用沸水冲泡,高扬的茶香会在刹那间激发,随着温度的渐渐下降,不同的茶香类型,依次登场,最后,温度下降后,尤有余香浮动。
沸水加上丰厚内质,若是出水的速度随意,坐杯闷泡,结局可并非圆满。闷泡而出的好茶,已经生苦生涩,滋味浓酽。茶汤如此,是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在作祟。
这两种物质,引导的是茶汤的苦涩滋味。若是沸水与茶叶的接触时间过长,茶叶中的内物质存量丰厚,源源不断。此时的茶汤,必然被这两种物质侵占。苦涩,也便成了无可奈何的事情。
干燥的茶遇上滚热的沸水,高水温带来的热力,使得茶叶毛孔更为舒张,与此同时,深藏芽叶内部的养分物质,能够更好的析出,溶入汤水中,使得茶汤喝起来更香,更稠,更滑。而改用温水泡,内部的茶味物质,在没有得到足够的触动下,依旧岿然不动,茶汤的表现自然达不到最佳状态。
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因时适宜,选择坐杯与否。快出水,是根据白茶的内质所需要的冲泡需求。它需要极快的速度,也根据茶叶的内质有所调整。优质白茶的快出水,拿捏得当,方有好茶。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