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无量寿经的注疏
- 2、"无量寿经科会眉注合刊-李炳南", 与李炳南全集本第八册 第一页不同
- 3、净宗的修学次第 详细回答 从那里入门 看那些经文?
- 4、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 5、无量寿经主要讲的是什么
- 6、佛说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的注疏
现存主要有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2卷,吉藏《无量寿经义疏》1卷;清彭际清《无量寿经起信论》3卷。新罗憬兴《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3卷,玄一《无量寿经记》(上卷残存,下卷已失),元晓《无量寿经疏》1卷。日本有源空《无量寿经释》1卷,了慧《无量寿经钞》7卷,圣聪《无量寿经直谈要注记》24卷,道隐《无量寿经甄解》18卷,西吟《无量寿经显宗疏》10卷等。此外,现已佚失的重要注疏尚有灵裕、知玄、法位、圆测、大贤、义寂、寂证的注疏多种。
"无量寿经科会眉注合刊-李炳南", 与李炳南全集本第八册 第一页不同
无量寿经是净土法门的经典,用意是指导信愿行往生净土,只在这上面用功,其余忽略不计,就是抓住了要点。
净宗的修学次第 详细回答 从那里入门 看那些经文?
净空法师开示的净宗修学次第(2007-05-02 00:50:36)
分类:佛学
净空法师开示的净宗修学次第
(引自《佛陀教育网路学院》课程介绍)
“今「佛陀教育网路学院」之成立,正是针对上述缘由,将现有网路的文字(教材)与影音(讲演画面)合为一体,加上卫星与网路结合,如同「网路电视台」,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于学佛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路修学环境。网路学院一切课程之排列,皆是以(净空)老和尚为「澳洲净宗学院」所订之课程,从初级到高级,从本科到专科的修学次第,也是为实现「澳洲净宗学院」将来能真正达到远程教学的目标。”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成立缘起》
(转者附注:澳洲净宗学院修学次第:初学基础,再学本科,三学专科。)
基础学科
学院的基础学科,要用两年的时间来学习。主修是《弟子规》、《五种仪规》、《沙弥律仪要略》、《十善业道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助修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正助双修,总共是六部。选修有《认识佛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净宗学院」的课程是以「净业三福」为基础。
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如何落实?我们采取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的内容,就是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儿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真正将这两句话落实在生活当中。「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则落实在《十善业道经》,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在家同学至少要学习《五戒相经笺要》和三皈传授。三皈传授有录相带,也有文字教材。出家的同学一定要学《沙弥律仪要略》,最低的水平是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具足众戒」,就是十条戒圆圆满满。「不犯威仪」,是二十四门威仪落实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中。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地」是心地,「藏」是心地的宝藏。这一条就是《地藏经》的宗旨,我们要从学习《地藏经》来开发心地宝藏。这是前两年的基础课程。
佛言:「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说得多重!多么重要!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从凡夫修行作菩萨,将来成佛,真正根本的因就是这三条。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皆以此三条为基础。若无此基础,就不能成就;犹如盖房打地基一样,无论盖什么房子,地基一定要坚固,有了坚固的基础,才能学法门。
本科学科
学院的本科学科,要用三年的时间来学习。净土法门所依的经典是「五经一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往生论》。
《无量寿经》是净宗的概论,《观无量寿佛经》是《无量寿经》的补充;补充的内容有理论与方法两方面,即更详细更深入的为我们解释西方净土之殊胜与往生净土的方法。《阿弥陀经》的经文不长,释迦牟尼佛在经中苦口婆心,一而三、三而四的劝导我们修学净土法门,最后还举出六方诸佛赞叹(玄奘大师的译本是十方佛赞叹,《无量寿经》也是讲十方佛赞叹)。因此,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劝我们求生净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恳切的劝导我们,真不容易!这是净宗三经。如果在一般讲经附带介绍净土的,在《大藏经》里至少有一百多种。
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将《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附在三经之后,即《四十华严》最后一卷,称为「净土四经」。他这个做法非常正确,因为《无量寿经》一展开,第一句就是「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才晓得净土法门与普贤菩萨的关系非常密切。西方极乐世界诸善上人修什么法门?统统是修「普贤大士之德」。
乾隆年间,彭绍升是一位通宗通教的大居士,他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他把《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与《华严经》看成完全平等,只有内容说多、说少不同而已,《无量寿经》是略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广说、是细说。所以,将《普贤菩萨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附在三经之后很圆满,也很有必要。
到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又附在净土四经后面,成了「净土五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二百四十四个字,这一章经文是净土宗的心经,功德之殊胜决不在《般若心经》之下。《般若心经》是《大般若经》的心经,精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净土宗五经一论的精华,不要看它字少,境界实实在在不可思议,它可以说是一大藏教的心经。
《往生论》是天亲菩萨自己修学的心得报告,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天亲菩萨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宗修学依据的经论,到此地可以说是大圆满,不必再附带其他的了。
选读教材:
1、《印光大师文钞全集》、《禅林宝训》、《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高僧传》、《居士传》、《比丘尼传》、《善女人传》、《净土圣贤录》,皆记古来祖师大德以及在家大德修行之嘉言懿行,阅读此类传记,可帮助学人提升修学佛法的信心,及个人品德之修养。
2、《安士全书》、《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汇编》、《法苑珠林》,此类书籍详谈因果,理事兼具,尤其对于因果报应之事,历历分明,阅读之后令人有毛骨悚然,自我警愓,纵在暗室独处之时,亦不敢稍萌恶念。上中下根,聪明愚劣,读之皆能获益不浅,更能激发事修之心,而不致于执理废事,走向偏邪狂妄之弊。
3、《龙舒净土文》、《径中径又径》、《净土十要》、《梦东语录》,此类书籍可帮助净宗学人断疑生信,对修持净宗法门之事理,集诸家之要义,分门别类,对净宗行人信心之建立,甚为得力!
专科学科
学院的专科学科,要用四年的时间来学习。净土法门所依的经典是「五经一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往生论》。每一位专科班学生从净土五经一论中,选择一部专精研究,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无量寿经》是净宗的概论,《观无量寿佛经》是《无量寿经》的补充;补充的内容有理论与方法两方面,即更详细更深入的为我们解释。《阿弥陀经》的经文不长,释迦牟尼佛在经中苦口婆心,一而三、三而四的劝导我们修学净土法门,最后还举出六方诸佛赞叹(玄奘大师的译本是十方佛赞叹,《无量寿经》也是讲十方佛赞叹)。因此,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劝我们求生净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恳切的劝导我们,真不容易!这是净宗三经。如果在一般讲经附带介绍净土的,在《大藏经》里至少有一百多种。
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将《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附在三经之后,即《四十华严》最后一卷,称为「净土四经」。他这个做法非常正确,因为《无量寿经》一展开,第一句就是「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才晓得净土法门与普贤菩萨的关系非常密切。西方极乐世界诸善上人修什么法门?统统是修「普贤大士之德」。
乾隆年间,彭绍升是一位通宗通教的大居士,他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他把《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与《华严经》看成完全平等,只有内容说多、说少不同而已,《无量寿经》是略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广说、是细说。所以,将《普贤菩萨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附在三经之后很圆满,也很有必要。
到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又附在净土四经后面,成了「净土五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二百四十四个字,这一章经文是净土宗的心经,功德之殊胜决不在《般若心经》之下。《般若心经》是《大般若经》的心经,精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净土宗五经一论的精华,不要看它字少,境界实实在在不可思议,它可以说是一大藏教的心经。
《往生论》是天亲菩萨自己修学的心得报告,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天亲菩萨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宗修学依据的经论,到此地可以说是大圆满,不必再附带其他的了。
研究参考教材:
(1)专精《阿弥陀经》者:《阿弥陀经要解》、《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圆中钞》、《阿弥陀经便蒙钞》以及圆瑛法师与宝静法师的《阿弥陀经要解》讲义,以及老和尚有关此经之讲演。
(2)专精《无量寿经》者:黄念祖老居士注的《无量寿经解》、李炳南老居士的《无量寿经眉注》、《无量寿经简注易解》、《无量寿经科会》、《无量寿经讲记》,以及老和尚有关此经之讲演。
(3)专精《观无量寿佛经》者:《观无量寿佛经疏》、《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以及老和尚有关此经之讲演。
(4)专精《普贤行愿品》者:《普贤行愿品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以及老和尚有关此经之讲演。
(5)专精《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者:灌顶法师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圆瑛法师之《楞严经讲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以及老和尚有关此经之讲演。
(6)专精《往生论》者:昙鸾大师之《往生论注》,以及老和尚有关此经之讲演。
注:专科学生,若能如是专精一门,并能对于净土历代祖师之语录注疏,广泛阅览,纵不能遍阅群经,净土众义,可以备知而无遗!(转者附记:此为原文所注)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净土宗注疏
往年韩瑛老居士在美国旧金山,曾依黄智海居士的《弥陀经白话解》,节要改写成为《弥陀经易解》。出版之后,很受大众欢迎,确能契合当代众生机宜。
一九九五年,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冬季佛七法会中,再遇茗山老和尚,茗老当面嘱咐韩老居士说:‘应当再为《无量寿经》作一易解。广度众生,功德无量。’韩老居士欢喜受命。尔后一直以身体欠安而未能执笔,往生前一日犹念念不忘此事。一再托付我,务必满此大愿。又请求道:‘最好能将大华严经,也作一易解流通。’净空许之,于是韩老居士随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净土中。
序
经题 会集人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受菩提记第四十四
独留此经第四十五
勤修坚持第四十六
福慧始闻第四十七
闻经获益第四十八
无量寿经主要讲的是什么
净土三经之一。此经说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满成佛,国土庄严,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往生彼国等事。此经前后有十二译,存五译、失七译,会集、节略本四本。经中介绍了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接引众生的大愿、极乐世界的美好景象,以及娑婆世界的污秽不堪等内容。
部分经文:叙述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大比丘众12000人及普贤、慈氏等诸大菩萨说法,谓过去世自在王佛时,有国王出家为僧,号法藏,发四十八大愿,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经漫长时期,积无量德行,在十劫前成佛,号“无量寿佛”。光明寿命最尊第一。其国土谓安乐净土,无量功德庄严,国中声闻、菩萨无数,讲堂、精舍、宫殿、楼观、宝树、宝池等均以七宝严饰,百味饮食随意而至,自然演出万种伎乐,皆是法音。
其国人等智慧高明,颜貌端庄,但受诸乐,无有众苦,皆能趋向佛之正道。至于往生者有上辈、中辈、下辈之分。彼国菩萨都得到一生补处,以观世音、大势至为上首。最后释迦牟尼劝弥勒及诸天人等,备勤精进,不存怀疑,信心回向,便能在彼国七宝华中化生,等等。
扩展资料:
无量寿经现存主要有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2卷,吉藏《无量寿经义疏》1卷;清彭际清《无量寿经起信论》3卷。
新罗憬兴《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3卷,玄一《无量寿经记》(上卷残存,下卷已失),元晓《无量寿经疏》1卷。
日本有源空《无量寿经释》1卷,了慧《无量寿经钞》7卷,圣聪《无量寿经直谈要注记》24卷,道隐《无量寿经甄解》18卷,西吟《无量寿经显宗疏》10卷等。
此外,现已佚失的重要注疏尚有灵裕、知玄、法位、圆测、大贤、义寂、寂证的注疏多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注解
《佛说无量寿经》(曹魏康僧凯译本),合十祝愿吉祥,阿弥陀佛。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之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最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0回答者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