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乡村老伯福鼎白茶起源于什么时候的?
现代的福鼎白茶工艺,起源于1885年,先有了白毫银针的称呼。到了1912年至1918年之间有了白牡丹。1965年左右有了寿眉的称呼。福鼎白茶由于受地域限制,产量极少。到目前为止年产量才8000余吨。也正因为如此,福鼎白茶从2010年开始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福鼎白茶在2007年之前,大多都是出口为主,由于它是由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两种特殊的树种当原料,按照许多中药的晾晒方式制作成茶,而让它具有了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在民间俗称,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具有三降三抗,美容养颜,清热降火等功效。
在2007年过后,政府大力的扶持,让福鼎白茶从外销转为内销,从此福鼎白茶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特别是从2010年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后,我们当地许多企业,跟随政府的步伐,全国性的宣传,让福鼎白茶更是如日冲天。
福鼎白茶的历史是什么?
福鼎白茶的历史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 ,原产于 福建福鼎、政和、松溪等地。
白毫银针 研究表明:
白牡丹
中国茶叶生产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白茶,我国利用茶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作药用,由于茶树萌发新芽有季节性,为了随时都能喝到茶叶,便将采集的 幼嫩茶叶晒干收藏起来,这便是最早的白茶,也是茶叶加工的开端。 《茶经》的记载 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到:“《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我国 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创始人、著名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陈椽先生在 《茶业通史》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 鼎(唐为长溪县辖区) ,系白茶原产地。1.宋代的白茶 宋朝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 (成书于 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 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 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 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 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 有之,但品不及。” 宋子安著《东溪试茶录》时,将“白茶”列为茶叶七个品种之首:“茶名有七, 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培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 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端,取其以为茶端,取其第二者为斗茶,而气味殊 薄,非食茶之比。” 2.明代的白茶 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 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这说明当时的制茶原料至少是一芽一叶,干燥用日晒,其鲜叶标准与制茶工艺可 认为是“现代白茶”制法的雏形。3.现代白茶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白茶起源于清代的福鼎。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 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具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 《福建地方志》和现代著名茶学家张天福教授所著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 究》一书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证实:在清嘉庆初年(公元 1796 年) ,福鼎人用 菜茶(有性群体种)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 约在 1857 年,福鼎大白茶茶树品种从太姥山移植在福鼎县点头选育成功, 柏柳由于福鼎大白茶,芽壮、毫显、香多,所制白毫银针外型、品质远远 优于“菜茶”,于是福鼎茶人于 1885 开始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制造 “白毫银针”,出口价高于原菜茶加工的银针(后来称土针)10 多倍。 约在 1860 年“土针”逐渐退出白毫银针的历史舞台。
福鼎白茶十大知名品牌
福鼎白茶十大知名品牌有以下:
1、品品香。
品品香成立于1992年,福鼎白茶代表性品牌,是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出口及白茶文化推广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白茶》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企业通过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有机茶(OTRDC)认证、欧盟EU、日本AS、美国NOP有机食品认证。
2、绿雪芽。
绿雪芽创立于2000年,福建省白茶生产标杆企业,《白茶》国家标准起草单位,研究白茶陈化机理并确立“老白茶“概念及标准,推出老白茶年份标杆产品,规范了老白茶市场,产业涵盖茶叶种植、加工、科研、出口、营销及茶文化推广,旗下拥有绿雪芽茶园基地、现代化白茶生产线、传统工艺体验馆、太姥书院等。
3、蝴蝶牌。
蝴蝶牌始于1950年,中粮集团成员企业,中茶福建公司旗下知名白茶和花茶品牌,以出囗特种茶为主,经营的主要茶类产品有乌龙茶、茉莉花茶、白茶、红茶、绿茶和黑茶等,是中国茶叶行业中经营茶类产品品种多、齐全的专业公司,其建立起了全产业链可追溯茶叶供应体系及品质保障体系,产品畅销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
4、鼎白DINGBAI。
鼎白创建于1985年,前身为福鼎市福东茶厂,福鼎白茶知名品牌,集茶叶种植、生产、销售、茶叶深加工、衍生品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白茶专业企业,鼎白标准化工厂开创了兼具农业科技和田园艺术结合的白茶日晒场,日晒茶青7万多斤,是业界“观光工厂”的典范,目前已在全国开设了500+的专卖门店。
5、六妙。
六妙白茶成立于2006年,是家集基地、研发、生产、营销、品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全茶产业链公司,旗下设有六妙、白茶会(梅相靖大师白茶)、畲村白茶等多个品牌,设有原产地标准白茶窖,创立窖藏服务新标杆,拥有明星茶、主题茶、年份茶、礼品茶、生肖茶、商务茶、庄园茶等主打系列,以及传统系列、定制系列等产品。
6、裕荣香。
裕荣香始于2001年,知名福鼎白茶品牌,是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及茶文化推广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白茶》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主要经营白茶、白琳工夫红茶、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紧压白茶及茶具等,其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美、日本等地。
7、誉达。
誉达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有生产和带动茶叶基地11000亩,主要生产白茶、红茶、绿茶、茉莉花茶、兼营普洱茶、花类茶等。并以广州为销售中心,销售网络遍布国内20多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产品出囗欧美、东南亚国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8、瑞达茶叶Ruida。
瑞达创立于1995年,原名福鼎市瑞达茶厂,主要以生产福鼎白茶、白茶饼为主,致力于白茶饼生产技术和设施的研究创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集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于一体,实行直营连锁与加盟连锁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产品销往全国多个省市。
9、大沁白茶。
大沁白茶是集研发、种植、生产、销售、茶旅融合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座落于福鼎白茶核心原产地礓溪镇,拥有2300多亩高山有机生态茶园及数百亩荒野大白、大毫茶树基地,其中大沁十三坪茶园是福鼎市较早获欧盟出囗认证的有机茶园,拥有现代化高科技、全自动、日光萎凋和传统的福鼎白茶制作生产工艺流程。
10、广福茶业。
广福茶业创始于1957年,原国营“福鼎茶厂湖林分厂”,为国内较早生产白茶的茶厂之一,现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中国名优茶叶的民营企业,公司生产的福鼎白茶从原料到加工工艺始终要把质量关,在市场中赢得赞誉,其皇家百合白茶畅销国内外,在欧美国家及俄罗斯等国大受好评。
保靖黄金茶的大事记
1539年,巡抚湖广贵州都御史陆杰巡视兵防,得饮黄金茶,遂将此茶上报为贡品,岁贡皇朝帝君,“一两黄金一两茶”就此传开,得名“黄金茶”。
1994年,张湘生农艺师受农业局委派到堂朗乡(今葫芦镇)黄金村,对保靖黄金茶进行短穗扦插繁殖实验研究,当年扦插0.25h㎡。
1997年扦插0.53h㎡。
1994年黄金村获“湘、鄂、渝、黔四省边区茶叶评比”一等奖。
1994~1995年,张湘生选出24个单株并在黄金村进行了扦插。
1995年,获“湘茶杯”名茶评比银质奖。
1995年,张湘生观察发现,保靖黄金茶不育或育而不实,因雌蕊柱头短小被遮盖所致。
2001年,彭继光第二次进黄金村,用福鼎大白茶和保靖黄金茶群体做成绿茶拼配审批比较,确定保靖黄金茶质优主要是品种优良和生态环境好。
2002年,彭继光提出“保靖黄金茶品质在国内名优茶罕见”。撰写的《山沟里的黄金茶》首次在上海《茶报》上刊出。
2003年,苗族村民石远树、向发友第一个在黄金村成立“换金茶叶公司”,并建立一座小型机制茶厂。
2004年,彭继光到黄金村制取土壤和茶样。首次分析了土壤pH、有机质、全量N、P、K和速效N、P、K;首次分析了茶多酚、水浸出物和氨基酸,在《茶叶通讯》上发表。
2005年4月18日,彭继光在保靖黄金村制样,经湖南省茶叶检测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首次发现保靖黄金茶1号18种氨基酸含量7.47%(茶氨酸占69%),茶多酚18.40%,酚氨比2.5,保靖黄金茶1号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总量比福鼎大白茶高1倍。
2005年5月21日,省农作物种子站组织专家对保靖县农业局“珍稀地方茶树品质资源——保靖黄金茶”进行了现场评议。与会专家有罗军武、杨阳、刘占敖、廖振坤、雷秉乾等。
2005年年底,根据5月21日现场评议会关于按选种程序办事的意见,保靖黄金茶1、2号参加了黄沙街和郴州全国区域试验。同时在保靖县北部普绒镇小普绒村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参加品试有保靖黄金茶1、2号,省茶叶研究所提供参比品种有福鼎大白茶、槠叶齐、白毫早、碧香早。
2005年6月16日,湖南省农科院湘农科(2005)18号文中正式立项,保靖黄金茶首次纳入科研项目。
2005年5月27日,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保靖县农业局签订“保靖黄金茶研究开发合同书”(有效期2005~2015年),茶叶所张曙光副所长、农业局刘谨慎副局长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2006年,保靖黄金茶1、2号第一次引进古丈,2008年第二次引入古丈县。
2007年保靖县人民政府与湖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签订了《黄金茶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县所合作协议》。
2007年12月2日,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省茶叶研究所提出的“湘西黄金茶特异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进行论证。各方面给予肯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具有重大的研究与开发价值,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立项重点支持。”省科技厅刘小明副厅长、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宋再钦亲自参加。
2008年4月28日,保靖黄金茶公司制作的“保靖黄金茶”在“2008年全国绿茶(古丈)高峰论坛”上被评为金奖。
2008年,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与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合资,在保靖县注册湖南保靖黄金茶茶业有限公司。在黄金村投资300多万元兴建现代化加工厂和技术创新中心。
2008年,省茶叶研究所在黄金村开始建设茶苗基地,当年扦插面积3.6h㎡,2009年出圃550万株。
2009年1月和5月,湖南农科院党委书记何铁林、保靖县委书记龙剑波、县长罗亚阳等2次到黄金村实地考察。
2009年2月13日,保靖县委县人民政府保发(2009)2号“关于进一步加快黄金村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了鼓励村民种植经营黄金村的优惠政策措施。计划2009~2012年每年新扩黄金村园333.33h㎡,实现总产750t,产值2亿元以上。
2009年5月20日,“特早生高氨基酸茶树新品种黄金茶1号选育研究”由省农作物种子局组织省内专家在吉首进行了现场评议。参观了生产品比扦插现场,审评了样茶和听取课题汇报,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很高评价。
2009年5月,保靖黄金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2009年6月25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在保靖县复兴镇普溪村考察调研时强调,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搞好保靖黄金茶等特色农产品的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保靖黄金茶产业。
2009年10月,保靖县因发展黄金茶荣获“中国茶叶百强县”荣誉称号。
2009年12月20日,保靖县黄金村古茶园、古茶树,经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童方平、李锡泉和侯伯鑫研究员鉴定,最大的1号样株年龄为402年左右,其他样株树龄为69~305年。
2009年12月,“黄金茶”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该县首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范围为葫芦镇、夯沙乡、水田河镇现辖行政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2′——109°33′,北纬28°24′——28°36′。
2009年12月,湖南省黄金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落户保靖县。
2010年1月,保靖黄金茶首次被tv-7《科技苑》栏目报道。
2010年4月,保靖黄金茶1号品种经湖南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予登记(登记证书编号:XPD005-2012,省茶叶研究所)。
2010年4月,保靖黄金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证书编号:AGI00254),准予在黄金茶农产品或农产品包装物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受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2010年5月,继黄金绿茶之后,成功试制开发出黄金红茶、黄金白茶等系列新产品。
2010年7月25日,保靖县委书记宋清宏、县委常委彭德、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包小村、书记谭正初等到黄金村实地考察。
老白茶十大知名品牌
老白茶十大知名品牌如下:
1、张元记。隶属于福鼎市张元记茶业有限公司,始创于1868年,是福鼎白茶历史文化与技艺传承品牌,被授予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
2、鼎白。隶属于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福鼎白茶知名品牌,集茶叶种植、生产、销售、茶叶深加工产品和衍生品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白茶专业企业。
3、品品香。隶属于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福鼎白茶代表性品牌,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出口及白茶文化推广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4、董德。隶属于福建省董德茶业有限公司,始于1853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产品研发、专业仓储、企业定制、茶旅体验、白茶文化推广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型综合性白茶企业。
5、白大师。隶属于福建白大师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福鼎白茶研发、加工、销售及运营推广为一体的茶叶品牌,拥有福鼎核心产区的白茶资源、高规格的白茶制茶工厂、白茶制茶技艺传承大师团队。
6、六妙。隶属于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等三十多项荣誉。
7、馥益堂。隶属于福建省馥益堂茶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福鼎白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化的专业化茶制品企业,在全国拥有自己的品牌销售系统,以自产福鼎白茶为核心,整合茶叶资源,开发出多系列产品。
8、誉达。隶属于福建誉达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起誉达茶业连续八年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和中国茶叶企业信用AAA等级单位。
0216 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
0216 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
绿、红、黄、白、青、黑六类茶中现代意义的白茶最早出现于福鼎,最早的白茶品种是白毫银针,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并不复杂,只要记得1796年、1856年、1885年和1912年、1915年这五个数字就好。
根据已故茶学家张天福先生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以及《福建地方志》等相关资料记载,福鼎是中国白茶的原产地。白茶中最早出现的是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全由肥壮的茶芽制成,成茶满批白毫,形状如针,所以被称为白毫银针,白茶之名也由白毫银针的颜色而来。
1796年(清嘉庆元年)“小白”(最早的白茶、也是最早的白毫银针,福鼎也称为“土针”)出现——福鼎茶人用当地菜茶茶树的茶芽为原料,只用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创制了白毫银针。福鼎用菜茶茶树的茶青制作的白毫银针被称为“小白”;
(菜茶指的是用茶树种子有性繁殖的茶树,有别于用无性繁殖的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茶树良种。)
1856年(清咸丰六年)福鼎白茶茶树良种出现——福鼎大白茶(华茶一号)福鼎大毫茶(华茶二号)在福鼎选育成功。这两种白茶良种茶树都源于福鼎市(县级市)点头镇,福鼎大白茶出自点头镇柏柳村,福鼎大毫茶出自点头镇汪家洋村;
1860年(清咸丰十年)“小白”退出市场——由于资料有限,这个时间应该有些问题。按理说“小白”退出市场,应该是被“大白”取代,但能查到的相关资料中“大白”的出现却在二十多年之后。虽然说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良种茶树选育成功之后在农耕时代推广不易,但当年可能更早就有茶人用良树茶树茶青制作“大白”,而下面说直到25年之后才出现“大白”,这两个年份数字有一个可能有误;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大白”出现——福鼎茶人用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制白毫银针。由于这两种良种茶树的茶芽肥壮、毫多、味香,制成的白毫银针品质远高于小白,价格是小白的十余倍;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大白”开始出口外销——最早的白毫银针是用来拼配红茶出口,由于白毫银针产量很少,福鼎在出口工夫红茶时拼配少量白毫银针供出口。欧美人喝红茶时加入些许白毫银针只是用来来增加美感、彰显档次;
1912年(民国一年)白毫银针单卖——1912年起福鼎茶商开始将白毫银针作为单一的白茶品种包装出售,而不是作为工夫红茶的搭售商品。
福鼎白毫银针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展并获金奖,当时参展获奖的是产于1914年、福建马玉记出品的白毫银针花茶。
一般花茶(茉莉花茶)用绿茶作为茶坯制作,保质期只有两年。而这一款仍存于世的参赛花茶用福鼎白毫银针作茶坯、用茉莉花窨制,到现在已经是百年老白茶。
白茶最早在福鼎创制,最早的白茶是白毫银针。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并不复杂,只要记得五个数字。
1796年——白毫银针出现,最早出现的白毫银针是用菜茶茶青制作的“小白”;
1856年——福鼎大白茶(华茶一号)和福鼎大毫茶(华茶二号)茶树良种同时在福鼎点头镇选育成功;
1885年——用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茶青制作的白毫银针(大白)出现,大白逐渐取代了小白;
1912年——白毫银针开始单独包装出售,之前是和工夫红茶一起搭售出口;
1915年——福鼎白毫银针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展并获金奖。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