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散白茶和白茶饼的区别
白茶饼
白茶饼外形整齐划一,无数茶片盘踞在一起,大有“群龙聚首”的景象,茶片的脉络清晰,很耐看。它的制造工艺也不难。
采摘后的茶青经过凋谢,晒干,密封存放,准备压制成饼。(贮存环境必须保持干燥,湿度严格控制在10%左右。在做压饼之前,需要完成一个步骤——挑选。挑出老叶,黄叶,茶梗及其他杂质,以免掺杂影响白茶的品质。做好准备后,把散茶装入铁筒中。在铁筒的底部有十几个小洞,这是精巧的设计。蒸气通过小孔进入,因此可以软化茶叶。
软化后的散茶装入布袋中,放在气压机下压成饼。成型以后,要放在特制铁架子上,进入烘箱烘干。烘干后还需复烘,干度达到标准要求时,拿下布袋,放茶饼在特定的房间里,慢慢冷却降温。最后白茶饼就完成了!经过陈放的白茶饼便成了如今为药为宝的老白茶饼。有些效仿普洱茶工艺。制成饼的白茶不仅方便保存,而且便于运输。
散白茶
散白茶即是将青茶经萎凋、干燥制成白茶的成品,不加其他工序。散白茶外观可爱,俏皮,银毫舒展,片片完整,如漫天散银斑,美丽而温柔。散白茶深受市场欢迎。泡茶时,只取一些便可直接冲泡饮用,快捷方便,不但方便,其外形片片散开,便于观察。
白茶饼和散白茶的区别有哪些?
白茶饼和白茶区别
1、形状区别
白茶饼与白茶在形状上有明显区别,白茶一般是指那些采集自然界中的鲜嫩茶叶,经过萎凋和加工以后得到的干茶,简单来说它就是干燥以后的茶树叶子,而白茶饼则是在加工好的白茶基础上经过,蒸制紧压等多道加工工艺后,得到的固体是一种饼状的存在。
2、加工工艺
白茶:传统工艺和新工艺
白茶压饼其实是新工艺,我们来谈谈白茶工艺。从散白茶和白茶饼两种形态的白茶来界定,可以把白茶的制作分为传统工艺和新工艺。
传统工艺的要点就是日光萎凋、不炒不揉、低温干燥。新工艺白茶主要是因为当地天气的缘故,采用室内萎凋,而室内萎凋的湿度较大,因此在干燥时无法再采用低温而使用高温干燥。
而对于压饼,我们知道制作紧压茶需要经过蒸汽的高温使茶叶变软,同时压制时需要挤压茶叶使其成型。也就是说白茶压饼,茶叶要经历高温、经历挤压使细胞破裂(类似于揉捻)。和传统工艺的白茶比较,紧压型的白茶汤色会偏深,香气的鲜爽度也明显不再,口感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此,白茶饼是否还是真正意义上的白茶,我们不禁有些疑惑。
3、保存方法与时间
白茶饼和白茶在保存方法与时间上也有明显区别,因为白茶保存时间越长,口感越好,药用价值越高,它制成白茶饼以后方便保存在保存过程中不容易变质,对白茶的陈化十分有利,而白茶松散蓬松,它占据的空间比较大,保存过程中容易压碎,而且在保存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变质。
4、功效区别
白茶饼和白茶在功效上也有明显区别,虽然他们来源于同一种茶叶,但这两种茶叶的药用功效却有很大区别,因为白茶饼是存放时间较长的白茶,它的陈化比较严重,药用成分的含量比较高,而且活性比较大,平时人们冲泡白茶饼后能消炎杀菌,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毒能力,并能清热解毒预防麻疹,白茶虽然也有这些功效,但饮用后的效果却比白茶饼差很多。
最后,白茶压饼比较明显的优点还是:方便存储和运输,减少了商家在物流中的损耗,以及消费者用来送礼更有品质感。那么我们是否要因为这些优点而大力提倡白茶压饼呢?答案见仁见智吧。
白茶饼好还是散白茶好
白茶饼好。
老白茶存放,散茶、饼茶各有优点,但相对而言饼茶更佳,老白茶是选用优质大毫茶或大白茶制成,其散茶滋味清新优雅,汤水淳和,明快鲜亮,入口清甜甘润,陈化后滋味更佳自然、陈香,而老白茶饼茶是经压制成型,茶叶转化价值高,且不占空间,具有较高的存放价值。
白茶的散、饼,说到底只是白茶的形态不同,本质上都是白茶。散白茶,是指白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后,经自然摊晒、萎凋、干燥后收集起来,不揉不捻,是白茶最自然的状态。像白毫银针、牡丹王之类的,由于产量低、原料稀缺,非常珍贵,多以散茶的形式存在。
白茶饼,是在白茶成为散茶状态的基础上经过蒸制,使茶叶变软,然后再压制成形,如茶饼、茶砖、茶坨。像贡眉,寿眉等,春、秋两个季节都要采摘,产量比较大的,一般用来制成饼状等形状,不占用地方,方便保存。
白茶
白茶(White tea),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这种茶是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
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