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香寿眉工艺特点,奶香寿眉工艺特点分析

yanqitea 2022-11-22 寿眉 168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白牡丹和寿眉有什么区别 白牡丹和寿眉区别在哪里

1、外形

首先, 白牡丹和寿眉的不同之处就是外形,在这点二者的差异还是比较容易辨别的。那么白牡丹外形似花朵,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好像牡丹花,因此命名为白牡丹。而寿眉是由灌木茶树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外形紧卷如眉。

2、制作工艺

其次,白牡丹和寿眉的不同之处是制作工艺,而制作工艺对茶叶的品质影响是很大的。那么白牡丹萎凋的时间减少,经过轻微揉捻发酵,外形略带曲卷。而寿眉主要由摊放、杀青、搓条显毫、煇锅四道工序制成,干茶弯曲成眉形。

3、茶汤

再次,白牡丹和寿眉的不同之处是茶汤,在这点上其实两者的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那么白牡丹冲泡后茶汤清澈呈杏黄色,茶味甘醇清新。而寿眉冲泡后茶汤色泽橙黄或深黄,叶底匀整、柔软、鲜亮,叶张主脉迎光透视呈红色。

4、冲泡水温

从次,白牡丹和寿眉的不同之处是冲泡水温,即使两者都属于白茶但在这点上还是不一样的。那么白牡丹的冲泡水温为90℃。而寿眉的冲泡水温可以在100℃以上,而且可以多泡一会,这样,就会充分享受到其最美的部分。

5、功效

最后,白牡丹和寿眉的不同之处就是功效,其实在这点上各自都有自身的优势的。那么白牡丹的功效有润肺清热,补充人体所需的基本微量元素。而寿眉具有清热解毒,排除毒素和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

寿眉的加工工序流程

寿眉的加工工序流程

寿眉,有时称作贡眉,乃以菜茶有性群体茶树芽叶制成的白茶。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寿眉的加工工序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摘

南山寿眉茶的`采制技术特点是:嫩采精拣,工艺不繁,技术精湛,连续操作,一气呵成。主要工艺分摊放、杀青、搓条显毫、煇锅四道工序。

清明至谷雨前是寿眉茶采摘的黄金季节。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芽长1.5~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特级干茶需采6万个左右芽叶。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拣细剔,达到嫩、匀、净的目的。拣剔后的芽叶放置在竹匾上摊放2~4小时后再行炒制。

杀青

在锅径60厘米的远红外线平锅内进行。锅温120~140℃,投叶量300~400克,采用抖、翻、理手势,将茶叶杀透杀匀。当叶质柔软、色泽转暗即进入搓条显毫工序。

搓条显毫

寿眉茶成形的关键工序。通过搓条,达到失水搓紧成条、显毫的目的。锅温70~80℃,采用抖、理、搓、抓手法,先理直茶条,再用双手掌合拢搓条。

理、搓、抖、抓各种手法灵活掌握,变换进行。用力程度掌握轻、重、轻的原则,即含水量高或低时,动作应轻,避免茶叶结块和断碎。

当茶条圆而略扁,茸毫显露,干度达七成干左右,降低锅温至50~60℃,转入煇锅工序。

煇锅

目的是进一步理条整形,达到定形、足干的要求。采用慢速翻炒的手法,促使水分蒸发、理顺茶条,固定形状。炒至茸毫披露,锅温略升10℃左右。

当发出持久的清香,捻茶即成粉末,含水量约6%以下时,起锅摊凉贮藏。全程历时35~40分钟。

;

2020-09-09

福建省松溪县,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位于武夷山脉南麓,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松溪县产茶历史悠久,是福建省最早的茶区之一,也是中国白茶四大原产地之一。松溪县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秀美、称其为:人间仙境、风水宝地、一点也不为过。

1963年,松溪县郑墩镇双源村民,在九龙岗上发现了3株老茶树,经枝条留育、压条繁殖、扦插育苗、数年间茶树面积扩大到了12亩。1981年,松溪县茶科所的科研人员,对200多株茶苗进行了观察、鉴定、繁育、推广、终培育成功,定名为 “九龙大白茶”。1998年经 【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福建省级茶树品种。2019年经【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授予松溪县 “中国九龙大白茶之乡” 的称号。

九龙大白茶树,属有性群体种单株选育的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种、茶树。九龙大白茶,植株高大、主干明显、叶形椭圆、叶色深绿富光泽、叶片硕大、毫心肥壮、茸毛洁白、芽梢黄绿肥壮、白毫特多。九龙大白茶树,具有三 “特”:发芽特早、芽头特长、毫色特白。

九龙大白茶树,叶片肥硕,内含物质丰富。春茶1芽2叶含有:水浸出物含量约40%、茶多酚类物质约21%、咖啡碱类物质约4.5%、氨基酸总量约4.9%。

九龙大白茶树,适制绿茶、红茶、白茶、花茶。

1.制绿茶的品质:

色泽翠绿润泽显毫、汤色嫩绿清澈、香高鲜爽、清鲜回甜、味醇回甘。

2.制红茶的品质:

色泽乌润显毫、汤色红浓金圈显、香高味醇、极耐泡。

3.制白茶的品质:

芽壮色白、毫韵花香、毫香高显、特有的:毫香蜜韵、兰花香、桂圆香。滋味细腻甘醇、蜜底甜醇、回味无穷。

制成白毫银针:芽壮色白、毫香蜜韵、带桂圆香。

制成白牡丹:泛兰花香。

制成寿眉:泛奶油香。

1.古时的 “松萝茶”:

人们从明嘉靖年间编制的《松溪县志》中,找到记载:

“叶以谷雨前采者,制为松萝。”

此记载说明:松溪县早在公元1522~1566年间,就已生产松萝茶了。

2.好山好水出好茶:

松溪境内,千米以上的山峰有40多座,峰峦叠嶂,雨林松翠。松溪境内,河流纵横,河流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5.5%。松溪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质肥沃,无工业污染,是福建省农业生态示范县。松溪是福建省最大的蒸青绿茶生产基地,并且也生产烘青、炒青。松溪绿茶,无农残、无污染、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进入欧盟市场的首批茶叶产品。

3.松溪绿茶品质特征:

松溪绿茶: 外形秀美、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持久;汤色黄绿明亮耐冲泡;滋味醇厚;叶底肥嫩。

松溪绿茶: 鲜叶持嫩性好、内含物质丰富。尤其是茶多酚、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含量较高,而酚氨比则较低。

松溪绿茶: 形态各异有:芽形、扁形、曲形、条形。

1.芽形品质: 外形条索单芽形态自然、肥壮挺直匀整、银白透翠。内质香气芬芳清鲜、汤色杏绿、滋味鲜醇甘爽、叶底肥壮饱满、嫩绿明亮。

2、扁形品质: 外形条索扁直平伏、光滑匀整、色泽银灰隐翠。内质香气清锐高爽、滋味浓醇、汤色明亮、叶底匀整嫩绿明亮。

3、曲形品质: 外形条索卷曲、银毫披覆隐翠。内质清香幽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芽叶成朵状、嫩绿明亮。

4、条形品质: 外形条索紧结园直、色泽翠绿。内质板栗香显、汤色清明、滋味鲜爽、叶底嫩绿明亮、芽叶匀整。

1.蒸青绿茶:

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利用蒸汽进行杀青,而制作出来的绿茶。

2. 蒸青绿茶的主要特点:

蒸青绿茶工艺:

由于采用蒸汽杀青工艺,制作时温度高、时间短、鲜叶中的叶绿素破坏程度较低、制作过程中没有闷捂的现象、较好的保留了鲜叶中的: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芳香物质、等有效成分,因此蒸青绿茶的叶色、汤色、叶底、都能保持鲜绿色。

蒸青绿茶品质:

三绿一爽: 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青绿、滋味鲜爽。

3.蒸青绿茶的冲泡:

用开水冲泡:

在玻璃杯中,投入蒸青绿茶3~4克,用开水冲泡30~45秒后,即可饮用。

用温水冲泡:

在玻璃杯中,投入蒸青绿茶3~4克,用已降温至30~40度的温开水浸泡茶叶,1分钟左右后,即可饮用。

用冰水冲泡:

在盛有冰水或冰块的玻璃杯中,投入蒸青绿茶3~4克,浸泡1~2分钟左右后,即可饮用。

1.福建松溪,是九龙大白茶树的原产地。

2.九龙大白茶树:叶形椭圆、叶色深绿富光泽、叶片硕大、毫心肥壮、茸毛洁白。

3.九龙大白茶树:制出的白茶、红茶、绿茶、花茶、品质优秀。

4.松溪绿茶,以蒸青绿茶为主。品质具有三绿一爽特点。

5.蒸青绿茶的冲泡方法,比普通绿茶:简单方便多样。

【感谢关注头条号:风轻云淡高山流水290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