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福鼎白茶制作方法
福鼎白茶是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属轻微发酵茶。白茶的制作工艺最为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
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
福鼎白茶的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
这便是“福鼎白茶的制作工序”,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的品质特点。
白茶哪里的最好?一般在多少钱?
白茶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其品种和数量。一般来说,顶级白茶每斤几千元,而一般高档白茶每斤800元左右,最普通的白茶每斤只需200元左右。根据芽叶的嫩度和鲜叶的种类,茶树有三种:白芍、白芍和宫梅。白毫银针是纯正的白毫芽,无茎,脂肪长大,形似针状,色泽银白,香气清爽,白毫香浓,杏黄汤淡。白芍和红梅(寿梅)的芽多而肥。叶子又肥又嫩,又平又有弹性。叶缘垂直卷曲,叶面凸起,呈波纹状,叶尖稍翘曲,芽叶相连,稍密。
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无性繁殖系,小乔木型,中叶类。原产于福建福鼎太姥山。福鼎大白茶品质优异,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并且在全国各个产区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白毫银针,创制于1796年,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原产地在福建,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
说到白茶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是安吉的白茶,其实白茶现在最大的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两地。每人喝茶的口感不同两个产区的口味也不尽相同。建阳漳墩镇的小白历史最为悠久,随着白茶制作技艺的推广,才有了政和白茶和福鼎白茶。政和白以牡丹见长,福鼎白茶以银针见优。周边的屏南,柘荣,松溪高海拔地区也都有优质的白茶。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别称月光白、白毫、大白茶等,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等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新白茶等几种。水冲泡后颜色翠绿,闻之有股香味,虽不能说是扑鼻但却能让你深吸一口。尝之,味甘让你的胃顿时有一股甘甜暖意。
一生缘福鼎白茶怎么样?
我在他家买过很多次了,朋友介绍的,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这款是12年的贡眉,香气层次感丰富,坐底枣香浓郁,泡后再煮仍然满屋茶香四溢。
也是缘分吧,茶很好,刷新了我对福鼎白茶的认识。
福鼎、政和两地白茶大PK,谁更胜一筹?
政和白茶和福鼎白茶,其实是茶界里的两兄弟,好比同父异母,一个是政和母亲在山里养大的,一个是福鼎母亲在海边养大的。相对来说,福鼎名气更大,政和名气略小,福鼎更胜一筹。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源于何时,茶学界观点不一,至今尚无定论。
茶叶专家张堂恒在《中国制茶工艺》中明确:清嘉庆元年(1796年),福鼎茶农采摘普通茶树品种的芽毫创制白毫银针,茶业界公认此为现代白茶诞生的标志。因此,现代意义上的白茶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福鼎:1885年,茶商陈焕将福鼎大白茶从太姥山移植到柏柳村后,便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单芽试制银针。试制成功后,于1890年开始外销。
政和:1880年,政和对良种大白茶树加以大量繁殖,于1889年正式开始采制白毫银针。
福鼎: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南濒东海。福鼎临海,空气湿度大,白茶长期生活在云雾滋润中,光照适中,有利于白茶的生长。
政和:位于福建省北部,处于内陆群山环抱之间。政和白茶接收日照的累计时间长,平均年日照1907小时,便于白茶品质的形成。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