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权威书籍,福鼎白茶的介绍文章

yanqitea 2022-12-06 福鼎白茶 100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万氏留香有款茶叫做白茶的岁月不知道这款茶怎么样,价格如何?

《白茶的岁月》一书,是万氏留香品牌创始人王军先生倾情一年打造的一本专业的福鼎白茶书籍。作者结合自身从业二十余年的茶经验,详细的阐述了福鼎白茶的前世今生。

为了普及福鼎白茶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福鼎白茶,品尝到正宗的福鼎老白茶,在这本书发行之际。福建省万氏留香茶业有限公司精心挑出一款2009年老白茶,共计1888片奉献给广大的福鼎白茶爱好者们!

此款茶原料都采摘自福鼎市磻溪镇桑园白茶区,以白露时节福鼎大白茶原料,纯日晒而成。是不可多得的老白茶精品!

为杜绝防制产品以假乱真,此款茶,书,饼,收藏证编号统一,证上加盖福建省万氏留香茶业有限公司公章。敬请广大茶人注意!

价格的话两千多对于这种珍品限量版的来说也非常合适

0216 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

0216 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

绿、红、黄、白、青、黑六类茶中现代意义的白茶最早出现于福鼎,最早的白茶品种是白毫银针,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并不复杂,只要记得1796年、1856年、1885年和1912年、1915年这五个数字就好。

根据已故茶学家张天福先生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以及《福建地方志》等相关资料记载,福鼎是中国白茶的原产地。白茶中最早出现的是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全由肥壮的茶芽制成,成茶满批白毫,形状如针,所以被称为白毫银针,白茶之名也由白毫银针的颜色而来。

1796年(清嘉庆元年)“小白”(最早的白茶、也是最早的白毫银针,福鼎也称为“土针”)出现——福鼎茶人用当地菜茶茶树的茶芽为原料,只用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创制了白毫银针。福鼎用菜茶茶树的茶青制作的白毫银针被称为“小白”;

(菜茶指的是用茶树种子有性繁殖的茶树,有别于用无性繁殖的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茶树良种。)

1856年(清咸丰六年)福鼎白茶茶树良种出现——福鼎大白茶(华茶一号)福鼎大毫茶(华茶二号)在福鼎选育成功。这两种白茶良种茶树都源于福鼎市(县级市)点头镇,福鼎大白茶出自点头镇柏柳村,福鼎大毫茶出自点头镇汪家洋村;

1860年(清咸丰十年)“小白”退出市场——由于资料有限,这个时间应该有些问题。按理说“小白”退出市场,应该是被“大白”取代,但能查到的相关资料中“大白”的出现却在二十多年之后。虽然说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良种茶树选育成功之后在农耕时代推广不易,但当年可能更早就有茶人用良树茶树茶青制作“大白”,而下面说直到25年之后才出现“大白”,这两个年份数字有一个可能有误;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大白”出现——福鼎茶人用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制白毫银针。由于这两种良种茶树的茶芽肥壮、毫多、味香,制成的白毫银针品质远高于小白,价格是小白的十余倍;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大白”开始出口外销——最早的白毫银针是用来拼配红茶出口,由于白毫银针产量很少,福鼎在出口工夫红茶时拼配少量白毫银针供出口。欧美人喝红茶时加入些许白毫银针只是用来来增加美感、彰显档次;

1912年(民国一年)白毫银针单卖——1912年起福鼎茶商开始将白毫银针作为单一的白茶品种包装出售,而不是作为工夫红茶的搭售商品。

福鼎白毫银针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展并获金奖,当时参展获奖的是产于1914年、福建马玉记出品的白毫银针花茶。

一般花茶(茉莉花茶)用绿茶作为茶坯制作,保质期只有两年。而这一款仍存于世的参赛花茶用福鼎白毫银针作茶坯、用茉莉花窨制,到现在已经是百年老白茶。

白茶最早在福鼎创制,最早的白茶是白毫银针。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并不复杂,只要记得五个数字。

1796年——白毫银针出现,最早出现的白毫银针是用菜茶茶青制作的“小白”;

1856年——福鼎大白茶(华茶一号)和福鼎大毫茶(华茶二号)茶树良种同时在福鼎点头镇选育成功;

1885年——用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茶青制作的白毫银针(大白)出现,大白逐渐取代了小白;

1912年——白毫银针开始单独包装出售,之前是和工夫红茶一起搭售出口;

1915年——福鼎白毫银针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展并获金奖。

茶叶的书籍推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茶叶国家标准》

这不是一本书,是一份份文档,基本有点名气的茶都涵盖了,网上可以下载不用买,让你买茶不再被忽悠。

《中国茶事》

2、《中国茶事》郑国建

这算是一本工具书了,对茶叶分类、中国名茶、饮茶器具、茶道之法、茶养生与茶美食、茶历史与茶文化做了一些讲解。有图文对照,从茶叶本身、茶汤、香气、味道和一些独特的地方去讲解品鉴方法,可以喝茶时对照着看。

《中国茶经》

 3、《中国茶经》陈宗懋、杨亚军

非常完整的茶业百科全书,从地理分布到制茶工艺、茶叶特色,非常专业。这本书对于系统性了解茶叶非常有用,但对于非专业的同学稍显费劲。

《茶经述评》

4、《茶经述评》吴觉农

陆羽的《茶经》读起来会艰涩难懂,推荐当代茶圣吴觉农主编的这本,从1979年开始撰写,如今这本是第三稿,从注释-评述-精简其稿,可见内容的详实与写作精神。

《中国古代茶书集成》

5、《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朱自振、沈冬梅、增勤

近1000页,集成了近120种茶书,把历代问世的茶书按唐五代、宋元、明、清四个阶段,给以全文整录并作详细的校对和注释,是一本古代茶学遗产完备的继承与梳理。

《武夷茶经》

6、《武夷茶经》萧天喜

福建武夷山算是茶产业发展巨头之一,囊括了六大茶类之二,是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

这本书介绍了武夷茶、武夷岩茶的历史源流、品种名丛、栽培管理、制作工艺、品饮文化、茶艺茶俗、茶具茶器、产区产量、流通传播、民间故事,以及相关的诗词文赋、论著资料、图表等等,视野之宽阔,资料之详尽。

茶学专业四大金刚

7、茶学专业四大金刚《茶树栽培学》、《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茶叶生物化学》

适合茶学专业的同学,搭配茶叶审评课程边练边看,知识性很强,绝对受益匪浅,如果报了考证班,这四本书也许能陪伴你考完高级评茶师。

《中国名优茶系列》之婺源绿茶

8、《中国名优茶系列》程启坤

一种茶一本的小册子,笔者大都是对该茶类有深刻认识的老茶人,教科书式的行文逻辑,对学习一款茶有很好的入门引导作用。绿茶类尤其全面,大部分名优绿茶都包括了。

《茶源地理》之福鼎

9、《茶源地理》吴垠

以游记为基链,将白茶的树种起源,国营茶厂兴起、白茶工艺、风土人情节节串连,语言通俗易懂,极具趣味性,可谓初学者必备书单!

《漫话普洱茶》

10、《漫话普洱茶》邹家驹

作者是蜚声国内外的普洱茶专家,曾两任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本书图少文字犀利,普洱茶的另类教科书,看过它你就不怕别人在普洱这一难点上碾压你了。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