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景谷大白茶,小景谷大白茶100克生茶

yanqitea 2022-12-03 茶叶知识 110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景谷大白茶的特点

大白茶产于中国云南省景谷县民乐乡大村秧塔,其特点是茶树品种优良,芽叶满披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索银白,气味清香,茶汤清亮,滋味醇和回甜,耐泡饮,以产地特色命名。秧塔地处高山密林的云雾山中,气候温凉,种植历史已有150多年,今老种树尚在。白茶与其他茶不同,外形特白,卖样好,于是当地土官责令精心采制成“白龙须贡茶”,向朝廷纳贡,成为稀有珍品。

大白茶适制多种茶类,制作传统晒青茶,以春茶为佳,谷花茶次之,尤以清明前最好,称明前春尖,制成炒青,烘青茶类,香气更好,毫色银灰,汤青绿。制成红茶:金毫显露,条索肥硕、口感甚佳。1981年,大白茶被评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被列为地方名茶良种。

景谷大白茶的传说

大白茶产自景谷县,海拔1600米。陈六九去江迤(即澜沧江)边做生意,在茶山坝发现白茶种,便偷偷地摘得数十粒种籽,藏于竹筒扁担中,带回秧塔。

先种在大园子地,经数年培育,成长很快,而后扩种到周围十四块茶地,曾达三、四亩面积,年产三、五担茶。目前,大园子地还存活着大白茶树,其中有株基茎围达88厘米,胸围61厘米,主干分枝六个,树高4.26米,树幅35×360厘米,年产白茶六、七市斤。这株茶树是陈六九第一次所种的母树,距今已有150年左右。

历史上大白茶的制作方法,鲜叶采下后,随即手工杀青,然后摊凉揉捻,揉捻一道后,经充分解块,均匀地摊在蔑笆上,曝晒到半干时,再复揉一道(称为收二道浆),然后抖散,晒干即成。

大白茶成品外形美观,白毫特显,茶味清香,并具有橄榄清香的特点。在封建王朝时曾制成龙须茶,以红丝线扎成谷穗状,进贡朝廷,称为白龙须贡茶。现在的大白茶已改为烘青茶做法。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叶初展,经杀青、揉捻、烘干而成。大白茶外形条索硕长壮实,银毫闪烁,形状优美。内质香气浓郁清鲜,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冲泡在玻璃杯中,恰似片片玉兰茶瓣悬浮水中,令人兴趣盎然。

关于秧塔大白茶

关于秧塔大白茶

关于秧塔大白茶,秧塔大白茶是一名贵的单株,气味清香,茶汤鲜爽,滋味淡雅醇和,因此早年是向皇帝纳贡的珍品,它是一份宝贵的茶树种质资源财富。来看更多关于秧塔大白茶的知识。

关于秧塔大白茶1

说起秧塔大白茶,自然想起昔日集市上常有出售的“把茶”。将茶叶揉制成圆直的条形,选择长短一致的茶条。

用红丝带束扎成一把可握的茶簇,即成“把茶”。红色的丝带与古朴的茶叶互为衬托,使“把茶”增添了艺术魅力。

“把茶”不仅外形美观,茶味也格外甘醉爽口。相传采摘秧塔大白茶特制的“把茶”,叫“龙须茶”是向清朝皇帝进贡的珍品。

秧塔大白茶的生物特征

秧塔大白茶是一名贵的单株,它树高5米,树冠幅度4.9米,主干直径0.28米,从树干大小推断。

树龄在200年上下,它的芽叶很有特色,嫩叶黄白色,叶柄黄中透红,肥硕的芽头和嫩叶的叶背密生茸毛。在茶芽盛发季节,远看大白茶,满树金叶纷披,与四周的绿树互为辉映,构成万树碧绿、一树金黄的美好景色。

老叶卵圆形,叶长15。 4厘米,叶宽7.9厘米,叶质厚软,叶色碧绿,它的花黄心白瓣,特别素雅,花冠直径3。 8X5厘米,花瓣6-7片,夸片5片,警里有毛,花柱三裂,大小蕊等高,子房多毛,茶花发育成果实的甚少,很难采集到茶籽。

秧塔大白茶的品质

秧塔大白茶黄白多毛的芽叶和优异的制茶品质,引起不少科技工作者研究的兴趣。有的人采集它的鲜叶进行化学分析,证明大白茶生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儿茶素和咖啡碱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

有的人采集大白茶生叶作制条实验,证明它适制高级金毫工夫红茶;制成绿茶更具有名茶特色:毛茸茸的银芽,显示茶叶的鲜嫩,甜香型的茶味,耐人寻味,而冲泡在杯中的黄白色芽叶,正如有人形容的那样:“白茶冲泡在杯中,宛如朵朵白莲悬浮在水中”,实在逗人喜爱。

秧塔大白茶的传说

大白茶为何人所栽?据当地茶农传说,此树为一已故老人的祖先外出经商时,从勤库茶山选择优良的茶树上采集茶籽带回秧塔播种,出苗后发现一株芽叶黄色的茶苗,就把它移到家边园地里,这株奇特的茶苗就是现在的秧塔大白茶。

由此可以说,大白茶是民间选种的成吴。此外,优异的生态环境也造就了这棵优良的茶树‘大白茶生长在青山环抱的山谷小盆地里,那里海拔1700米,山高多雾,气候寒凉。

促使茶芽生长出一层厚厚的茸毛,以适应高山气候环境,加上农民长期在大白茶旁种植农作物,施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为茶树生长创造一个优越的土壤生态环境,因而大白茶能久经风霜,至今仍岸悠屹立。生机盎然。

秧塔大白茶的开发利用

从现代选种学的角度来看。秧塔大白茶是一份宝贵的茶树种质资源财富。为使这一资源得到保护和开发利用。

不少人为之洒下汗水,一些长期扎根景谷的老茶人。对秧塔大白茶作过多次调查研究,领先写出调查报告,引起茶学界和植物学界不少专家的关注。

近十多年来,有一批土生土长的'年轻人,从农业院校毕业回到家乡,把自己的事业与家乡茶业的振兴连在一起,艰苦创业,建立起茶叶试验场和茶叶生产基地,在那里对大白茶进行无性繁殖试验,取得了用扦插繁殖大白茶的可喜成果,建立了母本园,为推广大白茶创造了条件。

景谷茶叶科技工作者在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为保护和开发利用秧塔大白茶做出了成绩,

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开展对大白茶的系统研究工作,要建立永久性苗圃加快扦插繁殖速度,要建立大面积的大白茶基地茶园,要组织大白茶系列名优茶的研制和批量生产,都需要大量投入财力、人力和物力。

据了解,目前大白茶的扦插繁殖和推广工作,由于缺乏资金而处于停顿状态,更无力顾及对秧塔大白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深入开展研究工作了。

云南是一个古茶树宝库,有闻名遐迩的西双版纳南糯山茶王树和澜沧邦崴古茶树,还有不少默默无闻的古茶树被埋没在深山老林中,有的竟遭到刀砍斧伐和野火烧山的破坏,加强古茶树保护已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

首届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普洱茶乡召开,给古茶树保护带来福音,必定会对古茶树的保护、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并就此机会建议有关部门:将景谷秧塔大白茶列入古茶树保护之列,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科学研究,加快开发利用步伐,让这颗古茶树宝库中的明珠古为今用,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关于秧塔大白茶2

秧塔大白茶产于景谷县民乐乡的秧塔村,这里有40多户彝族人,早年稻香潭祖,居住在这青山环抱的山谷小盆地,这里海拔约1800米,山高、古深、多云雾。我们三月底来到景谷,当其他的茶区已在采收早春茶时,秧塔的大白茶芽还未发育。

据李姓村民陈树述,他们的祖先是马帮,也就是茶马古道中的马帮,一百多年前去到澜沧江时看到茶树长得非常挺立,于是选择几株长了较好的茶树,采集树上的茶籽带回秧塔播种,茶树经过杂交变异,并且适应高山地的气候,

于是长出一层层的茸毛茶芽,于是将茶苗移植到家旁的坡地上。这些茶树就这样一生十,十接百的种满了秧塔这个小山寨坡。

秧塔白茶适应了景谷的水土后,形成了茶树的优良品种。白毫显露,条索银白,气味清香,茶汤鲜爽,滋味淡雅醇和,因此以产地特色命名,

在1981年被评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90年代后,多采用插育苗移栽,并建有较大面积的无性系茶苗,扩散出景谷茶区并有5万多亩白茶,云南其他茶区也有引种。

央塔大白茶若是细分,有绿芽大白茶及黄芽大白茶,两种都属乔木型,大叶类。在茶园中两种几乎很难分辨出何种是绿芽,何种是黄牙。

经景谷茶厂王总一一指点,可以看出一二。绿芽大白茶分枝较密,叶片水平或下垂状着生,叶色深绿,芽叶肥硕壮实,茸毛特多,是绿白色。黄芽大白茶分枝较稀,叶片稍上斜状或水平状着生。

叶色绿,芽叶一样肥壮而长,茸毛也很明显,是黄绿色,与大白茶的芽是绿白色为最大的区别。

种植历史已有160年,现今老种茶树还在。因为外形特殊,白豪又有富贵样,于是清朝当地官吏责令精心采制成“白龙须贡茶”,向朝廷纳贡成为西游珍品。

大白茶能制成多种茶类,春茶与谷花大多制作传统的晒青毛茶。而在清明前也就是明前春尖,可制成炒青或烘青,则香气更佳,毫色银灰,汤色透亮,也可以制成红茶,金毫显露,条索肥硕,香浓醇甜。由于白毫显露,条索银白煞是好看,因此有很多茶商将它撒在普洱茶的面饼上。

如果论及到白茶,在市场上因品种之别,及工艺之异而形成多种成品的白茶。白茶大概有三种成因:一是利用白茶制作工艺,就是不炒不揉,经萎调、干燥,而制作出来的茶;

二是指茶树品种,茶树的叶片和茶芽密披白毫;三是指白片茶,就是叶片偏白色的茶树品种,制作方式是绿茶工艺,如安吉白茶。景谷大白茶则是前两者的汇合,适工艺也是品种。

来到央塔让人联想起茶市场“把茶”的商品。是将茶叶揉制成圆直的条形,检选长度一致的茶条,用红丝带束絮成一把,即成“把茶”。

听说这样制成的茶,是早年向皇帝纳贡的珍品“龙须茶”。景谷大白茶成长在青山环抱的景谷中,再加上高山的优势。这也难怪成为景谷的大白茶,如同它芽上的毫色银灰,在市场上都是最骄的宠儿。

景谷大白茶是白茶吗

景谷大白茶(Jinggu dabaicha)

茶树有性群体品种之一。原产云南省景谷县民乐区大树乡秧塔村海拔1700多米地区。以叶大和嫩叶茸毛多为特色。

属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植株高大,一般为3-5m,树姿半开张,分枝较疏。叶片长13-17cm,宽5.7-7.8cm,呈椭圆形,侧脉11-13对,叶面隆起,稍内折,叶质软,叶尖骤尖和渐尖,叶姿下垂或水平,叶色绿亮。嫩芽肥壮,一芽二叶平均重0.67g,色黄绿,茸毛特多,发芽整齐,持嫩性强。花冠较大,直径为4-5cm,花瓣7-8片。抗寒性较强,扦插成活率高。适制普洱茶和滇绿茶。亦适制红茶。所制的工夫红茶峰苗挺直、显毫、味浓。适宜在滇南和滇西推广。

大白茶产于中国云南省景谷县民乐乡大村秧塔,其特点是茶树品种优良,芽叶满披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索银白,气味清香,茶汤清亮,滋味醇和回甜,耐泡饮,以产地特色命名。秧塔地处高山密林的云雾山中,气候温凉,种植历史已有150多年,今老种树尚在。白茶与其他茶不同,外形特白,卖样好,于是当地土官责令精心采制成“白龙须贡茶”,向朝廷纳贡,成为稀有珍品。大白茶适制多种茶类,制作传统晒青茶,以春茶为佳,谷花茶次之,尤以清明前最好,称明前春尖,制成炒青,烘青茶类,香气更好,毫色银灰,汤青绿。制成红茶:金毫显露,条索肥硕、口感甚佳。1981年,大白茶被评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被列为地方名茶良种,载入1989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百

白茶的产地是什么?

白茶有四大产地:

1、福鼎白茶

福鼎位于福建东北部,依山靠海,气候温暖湿润。福鼎白茶历史悠久,产区集中在管阳、蟠溪、白琳、点头、秦屿等镇。

2、政和白茶

政和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丘陵地区,山地广布,河谷盆地狭小。夏季由于海拔适中,形成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所产茶叶持嫩性强,滋味鲜爽,毫香显露。

3、建阳白茶

建阳位于福建西北部,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这里不仅盛产建盏,更是历史悠久的老茶区。白茶中“小白”和“水仙白茶”都发源于此。

4、景谷白茶

云南除了有普洱茶、红茶外,景谷所产的景谷大白茶(又称“月光白”)也非常有名。景谷大白茶为云南当地大叶种茶树品种,历史悠久,芽叶多毫,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索银白,有浓郁的毫香蜜韵,存放后有的可以转化出梅子的味道,非常有特点。

白茶的辨别技巧

白茶开汤后,汤色以浅杏黄色或橙黄明亮为好,如果汤色偏红偏暗,而且茶汤浑浊,则品质不佳。

香气方面,如果白茶毫香比较明显,清鲜纯正,说明香气达标。如果香气比较淡薄、不鲜爽不纯正,甚至有霉味或者发酵的熟味,则可能是加工过程中萎凋或干燥过度导致。

滋味上,白茶品饮起来滋味鲜美、清甜、醇厚,如果汤感较粗、滋味苦涩、淡薄,则是萎凋或干燥过程中没有达到相关要求。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