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的十大名茶是哪几种?都有什么特色
- 2、茶叶有哪些种类?
- 3、茶有哪些种类
- 4、茶叶分几大类?
中国的十大名茶是哪几种?都有什么特色
1. 绿茶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2.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
3. 黑茶
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
6. 白茶
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
将上述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中国茶叶则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基本茶类:
绿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再加工茶:
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药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等。
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从世界上来看,在以上类茶中,以红茶的数量最大,其次是绿茶,最少的是白茶。
茶的分类
一、以颜色(或制作工艺)分类
绿茶 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龙井茶,碧螺春,信阳毛尖
红茶 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 祁门红茶,荔枝红茶
黄茶 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 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荣
青茶 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 铁观音,文山包种茶,冻顶乌 龙茶
黑茶 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 六堡茶,普洱茶 花茶
白茶 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 君山银针
二、以季节分类
一、春茶: 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修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二、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三、秋季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四、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除以上按茶色,四季划分外还可以其生长环境来分 一、平地茶: 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五、高山茶: 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
1、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
茶类名
绿茶制作特色: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代表产品:龙井茶,碧螺春
黄茶制作特色: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代表产品: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荣
白茶制作特色: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 代表产品:君山银针
青茶制作特色: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代表产品:铁观音,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
红茶制作特色: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代表产品:祁门红茶,荔枝红茶
黑茶制作特色: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代表产品:六堡茶,普洱茶
2.以季节分类:
春茶
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修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夏茶
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茶
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冬茶
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3、按其生长环境来分:
平地茶
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高山茶
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
茶的分类法
茶的分类,按各种不同标准,可有不同的区分法。然最一般也最常使用的,是依发酵度与制法,分为六大茶类。
绿茶:制作时不经过任何发酵过程、采摘后直接杀菁、揉捻、干燥而成的茶。滋味清新鲜醇,清爽宜人。因工法不同,又可分为以锅炒而成的炒菁绿茶,比方龙井、碧螺春,以及以高温蒸汽蒸煮的蒸菁绿茶,比方日本的煎茶、玉露,前者香气浓、后者有新鲜新绿感。
黄茶:制作方式近似绿茶,但过程中经过闷黄,使茶叶与茶汤的颜色呈黄的微发酵的茶,发酵度约10~20%,滋味清香甘甜,如君山银针、蒙顶黄牙等都是知名的茶款。
白茶:把叶片采摘下来后只经过轻微的、约10~30%程度的发酵、不经过任何炒菁或揉捻动作,便直接晒干或烘干的轻发酵茶。带有细致的茸毛,滋味清淡爽滑,非常独特。特产于中国福建一带,如白毫银针、寿眉牡丹等都是知名的茶款。
青茶:又称乌龙茶。发酵度约为20~60%,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类。滋味变化多端,兼容绿茶的清绿新爽与红茶的醇厚甘美,常带有如花香、果香、谷香等多元丰富的香气,是台湾最知名的茶类。(知名茶款除乌龙外还有包种、铁观音、水仙、武夷茶。)
红茶:发酵度达80~90%的全发酵茶。制作过程不经杀菁,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后进行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暗红色茶叶、红色茶汤。
黑茶:属后发酵茶。制造上是在杀菁、揉捻、晒干后,再经过堆积存放的过程(称为「渥堆」),使之产生再次发酵,故而茶叶与茶汤颜色更深、滋味也更浓郁厚实。如普洱茶、湖南黑茶等都是着名茶款。
茶叶有哪些种类?
白茶的主要品种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
白毫银针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
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白牡丹蓓蕾初放,故而得名。
寿眉采自菜茶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也叫贡眉。
茶有哪些种类
因产地和制作工艺不同,茶叶有名目繁多的种类。我国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紧压茶和白茶。此外,还有各种速溶茶、袋泡茶等新品种类。
绿茶
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红茶
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
乌龙茶
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
花茶
以茉莉花茶为上品
紧压茶
名贵品种有:普洱茶、六堡茶
白茶
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北纬30°——优质茶叶产区带
在中国它还是条优质茶叶产区带。
1、 中国名茶的主要产地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叶产区分布在从北纬18°海南岛的三亚至38°太行山脉的灵寿县五岳寨的广阔地区,茶区千变万化,笔者发现,我国名茶、优质茶大多产自北纬30°左右。
毋容置疑,名茶是茶叶品质优良的代表,传统名茶的产生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巧的加工技术等缺一不可。有些通过一、二次这个会、那个节评比出来的“名茶”,往往昙花一现,是经不住历史考验的。我们对公认的传统十大名茶产地进行分析发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龙井产自浙江的杭州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跳、灵隐一带,位于北纬30°15′;洞庭碧螺春产自江苏太湖洞庭山上 ,地处北纬31°左右 ;君山银针由湖南岳阳洞庭湖中君山岛上所生产,为北纬29°15′;四川名山县蒙顶山所产之蒙顶甘露,在北纬29°58′;安徽黄山之黄山毛峰,恰好在北纬30°08′;六安瓜片则产自安徽省六安、金寨、霍山三县的毗邻山区,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内山瓜片,又以齐头山所产“齐山名片”为六安瓜片之极品。齐头山旧属六安,现属金寨县,位于北纬31°38′; 世界四大红茶之一的祁门红茶产区则在北纬29°35′-30°08′之间,另外还有信阳毛尖(产自北纬32°13′)和安溪铁观音(位于北纬25°07′)。从以上十大名茶产地来看,处于北纬30°±1°之内的有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蒙顶甘露、庐山云雾、祁阳红茶等六大名茶,位于北纬30°±1°~2°之间有洞庭碧螺春和六安瓜片,毗邻这一纬度的有信阳毛尖(北纬32°13′)。只有著名乌龙茶安溪铁观音产地不在这一区域内。
另外还有老竹大方(北纬30°11′-30°07′),恩施甘露(北纬29°50′),宁波白茶,古丈毛尖,石门东山秀峰,采花毛尖等数不胜数的名茶,也产自北纬30度附近区域。
2、贯穿中国两大优质茶产区
在我国茶区,北纬30°一带不仅盛产名茶,而且贯穿中国传统优质茶产区新安江上游茶区和新兴的优质茶产区武陵山茶区。众所周知,以安徽省祁门县、歙县、屯溪和江西婺源、浙江开化、淳安为代表的新安江上游三角洲,以生产祁红、屯绿、婺源、遂绿而蜚声中外,其中祁阳红茶以条索紧秀,色泽有“宝光”,内质香气蜜香之中蕴有兰花香,称为祁阳香,滋味醇厚,回味隽永而列为世界高香茶之一,誉为“王子茶”。而这区域的炒青绿茶品质上条索紧结,匀整重实。色泽绿润起霜,内质香气高鲜持久,带熟板栗香,滋味浓厚爽口,是我国出口和内销的优质大茶产品,历来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以前有众多专家已有定论,在这里不多赘述。而武陵山区作为优质茶区崛起是近年才得以显现,还不为人们广泛认知。武陵山优质茶区概念由茶叶研究员黄仲先先生所提出,笔者十分赞成,在这里略作介绍:
武陵山位于北纬30°左右,绵延湘、鄂、渝、黔四省市,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武陵山是褶皱山,长度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最高峰为贵州的凤凰山,海拔2570米,山脉东西走向,呈岩溶地貌发育,主峰在贵州铜仁地区的梵净山。它主要包括湖南湘西自治区的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张家界的武陵源区、永定区、慈利、桑植两县以及常德市的石门市、怀化市的沅陵县;湖北省的恩施州所辖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宜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和五峰县;重庆市的酉阳县、秀山县、彭水县、石柱县;贵州的铜仁、万山、玉屏、松桃、印江、沿河、思南、江口、德江等计有40多个市、县、自治县等。生活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和汉族。武陵山区多崇山峻岭,交通不便,经济尚欠发达,产茶历史悠久,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茶叶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湖南石门、古丈、沅陵县,湖北鹤峰县、利川市、五峰县,重庆市的容昌县等一批新兴市县为代表优质茶叶产区的涌现,使这一地区的茶叶年产量已达到8万吨以上品质优异的绿茶、红茶集中产区。武陵山茶区生产的绿茶,工艺上采用烘滚为主,其品质外形紧实挺直,色泽苍绿光润,香气高鲜持久,多数有熟板栗香,汤色微黄明亮,滋味浓醇爽口,有收敛性。著名花茶生产厂家长沙茶厂以武陵山茶区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猴王牌”茉莉花茶以持久的花香,醇爽的滋味深得东北、华北和西北人民所喜爱,成为中国茶叶第一品牌。近几年我公司以武陵山绿茶生产的“沙漠之舟”品牌的珍眉茶小包装,出口到欧洲和非洲,当地消费者从试饮到接受,进而到钟爱,有些人甚至非我公司“沙漠之舟”不买,形成了逐步增长的稳固的消费群体。笔者在北部非洲进行市场考察时就遇到一位年轻男子,自喝了“沙漠之舟”珍眉茶后,不再饮别的品牌了,刚好在我们去的时候,因运输原因,“沙漠之舟”在当地断档了,听说我们来了,他从800多公里外专程开车过来对我们的品质表示赞赏,并进言:,一是要求稳定供应,不要断档;二是建议保持品质;坚持不懈,必有成效。事实上,通过几年的努力,“沙漠之舟”珍眉茶小包装成为部分消费国销售量第一的中国名牌。在内销市场上,武陵山区所产绿茶,因其香高味醇的品质,也大有取代别的地区茶叶之势,市场份额日益扩大。说明武陵山区的茶叶,适合很多消费者的口味,确有过硬的品质。
3、 品质特征
该地区的茶叶品质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外形秀美。茶叶芽叶粗细适中,鲜叶在加工过程中可塑性强,适合各种造型,因而在外形上千姿百态,百花齐放。西湖龙井、老竹大方的扁削型;平水珠茶的状似墨绿珍珠的圆珠型,有“南京雨花茶”和湖北五峰“采花毛尖”的针型,有“君山银针”宝剑型,还有叶缘微翘,色泽宝绿的瓜片型等等不一而足。普通炒青绿茶也条索紧结圆直,祁门红茶更是以外形条索细秀,色泽带宝光而独步世界红茶之林。第二,以香气见长。无论是祁门红茶的蜜香还是君山银针的毫香,或者是黄山毛峰的嫩香以及新安江上游茶区和武陵山茶区炒青绿茶的栗香…,林林总总,大多数都香高持久;第三,滋味上浓淡适中,浓而不苦,醇而有味。较之高纬度茶区茶叶要浓,较之低纬度地区茶叶要醇,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笔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认为优质红茶产自低纬度地区,但有世界四大红茶名茶之称的祁阳红茶,阿萨姻红茶,大吉岭红茶和锡兰高地红茶,祁阳红茶产自北纬30°线上,后三种均生产在北纬27°左右喜马拉雅南侧的印度,锡兰靠近中国边境地区,其滋味浓烈的阿萨姻茶,有茶中香槟之称的大吉岭茶,有兰铃芳香的锡兰高地茶在品质上确实各领风骚,想必与这一地区独特的高山气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4、独特的地质地貌是形成茶叶品质优异的基础
按照板块理论,地球是由地质板块组成,分别是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北极洲板块,七大板块中有六大板块的缝合交接线,就在北纬30°附近,板块在地质时期漂移过程中,有的俯冲、有的被抬升,加上火山冰川作用,演变成了北纬30度地区高山深谷,沧海桑田。其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相挤造就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造就了黄山、庐山、张家界等千奇百态的地貌,也造就了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的形成。其中磷、锌、硒等元素和土壤富含有机质对茶叶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武陵山地区就是富硒茶主要产地。地貌的多样性,为茶叶品种的多样性创造了条件。茶叶研究证明,茶区的海拔高度对茶叶品质尤其是香气形成,有着密切关系,海拔升高,对形成茶叶香气有利,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前面所述两大优质茶区就是在山区。
5、 适宜的气候条件是优质品质形成的关键
北纬30°这条温度带处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是适合大多数动、植物生活、生长的生物带,气候温和,降水相对比较丰沛,也适宜茶树生长。以武陵山茶区的湖北省利川市为例,因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差异明显,为典型的山地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云多雾大,日照较少,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别,年平均气温16.7℃,年降雨量1300毫米至1600毫米,日照1409小时。海拔800米至1200米的次高山地带,春迟秋早,潮湿多雨,日照偏低,年平均气温12.3℃,年降雨量1200至1400毫米,日照时数1298小时。1200米以上高山地带,气候寒冷,已不适宜茶树生长了。
一般认为,纬度南移,气温增高,茶树茶叶增大,茶叶中内含物增加,以LEGCG为代表的复杂儿茶素增加,茶叶中多酚类与氨基酸比例增大,茶叶品质外形粗大,内质滋味浓烈而苦涩,反之,随着纬度的降低,气温下降,茶树芽叶缩小,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均减少,酚氨比下降,茶叶外形细小,滋味偏淡。而北纬30°地带气温适宜,能兼顾外形和内质,酚氨比在10左右,被认为是优质绿茶的理想条件。
6、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品质的保证
北纬30°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质变化,造就了生物种样,位于这一纬度的神农架和卧龙山、壶瓶山自然保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甚至有“生物基因库”之称。大熊猫和水杉更被称为动、植物活化石被神奇地保存下来。以新安江上游和武陵山为代表的茶叶产区相对来说,生态环境破坏也较少,森林保护良好,植被丰富,土壤肥沃,茶树抗病、抗虫能力较强,鸟类、蜘蛛等茶树虫害的天敌较多,茶园中生物自身调节功能比较健全,只要合理培管,加以生物防治,一般不会发生大的病虫害。是中国主要的无公害和有机茶产区。茶叶中农残留量普遍低。我公司出口有机茶和低农残茶叶就主要产自武陵山生产基地。
北纬30°优质茶叶生产带的发现,对指导我国茶叶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茶叶茶区的调整,促进产业化的形成。
茶叶分几大类?
茶叶的种类
1. 绿茶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君山银针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
2.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
3. 黑茶
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
6. 白茶
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
将上述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中国茶叶则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基本茶类:
绿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再加工茶:
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药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等。
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从世界上来看,在以上类茶中,以红茶的数量最大,其次是绿茶,最少的是白茶。
茶的分类
一、以颜色(或制作工艺)分类
绿茶 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龙井茶,碧螺春,信阳毛尖
红茶 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 祁门红茶,荔枝红茶
黄茶 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 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荣
青茶 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 铁观音,文山包种茶,冻顶乌 龙茶
黑茶 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 六堡茶,普洱茶 花茶
白茶 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 君山银针
二、以季节分类
一、春茶: 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修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二、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三、秋季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四、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除以上按茶色,四季划分外还可以其生长环境来分 一、平地茶: 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五、高山茶: 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
1、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
茶类名
绿茶制作特色: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代表产品:龙井茶,碧螺春
黄茶制作特色: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代表产品: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荣
白茶制作特色: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 代表产品:君山银针
青茶制作特色: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代表产品:铁观音,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
红茶制作特色: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代表产品:祁门红茶,荔枝红茶
黑茶制作特色: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代表产品:六堡茶,普洱茶
2.以季节分类:
春茶
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修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夏茶
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茶
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冬茶
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3、按其生长环境来分:
平地茶
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高山茶
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
茶的分类法
茶的分类,按各种不同标准,可有不同的区分法。然最一般也最常使用的,是依发酵度与制法,分为六大茶类。
绿茶:制作时不经过任何发酵过程、采摘后直接杀菁、揉捻、干燥而成的茶。滋味清新鲜醇,清爽宜人。因工法不同,又可分为以锅炒而成的炒菁绿茶,比方龙井、碧螺春,以及以高温蒸汽蒸煮的蒸菁绿茶,比方日本的煎茶、玉露,前者香气浓、后者有新鲜新绿感。
黄茶:制作方式近似绿茶,但过程中经过闷黄,使茶叶与茶汤的颜色呈黄的微发酵的茶,发酵度约10~20%,滋味清香甘甜,如君山银针、蒙顶黄牙等都是知名的茶款。
白茶:把叶片采摘下来后只经过轻微的、约10~30%程度的发酵、不经过任何炒菁或揉捻动作,便直接晒干或烘干的轻发酵茶。带有细致的茸毛,滋味清淡爽滑,非常独特。特产于中国福建一带,如白毫银针、寿眉牡丹等都是知名的茶款。
青茶:又称乌龙茶。发酵度约为20~60%,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类。滋味变化多端,兼容绿茶的清绿新爽与红茶的醇厚甘美,常带有如花香、果香、谷香等多元丰富的香气,是台湾最知名的茶类。(知名茶款除乌龙外还有包种、铁观音、水仙、武夷茶。)
红茶:发酵度达80~90%的全发酵茶。制作过程不经杀菁,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后进行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暗红色茶叶、红色茶汤。
黑茶:属后发酵茶。制造上是在杀菁、揉捻、晒干后,再经过堆积存放的过程(称为「渥堆」),使之产生再次发酵,故而茶叶与茶汤颜色更深、滋味也更浓郁厚实。如普洱茶、湖南黑茶等都是着名茶款。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