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历史文化展今日开放,观众可体验摇青制茶工艺

yanqitea 2023-06-30 行业资讯 307 0
A⁺AA⁻

6月20日,“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9展厅向公众开放。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据了解,安溪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涌现了以一代名相李光地为代表的鸿儒名贤。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其成为中国乌龙茶的发源地、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传统竹藤编技艺也闻名全国,并发展为继茶业之后的第二大特色民生支柱产业,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符号。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表示,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此次展览就是以此为契机,从一个切口展现新时代古县新貌及县域治理的经验。“希望广大观众能通过本次展览,深度领略安溪的文化底蕴和地域魅力。”

展览共分为“溪水流长”“茶韵香悠”“藤姿铁艺”“民俗乡情”四个单元,精心遴选160余件(套)展品、100多幅图片、13个视频,涵盖瓷器、竹器、金属器、藤器、乐器、水晶器、服饰、书法、文献等类别,系统展示安溪的历史文化、艺术创造和民俗风情。

唐代青釉双系罐、宋代安溪桂瑶窑青釉碗、明代安溪窑青花山水人物题诗瓶、清代安溪木雕凤凰花卉木纹堵板……一件件展品,为拂去历史尘埃、回望安溪历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安溪层层叠叠的茶山、蜿蜒美丽的溪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孙祥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介绍,整个展厅以土色作为基底,揭示了地域文化本质上植根于乡土的孕育;承载信息及内容的墙体结构氤氲着青绿色调,青山绿水相交融,交代了安溪的自然特色;部分立面装饰结构灵感来源于六角穿花、十字编等当地特色藤编技法,既是对传统工艺的提炼展示,又暗含了“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的美好寓意,赞颂一代代安溪人用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除了对每件展品精心布置,展览还注重多感官体验,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嗅觉。”孙祥说,“比如铁艺展品以阵列的形式展示;展览对福建土楼的代表性建筑泰山楼的大门做了对景处理,使空间更具延伸感,观众可在泰山楼前打卡;观展过程中,还未步行到戏台,观众就可听到安溪县的特色剧种——高甲戏;身处展厅中,观众还能闻到淡淡的乌龙茶香。”

展览展出了多个朝代、各类材质的安溪饮茶器具,介绍了安溪最具代表性的六大名茶,如铁观音、本山、大叶乌龙等,展现了安溪铁观音独特的制茶工艺。展厅内可以看到摇青的特色工具,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制茶过程。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