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福鼎:产城景融合 澎湃新动能
这是一个繁茂富饶的福鼎,特产丰盛,致富有方。
这是一个经济活跃的福鼎,产业向好,质效齐升。
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福鼎,山海相依,全域兴旅。
近年来, 福鼎市 主动融入“福建篇章”“宁德篇章”,团结拼搏、鼎力争先,开启了逐梦千亿工业时代、建设宁德大湾区沙埕湾生态临港产业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新篇章,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蓄势赋能。
绿叶生金富茶乡
6月29日,福鼎启动“世界白茶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地段详细设计国际竞赛活动,通过赛事活动,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貌、白茶特色、“三茶”统筹、产城融合、高点定位、智慧活力的要求建设,打造“一城、一镇、一校、一带”四位一体的全域式世界白茶地标空间体系。
按照规划,“世界白茶中心”将在福鼎中心城区规划选址建设,总体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涵盖白茶交易、仓储、研发、智造、金融以及文化展示等功能,创新融合互联网茶世界和实体茶世界。建成后,将作为“主引擎”带动全产业链发展,成为福鼎走向世界、享誉全球的世界白茶地标。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如何擦亮“茶名片”,做好“茶文章”?
福鼎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立足资源、区位、生态、品牌、资金、文化等特色,统筹“三茶”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白茶高效生态生产示范区、中国白茶加工贸易引领区、全国智慧茶产业创新先行区、全国茶旅融合发展样板区”建设。
——开展基地化生态茶园、信息化可追溯体系、茶业数字化建设,在全国首创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推进福鼎白茶智慧茶园监控、8K+5G高清视频系统连接央视专线和福鼎白茶茶园立体气象监测等系统建设项目。
——提升茶叶加工清洁化、自动化、信息化设施装备,加强与茶业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茶业科技创新体系。
——推动“白茶+”“+白茶”,促进白茶产业与畲族文化、美食文化、红色文化、农旅渔旅文化等跨界“联姻”,开发茶庄园、茶民宿、茶创意基地等项目……
“我们着力推进茶园管理基地化、生产加工标准化、产品信息可溯化、发展经营品牌化、产业升级规模化等‘五化’工作,做大做强福鼎白茶公用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竞争力和产地美誉度,让福鼎白茶香飘天下、誉满四海。”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青碧说。
目前,福鼎全市茶园可采摘面积30.5万亩,2021年实现茶叶总产量3.24万吨,其中白茶产量2.53万吨。茶产业综合总产值119.53亿元,同比增长12.2%。福鼎白茶连续13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品牌价值52.22亿元。
工业焕新增活力
沙埕湾畔,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平地上已建起一排排厂房,现场桩基耸立,吊臂挥舞,火热的施工场景一览无余。
该项目是宁德时代迄今为止全球布局的最大单体项目,也是助力福鼎迈向“宁德大湾区沙埕湾生态临港产业城市”的重要“金娃娃”项目,一期布局1#2#3#工厂,二期布局4#5#超级工厂,另布局4个模组车间,形成锂电新能源电池、电芯千亿产业集群。
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在“龙头”带动下,福鼎不断增强产业聚集效应和带动支撑作用,推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有机溶剂项目、精品钢项目建设,打造锂电配套电解液、有机溶剂千亿产业集群和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新能源产业生态圈。
新兴产业迎风而立,传统产业加速转型。福鼎进一步实施工业升级工程,逐步推进机器换人、自动化生产线改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
走进福建盈浩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各生产车间,圣诞礼品琳琅满目,一条条全自动生产流水线不停运转,满负荷生产。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盈浩文创自落户福鼎以来,不断从核心技术革新入手,先后添置国际最先进的真空镀膜机,生产过程无废水、废渣、废气;改造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引进打盖机、插球机、描绘机;率先开展生产管理、外贸业务等数字化管理,实现自动启用、智慧反馈;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产品生产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年产圣诞球2.5亿个,并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年销售额超4亿元。
工业支撑有力,发展质效齐升。2021年,福鼎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8亿元,工业增加值196.62亿元,占福鼎全市GDP比重43.3%。全年工业投资增长65.3%,技改投资增长49.3%,制造业投资增长130.8%,先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13.6%,超10亿元以上项目占项目总投资95.7%。
“今年,我们围绕构建宁德万亿工业时代的重要增长极,极力打造‘3+X’制造业体系,着力培育规上企业,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以基地化、链条化、智能化方向,积极融入 宁德市 大湾区经济,主动承接四大主导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着力打造沙埕湾万亩生态产业新城。”福鼎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
全域皆景引客来
山岳、海岛、岸线、湖区……到福鼎旅游,哪里好玩?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因为在这里,处处是美景。
福鼎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坐拥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全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的嵛山岛等优质旅游资源,还是闽越和瓯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近年来,福鼎坚持“旅游兴市”战略,深入实施“旅游+”“+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全域兴旅,一座城就是一个大景区。
位于桐山溪下游的潮音公园景色宜人,景观布局有序,绿植相映成趣,游人或拍照打卡,或闲谈散步,与自然和谐相融,“城市绿心”焕发无穷魅力。
移步异景,福鼎市将生态保护、城市更新、全域旅游相结合,先后建成江滨休闲广场、鼎文化公园、城东公园、东岸景观、水北溪生态公园和一批口袋公园、绿道慢道,加快鹿龟山综合性公园、双桂(智慧体育)公园、梅澳湿地公园等建设步伐,打造全域宜游的新城市,实现“主客共享、近悦远来”。
出城向海,国道G228线福鼎段全面布局海岸线,将沿线山川、海域、乡村串联,重点打造环晴川湾、敏灶湾、环玄武湖等旅游示范公路。
该路段全长111公里,线路主题为“海上仙都·白茶故里”,预计年内动工。建设时,将结合福鼎区域特点,加强与主要景点衔接,注重与自然环境、城镇整体风貌协调,打造视域景观优美、配套体系完善、沿线体验丰富、旅游业态创新、出行信息智慧的滨海风景道,推动形成“交旅文产”多元融合、“山海城村”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环湾而行,星级酒店、乡村民宿、自驾车宿营地等持续“出圈”,先后建设灶澳NOMI酒店、渔井村海上白宫、潋城村民宿、渔井观澜民宿等,迎来一拨拨接待热潮。福游精品线路、“周末趣玩,每周一线”福鼎微旅游线路、乡村四时好风光旅游线路等渔旅、茶旅、研学旅游、工业旅游等六条精品线路再“上新”,带领游客观山海、赏风光、寻历史……
“未来一段时间是福鼎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以全域融合发展为主线,助推乡村振兴相衔接,充分利用‘山岳、海岛、岸线、湖区’四大资源,围绕品牌推介、精准营销、景区建设、补齐短板、文体旅融合等方面,建设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福鼎市文体和旅游局局长张里冰说。(王婷婷)
0071 什么是菜茶
0071 什么是菜茶
白茶不是什么茶树的茶青都能做的,福鼎白茶是采摘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以及福鼎菜茶等有限几种茶树的茶青才能制作,因为这些茶树的茶青(尤其是茶芽)的茸毛多而且白毫显现,制作出的白茶(尤其是白毫银针)才能具备白茶的一大显著外形特征——满披白毫。
其实,不少产茶区都有当地的菜茶,不但福鼎有福鼎菜茶,政和也有政和菜茶。这些菜茶的命名大多简单以地名加上菜茶两字作为名称。这里说的菜茶是什么茶?可不能望文生义地认为是可以用来做菜的茶。
那么,到底什么是菜茶?
要说菜茶,要先从野生茶树说起。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茶圣陆羽《茶经》里提到有茶树长到两人合抱者,指的就是野生茶树。至今中国还有不少野生茶树,当代中国已经发现最古老的野生茶树在云南,树龄有2700年。
茶树的繁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种子繁殖的有性繁殖;另一种是用用压条和扦插的方式进行的无性繁殖。
现在各产茶区的菜茶,应该是千百年来各地种茶人优选野生茶树的优良品种,经过多年驯化栽培、择优繁育而成,用 种子进行有性繁殖 的茶树。
但茶树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由于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的原因,菜茶通过(种子)有性繁殖出的后代,茶树有高有矮,叶片有长有短、有宽有窄,甚至同一片茶园里的菜茶每年发芽的时间也有早有迟,这大大增加了茶青采摘的难度、降低了采摘的效率。更不用说菜茶有性繁殖出的后代并不能完全保留母树的品质优点,使得茶青品质不稳定以及茶园产量不稳定。
所以,现在各地的菜茶种植面积越来越小。
现在茶山和茶园大规模种植的大多是国家认定或者省级认定的无性繁殖茶树优良品种。
《中国茶树品种志》一书有共有国家和省级认定的196个茶树品种,其中国家级认定品种77个、省级认定品种119个;这196个茶树品种中有163个是通过无性繁殖的,仅有33个通过有性繁殖。
这些国家或者省级认定的无性繁殖茶树品种是千百年来茶人和近现代科学家从各地菜茶以及其他地区茶树品种中选育出来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比如说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铁观音等。
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都是无性繁殖的国家级认定茶树品种。由于采用压条和扦插的方式来培育茶苗,繁殖出的后代品质稳定,茶山和茶园里的茶树生长整齐划一,基本能同时发芽、同步生长,这有利于茶山茶园的生产和规划,采摘下的茶青也保证品质稳定,最终保证生产出的白茶品质稳定。
总之,知道什么是菜茶掌握两个要点:一是当地原生土长的茶树;二是通过有性(种子)繁殖。
如果只从茶叶的表象看,菜茶茶青做出的成茶叶片常常大小不一,而且颜色略有差别。
如何种植、培养茶树?(求高级茶农帮助)拜托各位大神
茶树栽培技术 茶树良种无性系 茶树生长在南纬35度至北纬42度的广大区域,通常被划分为中国种、阿萨姆种和印支种三个变种。由于茶树是一种异花授粉和自交亲和性极差的植物,使得种子繁殖的茶树变异巨大,故只能靠无性繁殖来保持良好的遗传性。 四川目前重点推广的名山131、311,蒙山11号、16号,福鼎大白茶,早白尖5号,福选9号等无性系良种,具有发芽早、发芽整齐、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等特点。 浙江目前推广的名茶无性系良种有乌牛早、迎霜、龙井43、龙井长叶、福鼎大白茶、福云6号、浙农系列(浙农113、117、139)、银猴、平阳特早茶、白茶等。 福建种茶历史悠久,良种化程度较高,在先民栽培选育的基础上,先后培育出国家级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云6号、福云7号和省级良种元宵绿、早逢春等在生产上推广。 目前比较适宜重庆茶区的绿茶无性系良种主要有南江1号、南江2号、早白尖5号、福鼎大白茶、福选9号等。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名茶之一,河南省认为适宜信阳毛尖茶区推广的良种为信阳10号、白毫早、福鼎大白茶、舒早茶、龙井43号、龙井长叶等。 如何提早茶园开采 近年来,全国的名优茶市场有求早求新的态势,春茶开采早就有市场竞争力,就有效益。一般清明节前的茶比之后的茶价格要高得多,尤其是2月中下旬的茶每斤高达500~800元,甚至2000元以上。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提早茶园开采的新技术如下: 一、成龄投产茶园在每年春茶结束时(25/3月)进行台刈,次年春即可早发多发壮发,提早开采期7~8天。这种方法只生产春茶一季,台刈后要加强施肥、防虫等管理。 二、冬季(11~2月)在茶树上覆盖聚乙烯农用薄膜,可明显增加棚内的气温和积温,使茶树不断生长。注意覆膜前要防治病虫一次,棚顶离茶蓬的空间高1米。 三、在10月上旬、1月下旬施足肥的基础上,2月上旬喷施二次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早发灵、一喷早、植物动力2003等,可提早解除休眠,提早开采和改善品质。 四、应用早采嫩采技术,做到按标准及时采,采用提手采。 茶苗扦插繁育技术 一、茶母本园的管理 茶树的无性繁育,是采用茶树的成熟枝条通过插植,使其生根、发芽、长叶,育成植株。插穗发根的迟早、成活率的高低、茶苗粗壮的程度,分枝快慢,叶片数多少等等,与品种特性、剪穗质量、苗圃的管理、采穗园即母本园的管理有关。抓好母本园的管理,一要施足肥料,使母本树在水足肥丰的条件下萌发健壮的枝条。二要清除花果,减少母树营养物质的消耗。三要及时打顶壮梢,当枝条顶芽形成驻穗后,及时把顶芽摘除,约两个星期左右,新梢多数腋芽肥粗饱满,枝条三分之二左右呈木质化(红梗)程度后,及时剪枝插植育苗。 二、苗圃地的建设 首先要选好地。要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能排易灌,地下水位低于40厘米的田或酸性或微酸性的砂质的平地或缓坡地。 其次要精制苗床,苗圃全面地翻耕后制成高10-15厘米,宽120-130厘米,呈东西走向的苗床,苗床间沟宽40厘米,沟深30厘米。 再次要搭好遮光棚。遮荫材料采用黑色遮光网,棚架设置高度1.8米至2米,遮光网搭好以后,在已平整好的苗床铺上6厘米至8厘米厚的细土。 三、插穗育苗 选剪插穗即枝条。剪插穗的要求是:把穗条剪成“一个短茎一叶一腋芽”,长度为3.5厘米的短穗,剪口要平滑。 插植规格:行距10—15厘米,株距3-5厘米,以叶片互不重叠为宜,每亩扦1.2万至1.3万株。插植深度以腋芽和叶炳露出土面为宜。 插后要着重抓好肥水管理,要淋足定根水,使土壤与插穗充分接触,免使插穗失水。插植后40天内,晴天每天早晚淋水一次,40天后晴天淋水一次;雨天看苗床水分情况少淋水或不淋水。两个月以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短穗插植后15—25天,可喷施0.2%浓度的尿素或复合肥,35至50天插穗腋芽萌发伸长,喷施腋肥次数可增加;75天后,可薄施水肥,以沤制的人畜粪尿兑水淋施,全苗圃期施肥5次至6次。此外,还要注意光照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 幼苗生长7至8个月是较关键的时期,当苗高25厘米以上时,应摘除2至3片嫩叶,促进分枝生长。摘顶后要及时施肥。 揭网炼苗是茶苗出圃的最后阶段。当苗长至25厘米至30厘米左右,选择下午阳光不太强时,揭网炼苗。初次揭网,采取半揭后再全揭的方法进行炼苗,逐步增强茶苗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培育壮苗和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当茶苗生长到35厘米以上,基部茎粗0.5厘米以上时即可出土。 茶园地膜栽植技术 茶叶是万州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产品,退耕还林建茶园是山区农民增长收入的一个骨干项目。由于万州区降雨分布不匀,干旱年份多,冬季气温低于10℃,在建立茶园时宜采用地膜栽植技术。该技术能显著提高茶苗移栽的成活率,避免移栽茶苗受冻害、干旱等灾害性气象的影响,确保建园成功。其要点如下: 1,选择土地 茶园四周宜有防护林(松树、桉树、四季杨),地势背风向阳,土壤为酸性,PH值在4.5~6.0,土层深厚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达1.5%,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2,园土改良 建园时必须抽槽改土,施足底肥。采用单条式密植的按行距130~150cm,宽窄行双条密植的按行距150~170cm放线抽通槽,槽宽60cm,槽深50cm,施足栏肥、堆肥等底肥后回土至平槽,熟化1个月后即可栽苗。 3,选择品种 宜定植无性系良种茶苗。从适制性、抗逆性、丰产性、优质性等综合考虑,应选择中叶类高品质的特早和早芽种合理搭配,如乌牛早、平阳特早等加福鼎大白、舒茶早、白毫早等。苗木标准是苗高35cm,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4,栽苗方法 移栽的最佳时间是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其次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单条密植行距为130~150cm,丛距15cm,每丛2株,亩栽6000~7000株;宽窄双行条密植,宽行距120~140cm,窄行距30cm,丛距20cm,丁字形栽苗,每丛2株,亩栽8000~9000株。栽种方法是先在抽槽熟化的行中按单或双行开定植浅沟,一手拿苗,一手扒土,压紧须根,培土至泥门,每株苗浇定根水1kg,再培土到泥门上3~5cm,最后留地上部苗高15cm,剪去多余的枝梢和嫩叶。 5,盖膜技术 盖膜前应先平整茶行以防损坏地膜,并浇足水或利用雨后初晴保墒盖膜。一般选用厚0.005mm,宽800mm的地膜(如用黑色地膜防杂草效果更佳),长度以茶行长度而定,亩用地膜为1.0~1.5kg。盖膜方法是先用地膜覆盖茶行,并将茶苗顶部膜划开,露出茶苗,然后用细土将膜四周和苗根部破损处压实密封。 6,茶园管理 地膜覆盖茶行具有保温、保湿、防杂草的作用,栽后管理较为简单。a、地膜管理。做到勤检查,发现破损及时用土压实,保持膜下经常有大量水汽珠生成。当茶苗经过春夏两季生长后,于8月中旬结合上肥除草清除残膜。b、合理间作。第一年夏季可在宽行距中种1行包谷,给茶苗适当遮荫,冬季间作白菜、萝卜等,两足龄以上茶园应停种间作物,但可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以护裸土。c、勤施肥料。在5月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方法是在窄行中间打洞施肥,施后及时用土封严洞口。用量为每亩尿素8kg或稀水粪8~10担,以后每月上肥1次,用量逐步增加。d、定型修剪。当平均苗高达30cm时,离地20cm作第一次修剪,以后每长20cm留15cm平剪,当苗高达50cm时,即可开始采摘。 茶树病虫防治技术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绿色消费意识的日益增强,加上国际贸易中农残检测标准的异常严格和技术绿色壁垒的保护,例如1988年欧盟对茶叶中的农药检查种类仅为6种,到1996年增至62种,到2002年扩大到134种,在最大农残限量(MRL)标准上,比过去的标准严格了10—100倍,又如2003年国外茶叶农残标准新动向是欧盟指标有193项,其中181项是最小检出量(LOD);德国指标有146项,其中131项是LOD;日本指标有121项,绝大部分是最大农残限量(MRL),故直接泡饮的茶叶的卫生安全问题,其核心是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茶叶生产全过程中,改进传统方法,向精准方向推进。 总的原则是,对无公害茶园的病虫防治应贯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方案,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在必须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根据各种病虫的防治指标使用农药,并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安全间隔期实施。 1、 合理选用农药 按照茶叶农药特点和茶叶进口国要求,除禁止使用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甲胺磷和氰戊菊酯(速灭杀丁、来福灵)等农业部明令禁止的农药以及停止使用乙酰甲胺磷、噻嗪酮(优乐得)、哒螨酮(速螨酮、灭螨灵)、阿维菌素、乐果和四螨嗪(螨死净)等外,应尽量不用甲氰菊酯(灭扫利)、扑虱灵、氯氰菊酯、喹硫磷、三唑磷等而调整应用联苯菊酯(天王星)、功夫菊酯、吡虫啉、克螨特、硫丹等。根据国家无公害茶叶基地的试验示范,防治小绿叶蝉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溴氰菊酯3000~4000倍液,或98%巴丹(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35%赛丹(硫丹)1000倍液;防治三龄前茶毛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300~500倍液,或80%敌敌畏、50%辛硫磷1500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酯(除虫精)5000倍液;防治茶丽纹象甲可选用98%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溴马乳油1000倍液,或球孢白僵菌871毒土;防治角蜡蚧可选用联苯菊酯1000~2000倍液;防治茶尺蠖可选用5%抑太保(定虫隆)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1000~1500倍液;防治茶叶螨类可选用联苯菊酯2000~3000倍液,或73%克螨特2000倍液,并在秋季用45%石硫合剂晶体200~300倍液封园。 2、 做好病虫测报,适时防治 在茶园内要建立多个测报点,及时掌握病虫发生规律,指导适时防治病虫害。所谓适时防治 ,一是根据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表1)进行防治。二是在害虫对农药最敏感的发育阶段施药,如小绿叶蝉在发生高峰前期、若虫占总虫量80%以上时防治;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食叶幼虫在3龄前幼虫期防治。 3、 轮换用药,合理混用 选择没有交叉抗药性的药剂,轮换交替使用1~2次,或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表2)如缓效生物农药与速效化学农药混用,可克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也能起到兼治病虫害、减少药量、增强药效、减少残留和污染的作用。 4、 减少用药次数,保护天敌 少喷农药,综合防治,既减轻茶叶污染,又有效保护天敌。具体措施是春季虫害少,有益蜘蛛多,不防治;夏季小绿叶蝉多,有益蜘蛛少,在其发生高峰期防治2次;秋冬小绿叶蝉数量有所回升,再喷2次农药,全年控制用药在4~5次。这比常规喷药10次/年的茶园的效果还好。 5、 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农药在茶树叶片上受阳光、雨淋和生长稀释等作用,能自然降解。喷药后必须经过规定的安全间隔期后采茶,茶叶才能符合农残标准。生产绿茶的茶园喷施农药尽量掌握在每批次之间,如果茶园即将采摘,就必须选择安全间隔期比较短的农药,如辛硫磷、敌敌畏、联苯菊酯等;如每季茶之间间隔较长,应选择安全间隔期比较长的农药,如杀螟丹和赛丹等。 6、 改良喷施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将农药尽量喷施到目标上才是经济有效的喷施技术,传统采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孔径1.3mm)喷药,沉积在茶树上的药液约30%,如改为小孔喷片(孔径0.8~1mm),雾滴变细,防效提高,并可节约用水量、用药量和劳动力。此外,低容量喷雾技术具有高浓度、低容量、低剂量和低残留的优点,其用药量只有常规用量的50%,可节省防治成本46%。同时要注意喷施方法,对分布在茶树冠面的病虫(如小绿叶蝉、茶叶螨类、茶尺蠖、白星病等),应用水平扫描法;对分布在中下部的病虫(如黑刺粉虱、蚧类、云纹叶枯病等),可采用下倾双向喷雾法(左右各半行茶树),防效更隹。 表1 茶树主要害虫防治指标 病虫名称 防 治 指 标 茶尺蠖茶黑毒蛾茶毛虫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跗线螨 成龄采摘茶园虫口密度67500头/公顷或每米长茶行10头45000~60000头/公顷3龄幼虫163900头/公顷百叶虫口数量:夏茶5~6头,秋茶12头每平方厘米叶面积3~4头平均每叶螨数大于5头,有螨芽叶率大于30% 表2 农药混用防治参考 时间 农药种类 防治对象 5月上中旬6月中旬6月下旬8月中旬9月中下旬 植物源农药杀螟丹联苯菊酯植物源农药+吡虫啉联苯菊酯+克螨特 小绿叶蝉、茶毛虫、螨类小绿叶蝉角蜡蚧小绿叶蝉小绿叶蝉、螨类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茶园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做到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有机相结合。 一、农业防治: 1、改变害虫的发生环境、营养条件、小气候条件和天敌关系,以抑制害虫大量发生,如:修剪、除草、耕作、间作等。 2、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的条件,增强其抗病能力,如合理施肥和灌溉。 3、选育种植对病虫害抗性强的茶树品种。 4、冬季清园:冬季12月至1月,在示范区进行全面清除病虫枝、叶,集中烧毁,喷施一次晶体石硫合剂150倍液,并实行封园,消灭越冬病虫源。 5、合理耕作:对病害少的茶园或坡面实行减耕式免耕,以防止水土流失。 6、茶树修剪: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重修剪等方法,以优化树冠,复壮树势。修剪枝叶留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地力,病虫枝条和粗干枝应清除出园。 二、物理防治: 1、捕杀:利用人工或简单器械捕杀害虫。如震落有假死习惯的茶黑毒蛾、茶丽纹象甲,用铁丝钩杀天牛幼虫,对于茶毛虫卵块、茶蚕、蓑蛾、卷叶蛾虫苞、茶木蠹蛾等目标大或危害症状明显的害虫也可以采取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对局部发生量大的介壳虫、苔藓等可用人工刮除的方法防治。 2、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蓟马。用60×40厘米长方形纸板,涂上黄色油漆,再涂上一层机油,挂在田间或株间,每667平方米30-40块,当黄板粘满蚜虫时,再涂一次机油。 3、黑光灯诱杀。 4、性外激素诱杀。
福鼎白茶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介绍
为了成为白茶行业的标杆龙头企业,也更好地推动福鼎白茶产业发展,在宁德市人民政府和福鼎市人民政府的协助下,于2011年初进行了股权结构调整,由福鼎市四家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强强联合,注册资本由原来的500万增加到2900万,立志将公司建设成为集种植、加工、科研、销售、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现代茶叶经营集团。
公司在短短两年内采取自建、收购、合作的方式整合社会各种优势资源,实现了企业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现在公司已拥有茶园基地3000多亩,厂房5座,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主要生产福鼎白茶等名茶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全面落实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通过茶叶专业合作社、联营与协作模式直接控制茶园基地3万多亩,由于该地平均海拔650多米,森林高覆盖率,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缭绕,被称为天然的有机生态茶园。公司按照有机茶标准建设、管理、加工,严格把控细节,从源头确保了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在日益竞争激烈化的今天,公司为了能够长久可持续发展,除了抢占更大的实体市场,也逐渐扩展公司在电商市场的份额!一方面,现在公司年产量达1000多吨,公司骨干人员在传统的茶叶营销模式基础上积极引进现代商务手段,对茶叶消费方式进行创新,以能够开发生产出更多系列的产品满足国内外消费者需求,同时依托专卖店模式,发展加盟连锁经营,并打开大型商场超市的销售平台,还进一步开发批发、代理等各种营销渠道,从各个方面击破开拓市场中的难题;另一方面,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资源,以B2B、B2C为平台发展现在电子商务茶叶的销售,圈住更多的目标消费群。目前,公司已建立起多元化的营销网络和市场营销体系,销售网络已覆盖各大中型城市,在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大连等30多个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同时公司产品也备受日本、新加坡、罗马等国家与地区的欢迎,出口销量与年俱增。而公司推出的商务白茶,在内地以拥有了众多个重要卖场的销售终端系统,包括家乐福、世纪联华、华联、大润发等著名商超。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公司并不满足现状而止步不前。福鼎白茶股份有限公司将竭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特色的三大“高能量”指标,为拓展公司的发展空间而奠定基础。其中,第一为高标准建设企业生产设施,公司计划建设现代园林式厂房,建成后将成为茶业界的一座标志性现代化厂房;第二,高起点策划企业经营模式,公司将聘请国内有实力的策划设计团队对公司的发展模式、品牌形象、市场拓展等进行全方位的规划设计,让公司以最有效的方式抢占市场;第三,高规格打造企业运作团队,公司将采取现代企业经营方式,实行总经理全权负责,招聘市场经营人士组建企业团队,努力打造高效的企业运作团队来带领公司拓展海内外市场。
白茶产量
截止到目前为止,白茶的年产量约为8万吨左右,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比例也逐年攀升。白茶的茶区主要集中在福鼎、政和等地,其中福建省占全国白茶产量的90%以上,其中60%产自于福建福鼎白茶产地。
“据初步估算,去年云南白茶产量达5000吨左右,数字虽然不是很大,但发展势头很猛。”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正荣说,云南白茶的兴起,对产业发展极具推动作用。
数据显示,云南茶叶综合产值已连续两年(2020年和2021年)超过千亿元,实现了“千亿云茶产业”目标。根据《云南省“十四五”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发展规划》,到2025年,云南茶产业综合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并朝着“中国有机茶第一省”“民族生态茶旅融合示范区”目标奋进。
白茶产量最高的品种
贡眉,有时又被称为寿眉,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种,其产量约占到了白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它是以菜茶茶树的芽叶制成,这种用菜茶芽叶制成的毛茶称为“小白”,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
以前,菜茶的茶芽曾经被用来制造白毫银针等品种,但后来则改用“大白”来制作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而小白就用来制造贡眉了。
以上内容参考 潇湘晨报-千亿云茶产业“百花齐放”白茶崛起
白茶苗的越冬管理要做好哪些?
一般安吉白茶苗是在秋季种植,种植的时间越早,安吉白茶苗的成活率就搞,安吉白茶会更容易度过冬天。除了种植安吉白茶苗的时间要注意之外,想要让安吉白茶顺利过冬,还要做好以下几项管理措施:
1.安吉白茶苗的施肥
种植前未放置基肥的入冬要抓紧施肥,可用饼肥、硫酸钾复合肥,在离苗10cm处挖沟深施。在施肥的时候要注意,不过安吉白茶苗过小,施肥量就不宜太多,这会导致安吉白茶苗营养过剩,树苗缺水,严重时直接导致安吉白茶秒死亡。
2.安吉白茶苗的保暖即使安吉白茶苗的种植时间提前,在冬天到来之前安吉白茶苗的根部已经深入土壤里,但是冬天里仍然要给安吉白茶苗提供保温设施。可以再入冬前小茶苗铺点稻草、竹叶、稻壳用于茶苗保暖。
3.安吉白茶苗要种的紧一些
安吉白花苗种时要略深一点,种的紧一点,如你种的不够紧,需进一步踩实,适当添土,避免冬季结冰、上冻时茶根受损。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