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福鼎白茶存放几年最佳
- 2、福鼎白茶的历史是什么?
- 3、详解白茶的茶类及其名字的由来
- 4、白茶是什么茶?有哪些品种
- 5、福鼎白茶产地是哪里
- 6、福鼎白茶属于什么茶
福鼎白茶存放几年最佳
福鼎白茶存放7-10年最佳。
通的白茶也要放置3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达到陈茶发酵的效果,保存良好的福鼎白茶甚至可以存放30年以上,保存越长时间,其品质就越好,味道也更加香甜醇。
福鼎白茶就是用产自福鼎“华茶1号”或“华茶2号”茶树的芽叶,不炒不揉,特殊工艺制作而成,其外形芽毫完整,汤色杏黄清澈,滋味清淡、清甜爽口的品质特点。
根据采摘芽叶的不同,白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新工艺白茶等,近年来,根据市场需要又推出紧压白茶等。
福鼎白茶的历史渊源:
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火气耳。况作人手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色也。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田艺蘅所述的,正是白毫银针的制法——生晒,制作禁忌不用手直接接触茶叶,制作的功力不足茶叶的香气就会受损,白毫银针泡在瓯中,条条银针直立,汤色鲜明。
明末清初周亮工莅临太姥山,为福鼎大白茶母茶树题诗:“太姥山高绿雪芽,洞天新泛海天槎。茗禅过岭全平等,义酒还教伴义茶。”现鸿雪洞中留有摩崖石刻。
清代民国时期,白茶作为高端茶叶出口欧美,英国贵族阶层泡红茶时放入几根白毫银针,显示其珍贵。
福鼎白茶的历史是什么?
福鼎白茶的历史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 ,原产于 福建福鼎、政和、松溪等地。
白毫银针 研究表明:
白牡丹
中国茶叶生产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白茶,我国利用茶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作药用,由于茶树萌发新芽有季节性,为了随时都能喝到茶叶,便将采集的 幼嫩茶叶晒干收藏起来,这便是最早的白茶,也是茶叶加工的开端。 《茶经》的记载 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到:“《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我国 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创始人、著名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陈椽先生在 《茶业通史》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 鼎(唐为长溪县辖区) ,系白茶原产地。1.宋代的白茶 宋朝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 (成书于 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 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 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 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 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 有之,但品不及。” 宋子安著《东溪试茶录》时,将“白茶”列为茶叶七个品种之首:“茶名有七, 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培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 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端,取其以为茶端,取其第二者为斗茶,而气味殊 薄,非食茶之比。” 2.明代的白茶 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 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这说明当时的制茶原料至少是一芽一叶,干燥用日晒,其鲜叶标准与制茶工艺可 认为是“现代白茶”制法的雏形。3.现代白茶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白茶起源于清代的福鼎。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 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具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 《福建地方志》和现代著名茶学家张天福教授所著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 究》一书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证实:在清嘉庆初年(公元 1796 年) ,福鼎人用 菜茶(有性群体种)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 约在 1857 年,福鼎大白茶茶树品种从太姥山移植在福鼎县点头选育成功, 柏柳由于福鼎大白茶,芽壮、毫显、香多,所制白毫银针外型、品质远远 优于“菜茶”,于是福鼎茶人于 1885 开始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制造 “白毫银针”,出口价高于原菜茶加工的银针(后来称土针)10 多倍。 约在 1860 年“土针”逐渐退出白毫银针的历史舞台。
详解白茶的茶类及其名字的由来
详解白茶的茶类及其名字的由来
详解白茶的茶类及其名字的由来,很多人都爱喝茶,在饭后或者闲暇之余来上一杯茶,可以说是心旷神怡,但茶的种类很多,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白茶是什么,现在分享白茶的茶类及其名字的由来。
详解白茶的茶类及其名字的由来1
1、白茶是什么茶
白茶是属于一种微发酵茶,是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也是由汉族茶农创制并传承至今的传统名茶。还有白茶还被誉为我国最天然、最古老及最健康的茶类呢。白茶性质属于凉性的,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降火的功效,白茶是茶中的“贵族”更是茶中的珍品。
2、白茶名字由来
首先白茶顾名思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白色的茶叶,有些茶叶有绿叶素所以是绿色的,那为什么白茶是白色的呢?因为是在清明前雨水比较多而阳光很少,此时茶叶刚刚长成,就被制成干茶,白茶没有经过杀青或揉捻,保留了芽叶完整的白毫,所以因它满披白毫,像银雪一样就被名为白茶。
3、白茶的分类
一种是根据白茶的采摘标准不同,人们把白茶分为芽茶和叶茶。采摘单片的'茶芽而制成的称之为“银针”,而采摘茶树叶片制成的则称之为“寿眉”,还有一种茶芽和叶片在一起的就称之为“白牡丹”。另一种是根据茶树的种类而分的:“大白”、“小白”及“水仙白”。“大白”即是采摘于大白茶树的茶叶,“水仙白”则是采摘于水仙茶树的茶叶,而一般福鼎白茶都成为“小白”。
详解白茶的茶类及其名字的由来2
依据成品茶的外观呈白色,故名白茶。六大茶类之一。白茶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此外,中国浙江的安吉白茶和贵州正安白茶因自然变异整片茶叶呈白色,不同于带有白色绒毛的一般白茶。
白茶,又称福鼎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顾名思义,这种茶是白色的,一般地 区不多见。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的,因此又称为福鼎白茶。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白茶是指一种采摘后,只经过杀青,不揉捻,再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白茶白毫显露。比较出名的出自福建北部和宁波的白毫银针,还有白牡丹。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
白茶是什么茶?有哪些品种
白茶是什么茶,它有哪些功效
白茶到底是什么茶?
白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六大茶类之一,
具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称。
白茶历史
对白茶的发展历史总结为:原产于福建福鼎,古法晒白茶渊远流长,现代白茶制法始于明代,当代白茶商品化生产始于1865年,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墙内开花,墙外香”海外市场持续走俏。
2007年福鼎市政府确立并开始福鼎白茶的国内复兴之路,此后福鼎白茶在国内市场曲折发展,2013、2014 年先从北京马连道一片白,到2015年前后白茶蔓延至天津、济南等地,至2016年下半年开始,福鼎白茶在全国市场可谓全面开花,热度持续至今
白茶的茶树品种
白茶主要采摘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政和小茶、福安大白茶、福云六号、水仙白等来制作白茶。
白茶分类
什么是白茶?
根据GB/T 22291-2017《白茶》国家标准对白茶的定义:以茶树的芽、叶、嫩茎为原 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
因鲜叶原料等级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新工艺
加工工艺:采摘—萎凋—干燥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六大茶类中制作最自然的,人为干预少,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白毫银针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白茶中的珍品。
采茶芽制成,其外观特征是:
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
白牡丹
白牡丹的品质特征:
白牡丹外形呈自然叶态,芽叶连枝,一叶或两叶夹银毫,
形似花朵,因而称为白牡丹。
贡眉
贡眉是寿眉中外形最漂亮的那批茶,及普通的白牡丹也可称为贡眉。可以说是寿眉的升级版、加强版,牡丹的普通版。
采一芽二叶为原料制成,成品茶毫心明显,茸毫色白且多,干茶色泽清晰。
寿眉
寿眉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种,其产量约占到了白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看似粗枝大叶的它,从发芽到采摘差不多只有35-50天的周期,只是白茶的工艺让寿眉的一芽二叶至三叶呈现自然伸张的状态。
品评白茶可分为:
赏干茶 闻香气 观汤色 品滋味 看叶底
1、观赏茶叶的叶态、色泽、匀净度。
2、每泡白茶都可通过闻干香、盖香、水香和底香来综合品鉴茶的香气。
①干香指的是用温茶器将茶投入主泡的茶器中,摇动干茶,再细闻干茶的香气。
②盖香指的是:冲泡后闻盖上的香气,细闻盖香,感受白茶的香型、高香和持久等特性。
③水香指的是茶汤中的香气,也称水冲香(比如有花香、毫香、蜜香、枣香。。。)
④底香指的是杯底香(挂杯香),叶底香(冲泡后茶底的香气) 3、观汤色
3、汤色以杏香、橙黄、橙红,清澈明亮为佳。暗、浊为次
4、品滋味
品饮时,让茶汤在口腔中回荡,使茶汤与口腔充分接触。感受茶汤的纯正度、鲜爽度、醇厚度等特征。
5、看叶底
冲泡后叶底的柔嫩度,匀整度,色泽的亮度。
白茶功效
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茶除了具有与其他茶类一样的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延缓衰老)、抗辐射、美容祛斑、抗肿瘤、抑菌抗病毒等方面的保健药用价值,在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辐射、抑菌抗病毒、抑制癌细胞活性等方面的效果更具特色
福鼎白茶产地是哪里
茶品茶是一件十分讲究的事。除了工序上的复杂,茶也分很多种类和品级。其中,福鼎白茶就是一名“骨灰级”选手,是中国六大传统茶之一,自古就受爱茶之人的青睐。那么福鼎白茶产地是哪里呢?
1、 福鼎产茶区遍布全市17个乡镇,其中广为人知的四个主要产区是点头镇、磻溪镇、管阳镇及太姥山镇。
2、 点头产区:点头镇茶园面积是这几个产区中最大的。著名的福鼎大白茶(华茶1号)原产点头镇柏柳村,福鼎大毫茶(华茶2号)原产点头镇汪家洋村,均有百年栽培史。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梅相靖就在点头镇柏柳村。闽浙边界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茶花交易市场也在点头镇,并且许多重点企业也落户该镇。顶着如此多的光环,美中不足的是点头产区的白茶质量相对一般。主要原因是点头海拔低,茶叶内积累营养物质少,所以点头白茶香气较淡薄,茶味单一且不持久,不耐泡。
3、 管阳产区:管阳全镇海拔600米以上,大多为高山地势,茶叶生产周期较长,较平原产区茶青上市稍晚。管阳白茶叶片娇嫩肥厚,茶香气高扬,有太阳气。茶多酚的含量远高于其他产区,氨基酸含量高。因其土壤多含砂砾,茶树根系不深,所产茶叶耐泡度不高,汤水偏薄。
4、 磻溪产区:福鼎白茶公认的最优质的生产地,是福鼎白茶最为正统、最为原始的发源地之一。磻溪地偏人少,当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植被丰富繁茂。土壤以黄红砾壤为主,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高。由于土壤肥沃,海拔高,茶叶量高质优。所产茶叶饱满肥厚,茶香高显,茶汤绵软香甜,回甘好。
5、 太姥山产区:太姥山是福鼎白茶最原始的发源地,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产区。据说福鼎白茶树始祖——绿雪芽发源于此。太姥山常年云雾缭绕,散射光多,白茶树可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茶叶内叶绿素、氨基酸、茶多酚等物质成分高。太姥山的白茶口感浓稠顺滑,入口甘甜,带有清雅花香味,比其他茶区白茶更鲜爽。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福鼎白茶产地是哪里的全部内容了。
福鼎白茶属于什么茶
福鼎白茶属于白茶,而白茶属于六大茶类,它的制作工艺最为简朴。
唐代陆羽《茶经》说道:“永嘉县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永嘉今属温州,东临东海,“三百里”应指这太姥山。所产“绿雪芽”在清代就被视为茶中珍品。
而茶界泰斗张天福在《福建茶史考》也说:白茶由福鼎创制,当时银针采自菜茶(闽东北的原生茶树种)树上鲜叶。福鼎大白茶种原产于太姥山,古老茶名绿雪芽约在1857年加以繁殖后,于186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成银针,便称大白。对采自菜茶者则称土针或小白。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