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茶叶制作工艺流程,福鼎白茶茶叶制作工艺流程图片

yanqitea 2023-03-31 福鼎白茶 204 0
A⁺AA⁻

本文目录一览:

福鼎白茶古法制茶工艺是怎样的?

白茶工艺相对简单,经种植,采摘后,仅经过萎凋、精制、烘培、热装箱等工艺,这些看似简单,实则难以掌握,需根据天气变幻及时调整茶叶情况,在这几步过程中,萎凋是决定白茶好坏的关键,鲜叶经过采摘过后,需在七十二小时之内,将其中的含水量降至百分之二十五以下,这决定了成品白茶的香气、口感、滋味。

萎凋主要就是靠太阳晾晒,古法制茶中,从茶叶自如的开筛,便可看出制茶的水平,这就好比外人看奥妙,内行看门道,通过不同的晒法,灵活的控制茶叶的水份流逝时间点,就可以做出三种香味的茶叶,每天需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对茶叶遮盖庇荫

要学到古法制茶的精髓,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这就是与机器加工根本的不同,手工制茶全凭一个感觉,需要切身感受。就像其中的嗅茶,你不能用手抓,因为这样会破坏茶的萎凋程度,只能靠手背的接触,这就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制茶人可以全凭感觉茶叶的茶温便可知道茶叶的萎凋程度。

再之后便是烘干,要经过初焙和复焙,温度都不会超过70度,保持了茶叶完整的形状。

之后便可以装箱了。

在以前古法制茶有些男子主义,是不允许女子制茶的,据称是因为以前的女子大多上胭脂粉,在制茶中会冲了茶之味,所以一般都是男人制作,男人作茶也有讲究,必须保持手部干燥,制作之前必须要净手,也不能抽烟。

白茶制作工艺手法

白茶制作工艺手法

白茶,也是茶类的一种,主要是在福建地区盛产。白茶不仅具有传统的绿茶的减肥刮,去火降压的功效,同时还含有更有有利的氨基酸等其他利于健康地物质。白茶不断受到各地区的欢迎,所以大家对于白茶制作工艺和手法也充满了好奇,想了解白茶的'制作方法和工序。那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白茶的制作工艺。

白茶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其中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工具/原料

白茶

工艺

步骤/方法

流程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流程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流程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流程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白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四个步骤,采摘,枯萎,烘干和保存。这四个步骤都需要认真的处理,万一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以后步骤的进行和白茶的品质。制作出精良的白茶需要一系列繁杂精致的方法和工序,若是大家想要了解的,也需要做更多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了解。

;

白茶的制作步骤有哪些

工具/材料:白茶、工艺、竹匾、竹篓、竹筐、冰库。

白茶的制作步骤如下:

1、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首先是第一次是用10分钟温度100-120℃,然后凉15分钟。接着进行复烘温度是80-90℃,然后低温长烘70℃左右。

4、最后将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白茶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流程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流程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流程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流程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泉城红、泉城绿、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

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白茶的制茶工艺有哪些?

白茶的生产工艺,在六大茶类中唯一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

白茶的制作工艺分为采摘、萎凋、烘干、保存,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一、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将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另外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轻摆放,待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二、萎凋

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等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

三、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四、保存

白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李姿筱提供)

福建茶叶的分类及茶叶的制作工艺有哪些

福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好品种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茶叶的制造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国有六大基本茶类,这六大茶类的加工技术措施,以乌龙茶的加工技术最为精巧,当然品质也以乌龙茶最佳。在六大茶类中,绿茶、黑茶、白茶、红茶、乌龙茶的制作过程都是由量变到质变。茶叶的品质内在的变化可以说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制作实践过程中,将茶树上一片小小的绿叶,制成多种不同风格、不同香气、不同滋味的茶叶,并让它的自然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茶叶的制作技术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其制法与品质一个接近一个。绿茶、黄茶、黑茶的工序一开始是杀青,而白茶、红茶、乌龙茶却是从萎凋开始,六大茶类的制法和品质各有不同、各有特点,但却有着系统的关联。 前面我们读到了适合制造福建乌龙茶的茶树品种,想要把每一种的茶树品种的鲜叶制成具有色、香、味、形的产品,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些茶树品种其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而且种植在我省的不同区域,它的自然生长环境不同、季节不同、肥培管理土壤肥力不同,因此要把所有的品种制造好,必须具备“天、地、人、种”这四个因素。“天”指气候、节气、季节,“地”指的是茶树生长的地域,“人”指的是掌握技术的人们,“种”指的是茶树的优良品种。因此需因地、因树合理地进行制造。 什么是福建乌龙茶初制工艺? 福建乌龙茶制造工艺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方面。闽南乌龙茶初制工艺:鲜叶→晒青→凉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干燥。闽北乌龙茶初制工艺:鲜叶→晒青→凉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 采摘鲜叶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鲜叶的采摘是茶树栽培管理的最终收获,也是茶叶制造的开始。乌龙茶采摘鲜叶的要求:要有适当的成熟度,不能像绿茶、红茶、白茶那样采得那么细嫩,但也不能过于粗老,一般要求采一芽三四叶,产区的茶农称“开面采”。 晒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这一道工序对奠定乌龙茶品质有着重要意义,是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使鲜叶散失部分水分,更重要的是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晒青是否适度直接影响到摇青、杀青、揉捻工序。 凉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三道工序,也是晒青的补充工序。一般在通风阴凉的场所进行。目的使晒青后的鲜叶散发叶内的热量,并继续缓慢地散失水分。

采纳哦

制茶的过程、和工艺(详细的 谢谢)

按茶的基本分类来介绍:绿、红、青、白、黄、黑六类工艺各不相同。

绿茶的工序:杀青(把摘下的嫩叶加高温,抑制发酵,使茶叶保持固有的绿色,同时减少叶中水分,使叶片变软,便于进一步加工)、然后经揉捻、干燥(按方法分晒青、炒青、蒸青、烘青)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龙井

"色、香、味、形"四绝(色翠、香郁、味甘、形美)

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

龙井茶的品质特征

高级龙井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秀尖削,扁平光滑,苗锋显露,色泽翠绿略黄,香气高鲜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高级龙井茶的色泽翠绿或带糙米色,调匀鲜活而油润,汤色碧绿,清澈明亮;香馥如兰,香气鲜爽,清香持久;滋味甘醇鲜爽,醇和可口; 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尖削挺秀,大小匀齐,芽毫隐藏,犹如兰瓣。

绿茶杀青技术总结

前言:绿茶属不发酵茶,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过程而制成,其品质特征为“三绿”(外形绿、汤色绿、叶底绿)、香高、滋味鲜爽,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如茶多酚、氨基酸、叶绿素、维生素等。绿茶基本加工工艺是:摊放→杀青→揉捻→干燥。

鲜叶回厂后,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厚度以7—1O厘米为宜,摊放时间6—12小时,中间适当翻叶。鲜叶摊放含水量达到68% ~70%时、叶质变软、发出清香时,即可进入杀青阶段。

杀青是绿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杀青是采取高温常施,散发叶内水分,钝化酶的活性,并使鲜叶中的内含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绿茶的品质特征。杀青利用高温措施钝化酶的活性,阻制酶促反应。所以注意在杀青过程中若锅温过低,叶温升高时间过长,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红梗红叶”。相反,如果温度过高,叶绿素破坏较多,导制叶色泛黄,有的甚至产生焦边、斑点,降低绿茶品质。

杀青除极个别高级名茶采用手工杀青,绝大数茶叶杀青采用机械杀青,一般选用滚筒杀青机,杀青机筒径60~80cm,筒长400cm。杀青时,先开启杀青机,同时点燃炉火,使炉筒受热均匀,避免筒体受热不均变形。当筒内有少量火星闪烁时,温度达至200't3~300't3,即投放鲜叶,从青叶投入至出叶约需4~5min,不同等级及不同季节的鲜叶的杀青时间不同,一般说掌握“高温杀青,闷抛结合,少闷多抛,老叶嫩杀,嫩叶老杀”的原则。春茶嫩叶投叶量掌握在150~200kg/h,夏茶老叶投叶量掌握在200~250kg/h。杀青后叶子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粘性,梗折不断,手捏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茶香溢出。

(2)杀青技术: 目前各地使用的杀青机,基本上分锅式杀青机、滚筒式连续杀青机、槽式连续杀青机三种。 安徽省使用最普遍的为锅式杀青机。以微85型双灶双锅式杀青机为例,杀青温度应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切忌忽高忽低。—般锅温掌握在220℃~280℃范围内,视鲜叶老嫩与表面水多少而异。晴天嫩叶220℃~230℃,老叶为230℃~240℃;雨水叶为260℃~270℃以上;投叶量一般在5~7千克鲜叶。杀青时间要求高温快速,一般晴天嫩叶7~8分钟,老叶5~6分钟,雨、露水叶10分钟左右。杀青方法应掌握“透闷结合,多透少闷”的原则,一般晴天嫩叶先闷1~2分钟,后透炒到适度;老叶先闷杀3分钟左右,再透炒到适度;雨、露水叶,先透炒,后闷杀,再透炒到适度。杀青到鲜叶变为暗绿失去光泽,叶质柔软,用手紧捏成团松手不易散开,略有粘性,并显......

基本的制茶工序是什么?

茶青经过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等制造工序(不发酵茶略前二项,后发酵茶在揉捻后增加渥堆)后制成茶称为初制茶。

白茶都是有哪些

您好!

白茶的种类因采摘标准不同而分为芽茶(太姥银针、白毫银针)和叶茶(白牡丹、新工艺白茶、贡眉、寿眉);又因其茶树品种不同而分小白、大白、水仙白三类,采自福鼎本地菜茶茶树者称小白,采自大白茶茶树者称大白,采自水仙茶树者称水仙白,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在大白茶茶树只采一芽者,其制成品称白毫银针;在大白茶或水仙茶树采一芽二、三叶者,其制成品称白牡丹;在福鼎本地菜茶茶树采一芽二、三叶者,制成品称贡眉、寿眉。以制茶种类说,先有白毫银针,后有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白茶;其中 这里面有四中非常有名气的白茶下面我给大家一一介绍下。

第一种有名气的白茶: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又简称为银针或者是白毫,白毫银针由于密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一直都是白茶中的极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第二种有名气的白茶:新工艺白茶

新工艺白茶又简称为新白茶,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新工艺白茶外形叶张略有缩折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香清味浓,汤色味似绿茶但无清香。

第三种有名气的白茶:白牡丹

白牡丹何以冠此高雅之芳名?由于白牡丹的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所以才得此美名,白牡丹还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呢!

第四种有名气的白茶:寿眉

寿眉是用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

茶按照制茶工艺分为哪几种茶

按照制茶工艺分为以下几类:

绿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 *** 毛尖)、烘青绿茶(和平翠峰)、蒸青绿茶(恩施玉露)和晒清绿茶(滇绿)。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祁红)和红碎茶(立顿红茶)三大类。

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浓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广东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 *** 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饼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再加工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红茶的制作工艺是怎么样的呢?和白茶有什么区别吗?主要区别在哪儿?

宜兴红茶是7小时半发孝的茶。主要分布在半山间,和平地。白茶是快速炒制,烘乾,火侯是茶的重点。

白茶品牌都有哪些?

品牌很多,但是要说哪个好确实是很难选择的一件事情,白茶是微发酵型白茶,难做的,现在这个做的最好的就是福鼎那边,福鼎白茶很有名气的,如梅山茶徒,这个就是福鼎那边产的

白茶的种类

按茶色不同来分类——白茶:

白茶,顾名思义,这种茶是白色的,一般地区不多见。白茶是我国的特产,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的。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乾,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海外侨胞往往将银针茶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品。白茶的主要品种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尤其是白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令人回味无穷。

各类白茶名: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白牡丹;寿眉等。

福鼎白茶制作方法

主料:甜杏仁20克、鸡蛋1个、大米30克

调料:水800毫升、冰糖适量

做法步骤:

1、将甜杏仁用温水浸泡半小时

2、大米加清水洗净备用

3、泡好后用手搓掉杏仁皮,留下白仁备用

4、将去皮的杏仁和大米放入豆浆机

5、豆浆机内加入800毫升水,开启豆浆机榨汁

6、20分钟后关掉豆浆机,将打好的汁液过滤除渣

7、除渣后留下奶白色液体备用(这个是杏仁汁哦)

8、将杏仁汁取出适量倒入小锅里,加入冰糖。最好用不粘锅

9、小火煮沸约10分钟至冰糖溶化

10、将鸡蛋打开一个小孔,把蛋白从小孔里倒入碗中备用,一小碗杏仁茶用1-2个蛋白就够啦,喜欢的姐妹可以再加1个

11、关火,将蛋白倒入锅中,即刻盖上锅盖

12、焖30秒后打开锅盖,搅拌一下即可出锅装碗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400-6632-880 扫描微信 33295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