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判断一款白茶寿眉品质好坏?
- 2、老白茶里面的枣香,到底藏着哪些秘密?这三点可得细看了
- 3、寿眉,一阙剪不断的相思
- 4、贡梅和寿眉后期哪个转化有药香和枣香
- 5、几年的白茶最好喝
- 6、寿眉中有很多的茶梗,这是为什么?
如何判断一款白茶寿眉品质好坏?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某日,潜水多日的Miss.李,带着她上产区淘的2013老白茶出现了,风风火火而来,想让村姑陈给她瞅瞅,这饼怎么样。还美其名曰,分享一饼好茶。
村姑陈瞧了一眼2013老白茶,当真是大吃一惊,那几近黑夜的颜色,丝毫没有生气的叶片,还有一股焦炭味。村姑陈毫不犹豫拒绝了她:“这么好的茶,您老还是留着自个喝吧,我可无福消受。”
明眼一看,就是做旧茶!我(们要敢于向做旧茶说不!)
看来,这Miss.李,还是改不了贪小便宜的习性,又被人糊弄了。
末了,Miss.李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我就说嘛,寿眉这么便宜茶,肯定不是什么好茶,下回给你带老银针哈。”话毕,扭着腰,走了。
徒留村姑陈一脸黑线,谁说寿眉卖的便宜,就是最差的茶了?这是什么神逻辑。
亏得Miss.李喝了这么多年的白茶,还是半桶水。竟然和80%的新茶友一般,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
为什么新茶友会认为,寿眉是所有白茶里最差的茶?
这还得从寿眉的长相说起。
《2》
见过寿眉的朋友,大抵会用几个词来形容它。
1、丑
2、粗糙
3、粗枝大叶
4、便宜
这几个词叠加在一起,怎么看寿眉也不像会讨人喜欢的料。粗枝大叶的茶,实在精细不起来,和高贵、典雅、气质啊,似乎也不怎么沾边。
你们瞧那白牡丹,一芽一叶、二叶,似花朵一般美艳,绿肥红瘦。那白毫银针,更是精细。芽头肥壮、密披白毫,怎么看都惹人喜爱。
寿眉的长相,那就是黑旋风李逵,让人望而却步。一点也像燕青,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一出场就是自带聚光灯功能。
然而,村姑陈要为寿眉打抱不平:寿眉可是一款被颜值耽误的潜力股!
寿眉和白毫银针、白牡丹不一样,它走的是粗犷路线,而白毫银针、白牡丹,则是精致范儿。
《3》
寿眉,真是所有白茶里最差的茶吗?
非也!
如村姑陈所说,一款茶好与否,并不是看长相,而是要靠喝,看内涵品质!这些内在品质,只有通过冲泡才能真正体会到。
如何判断一款寿眉品质好坏?看两个指标。
1、香气
2、口感
这两点,才能给一款白茶盖棺定论,若是只看外观,那我们将错失多少好茶。
村姑陈所遇到的高山寿眉,用自己的实力向世人证明:我才是那款被你们低估的好茶。
论香气,寿眉的香型跨度最大。毫香、花香、草药香、粽叶香、枣香(饼茶专属),全部能在寿眉中觅得踪影。
当年制作好的春寿眉,它的香气,以花香见长,闻着春寿眉的花香,你的脑海里,将会浮现四个字“花团锦簇”,仿佛误入一座百花园,让你迷失了方向。
而陈化多年的寿眉,香气更让人赞叹,若是幸运的话,遇到一饼品质好的老寿眉,还能在其中感受到花香,如2016蝶恋花、2015初老,都是枣香的代言人,简直比红枣水还香。
而寿眉的口感,更可用“惊为天人”来形容。
大多数人在喝寿眉前,不抱太大的期望值,认为这个看着像破树叶一样的茶,一定不好喝。
然,冲泡后,啪啪打脸。
寿眉的茶汤,甘醇、绵柔、稠滑,一点儿也不单调,相反,还很有劲道。寿眉的茶汤,似可可浓度高达85%的巧克力,入口即化,能快速给舌头形成包裹感。
总之,一切在喝过寿眉后,才能下结论。
《4》
寿眉低颜值的始作俑者,是茶梗。
但茶友们可别小看了寿眉的茶梗,虽然它拉低了寿眉的颜值,却也让寿眉更具内涵。
所谓茶梗,其实是茶叶和茶树连接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物质运输的重要组织。
茶梗虽丑,作用却不小。
茶梗作用一:提升茶汤口感
茶梗中含丰富的糖类物质,与茶芽、茶叶适当组合,能够显著提升茶品的口感。
我们在喝寿眉时,明显能感受到茶汤更有味道,会比白牡丹、白毫银针更具劲道。这也是为什么新茶友在第一次接触寿眉时,会觉得它好喝,从而慢慢开始接触白茶。
茶梗作用二:提供部分茶香
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转移到叶芽中,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
这些茶梗的存在,好处大于弊端。
茶梗作用三:压饼时增加空隙,促进转化
茶梗的存在,还为寿眉饼增加了缝隙,让它在后期转化时,更透气,尽可能地提高寿眉的转化速度。
综合这三点来看,茶梗虽然让寿眉变丑了,好在它也出了一份力,让寿眉成为潜力股。
《5》
还是那句话,“寿眉,一款被颜值耽误的潜力股白茶”,虽说从长相上来看,它的确挺丑。但从内涵品质来看,毫不逊色,哪怕是白牡丹,也未必能超越,顶多打成平手。
梅输雪花三分白,雪逊梅花一段香。寿眉和白牡丹,平分秋色。
即便茶友们抱怨寿眉长得丑,村姑陈也要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要是哪天寿眉不丑了,它卖的就是不是这个价格了!”
寿眉之所以成为寿眉,正是因为它的丑。
但茶友们也别太看低了寿眉,兴许有一天,它会成为你最喜爱的一款白茶。没有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老白茶里面的枣香,到底藏着哪些秘密?这三点可得细看了
《1》
小时候馋甜。
那时候,即使是路边挂在树上,发育不均的小红枣,也能勾起渴望。
红枣挂满枝头,最是好看。
点点深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和柿子一样,都是秋天到来的征兆。
当红转为深红,便是秋天到了。
这个季节,家中必然有一碗冰糖甜汤等候。
无论是降燥、还是习俗,甜蜜的滋味,倒成了历久弥新的童年记忆。
桃胶、白木耳、莲子、雪燕、以及一颗颗饱满圆润的小红枣。
食材热热闹闹地炖上几个小时,加点椰汁冰糖,作为点心或者早餐都是极好的。
红枣,是这一碗软糯中最好吃的一味。
吸饱了汤水的红枣,轻轻吮破一点皮,甜甜的绵软的汁水果肉,一起入口。
甜、香、绵,没有什么滋味比这更妙的了。
枣香,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冰糖甜汤内转移,来到了一壶老白茶的茶汤内。
枣香,也是老白茶的特殊香气之一。
然而,关于这枣香的奥妙,却并非那么简单。
《2》
枣香诞生地——老寿眉
白茶随着采摘时间的不同,诞生的品类也截然不同。
一旗一枪的白毫银针,一芽一、二叶的白牡丹,一芽三、四叶的寿眉。
而枣香,这一味神秘的香气,并不是所有白茶品类都能够拥有的。
那么,是谁摘得桂冠?
答案便是寿眉。
寿眉,粗枝大叶,粗犷的外形,很难将它与清甜的枣香联系在一起。
但枣香,确确实实是寿眉所独有的惊喜。
白毫银针,早春的时节采摘,只取芽头,没有叶片的存在。
对于白毫银针而言,最丰裕的香气,当是毫香。
少了叶片中芳香醇类物质的帮助,枣香,根本没有诞生的条件。
而白牡丹,虽然比白毫银针多出一两叶叶片,但白牡丹,输在一个嫩字。
嫩,是白牡丹的优点,却是枣香诞生的缺陷。
正是因为枝叶柔嫩,白牡丹才有清鲜的花香和草木鲜香。
但也是因为嫩,枣香的诞生物之一,即果胶,在白牡丹的叶片上含量极少。
就此,枣香成为生长期最长的寿眉的宝藏。
寿眉,一芽三、四叶,无论春寿眉还是秋寿眉的生长时间,都远远长于其他品类的白茶。
清明节后,气温逐步升高,叶片为了抵御热度,生出了一层果胶物质。
顺着温暖的天气,茶叶内部的芳香醇类物质积累的速度更快。
而秋寿眉,经过整整一夏的休 养生 息,茶叶的生长极快。
秋寿眉的叶片厚度,更厚,茶梗更粗。
宽大的身形,为枣香的出现定下了更深厚的基础。
果胶、茶多糖,在寿眉叶片的含量愈高,枣香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寿眉的茶叶品质愈高,枣香便愈容易出现。
但,枣香,虽是寿眉的专属,但还需要寿眉进行多一道工艺——压饼。
《3》
枣香只出现在茶饼中
散茶工艺下的白茶,只经历萎凋烘干,鲜少出现枣香。
但经历多一道工艺的寿眉茶饼则并非如此。
压饼,需要将原本干燥易碎的散茶重新蒸软——
等到白茶的芽叶和茶梗恢复柔韧,便可以在干净的布袋内进行包揉。
这个过程中,叶片中的果胶物质流出,成为茶叶之间的粘合剂。
一方面,溢出的果胶方便压饼和定型。
另一方面,这些甜润的成味因子释放的香气沉淀,铸成枣香甘甜。
因此,饼茶的形态,加上寿眉的原料,才是出现枣香的基础。
枣香馥郁,是寿眉茶饼的专利。
那是隐藏在它粗犷叶片下的奥秘。
它的茶梗较为粗大,叶片舒展,储存了较多的芳香物质。
这些芳香物质,散成香气后层层叠叠,变化多端。
更妙的是,比起花香为主的其他白茶,它独有一种独属于成熟谷物的香气。
压饼包揉茶叶的过程,使得藏在粗枝大叶中的果胶物质溢出。
寿眉茶饼中的果胶物质,遍布茶叶表面。
随着时间陈化,茶饼新生出的或是蜜饯,或是甜枣的馥郁香气。
须知,茶叶中的糖类和果胶物质主甜味。
包揉和烘干,茶叶的细胞结构受到外力的影响破裂,甜蜜,因此成为饼茶的新参与基调,在陈化过程中愈发明显。
一饼内质丰厚、工艺到位的寿眉,在陈化三年左右,能摸到枣香的门槛。
想感受枣香的曼妙,需要选好寿眉茶饼。
《4》
枣香:真假枣香之分。
枣香,曾与老白茶的药效一般,是优质白茶的标志。
然而,枣香的真实气息和出现的条件,传着传着,就变了样。
要知道枣之一物,便有千万种形态:红枣、青枣、山东大枣、脆枣……
枣香,更是千姿百态:生枣香、熟枣香、枣肉香、枣皮香……
再看看茶友对枣香的幻想——
“越老的白茶,枣香越是浓!”
“枣香,该是甜腻的!”
很多茶友嘴上提及的枣香,自动与甜腻的蜜饯金丝枣香对上等号的。
再不济,枣香,似乎也该是水果枣的酸甜香气。
但这种甜腻和酸甜,真的是白茶的枣香么?
事实并非如此!
老白茶中的枣香,更像是山东大枣,上锅干蒸,散发的微甜带燥的香气。
这种香气,成熟,甜蜜,妥帖,果实成熟后的气息满溢。
这种香气,更像干果香而非水果香。
枣香,侧重的是枣香的“香”,而非枣香的“甜”。
在枣香的世界中,甜是点缀,微清微甜,温暖入人心。
真正的枣香,在干茶香上已经十分明显,沉郁,绵密。
打开一整箱茶叶,感受到团体陈化而出的香气,此时的枣香,如同一张网。
浓郁枣香扑面而来,绵长悠久,秋日的成熟气息一览无遗。
而茶友口口声声提及的枣香,往往并不明显。
它们的枣香,需要凑近了,紧紧地巴着深嗅——
沉闷,浓重,甜腻,嗅闻,甚至带着微微的不适感。
枣香如此,真是品质优秀的老白茶应有的香气么?
自然不是,这些“枣香”黏腻的老白茶,往往是做旧茶!
只有渥堆发酵后的怪异气息,摇身一变,才会是如此诡异的枣香!
真假枣香之分,可要感受仔细,切莫上当!
《5》
枣,是秋天的丰收象征。
枣,也是最能撩动人馋虫的甜蜜果实。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先生的笔下,枣香的诱惑,能让人上树千回。
老白茶枣香的诱惑,则是让无数人茶友前赴后继,追寻那一抹甜蜜的气息。
思念那甜润的香气,撬饼煮茶,一气呵成。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
寿眉,一阙剪不断的相思
福鼎白茶一般来讲,分为三个等级,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我最喜欢的是寿眉。
白茶三姐妹中,银针低调奢华,讲究毫香、花香,豆浆般醇的感觉,存放出来的老茶讲究蜜香、蜜韵,外形很美,如一弯新月,静静绽放。但过嫩爽清鲜,就是一个贵族。
白牡丹漂亮淡雅,有芽有叶,滋味比较均衡,新茶醇顺、花香多一点,后期存放出药香等,也可以作为一个大家闺秀来看待。
寿眉,在福鼎,被称为粗茶婆,粗枝大叶,没颜值,真真正正是一个平民,在这个看颜值的时代,确实不怎么受欢迎。但其具有风一样朴素洒脱的气质,和雨润万物的包容性。
这个平民,自然,包容。我经常按照自己的喜好,尝试各种调配。比如,与陈皮,与红枣,与菊花,罗汉果等。拼配的茶,既有寿眉的甘醇、柔爽,又有药香和枣香。一壶下肚,这个冬天,不再冷。
喜欢寿眉,这来自福鼎的精灵,经历土的滋养,火的锤炼,水的舞蹈,成就了一阙剪不断的相思。
且煮一壶老茶去,浸润一程烟火,驱散了寒意,赶走了风霜,给岁月以从容,给人生以淡定。
人生事不如意,十有八九,把一世梦幻泡影,煮成一壶温润的茶。待光阴散去,你在,我在,就是温暖。
贡梅和寿眉后期哪个转化有药香和枣香
寿眉。
根据建阳的古县志陈述,贡眉原称“白毫茶”、“寿眉白茶”,因清代萧氏兄弟制作的寿眉白茶被朝廷采购,当地人把朝廷采购的物品称作贡品,贡品寿眉白茶,简称“贡眉”,称呼即来源于此。实际上可理解为,牡丹白茶后采摘较早一部分春白茶习惯称之为贡眉。
渐渐贡眉与寿眉被区分开来,贡眉相对寿眉采青时间要早,应是春天里的茶青制做而成的白茶,寿眉是贡眉之后的采青制茶,所以贡眉比寿眉更鲜嫩,品质要优于寿眉。
相同良好工艺下,采青时间不同,叶片品质不同致使贡眉口感比较清爽,会有瓜果香、甜度较高;寿眉则比较浓郁醇厚,香气偏向花香,回甘较好,更加耐泡。经后期转化,贡眉会有蜜韵、米香等菜茶特有的香味,寿眉会出现枣香、药香,两者各有各的特点。
贡眉、寿眉都属于轻微发酵的白茶类,制作工艺自然萎凋、不炒不揉。按照采摘标准,白茶品级先有白毫银针、白牡丹,才后有寿眉、贡眉。
几年的白茶最好喝
白茶的特色之一,是可以长期保存。
对比绿茶、黄茶、清香型铁观音要在短时间内喝完的特点相比,白茶显得更加地善解人意。买了一斤半斤的白茶,不必火急火燎地马上喝完,而是可以在优哉游哉地喝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白茶还会发生小小的变化,朝着成熟的方向大步迈进。
在六大茶类中,能够长期存放,并且还能够陈化出独特口感茶,屈指可数。
白茶是一种,焙火足、透的武夷岩茶,勉强算作一种,质朴的黑茶,也是一种。
多少年的白茶喝起来口感最好?请记住这四个时间节点!
这些能够长期保存的茶叶,都是为未来服务,还具备一定的纪念意义。在古代江南一带,女儿出生时,父亲会深埋一坛酒在自家院内的桂花树下,这坛酒被取名“女儿红”,待到女儿十八岁出嫁时,挖出那坛子酒,作为陪嫁的贺礼,恭送到夫家,连同十八年深深隐藏起来的父爱。
在某个特殊的日子里,存上一些白茶,等到未来某一天要庆祝时再重新开封,泡一杯茶,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享受。
可见,一款可以长期保存的白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喝茶,它所具备的含义更多。
对待具备长久保存属性的白茶,也有新的问题随之诞生:白茶,存多久好喝。
要探索白茶好喝的秘密,我们首先要知晓白茶能存多久,是由何因素决定。
《2》
白茶存多久,由什么决定?
在最新的白茶国标中,有明文规定:应符合GB/T 30375的规定。产品可长期保存。(备注:GB/T 30375指的是茶叶贮存国家标准)
换言之,一款要能长期保存的白茶,并且值得我们长期保存的白茶,要重视三个方面的条件。
1.含水量
2.内含物质含量
3.储存条件
白茶的含水量高低,直接决定白茶能否长期保存。
多少年的白茶喝起来口感最好?请记住这四个时间节点!
最新白茶国标规定成品白茶的含水量不得高于8.5%,也就是在100克白茶中,水分含量不得高于8.5克,符合此条件的白茶,才能长期收藏。
若是含水量太高,白茶容易变质,将失去长期收藏的价值,从此老白茶是路人,再也无法体会到白茶的绝妙风味。
而物质含量的多少,则影响白茶保存后的风味。
白茶中物质充足,为白茶陈化提供动力,能让茶更好喝,要是内质不足,内含物质少的可怜,那这样的白茶即便存放十年八年后,还是无法具备优质口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白茶内质充足才好喝。
储存条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多少年的白茶喝起来口感最好?请记住这四个时间节点!
白茶能存放多久,由存储条件决定。
遮光、密封、干燥、阴凉、无异味存放,是白茶保存的基本要点。这五个条件若是没有实现,白茶也无法实现长期保存。
那么,符合这三个条件的白茶,究竟能保存多久?
白茶保存年限,并无明确界定,存放十年、二十年也是有的。村姑陈曾喝过一款上世纪90年代的粗茶婆,存量有限,不过一两斤,被茶农视为珍宝。这款存放二十年的粗茶婆,药味浓重,口感顺滑,带着独特的年份味道,这种气味,在目前所接触的老白茶中,尚未遇到。
不过,从口感角度而言,许多人可能未必能接受,反而会觉得三年、五年的老白茶更好喝。
寿眉中有很多的茶梗,这是为什么?
毫不夸张地说,寿眉的这些茶梗成就了它的品质。
茶梗,是茶叶下端连着的枝,也称之为梗。我们见到的寿眉茶梗都是制作成茶之后的样子,还原茶梗在树上的样子,茶梗是让茶叶和茶树相连的重要器官。
生物在呼吸、生长、代谢的时候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这些能量大部分来自糖类。
茶梗,作为重要器官,其中糖类物质含量高。
口感:因为白牡丹所含有的糖类物质基本储存在叶片和茶芽中,但叶片和茶叶中的糖类物质含量比不上茶梗。所以对比寿眉和白牡丹,白牡丹在口感上不如寿眉甜。
除了糖类物质,茶梗中还储存了大量其他的物质成分,如“果胶”物质。其使寿眉在经过多年的转化后,其口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同样是3年的老茶,寿眉的口感就比白牡丹要丰富,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稠度方面,寿眉的稠度佳、醇滑感强。
香气: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转移到叶芽中,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 新茶阶段的寿眉,有明晰的花香,且花香浓郁、种类繁多。
常见的花香有:栀子花香、兰花香、桂花香。 经过多年的转化后,寿眉在香气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最大的一个优势在于——寿眉极为容易陈化出枣香,这点优于白牡丹和白毫银针。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