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白茶是什么味。
- 2、白茶茶饼怎么鉴别好坏
- 3、白茶是什么香味
- 4、白茶是不是有几种的香气?
- 5、白茶不揉不炒为什么有香气?
- 6、白茶香味是什么味?
白茶是什么味。
白茶有“一年茶、三年宝、七年灵丹妙药”之称,这几年特别流行。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是我国的特产,主要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采用这种茶片生产白茶)、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
白茶茶饼怎么鉴别好坏
首先我们来看白茶饼的松紧度,有的白茶饼像铁饼一样,撬也撬不动,而有的白茶饼比较蓬松自然,很轻松的就能撬开。压制太紧,茶叶不方便转化影响了转化过程,内部的茶叶自然转化就很慢,松压茶经过压制后,内部留有宽敞的空间,方便内部茶叶的转化,从而还形成了独特的品质,在这提醒茶友选购白茶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白茶的松紧度。
接下来我们看颜色是否正常,我们在选购茶饼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外观的颜色是否丰富,如果是做旧茶外观颜色发黑,没有五彩色,仿佛被烧焦的芦苇丛,这类茶饼,基本可以确认是做旧茶。优质茶饼颜色整体比较丰富如深绿色、翠绿色、墨绿色、浅绿色、橄榄绿颜色之富,让人赏心悦目,只要品质不好的白茶是不会出现这些丰富的颜色。
最后我们来看白茶的香气,白茶饼的好坏还是在于嗅觉上,一款优质的白茶饼它的干茶香是舒适而不刺鼻,老白茶的干茶香是沉郁、成熟、浑厚的,常见的香型有药香、陈香、枣香(寿眉饼),新白茶的干茶香是悠扬,清越,新鲜的,常见的香型有,毫香、荷叶香、芦苇香,如果你遇见一款白茶饼带有霉味、焦味、火味、烟味、酸味,直接放弃购买这不是一款好茶。
白茶是什么香味
新白茶有清鲜、清爽的香气特征,随着贮藏年份的增加,陈年白茶清鲜、清爽的香气减弱,陈香逐渐显现,期间还伴随有枣香、梅子香、荷香、药香等香气的产生。
白茶是不是有几种的香气?
说茶香,首先我们要先明白香气是从何而来的。白茶的香气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制茶的工艺;还有一个是后期的转化。
1、工艺香型
白茶的主要工艺分为萎凋和干燥,而香气的形成就是在于萎凋。
在萎凋的过程中,温度的不同、时间的长短不一、萎凋的方式不同(室内、室外萎凋),都会影响到白茶的香气。
简单的说,如果萎凋的时间不足,则会有青味;温度过高,则会产生类似绿茶的豆香;而如果是正常的萎凋,才会产生清香。
就好像做菜一样,煮不熟或煮炒焦了,都没办法展现美食的真味。
属于工艺香的有哪些?
①清香:白茶在萎凋过程中,内含的芳香物质“顺-3-乙烯醇”就会开始转变为“反-3-乙烯醇”。由于“顺-3-乙烯醇”的气味闻起来具有强烈的青草气,比较刺鼻,所以不能保留太多。而通过充分的萎凋后,新生成的“反-3-乙烯醇”才具有清香的气味。
②毫香:白茶本身因树种的原因,茶毫比较多,再加上白茶不炒不揉的特点,将绝大部分的茶毫都完整保留了下来。从而就形成了白茶的毫香特点。毫香多为一芽一叶或以上的茶叶,干茶多白毫者,冲泡时则为毫香,以白毫银针、白牡丹为代表。
2、转化香型
白茶之所以有别于其他茶类,有很大程度上的区别,大概就是白茶可以存放转化有关。不同的储存环境,如高温高湿、低温低湿、高温低湿、低温高湿,都会对白茶的香气转化造成影响。
根据福建农林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陈年白茶的雪松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甲基萘、柏木烯、β-柏木烯等含量增加,与苯甲醛、α-紫罗酮、β-紫罗酮、香叶基丙酮等的协调作用,共同形成白茶贮藏过程中,陈香带有枣香、梅子香等香型特点。
属于转化香的有哪些?
①陈香:陈香是大多数老茶陈化之后都会展现出来的一种香气,有种木质香气的感觉。
②枣香:存放年限约在8年左右,老白茶将有枣香扑鼻,作为经久存放后才能产生的香气变化,拥有枣香的老白茶已是十分难得。
③药香:白茶传统制作工艺自然萎凋,如同中医晾晒制药,历经3年存放后,其保健养生之效不仅近乎于药。10年以上的老白茶更将带有药香,堪称难得。目前来说,已知的茶叶芳香物质约有700多种。
品茶,作为一道美食佳饮而言,茶香,都是品茶时不可遗失的美。可以说,能够喝懂茶香,才算领略到了这一片东方树叶的神奇。
白茶不揉不炒为什么有香气?
白茶,六大茶类中的特殊存在。采摘鲜叶,萎凋,烘焙便可成茶。如此简单的制作步骤,是如何激发出鲜叶中的内含物质,又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香气上呈现出如此多的变化,让人琢磨不透又倍加喜爱呢?
茶,如同一道美食,同样讲究色香味形。其他五大茶类,多是通过制作工艺中的某个步骤,让鲜叶中的芳香物质更好的展现出来,或是通过某些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物质。比如,岩茶的做青工艺、绿茶的揉捻和炒制、红茶的揉捻与发酵等等。
与其他茶类相比,有人觉得白茶的味道是清淡的,甚至觉得白茶没有香气。其实,这真的是对白茶的误解,如果鲜叶品质佳,制作工艺良好,白茶的香气也可以非常馥郁,只是不像有些茶那般张扬罢了。
白茶没有对鲜叶细胞的破坏,也没有过多的人工干预。它呈现在饮茶人面前的更多的是鲜叶本身的味道。而且也正是白茶特殊的制作工艺,让它更加耐泡,也可以在后期陈化过程中有更好表现。
白茶的香型有很多,新白茶常见的有毫香、青草香、嫩香、花香、豆香,而在老茶中,则表现在药香、枣香、薄荷香、木香、陈香等等。
是什么形成了白茶的这些香气?
① 鲜叶内质。
毫香。对于白茶来说,白毫起着重要作用。白毫中的营养成分丰富,其中氨基酸、咖啡碱含量非常高。氨基酸是茶汤鲜爽感的由来。
毫香也是白茶中最常见的一种香。香叶醇、芳樟醇是白茶可以表现毫香的特征成分。但是因为毫香太过抽象,过于玄幻,很难形容,因此在茶友的味觉形容中,常常将毫香跟其他感觉混合在一起。
青草香。鲜叶中的己醛等醛类物质和己烯醇等醇类物质,共同构成了白茶的青草香。
这种青草的香气,是新白茶的典型香气特点。品饮新白茶,尤其是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便如同置身大自然之中,于青草中肆意游荡。
② 萎凋工艺。
简单的一步萎凋,包含着白茶制作中的精髓。这一步能不能做好,关系着白茶最终的呈现。白茶的萎凋时间较长,要让鲜叶在萎凋过程中失水,又不能使芽叶红变。如果采用传统的日光萎凋形式,还要防止鲜叶在太阳光照射下失水过快,形成焦糊。
在萎凋过程中,鲜叶中的可溶性多酚类物质与氨基酸、氨基酸与糖类物质相互作用。有研究表明,为这一过程中,白茶的香气组分在增加,尤其是大分子香气物质。如果是日光萎凋,阳光会赋予鲜叶日晒后的味道,而这种滋味则成为日光萎凋白茶所特有的香气。
③ 干燥工艺。
白茶的干燥对最终提高香气,增进滋味非常关键。干燥的高温状态,让一些带青草气的低沸点醛醇类成分挥发或异构化,形成带青香的芳香物质,在萎凋过程中进行的部分化学变化继续进行。
干燥过程中,发生着一系列有利于白茶香气品质形成的化学变化。
④ 山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的一方水土养一方树。山场对于茶树以及鲜叶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白茶这种展现茶本身香气的茶类,山场对白茶最终味道的呈现便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
这种影响加上鲜叶在萎凋过程中酶发生的化学变化一起,在成茶中展现。也就是我们平时喝到的花香、豆香。
⑤ 陈化中的香气变化。
白茶可以陈化,且有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在陈化过程中,新白茶的香气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陈香”。
从茶的内含物质来看,白茶在陈化的过程中,其中的儿茶素、维生素C、叶绿素等成分均在降低。白茶在储存过程中出现的氧化反应带来的物质改变,也是白茶干茶颜色及汤色变化的原因。
在陈化白茶中,香气主要以碳氢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与酮类化合物为主。这些香气物质的比例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香气。其中酮类物质是很好的抗氧化剂,因此老白茶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
而且,在储存过程中是否压饼也会影响老白茶中各种物质的比例。因此不同的储存方式,将带来不同的香气。比如,压饼后更容易呈现木香、药香,而散茶多呈现药香与果香。
白茶香味是什么味?
白茶香味是青草香。青草香是白茶最原始、最本真的味道,是属于大自然的气息。这种香给人一种冬去春来,生机活力的感觉。这种香气是白茶中最为坚韧的香气。
白茶介绍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泉城红、泉城绿、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
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