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蒙顶山地区有哪些茶文化景点?当地的茶为何如此出名?
- 2、蒙顶甘露产于哪里 蒙顶甘露是什么档次的茶
- 3、蒙顶山茶的发展史
- 4、蒙顶岩茶属于什么茶类
- 5、四川的蒙顶茶为什么被称为“仙茶?
- 6、蒙顶山最好的茶是什么茶
蒙顶山地区有哪些茶文化景点?当地的茶为何如此出名?
天下第一壶、蒙顶茶道、山间茶园都是当地重要的茶文化景点。当地古茶树众多,气候温和湿润,全年云雾缭绕,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出产的茶叶,质量特别好制茶工艺高超,所以当地的茶很有名。
天下第一壶是蒙顶山地区最有名的茶文化景点,到达这个景区的大门口就能看到这个景观,它是一个巨大的大茶湖,所有去这里旅游的人都想在这里打卡拍照,它也是这个景区的标志性景观。这个茶壶高度超过9米,直径长达16米,尔湖中的水会源源不断地流到茶杯中,形成落差超过50米的瀑布,景色极为壮观。
蒙顶茶道也是与茶文有关的文化景点,景区内有一个观景平台,天气好的时候,登上观景平台,能把逝去的景色尽收眼底,在那里还可以扎帐篷看日出,登上山顶以后,则可以体会那里独有的茶道,可以看到精彩的功夫茶表演,不过当地的功夫茶与其他地方的公共茶表演不同,它分为两派,一文一武,一动一静。在表演的时候融入了蝉翼,更结合了武术,星源流水让人感觉惊艳。
大片的茶园也是蒙顶山与茶文化相关的重要景点,这个景区有丰富多元的茶文化,人们在那里不但能用嘴品茶,还可以用眼观察,更可以亲手去采茶,整个山区遍布茶园,到达景区后可以租赁当地的采茶服装,带上斗笠就可以近距离的,接触茶树去茶园中采茶,还可以参观当地的制茶工厂,了解茶叶生茶的过程。
蒙顶山地区的茶叶出名不单,因为它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更因为它是植茶始祖吴理真的故里。这个地方不单有大片的茶园,更拥有数不尽的古老茶树,森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当地环境特别适合茶树生长,每年采集的茶叶都是茶中精品,用传统工艺加工以后上市出售,色香味俱全,那幽幽的茶香让无数人为之陶醉。
蒙顶甘露产于哪里 蒙顶甘露是什么档次的茶
蒙顶甘露是看这名字就知道很好喝,既然能叫做甘露,味道肯定就不会差的,那么蒙顶甘露是什么档次的茶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蒙顶甘露产于哪里
蒙顶甘露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蒙顶茶主要生长在名山县蒙山之顶,故名“蒙顶茶”。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2018年9月9日,“中国百茶宴”百城巡演活动在雅安蒙顶山天盖寺启动。“中国百茶宴”将集结蒙顶甘露等100款中国名山名茶,走遍中国100个大中城市。
蒙顶甘露是什么档次的茶
蒙顶甘露属于高档茶,特级蒙顶甘露茶青采用明前全芽头制作、每市斤干茶需要4万—5万个芽头。现在蒙顶甘露的制法工艺沿用明朝的“三炒三揉”制法,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揉捻工艺,和普通的绿茶相比,滋味更加鲜嫩醇爽,沏二遍时,越发鲜醇,使人齿颊留香。
蒙顶甘露用什么器皿泡好
玻璃杯透明晶莹,用它泡蒙顶甘露,茶汤的色泽,茶叶的姿态,以及茶叶在冲泡过程中的沉浮移动,都能尽收眼底,既养眼又养心。喝茶,如果只是为了喝茶而喝茶,那未免太单调了。在喝茶之前先欣赏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和变幻的过程,也是一种趣事。相较于喝茶,更多的人在乎的是,泡茶时的氛围和意境,功夫在茶外。
蒙顶甘露的茶汤什么颜色
茶汤似甘露,碧清微黄,滋味鲜爽,浓郁回甜。 嫩绿色润,内质香高而爽,味醇而甘,汤色黄中透绿,透明清亮,叶底匀整,嫩绿鲜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沏二遍时,越发鲜醇,使人尺颊留香。
蒙顶山茶的发展史
西汉
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 蒙山县人吴理真在蒙顶山驯化野生茶树,研究制茶工艺,开创了世界人工植茶的先河。
陶谷的《清异录》载:“吴理真住蒙顶,结庵种茶凡三年,味方全美,得绝佳者曰‘圣扬花’、‘吉祥蕊’。”蒙顶山,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
唐
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蒙顶茶开始入贡皇室。
宪宗元和8年(公元813年) 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严道县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
公元816年 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蜀茶得名蒙顶,于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
公元825年 李肇撰《唐国史补》: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文宗开成5年(公元840年) 蒙顶茶传入日本。
宋
神宗熙宁7年(公元1074年)、9年(公元1076年) 提举茶马司先后在名山、百丈设置“茶场”,尽“榷”全县茶叶。
神宗元丰4年(公元1081年) 皇帝下诏:“专以雅州名山茶为易马用”。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7年) 重申神宗原诏:“用名山茶易蕃马”并“定为永法”。
孝宗淳熙13年(公元1186年) 蒙顶茶创始人吴理真,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
上清峰的七株“仙茶”,进一步神化,列为正贡茶。
并在该处修建石栏围护,取名“皇茶园”。
明
蒙顶贡茶,改制芽茶进贡。
蒙饼制艺,开始改为炒青,重色、香、味、形。
所制黄芽、石花、芽白、雀舌驰誉全国。
创制“甘露”名茶,质量超过唐、宋时代的“石花”。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祛疾。”
清
蒙顶“仙茶”演变为皇室祭祀太庙之物,“皇茶园”外所产茶叶,开始列为正贡,副贡和陪贡。
德宗光绪32年(公元1906年) 名山王恒升、李裕公等18家茶商,为 *** 印茶侵销 *** ,集资5万两白银筹建“名山茶叶有限公司”。
中华民国
民国26年(公元1937年)名山县成立茶业同业公会,入会会员172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8 年 *** 名山县委按照毛主席关于“蒙顶茶要发展,要和群众见面”的指示,组织800余人上蒙顶山开荒种茶。
并以净居庵为场部,建立了茶叶培植场。
1959年 “蒙顶甘露”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1963年 成立“四川省国营蒙山茶场”。
1979年 国营蒙山茶场李家光等人在蒙顶山中部海拔1400米处柴山岗娄子岩,发现四株千年古茶树。
1981年 “蒙顶”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
2003年 “蒙山茶场”改制为“四川省蒙顶皇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4年 《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在蒙顶山发表,明确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确立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地位。
蒙顶岩茶属于什么茶类
分类上属于乌龙茶,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比较温性的;泡法是工夫茶的方法,茶叶制作过程复杂,需要很多功夫,喝时也需要功夫,慢慢品茗。
四川的蒙顶茶为什么被称为“仙茶?
“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蒙顶茶历来有名。蒙顶是指蒙山之顶,蒙山位于成都平原的西部,地处雅安市。蒙山因终年烟雨蒙蒙,故有“漏天常汇雨,蒙顶半藏云”之说,雨多、雾多、云多是蒙山气候三大特点,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蒙山种茶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西汉甘露年间,普慧禅师吴理真亲自种茶七株,因品质特异,被称为“仙茶”。虽时代变迁,象征着这七株仙茶的茶树仍保留在蒙顶山上,供游人观赏。自唐代开始,蒙顶茶就被定为“贡茶”。唐代李肇《国史补》记载:“剑南有蒙顶石花、小方、散茶,列为第一。”石花、小方、散茶都是茶叶的种类。延续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间,蒙顶茶年年上贡,贡茶又分“正贡”与“陪茶”两种。“正贡”由“皇茶园”中的七株仙茶所制,“陪茶”则是采自蒙山五峰的“凡种”所制。蒙顶茶由于制作考究,品质非同一般,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曾给予极高的评价。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他把蒙山茶和最有名的古曲牌“渌水”相提并赞,表达了他对蒙山茶的酷爱。唐代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诗》中对蒙山茶也有很高评价,诗云:“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可见蒙顶茶独特的魅力。
历史上的蒙顶茶有多种,现代恢复研制定型的蒙顶茶主要有“蒙顶石花”“蒙顶甘露”“蒙顶毛峰”等类别。蒙顶石花为扁直形烘炒绿茶,清明前采摘幼嫩的单芽制成,扁直披毫,形如山石上的石花,味甘鲜嫩。蒙顶甘露为卷曲形炒青绿茶,色绿润,香气高爽,味醇而甘,芽叶成朵。蒙顶茶很受消费者欢迎,香港《大公报》曾报道有说:“昔日皇帝茶,今日百姓家”。
冲泡蒙顶茶一般选用玻璃杯,水温不宜过高,以85左右为宜。
蒙顶山最好的茶是什么茶
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属黄茶。50年代,蒙顶茶以黄芽为主,近来多产甘露,黄芽仍有生产。采摘于春分时节,茶树上有10%的芽头鳞片展开,即可开园采摘。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