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赤壁羊楼洞为何被称为“世界茶业第一古镇”?
乾隆版《蒲圻县志》卷之二“山川志”记载:“羊楼洞,距县六十里,群峰岞崿,众壑奔流,其东有石人泉,其西有莲花洞,洞下有莲花寺,出洞口为港口驿。”
关于羊楼洞的由来,传说很多,古人对羊楼洞的介绍也并不鲜见。相传元朝初年,朝廷向南方推广养羊技术,在湘鄂边陲建立竹牌楼,设司管理。这个说法,目前却没找到任何的依据。
1936年《史地社会论文摘要月刊》[第2卷,第5期]上刊登的《湖北羊楼洞区之茶业(陈启华)》一文中有关于羊楼洞由来的记载:“羊楼洞位于湖北蒲圻县南部,四面多山,其形如洞,相传昔有牧者建楼饲羊于此,因而得名”。这种解释,应该算是比较靠谱,现在当地很多老人也有类似的说法。
如今的羊楼洞古街,与过去的茶市古镇,是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呢? 1936年《农友月刊》[第4卷,第8期]中一篇《湖北省农村与合作情报》的文章也有记录:“全镇街道,以青石铺成,尚属清洁,惟狭窄过甚,沟中溪水,清澈见底,潺潺之声,不绝于耳,颇饶诗韵。全镇烟囱林立,颇具大观……”。
应该说现在的石板街与过去相差无异,只是由于环境恶劣造成溪沟水枯浅而污浊,“全镇烟囱林立,颇具大观”的制茶景象也已经不再。
羊楼洞是湖北乃至中国非常著名的茶区,不仅盛产绿茶、红茶,更是老青茶主产区。 早在1899年《知新报》[第92期]《论茶》中就有记载:“中国产茶之地,湖北则有武昌府之崇阳、通山、羊楼洞、长寿街之茶……”。
1924年《农声》[第35期]《汉口茶况(彭先泽)》上也记载:“湖北全省茶园面积约计八万七千爱格(erg),每年产额平均,红茶四万担,绿茶约两万担,老茶约二十万担,湖北湖南境之羊楼洞地方,出产最多,通山次之,通城、兴国、大冶、金牛等处又次之”。
1930年胡培芝《金大农专》[第2卷,第1期]上发表的《茶业概况》上也提出,全国“其中产茶额最巨者,尤以安徽之祁门、江西之义宁、湖北之羊楼洞、湖南之聂家市、浙江之平水镇为最著”。
在《湖北羊楼洞区之茶业(陈启华)》这篇文章里,介绍得最多的,还是羊楼洞的茶产地位:“羊楼洞土壤为黄色砂质,壤土以气候温和,宜于植茶,故产茶颇盛。且该地四界,东之崇阳、通山,西之临湘,南之通城,北之赵李桥,均系产茶区域,而相距不过数十里,交通亦称便利。其所产茶业为青老茶即制造青砖之原料也。”
1936年《中国建设》[第14卷 第1期]《鄂省羊楼洞茶业概况》上记载:“羊楼洞之茶,为鄂省之冠,每岁产量,统计青红茶及老茶约六万担左右,岁入四五十万元,出产以该镇附近居多,他如崇阳、通城,及湘省之临湘、平江,亦颇著名,该镇在全盛时代,开工者约七十余家,茶分青茶、红茶、老茶三种,青茶最细,红茶次之,老茶更次之。青茶销售华北各省及武汉三镇,红茶销英俄等国,老茶茶砖销内外蒙古,及张家口一带。汽车路运至赵李桥车站(粤汉铁路站名),直达汉口,转运国内外等地。采茶和制茶法,青茶采摘期间,约在谷雨后,红茶在立夏左右,老茶从芒种起至立秋止”。
1936年 《首都国货导报》[第30期]上《工商调查:鄂省蒲圻县羊楼洞茶业概况》记载:“羊楼洞位居鄂南蒲圻南境,四周皆山,土质利于植茶,为全鄂之冠,故特负盛名……羊楼洞之茶为鄂省之冠,每岁产量,统计青红茶及老茶约六万担左右,岁入四五十万元”。
1936年《农友月刊》[第4卷,第8期]上《湖北省农村与合作情报》也记载:“羊楼洞之茶,为鄂省之冠,茶之产量,每岁统计青红茶及老茶约六万担”。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出版了《征信新闻》(手刻本),在其 1946年 [第88期]上有一则标题非常引人眼球:“鄂省年产茶叶二十余万担,蒲圻产量居首,兴山最差”。1947年《农业通讯》[第1卷,第8期]张济时、余维献撰写的《论我国茶业推广》仍然提出:“我国主要产区为浙之平水、龙井、淳遂、温州,皖之祁门、屯溪、六安,鄂之蒲圻、崇阳、通城……等区”。
羊楼洞的砖茶和红茶久负盛名,成为明、清、民国等时期名噪一时的品牌。1898年《湘报》[第93期]上刊登的《两湖茶价》,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描述:“数日以来,湘省各路新箱茶,均已接次到汉,安化头字前已售价四十六两,现到二字仅售二十七两,浏阳天福昌亦仅二十三两,咸临吉及西乡各号均二十一两,平江杨经纶二十四两,长寿街生记二十六两,湘潭十九两。鄂之羊楼洞等处所产现已赶到,其售价自二十七八两至三十五六两为率,论者谓与湘省所产同一成色之至,未知将来尚能望其稍有转机否。(录汉报)”。这里提到一件很玄乎的事情,就是“论者谓与湘省所产同一成色之至”,但羊楼洞茶的价格明显要高很多。
“湖北省以鹤峰所产茶者为最优,惜其产额盛少,故其名不著。其次为羊楼洞及羊楼司所产者,品质善而名亦高。”这是 1919年 《安徽实业杂志》[续刊第27期]上义农撰写的《吾国之茶业》中一段文字,对羊楼洞茶叶作出了“品质善而名亦高”的全面评价。
1920年《北京实业周刊》 [第1期]《湖北羊楼洞砖茶业之现状》上记载:“出产地及制造地,正货出羊楼洞,次货出羊楼司、柏墩,下货出聂市,即在以上三地制造洋商制造地在汉口(按本国惟上开四地出产砖茶砖面皆印有洞庄二字,故蒙俄人只知有羊楼洞而不知其他之三市也)。”1920年《银行周报》[第4卷,第2期页]《羊楼洞茶叶之调查》中,同样也记载了“正货出羊楼洞”之说。
1926年《经济汇报》[第3卷,第2期]上刊登了吴连生、陈淦著的《中国茶业概论》,文中也提到:“湖北之产地以崇阳、蒲圻、通山、咸宁、宜昌所产者为最著,其中尤以蒲圻为上品。湖北茶号则荟萃于通山县及羊楼洞两处,其数量亦有六七十家,而羊楼洞占十分之八”。
1934年《国际贸易导报》上戴啸洲撰写的《汉口之茶业》记载:“湖北产茶区域以羊楼洞、通山两处最为驰名,该处茶山概属自产,租地种茶者殊殊罕见”。
整个湘鄂赣羊楼洞茶区的茶叶是以羊楼洞为正品,而羊楼洞所产之茶则是以芙蓉山为正品。 1936年《史地社会论文摘要月刊》[第2卷,第5期]上刊登的《湖北羊楼洞区之茶业(陈启华)》也提到了芙蓉山之地位:“该场距峒镇约里许,负芙蓉山而临小溪,东界崇通,更至羊楼司,南至通城,北至赵李桥。有峒赵汽车路,直达粤汉铁路火车站,仅有八里,四面均系产茶区域。相距不过数十里,交通颇为便利。且场址临近芙蓉山,该山所产之茶,品质最为优良,故茶庄之茶,每以产自芙蓉为山为标志。”
羊楼洞茶,是两湖茶的重要组成部分。羊楼洞,更是两湖茶产业制造中心。1899年《湖北商务报》[第37期]刊登有一篇公文《局收文牍:湖南职商蒋泽湘条陈两湖茶务十二事》。这位叫蒋泽湘的湖南茶商给官府提了很多建议。其中就有设立茶票方案:“两湖产茶之多少,拟定数目,设立茶票,由商人纳资领票,方准向各该地开办,如湖北拟票,羊楼洞二十张,崇阳十余张,聂家市二十张,咸宁十张,通城、宜昌(等地)各一二张,共拟设票九十余张”。蒋泽湘的建议虽然有一些偏袒湖南聂家市的意思,但他仍然很客观地把羊楼洞摆在两湖茶业老大的位置上。
1925年 《银行月刊》[第5卷,第7期]《中国茶业之研究(赵竞南)》记载:“羊楼洞、羊楼司为各地集散中心,其集散额占湖北茶之过半。”
1932年《农声月刊》[第154、155期合刊]上刊登有林家齐撰写的文章《我国茶业问题》,里面同样也讲到了羊楼洞的集散中心地位:“武昌茶出产,以蒲圻之羊楼司、羊楼洞,崇阳县之大沙坪、白霓桥……为最多。羊楼洞、羊楼司有茶庄十余所,为以上各地集散中心,其集散额占湖北茶之过半数”。
1936年《史地社会论文摘要月刊》 [第2卷,第5期]上刊登有陈启华著作的《湖北羊楼洞区之茶业》,文章里记载:“茶商于此(羊楼洞)多设庄,收买毛茶,加工精制;或设厂制造砖茶,故又为崇阳、通山、通城、蒲圻、临湘等县茶叶之集散市场。本区内尚有临湘蒲圻边境之羊楼司,及临湘县属之聂家市二处,亦有茶商设庄制造者。惟羊楼司所产,多为茶砖之二面,及里茶,其品质次于羊楼洞。聂家市所产,多为里茶,其品质又次于羊楼司”。
1937年《中国农民银行月刊》[第2卷,第2期]上有一则消息:《实业部决定改良湘鄂茶产》。里面提到了羊楼洞由红绿茶基地转化为砖茶原料中心的地位:“老青茶区域,计崇阳、通山、蒲圻、通城等县,过去该区曾产大量二五箱茶,现已绝迹,目前以羊楼洞方面所产老青茶,最负盛名,为砖茶原料之中心”。
羊楼洞成为“两湖茶产制造中心”,有纬度、气候因素,有土壤因素,有历史上茶业基础因素,更有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特殊地理原因。1939年《贸易半月刊》 [第1卷,第4期]《羊楼洞砖茶之制造与运销(陈国汉)》记载:“羊楼洞之茶,系指鄂南蒲圻、崇阳、通山、通城、咸宁等县以及湘北临湘一带所产之茶而言。羊楼洞初不过蒲圻县属之一小镇,东与崇阳、通山为邻,南距通城不及百里,西接湖南临湘县境,而地处中枢,制茶又早,顾历为制茶中心。且以该地所产茶叶品质最佳,临近各地之茶,虽品质较逊,且不在羊楼洞制造,然亦假借其名,以广招徕,积沿迄今,因以成名”。
1947年《征信新闻(南京)》[第224期],在某篇新闻报道的标题中,直接称“羊楼洞为两湖茶产制造中心”。
汉口是中国三大茶市之一,有“东方芝加哥”和“汉口茶港”的美誉。而汉口本不产茶,它主要依托两湖(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的大量茶叶支撑。
1904年《国民日报汇编》[第1期]上刊登的《汉口与茶之关系》记载:“汉口虽非茶之出产地,而实茶之大市场也。江西之义宁州、安徽之祁门、湖北之羊楼洞、湖南之安化,皆茶之大出产地。……湖北各地每年输入到汉口的茶叶,羊楼洞三万七千二百五十箱”。
羊楼洞是离汉口最近、茶类品种齐全、产量最多的一个茶区,加之水、陆两路便捷,所以羊楼洞是汉口茶市的主要产区。特别在很长一段时期,羊楼洞的茶叶占据了汉口的半壁江山。应该说,没有羊楼洞茶区,就没有汉口茶市。
1916年《协和报》曾刊登有《汉口茶业状况(汉声)》,这段文字里提到:“汉口茶业向分两湖市与祁门市其货多,其销外洋而销于俄国者最多。羊楼洞茶(精华眼),杜德洋行买进三百二十四箱,每箱价银三十三两(此茶旧时售协和三十一两)”。
1917年《安徽实业杂志》 [续刊第6期]上有篇《汉口茶商答复俄员之详情》,该公文里记载:“ 若言砖茶厂向设于羊楼洞、聂家市、咸宁等处,汉口则有兴商公司开办六十余年之久 ”。在早期,羊楼洞输送到汉口的茶叶有红茶、绿茶、砖茶、帽盒茶,而后期,基本上则以砖茶为主,成为青砖茶和米砖茶的主产区。
(冯晓光《羊楼洞解密》)
中国普洱茶品牌排行,2017有哪些上榜
1,普洱状元:大益茶
上榜理由:大益茶业集团是目前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集团母公司为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旗下包括勐海茶厂(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皇茶茶文化会所有限公司、北京大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宜兴宜工坊陶瓷工艺品有限公司等成员企业,拥有享誉海内外的“大益”品牌。其中大益7572被誉为评判普洱熟茶的标杆,大益7542被誉为评判普洱生茶的标杆。其成熟稳定的制茶工艺和熟茶发酵技术,是其他品牌可望而不可及的。
2,普洱榜眼:下关沱茶
上榜理由: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创建于1941年的云南省下关茶厂。老一辈所说的“生喝下关,熟饮勐海”里面的下关就是指下关沱茶。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云烟齐名被誉为“滇中三宝”
3,普洱探花:中茶
上榜理由:中茶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世界500强之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员企业,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家由中央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中茶公司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在福建、云南、广西、湖南、浙江等地建有多家大中型生产企业和原料基地,是中国茶叶行业中重要的企业之一,是奉献健康、改变生活方式的行业领导者。
4,普洱进士:陈升号
上榜理由:“陈升号”为云南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注册成功于2009年10月28日的商标,是以董事长陈升河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品牌。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长为普洱茶中大树茶领导品牌,并于2011年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5,普洱举人:老同志
上榜理由:老同志普洱茶是云南海湾茶业公司旗下品牌,同时也是云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选出的云南名牌产品之一,其中以老同志普洱熟茶最为出名。 “老同志”普洱茶自打入市场以来,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并连续3年被中国食品安全年会选为指定礼品茶,多次获得普洱茶行业评比“金奖”、“银奖”、“茶王”等殊荣。
6,普洱秀才:七彩云南
上榜理由: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设三个全资子公司:勐海七彩云南茶厂有限公司、勐海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有限公司。旗下拥有万亩自建生态茶园基地、昆明/勐海两个现代化茶叶工厂、科研实力雄厚的茶叶科技发展研究院以及全国首个普洱茶酝化中心——“七彩云南东莞酝化中心”。成功打造声蜚海内外的“七彩云南”茶叶品牌及百年老字号“庆沣祥”高端商务茶庄品牌。
7,第七名:澜沧古茶
上榜理由:澜沧古茶有限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66年的澜沧县古茶山景迈茶厂,自成立以来,一直依靠县境内芒景·景迈山的千年万亩古茶园和邦崴古茶树群为原料,凭借40余年的种茶、制茶经验和技术,生产纯正地道的普洱茶,其香独特,汤红明亮,品质优异,2005年普洱市人民政府确定澜沧古茶有限公司为普洱茶产业龙头企业。
8,第八名:八角亭
上榜理由:八角亭普洱茶是云南唯一的国营茶厂――黎明茶厂旗下品牌。八角亭茶业自建厂以来,先后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ISO9001和HACCP认证、云茶品牌(YC)认证等项工作。并先后被政府授予“云南名牌农产品”和“云南名牌产品”称号,八角亭茶业公司被授予“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获政府授予“云南省茶业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注册商标“八角亭”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另一个口碑来源点是较高的性价比。八角亭的茶叶产品基本都是定位中下端的价格水平,颇受普通民众欢迎。
9,第九名:龙润
上榜理由:知名的茶叶品牌,中国驰名商标,香港主板上市企业,目前是中国唯一一家上市的茶类企业。龙润茶整合了中国八大茶系以及国外的花草茶系共400余种,秉承“传统结合现代”的产品开发理念,成功开发了袋泡、速溶、方便茶等专利时尚产品。龙润茶被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茶生产商,G20峰会期间,胡锦涛主席将龙润普洱茶以国礼茶赠予英国查尔斯王子。
10,第十名:勐库戎氏
上榜理由:(勐库戎氏茶厂)的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勐库茶叶配制厂,1999年该厂收购了竞价拍卖的国有企业“双江县茶厂”,现在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固定资产3000万元、年生产量700-900吨、产房2万平方米、占地63亩的茶叶精致加工企业,并注册有“勐库牌”、”青岗牌“、‘忙波牌’三大品牌商标,主要的茶区为勐库大雪山和半坡冰岛山。“勐库”牌普洱茶的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四年内公司产品在各大赛事中获得了六尊金奖,现还专供省委办公厅等各级部门的接待用茶,“勐库”牌无公害普洱茶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占有了稳定而广阔的市场。
还是那句话“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些大品牌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自己喜欢的普洱茶才是最好的。
著名的茶叶品牌有?
龙井茶、武夷岩茶、铁观音、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都匀毛尖、祁门红茶。
拓展资料:
龙井茶
龙井茶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省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有"西湖龙井"、梅坞龙井"、"狮峰龙井",以龙井村狮子峰所产"狮峰龙井"最佳。龙井茶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称。
铁观音
产于闽南安溪县。外形头似蜻蜓,尾似蝌蚪,颜色砂绿起霜,质地重如铁,美如观音,滋味清高醇美,回味甘甜,带有独特的"观音韵"。素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以西坪松林头魏荫铁观音发源地所产最佳,为乌龙茶之上品。
武夷岩茶
产于闽北武夷山。九十九岩,岩岩有一茶,一茶一名,独特采制,有"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肉桂"等名枞。岩茶外形条索粗壮紧实,呈钉状,色砂绿蜜黄,鲜润光泽,泛"宝色"。花果香浓郁高长,滋味浓醇高爽,具独特的"岩韵"。
碧螺春
康熙所名。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中的洞庭山,成茶外形卷曲呈螺,银毫遍布,香浓芬芳,滋味醇厚,汤色嫩绿明亮,茶之珍品。"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最"。
黄山毛峰
产于安微黄山桃花溪。宋代贡茶。特级黄山毛峰堪称我国毛峰之极品,其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金黄片"和"象牙色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六安瓜片
产于安微六安地区齐灵山,外形似瓜子,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均匀,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依采制季节,可分三个品种:谷雨前提采的称"提片",品质最优;其后采制的称"瓜片";梅雨季节采制的称"梅片", 品质最差。
都匀毛尖
产于贵州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匀县。"三绿三黄"是都匀毛尖茶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带黄。诗云:"雪芽芬芳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似神仙"。
祁门红茶
产于安微省祁门县。祁门红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黑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 永,叶底嫩软红亮。祁门红茶可以提供丰富的核黄素、叶酸、胡萝卜素、生育酚及叶绿醌,并且是食品中氟化物的重要源泉。热能:红茶每100克的热量低于1244千焦。蛋白质:红茶中茶氨酸的含量和氨基酸总量位于各茶类的第二位,但是红茶中还含有少量的游离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茶叶中的碳水化合物多为多糖类,能在沸水中溶出的多糖仅占茶叶可溶物的4%~5%, 属低糖饮料,红茶脂类含量一般不超过3%。
神农架茶叶简介
神农架是茶叶的起源地,炎黄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百分之九十八的植被覆盖率,无任何污染源,每立方厘米含16万个负氧离子,为“天然氧吧”。该地出产的茶叶为天然无污染的高山绿茶。如:神农奇峰、青天袍、神农奇雾等。
神农架茶叶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木鱼、红花、下谷一带,在木鱼主产区以外各乡镇均有零星分布,通过多方面的政策鼓励,多渠道的资金投入,全区共发展茶叶面积10363亩(其中新发展茶叶313亩),茶叶采摘面积7832亩,茶叶产量77吨。
1、神农百年草茶
神农百年草茶源自神农架区口口相传数千年的药食两用配方,选用神农架高山森区特产的天然植物为原料,采用现代提纯精制工艺精制而成的野生天然药食茶饮。是国家QS标准认证食品,千年古方,精工炮制,天然绿色,效果不凡。
神农百年草茶茶采用原料,无论是茶叶、松针还是红景天、杜仲雄花,都是源自100年,甚至数百年的野生古茶树、古松树和各种百年古生植物。
2、神农奇峰
神农奇峰,茶叶品种,产于湖北神农架林区南部山麓,茶形尖削似剑,犹如奇峰,故命名神农奇峰。
品质特征:外形扁平尖削似剑,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清香馥郁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醇厚甘爽,叶底匀整明亮。
3、杜仲茶
杜仲茶是植物杜仲的叶为原料,经传统茶叶加工及中药饮片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健康饮品,品味微苦而回甜上口。常饮有益健康,睡前喝一杯保健价值极高,无任何副作用,饮用方便。
杜仲叶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7-375px,宽3.5-175px。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成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具短叶柄。质脆,搓之易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胶丝相连,味微苦。
扩展资料
湖北是“茶圣”陆羽和“茶祖”神农的故乡。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经》作者为南宋陆羽,这句话出自该书,应该为作者本人的叙述。这句话的意思是茶作为一种人们生活中的饮品,是从神农氏开始的,而到了鲁国的周公才将其发扬光大,传播开来。)有关神农的传说,显示了饮茶起源的线索,也可以佐证神农架作为茶叶产地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而在神农架原始深林中,至今还有野生茶树生长。
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高海拔山区云雾弥漫,茶树接受日光辐射和光线的质量与平地不同。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方面深刻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品质。何保炎表示,神农架林区自然资源富集,负氧离子浓度达16万每立方厘米。
漫射光多,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自身营养物的体内循环,茶树中茶多酚、氨基酸、果胶质等营养物质得以积累和贮存。此外,山区茶树根系发达,有效物质沉淀到叶面,使得茶叶滋味醇厚。
为提高茶叶洁净度,保留更多活性成分,神农奇峰首创“采摘前16-18小时雾化清洗技术”。茶叶生长在茶树上直接清洗,用喷雾设备清除茶叶上的浮尘、农残、鸟粪、虫卵等杂质。
目前神农奇峰茶业拥有神农奇雾、炎帝奇峰、青天袍等7个国家商标,16项专利成果,2个国家发明专利,核心茶园660亩,下设开军茶业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木瓜园茶叶专业合作社,辐射1000多户茶农、4000余亩茶园,是神农架林区一家集茶园基地、生产加工、品牌运营为一体的新型茶叶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神农架
百度百科——神农百年草茶
百度百科——神农奇峰
百度百科——杜仲茶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