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普洱茶最早出现于什么年代
- 2、如何辨别七子饼普洱茶?
- 3、为什么普洱茶能够收藏?
- 4、请问这个是什么茶叶?
- 5、请问普洱茶都是红茶吗?
普洱茶最早出现于什么年代
普洱茶最早出现于什么年代?
据说历史很悠久了
栽种历史
周朝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唐朝
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发展阶段
普洱茶的历史发展分成好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唐宋时期)中原已经进入团饼茶阶段,云南普洱茶则处于散收、无采造法的自由发展期。
第二阶段(元明清时期)中原茶文化在明太祖的旨意下形成团改散的巨大变革,而普洱茶的生产却因主要消费群为边疆少数民族和长距离运输(入西藏)的需要而得到更快的的发展。随着普洱茶因入贡受到清朝廷宠爱而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为真正的地理意义上的普洱茶阶段。
第三阶段(清末以来)即现代普洱茶阶段。现代普洱茶加工技术萌芽,出现了多茶类生产的社会格局。清末以来传统历史地理意义上的普洱茶退出历史舞台,其原因,一是清末以来普洱逐渐失去茶叶精加工和集散地的地位,行政区划的变更使得原普洱茶区分解为思茅、勐腊、勐海、景洪茶区,茶叶不再以普洱标注;二是原普洱茶区的茶叶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出现了红茶、烘青、晒青、炒青等多样化;三是古老普洱茶山渐次衰落,为新兴茶区所取代。
如何辨别七子饼普洱茶?
七子饼如何挑选?肯定不能简单的一篇而论!看内票、内飞、饼身、汤色、品饮、叶底等等多方面去论述!今天就由国家高级评茶师、“普洱藏家”掌柜鲁文锋先生来讲讲《如何通过七子饼的饼身看真伪》!
鲁文锋先生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成为“普洱教父”白水清嫡传弟子,历年收藏了百年宋聘、1952年红印、92方砖等珍品老茶,2016年当选为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堪称名副其实的“普洱藏家”。
饼茶的饼身,形状随着压模的模具而有不同,厚度也随着压模的重量与蒸压等工序上的变化而改变,从饼身上面,我们也可以读出许多信息。
最容易鉴别的信息是饼身大小,例如大黄印七子饼与小黄印七子饼的命名,主要就是依据饼身大小来说的,前者标准重量375克,后者标准重量357克。
除了大黄印七子饼之外,大蓝印七子饼的重量与大黄印七子饼一样是375克,这个重量与较大的饼身,也就成了目视时,区隔大蓝印七子饼和早期7572七子饼的主要方式之一了。
《图片摄于普洱茶续》
还有一款8582七子饼的饼身,因为比较大,也常被拿来与其它的8582七子饼区隔,这款8582七子饼虽然饼身较大,但是重量还是357公克,所以厚度上,特别是边缘的厚度明显偏薄。
如下图所示,同样的七子饼,因为饼身大小不同,筒包也就有明显差别。
《图片摄于普洱茶续》
根据勐海茶厂老茶人的说法,饼身重量较重的七子饼,是南天公司的订制品,由于南天公司从1985年开始办茶,因此这个说法直接影响了大蓝印七子饼与大黄印七子饼的年份。
我们从市面上的茶品来归纳,可以发现南天公司办的茶品中,橙印七子饼系列的茶品,重量的确比较重。
但那是90年代中期的事情,会不会老茶人记忆中的茶品,是这些橙印系列的七子饼呢?
由于十年的记忆已属遥远,而且当年的时空历史背景下,硬要老茶人完整精准地记忆,实属苛求,所以对于这两款茶品的真实年份,或许要等到更进一步资料的出炉来佐证了。
《图片摄于普洱茶续》
七子饼的形状是在蒸压成型的时候决定的,压制前毛茶要装袋蒸软,勐海茶厂的七子饼制作,压制的模具并不控制饼身侧边的形状,所以饼身边缘的形状是压制时,毛茶的向外挤压力,与撑开装袋的反作用力共同决定的。
由于施力与受力未必均匀,也就造成饼茶边缘的不规则形状了,勐海茶厂称这种不规则形状的边缘为泥鳅边。
内行的茶人甚至可以透过泥鳅边的形状,就能初步识别茶品是否是勐海茶厂出品的了。
《图片摄于普洱茶续》
对于一般人而言,可以拿某些机器压制的新茶饼,或是广东茶厂压制的茶饼来比较,不难区隔彼此的差异。
由于泥鳅边已经变成一种识别特征,所以如果见到饼茶茶身呈正圆,或是从侧面观察发现厚度很均匀时,就要注意是不是仿品了。
以上就是鲁文锋先生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文章参考:邓时海、耿建兴著《普洱茶续》
为什么普洱茶能够收藏?
陈财,普洱茶新锐制茶工程师,1987年03月出生,云南澜沧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术员、审评员、技术科长、总工程师,拥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经验。目前以淘宝企业店铺“哲思堂古茶坊”为载体,宣传推广普洱茶。欢迎关注陈老师。
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现在许多人都喜欢收藏普洱茶,那么为什么普洱茶能够收藏,为什么出现普洱茶收藏热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为什么普洱茶能够收藏的原因。
加工工艺
一是加工工艺决定了普洱茶'陈性循环'的特性。陈性循环,使普洱茶存放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年代越久,品质越优,价值越高越珍贵的特性。
自然环境
二是自然环境造就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普洱茶树生长在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极其丰富的植物资源,仅高等植物有7000多种,普洱茶树和这些植物在森林里共同生长,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并充分吸收了这些植物的有用成分。
产量有限
三是产量有限。普洱茶养胃、清热、降血脂及软化动脉等功效已被医学界所证实,其降脂减肥,可饮可藏的特性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和追求文化品位的需求,普洱茶消费人群将会迅猛增加,优质普洱茶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经过年年的饮用消耗,能够存留到一定年限的茶更是稀少,因此存放越久价值越高。
历史长河
四是历史长河成就了普洱茶的功德和美名;在茶界有这么一说:普洱茶的历史就是中国茶叶的历史。普洱茶从出现到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云南西双版纳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山高水险,在古代交通极为艰难,茶叶的外运全靠马帮牛帮,形成了著名的茶马古道,普洱茶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为什么普洱茶能够收藏?以上四点就是介绍为什么普洱茶能够收藏的原因,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大家在收藏普洱茶时有所帮助!
2017年邦崴古树野生古树红茶
图片提供:哲思堂古茶坊
来源:网络梳理编辑:大桡
请问这个是什么茶叶?
有可能是普洱,也有可能滇红。你看看汤色吧,如果是红亮的,就是红茶咯。如果颜色偏向酒红色的话呢就是普洱茶了。你说有药味,普洱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一些吧。因为如果是红茶的话,像这样的茶叶,必定会有股甜香。
普洱茶普洱茶,又名滇青茶,属于黑茶类,因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名普洱茶。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亚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该地具有终年雨水充足、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等优势
绿茶,日照绿茶呀
碧螺春茶叶。属于绿茶的一种。
宝华玉笋:条索挺直饱润似笋,色泽翠绿带毫,香气清鲜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浅绿明亮,叶底嫩、匀亮。在透明茶具中冲泡后,芽尖朝上,婷婷玉立于杯底,似雨后春笋。
凤美剑毫:扁平挺直,白毫显露,香气高爽,滋味浓醇,汤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惊春灵芽:外形扁平匀整,色泽翠绿,内质清香持久,汤色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鲜嫩美观。
五峰迎春:外形匀整、色泽翠绿,微扁似矛,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清爽,叶底肥嫩绿明。
请问普洱茶都是红茶吗?
红茶是红茶,普洱茶是普洱茶;红茶和普洱茶生茶、熟茶都各有口感。
从工艺上区分
红茶制作工艺:不杀青,揉捻,发酵,烘培而成;红茶茶性温热,可以安神养心,口感香甜;
上图片为滇红金芽(红茶)
普洱茶分为生茶熟茶
生茶制作工艺:杀青,揉捻,太阳晒干,蒸压成饼;生茶茶性偏寒,清火解腻,提神;
熟茶制作工艺师:杀青,揉捻,太阳晒干,湿水渥堆发酵,干燥,蒸压成饼;熟茶茶性温和,可以化食暖胃,口感醇厚饱满;
上图片为普洱生茶
上图片为普洱熟茶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