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福鼎老白茶怎么泡才好喝
方法如下:
1、杯泡法
这个方法很适合上班一族。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这个时候喝一杯老白茶是最好的。在周末的时候,如果你只有一个人在家,也可以用杯泡法。杯泡法对于茶具的使用并没有很严格的要求,只要能泡茶即可。
小白比较常用的是玻璃杯。用200ml透明玻璃杯,取3-5g老白茶。先洗茶温润闻香,再用开水直接冲泡白茶,冲泡时间根据个人口感自由掌握。
2、盖碗法
盖碗是所有茶具里面最实用的了。用盖碗冲泡出来的老白茶风味独特。盖碗泡老白茶适合二人对饮。取白茶投入盖碗,用开水洗茶温润闻香,然后用功夫茶泡法,这样能品到老白茶的醇厚口感。
3、壶泡法
适合三五人雅聚,大肚紫砂壶茶具或者是白瓷壶,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用不锈钢的茶壶也可以冲泡。取5-6g福鼎白茶投入其中,用约开水洗茶温润闻香,然后再注入开水,15秒后即可品饮。
4、大壶法
这种方法适合群体共饮和长时间饮用。取10-15g白茶投入大瓶瓷壶中,用100度开水直接冲泡,喝完蓄水,白茶具有耐泡,长时间搁置,口感依然淡雅醇香的特点,可从早喝到晚,适合家庭夏天消暑用茶。
5、煮饮法
煮饮,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用。用清水投入10g陈3年以上陈年老白茶,煮至3分钟至浓汁滤出茶水,待凉70度添加大块冰糖或蜂蜜乘热饮用,口感醇厚奇特,亦有夏天冰镇后饮用别有一番风味。
0216 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
0216 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
绿、红、黄、白、青、黑六类茶中现代意义的白茶最早出现于福鼎,最早的白茶品种是白毫银针,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并不复杂,只要记得1796年、1856年、1885年和1912年、1915年这五个数字就好。
根据已故茶学家张天福先生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以及《福建地方志》等相关资料记载,福鼎是中国白茶的原产地。白茶中最早出现的是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全由肥壮的茶芽制成,成茶满批白毫,形状如针,所以被称为白毫银针,白茶之名也由白毫银针的颜色而来。
1796年(清嘉庆元年)“小白”(最早的白茶、也是最早的白毫银针,福鼎也称为“土针”)出现——福鼎茶人用当地菜茶茶树的茶芽为原料,只用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创制了白毫银针。福鼎用菜茶茶树的茶青制作的白毫银针被称为“小白”;
(菜茶指的是用茶树种子有性繁殖的茶树,有别于用无性繁殖的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茶树良种。)
1856年(清咸丰六年)福鼎白茶茶树良种出现——福鼎大白茶(华茶一号)福鼎大毫茶(华茶二号)在福鼎选育成功。这两种白茶良种茶树都源于福鼎市(县级市)点头镇,福鼎大白茶出自点头镇柏柳村,福鼎大毫茶出自点头镇汪家洋村;
1860年(清咸丰十年)“小白”退出市场——由于资料有限,这个时间应该有些问题。按理说“小白”退出市场,应该是被“大白”取代,但能查到的相关资料中“大白”的出现却在二十多年之后。虽然说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良种茶树选育成功之后在农耕时代推广不易,但当年可能更早就有茶人用良树茶树茶青制作“大白”,而下面说直到25年之后才出现“大白”,这两个年份数字有一个可能有误;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大白”出现——福鼎茶人用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制白毫银针。由于这两种良种茶树的茶芽肥壮、毫多、味香,制成的白毫银针品质远高于小白,价格是小白的十余倍;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大白”开始出口外销——最早的白毫银针是用来拼配红茶出口,由于白毫银针产量很少,福鼎在出口工夫红茶时拼配少量白毫银针供出口。欧美人喝红茶时加入些许白毫银针只是用来来增加美感、彰显档次;
1912年(民国一年)白毫银针单卖——1912年起福鼎茶商开始将白毫银针作为单一的白茶品种包装出售,而不是作为工夫红茶的搭售商品。
福鼎白毫银针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展并获金奖,当时参展获奖的是产于1914年、福建马玉记出品的白毫银针花茶。
一般花茶(茉莉花茶)用绿茶作为茶坯制作,保质期只有两年。而这一款仍存于世的参赛花茶用福鼎白毫银针作茶坯、用茉莉花窨制,到现在已经是百年老白茶。
白茶最早在福鼎创制,最早的白茶是白毫银针。福鼎白毫银针早期年谱并不复杂,只要记得五个数字。
1796年——白毫银针出现,最早出现的白毫银针是用菜茶茶青制作的“小白”;
1856年——福鼎大白茶(华茶一号)和福鼎大毫茶(华茶二号)茶树良种同时在福鼎点头镇选育成功;
1885年——用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茶青制作的白毫银针(大白)出现,大白逐渐取代了小白;
1912年——白毫银针开始单独包装出售,之前是和工夫红茶一起搭售出口;
1915年——福鼎白毫银针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展并获金奖。
福鼎白茶哪个品种最好
1、白牡丹
白牡丹是十大名茶之一,产地主要分布于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地,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白茶中的上乘佳品,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
2、贡眉
贡眉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种,其产量约占到了白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主要产于福建建阳县,建瓯、浦城等县也有生产,产量约占白茶总产量一半以上,是以菜茶茶树的芽叶制成,这种用菜茶芽叶制成的毛茶称为“小白”,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
3、寿眉
寿眉有时称作贡眉,乃以菜茶有性群体茶树芽叶制成的白茶,用茶芽叶制成的毛茶称为“小白”,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菜茶茶芽曾用以制造白毫银针,其后改用大白制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而小白则用以制造贡眉。一般以贡眉表示上品,质量优于寿眉,近年则一般只称贡眉,而不再有寿眉的商品出口。
4、新白茶
新白茶为福建的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制成。外形叶张略有缩摺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香清味浓,汤色味似绿茶但无清香,似红茶布无酵感,浓醇清甘是其特色。因工艺茶条形较贡眉紧卷,汤味较浓,汤色较浓,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福鼎白茶的特点
一、味出自然
白茶的味道是通过萎凋工艺处理而成的,自然萎凋低温成茶的传统工艺白茶完好地保留了品种和品味特征,通过晾晒最大程度地还原了茶叶本来的味道,所以我们说白茶的特点在于“味出天然”。
二、自然淡雅
白茶的美在于其淡淡的清香,白茶气味可以穿梭于花草树木,隐匿于涓涓清泉,一杯茶可以给人带来四季的味道。
三、所处环境特殊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能了解白茶的两个主产地,是福鼎和政和,它们都处于福建北部,然而一个偏西,一个偏东,福鼎白茶倚山而居,政和白茶临水而居,所以白茶真的是依山傍水,所处美景之地。福鼎白茶产地之一管阳镇海拔相对较高。管阳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管理阳光的地方,这里的白茶都是靠着自然的太阳晾晒进行萎凋工艺,让白茶充满了阳光的味道。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