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潮汕功夫茶
- 2、潮汕功夫茶的传统文化
- 3、潮汕功夫茶如何泡
- 4、潮汕功夫茶是什么茶
- 5、潮州功夫茶有什么文化、历史
潮汕功夫茶
功夫茶是潮汕一带品茶的一种风尚,以其独特、精细而闻名。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所谓的'功夫茶,并非是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主要可以用二十个字来概括:乌龙入宫,淋盖刮沫、高冲低洒、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同样喝茶的礼节也要注意。一般是三个茶杯放在一起,意为品茶,筛茶人一般是要等到别人喝完了才喝,这是对客人的尊重,还有喝茶的时候一定要拿离自己最近的那杯。
潮汕人喝工夫茶可以说是茶浓情更浓。
潮汕功夫茶的传统文化
潮汕功夫茶的传统文化
茶是一种文化,饮茶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每个地方的茶风和文风是相同的,那么你知道潮汕功夫茶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潮汕功夫茶的传统文化吧。
潮汕功夫茶也称为潮州工夫茶,起源于明代,不仅是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汉族饮茶习俗,也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工夫茶,在当地十分普遍,不分雅俗,均以茶会友。
特点
潮汕功夫茶,最大的特点是: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及以茶寄情。泡饮潮汕功夫茶,一般选用半发酵的乌龙茶、铁观音等,相对来说,潮汕功夫茶,更讲究的是茶具器皿。
茶具
潮汕功夫茶,茶具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必须精细、小巧,质量上乘,如若一套工艺品,这是体现潮州功夫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价值取向。潮汕功夫茶的茶壶,多选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茶壶宜小,茶杯也宜小宜浅。
烹法
潮汕功夫茶之功夫,在于茶的烹法。具备好的茶具、茶叶,没有进行恰当的烹法,等于全功尽废。潮汕工夫茶的烹法,步骤分别为: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通称“十法”。烹制功夫茶的具体程序也可以分述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品饮
潮汕功夫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需要小杯小杯地品味,意在品味茶的香味,以茶叙情。此外,潮州工夫茶最讲究的是品茶的礼节,泡好茶之后,主客会先请长者、贵宾先尝,闻茶之香,细尝茶味。潮汕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是中国传统的“茶道”礼仪。
以上是潮汕功夫茶文化的相关内容介绍,朋友相聚,知己相逢,不妨一同品一品潮汕功夫茶,说不定能品味出另一番味道哦。
;
潮汕功夫茶如何泡
潮汕功夫茶如何泡
潮汕功夫茶如何泡,泡茶一直是一门独特的绝技,很多地方都有饮茶的习惯,尤其是广东这边基本每家都会备上一套茶具,饮茶是他们生活上的习惯,下面来了解一下潮汕功夫茶如何泡。
潮汕功夫茶如何泡1
潮汕功夫茶在冲泡时最好选择安溪铁观音或者武夷山岩茶,冲泡的茶具最好选择紫砂茶具,还要准备电炉或酒精炉以及茶茶和茶海等全套的功夫茶茶具。准备好茶具,以后还要准备泡茶用的水,他喜欢水质较软的水,最好使用矿泉水或者天然山泉水,把它放在水壶中加热烧开,烧好以后直接泡茶。
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步骤
1、潮汕功夫茶在冲泡时要先准备好烧水用的壶和炉具,然后要准备好泡茶用的功夫茶具,把准备好的'矿泉水直接放在水壶中,放在风炉或者酒精炉上加热烧开,再用开水冲烫准备好的茶具,把茶具清洗干净,并让它们温度升高。
2、把准备好的茶叶放在赏茶盘中,观赏茶叶的外形并品为茶叶的自然香气,然后把准备好的盖板茶具放在碗托上,再取适量茶叶,直接放在盖碗中,从高处让开水注入到盖板中,冲水时要一气呵成,不能断续水冲到茶具的9分满就可以。
3、冲水后会发现茶汤中有白色的泡沫出现,这时要用中指和拇指捏住茶牛,拿着碗盖儿把泡沫轻轻刮去,冲水以后15秒左右里面的茶汤就要到处把它倒入的公道杯再分,到品名杯中先闻茶香官汤色,最后慢慢品饮。倒出茶汤后要及时续水,每次放到的茶叶可以反复冲泡3~5次,不过每增加一泡出汤时间就要适当延长,不然会影响茶汤的色泽与口感。
潮汕功夫茶如何泡2
与朋友聚,泡一杯好茶。中国是茶叶之国,茶的品种繁多,冲泡的工艺也不同。最为精湛的应数潮汕地区的潮汕功夫茶了。
茶具。 潮汕工夫茶最讲究是茶具。潮汕功夫茶有别于其它喝茶方法也在于茶具上,一般潮州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红泥小火炉、茶盘、茶壶、茶洗、茶杯等等。
水。 是潮汕功夫茶重要的一个元素。茶水,99。9%是水,所以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茶口感。一般认识,山泉水最佳,溪水,雪水次之,自来水最后。当然,随人环境污染的加重,在选择天然水的时候,要考虑到水资源附近的环境污染情情况。
水温。 不是所以有茶都用100度的水进行冲泡。一般来说,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需要100度的开水。各种芽叶细嫩的绿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越嫩、越绿,水温就要低。
茶叶。 潮汕地区工夫茶的茶叶以乌龙茶为主,有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枞)等。大红袍:主产于福建武夷岩,乌龙茶类,此外还有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并称“四大名枞”;铁观音:主产于福建安溪县,乌龙茶类,半发酵;凤凰单丛:主产于广东潮州市凤凰山,乌龙茶类,为潮汕本地产名茶。
茶艺。 潮州工夫茶一般只放三个杯子,潮汕有“茶三酒四”的说法,体现潮汕人礼让精神。斟茶时,三个茶杯并围成“品”字,凸显潮汕人重品德。茶杯七分满,茶太满了欺客。最后,主人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上,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品茶。 品茶的“品”字是由三个“口”组成的,喝茶时要分成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
潮汕功夫茶是什么茶
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与茶具的结合。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和特有的茶具,此功夫,乃为沏泡时的学问,品饮的工夫。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州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州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潮州功夫茶是潮州人独特的饮茶习惯。“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一般都是放半壶,冲过后茶叶会展开,刚好呈一壶满的状态。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滚烫的热水灌进壶里,马上冲出来,头道茶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三个茶杯放在一起,不能斟满了这杯再斟那杯,而要轮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先喝一小口,慢慢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功夫茶以浓度高着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潮州功夫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二者之异首先在于非同一般喝茶那样,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与其说为解渴,不如说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叙情;其次,潮州功夫茶特别地讲究食茶的礼节,待茶冲完,主客总是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贵宾先尝,杯沿接唇,茶面迎鼻,闻茶之香,一啜而尽。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正是中国传统的“茶道”。
功夫茶之冲法,有一套十分繁琐的程序。按过程,是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酾茶等;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
潮州功夫茶有什么文化、历史
潮汕功夫茶历史悠久,中国茶文化盛行于唐朝,而潮汕功夫茶则盛行于宋朝,贵族茶就是源于潮汕功夫茶,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品茶早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潮人爱饮工夫茶,可以说是达到“嗜茶成性”的程度古人说的天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潮汕某些“老茶客”,却把古人列为末位的茶,破格地晋升为第一位,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泡饮工夫茶。
他们不怕俗话说的“早晨空腹茶,劫贼入人家”,而持之以恒,处之泰然。
潮人把茶叶叫”茶米”, 可见"嗜茶若命"者的形象。
由此可见潮人对茶可谓情有独钟。
潮州茶文化是岭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功夫茶”为著称。
潮州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功夫茶,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
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
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功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儒雅人家的功夫茶特讲究,有茶童(戏称“风炉县长”)专侍,挑担、入山、浮水,临清溪而烹茶,观山水而论道,赋诗辞而抒情,别有一番情趣。
功夫茶乃文人骚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许多诗文中均言及功夫茶,如近代诗人丘逢甲从日本回国后,潮州生活时作《潮州春思》诗六首,其中一首记述春日烹品功夫茶的情景,曰:“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
小砂壶瀹新鹪觜,来试潮山处女泉。”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