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禅茶一味什么意思?
- 2、禅茶一味的意思 禅茶一味的意思是什么
- 3、禅茶一味下一句是什么?
- 4、禅茶一味是什么意思?
- 5、禅茶一味
- 6、禅茶一味什么意思
禅茶一味什么意思?
禅茶一味一般指禅茶,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禅是一种境界。
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
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
相关内容介绍:
禅茶一味:茶禅中的意境。
茶在中国的历史记载,自神农尝百草开始就广为中国人知晓,佛教东传后,修行的僧人更发现茶可提神,对于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便有僧人开始将茶道与佛道结合。
唐、宋以后饮茶的习惯在各个大、小寺庙里风行,古书记载唐宋的寺院里设有“茶堂”或“茶寮”,僧人们在此讨论佛理、禅道及饮茶,并在茶堂外悬挂“茶鼓”,击鼓以招僧众饮茶论佛理。
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禅茶一味的意思 禅茶一味的意思是什么
1、禅茶一味释义: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禅茶一味是禅文化和茶文化的融合。
2、禅茶一味的意思: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3、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禅茶一味下一句是什么?
1、禅茶一味,茶已不只是茶,而成了心中的信仰。
2、禅茶一味,遇水舍己,济人无数,为茶饮。
3、禅茶一味,品的是一种心境,品出不同的心路历程,品出百味人生。
4、禅茶一味,趁着热爱,趁着有好茶相伴,好好享受快乐。
5、禅茶一味,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茶与杯的擦肩而过,一缕清香,一目倾城。
6、禅茶一味,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
7、禅茶一味,就这么让一群陌生人成为了朋友。
8、禅茶一味,与茶之道也有想通之处。
9、禅茶一味,茶苦如初生,为品味人生的苦,我们哭着来到人世间,开始了一生的航程。
10、禅茶一味,行走在尘世间,我们左手一杯茶,雾气缭绕中,看遍人生百态;右手一樽酒,仰头一饮,醉在今朝。
11、禅茶一味,茶道即人道,品茶如品人生。
12、禅茶一味,一杯茶里的心意,常是人生的幽香滋味,是好心情,淡思绪。
13、禅茶一味,茶礼贵敬,采茶贵时。
14、禅茶一味,总会有淡淡的愁苦。
禅茶一味是什么意思?
唐人饮茶之风,最早始于僧家,“茶禅一味”的典故源自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其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
南宋末年,日本茶道的鼻祖荣西高僧两次来到中国参禅,并将圆悟禅师的《碧岩录》以及“茶禅一味”墨宝带回日本,于1191年写成《吃茶养生记》一书,成为日本佛教临济宗和日本茶道的开山祖师。15世纪中叶,日本高僧村田珠光入寺学禅,师从大名鼎鼎的一休和尚。
茶道外传
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茶”泛指茶文化,而“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一味”之说则是指茶文化与禅文化有共通之处。这个共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所谓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茶,品人生浮沉:禅,悟涅盘境界。
茶道传入日本,茶禅一味成为日本茶道主要思想。安土桃山时期茶圣千利休将“侘寂”(wabi-sabi)引入茶道,结合茶禅一味,形成了如今日本茶道的基础。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 茶禅一味
禅茶一味
经常有经典陶坊的老朋友说,他学习过「经典泡茶法」,也很认同,他对禅学也略有了解,觉得「经典泡茶法」颇有禅茶的味道。 现在常见有许多茶店、会馆悬挂 「禅茶一味」的书法匾额,他想了解 「经典陶坊」对于禅茶是怎么理解的?老友相问,也是我半生之问。事茶三十载,以经验分享,故有此文。
禅宗的由来
2500年前,佛佗在灵鹫山说法,佛佗拈花,弟子大迦叶心领神会,因而开始有了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直了成佛的禅宗,迦叶也成为第一代禅宗祖师。时至中国南北朝,二十八代达摩祖师东渡中土,他为中国禅宗第一代,从大迦叶至唐代第五代弘忍大禅师,禅宗皆为一脉单传,后弘忍传第六代惠能大师及神秀禅师,开创了「南顿北渐」的禅风。从此,禅宗在中华大地大放异采。
茶与禅
中国是茶的故乡,汉唐以来,饮茶为日常生活。茶可提神益身、增加能量,尤其备受儒释道修行者青睐。其时僧人们多有种植、制作和品饮茶之习惯。而唐、宋时期,禅宗正是鼎盛之时,僧人及修行者们二六时中其语、默、动、静、行、住、坐、卧皆是禅,所以,僧人们的茶事生活自然而然就是禅茶了。
茶圣的禅境
陆羽(733—804)。著《茶经》,共分十部。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他建立的茶学系统为后人学茶指明方向,为茶的发展和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其地位无人可及,而因此陆羽被国人尊为:茶圣,无庸置疑其茶道已入至高境界。
皎然禅师(720—803)。得道高僧,在茶事茶道上与陆羽相互成就,传言他就是陆羽的引导老师,他对陆羽写《茶经》有莫大助益。他是佛门茶事集大成者,中国茶道茶文化之父,中国禅茶的始祖。皎然大师留下大量茶诗茶歌,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从中可见其茶道之臻境。
从谂禅师(778—897)。禅宗六祖惠能(638—713)祖师的第四代传人。他嗜茶成性,「吃茶去」的禅宗公案闻名于世,以河北省赵县地为名的「赵州茶」成了禅茶的代表。他以茶行道,广渡有缘众生。「禅茶一味」也始于赵州大禅师,禅茶意谓茶是禅,禅亦茶,以茶修禅,以茶体道,以茶悟道,以茶行道,以茶入道,可以说「禅茶一味」是茶文化最高的体现。
卢仝(795—835)。唐代文学家、诗人。他著《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的七碗茶是描述用生命和心灵来感悟茶,每一个当下都充满神韵,每一个过程都是活生生的,处处可见自性本心,这是身心灵高度的统一,卢仝他并非禅僧,但他在茶事中的和谐,正是禅茶和茶道的体现。日本国崇尚茶道,卢仝著有《茶谱》《玉川子诗集》等,七碗茶的次第和精神正是茶道的核心,而因此日本将卢仝尊为茶道之神。
荣西(1142—1215)。荣西是日本禅师与茶师。他到中国习禅和茶,是临济宗在日本的「初祖」,也是日本茶道的「初祖」,临济宗至今一直是日本禅宗的主流。荣西禅师并将中国的茶种携带到日本种植,并开始践行禅茶,「禅茶一味」也因他而得以在日本弘扬。
千利休(1522—1591)。日本禅师和茶师,被日本国尊称为「茶圣」,他是「禅茶一味」的发扬者,所呈现出来的「和、敬、清、寂」正是禅的意境,茶道心法的核心,影响着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至今;他的茶道美学更是受日本国人推崇,成了日本的茶文化主流。
大家的茶禅
禅,不可说,或谓之为心,或心之所用。儒家的中道,止、定、静、安、虑、得;道家的「致虚极、守静笃」,求达身心灵的和谐,也是禅的体现。所以,无论是儒、释、道、天主、真主等等,只要以本心、自性或心灵来事茶,那就是禅茶了,「禅茶一味」是也!万不可让禅的文字和名相障碍了对茶禅茶道的理解。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数不尽的嗜茶之人,如白居易、梅尧臣、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蔡襄、宋徽宗、文徵明、许次纾、陈继儒、郑板桥、鲁迅等等,史上有记载他们的嗜茶事迹,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名人大家,相信以他们的修养,亦可谓禅茶了。
当今禅茶之士
我喝茶半世纪,事茶三十载, 所遇茶道高人无数。当代有禅风的茶人,首推种茶人无生老师。他是种茶世家,2014年,当他明白大道之后, 将自家一百多亩惯型农法茶园改为自然农法,目的就是保护大自然母亲,唤起人们的觉醒;并发愿培养有道有术的茶人,利益社会。这也是我能有幸助缘无生老师的原因。他有道有术、有远景、有大愿,所以他有大定,有如如不动之禅心,这就是「禅茶一味」。
台湾老茶人詹勲华先生,也是易学老师,与我亦师亦友。他曾说:茶像拐杖,可探寻你的心灵。这是以茶观心,茶与心的对话,心即茶,心茶相融,禅茶一味也!
心谛老法师说他一生离不开茶,茶可以帮助他入定,茶一入口立马就能觉察到茶的活性和能量,也知道茶气的走向,这境界与卢仝似,禅茶一味也!
台中赖老先生是企业家、收藏家,一生嗜茶,修行数十年,平实平淡,温文儒雅,与他相处,如沐春风。老先生知我是同好方家,请我喝流传有序的150年台湾野生老乌龙,茶入口通身温暖,微汗冒出……老先生说,茶有生命,有能量,有灵性,要用感恩的心来品,让生命与生命对话,觉受当下,活在当下,让心灵升华。老先生一席话,使我受益受教了,此为禅茶茶道也!
感恩心是茶道
当下一杯茶,你能如实来看这杯茶吗?没有阳光、空气、大地和水,有这杯茶吗?没有空和空无的能量,茶树能存活吗?没有茶人的种植、管理、采摘、制作、烘焙、包装和储存,有茶叶吗?没有匠人制作茶壶、茶杯、烧水壶等茶具,如何冲泡?能有当下的这一杯茶吗?这杯茶来自地、水、火、风、空,与你我的生命同源,当茶汤进入我们的身体,又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当知道这才是实相,能不生起感恩心?不感到幸福吗?天下万物皆有生命,茶能感知到你是否真诚;当你感恩心生起时,茶会欢喜地奉献自己,让生命全然绽放,茶汤自然更好喝;与此同时,自身亦会充满爱和慈悲,心境更加宁静和祥和,自然容易与茶汤对焦,心物相融,这是禅茶的境界。如此更能品嚐出、体验出茶汤的美好。
禅是泡茶心法
2018年「经典陶坊」举办泡茶大赛。我们有自己的泡茶理念和方法,同时也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极简、极至—经典泡茶法」(点击蓝字可读)。因为我们的品牌是「经典陶坊」,所以称为经典泡茶法,极简是核心,亦可称极简泡茶法,大道至简,极简就是禅。又因为泡茶法有静心开发明觉的作用,亦可称静心泡茶法,更可以称为道法自然泡茶法。经典泡茶法其实也是动中禅,其心法就是禅,禅就是心,以心御茶,心茶合一,这就是「禅茶一味」。
那为什么禅是最高泡茶心法呢?现代的科学已经证实,空无中含有巨大的能量,当人的脑波频率越小,能量就能吸收越多,这也是许多高僧只要入定很短时间是可以不睡觉的原因。所以我们经典泡茶法强调坐姿的重要,越放松,念头越少,身心就越宁静和稳定,就容易吸收到天地的能量,再经过心的作用,能量与茶相融,与茶合一,这时的茶汤最鲜美,更有能量,也充满着神韵,这与许多艺术创作的所谓「灵感」的道理是一样的。
是否心性稳定就可以泡好茶?茶事的一切都需要你用心来驾驭,所以心性稳定,禅心泡茶当然是最重要,但茶要泡好还需要有更多的层面,要理解茶,理解水,泡茶经验也重要,更需要善于选择茶器等等。许多禅师和老茶人一辈子喝茶,茶没有泡好,很大的原因就是不懂紫砂茶壶和烧水壶,不懂选择茶器,我常开玩笑说,功夫好不如武器(茶器)好,事实就是这样。
如何才能将茶泡好?我们在泡茶法有细述,此处不多讲了。
禅茶的时代意义
一切茶事都可以是禅茶。学习如何用心灵、用真心来事茶,是禅茶的核心。经典泡茶法是用心灵来泡茶,开发心灵宝藏,心之妙用也!它能有效地将茶来泡好,通过泡茶和品茗让你的心宁静下来,稳定下来,静能生智慧,如实来反观自己,净化心灵。所以泡茶桌是小小道场。以茶体道,以茶入道。这是禅茶的意义。
庚子年二月 写于台北
禅茶一味什么意思
禅茶一味的意思是茶文化与禅文化有共通之处。
“茶禅一味”的典故源自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其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
茶道始于中国,发扬光大于日本。茶道与禅宗,殊途同归,而又相辅相成,故“茶禅一味”被视为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茶道传入日本,茶禅一味成为日本茶道主要思想。
茶文化介绍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六安的六安瓜片等。
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